跳转到内容

竹塹城

坐标24°48′15″N 120°58′13″E / 24.8042121356586°N 120.970198964244°E / 24.8042121356586; 120.97019896424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48′15″N 120°58′13″E / 24.8042121356586°N 120.970198964244°E / 24.8042121356586; 120.970198964244

竹塹城迎曦門
竹塹城東門
迎曦門圓環外觀 地图
位置 臺灣新竹市東區東門街中正路口
建成时间大清道光七年(1827年)
官方名称竹塹城迎曦門
類型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城郭
詳細登錄資料
竹塹城
漢字 竹塹城
白話字 Tek-chhàm-siâⁿ
台語羅馬字Tik-tshàm-siânn

qiàn,又稱淡水廳城新竹縣城,是指臺灣清治時代於今日新竹市中心所建的城廓,創立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當時淡水廳廳治(北台灣行政中心)所在,後臺北府設立,淡水廳城改為新竹縣城。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道光九年(1829年)。因此有時也用「竹塹城」一詞來代指新竹市。竹塹城迎曦門是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歷史

《淡水廳志》(1871年)的竹塹城圖

「竹塹」為新竹的古稱,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1][註 1]。漢人約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間,由泉州移民王世傑閩南籍)來此開發,而在他率領親族鄉民來此屯墾後,此地逐漸成為清代北台灣最重要的政經與文化中心[2]。當時竹塹隸屬於臺灣府諸羅縣。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貴事件平息後,清朝鑑於原諸羅縣轄區過大,統治鞭長莫及,於雍正元年(1723年)分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1],同時設置淡水捕盜同知專司北台灣事務,竹塹被劃於其轄區內。直至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於大甲溪以北至雞籠分劃轄區,設置淡水廳,並改長官為淡水撫民同知

清朝治臺初期,為了避免流民造反,曾經禁止台灣建造石磚城,因此,竹塹城早期的雛型,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雍正十一年(1733年)淡水海防廳彰化縣城正式移來竹塹時,淡水同知徐治民在四週遍植莿竹,整個區域呈圓形,週長440丈(約1408公尺),有東、西、南、北四個門,為竹塹建城之始。到了1759年,莿竹均已腐杇。1806年,因蔡牽等人侵擾臺灣沿岸,同知胡應魁諭民造土城。七年後,同知查廷華又再加高加寬土圍[2]。 1827年,進士鄭用錫(閩南籍)等向前來巡視的閩浙總督孫爾準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獲清廷同意後,於次年(1828年)開始築造磚石城垣,周長為860丈(約2752公尺),牆高1丈5尺(4.8公尺),高度加雉堞則為1丈8尺(5.76公尺)。該城以城隍廟為中心,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註 2]、南門為歌薰門[註 3]、北門為拱宸門[註 4],而在東西南三門都設有砲臺一座,北門則為兩座[2]。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街通往四門,加上上述的土圍,就構成了新竹街區,此外在北門外還有臺灣唯一的牌坊群[註 5],而西門石坊街上還有新竹歷史最悠久的楊氏節孝坊(1824年建)。磚石城牆於1829年秋完工,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竹塹城外挖築壕溝為護城河,並設吊橋兩座,長8.2公尺,寬1.6公尺,與鳳山縣舊城東門段護城河同為目前臺灣僅存的護城河。此外由於磚石城周長比起之前的土城短很多,所以原本在土城裡的鄭氏北郭園與竹蓮聚落等都變成城外,後來又因附近的水田莊、湳雅莊等地興起,所以道光十九年(1839年)臺灣道姚瑩便命淡水同知龍大惇調查是否有增建土城的必要,而三年後(1842年)在鴉片戰爭期間,有英國軍艦侵擾附近的大安港,故當時的同知曹謹與仕紳在磚石城外加築一圈土城,周長1495丈,城外植竹開溝,溝寬二丈,城高為一丈,另建有大小城門共八座,分別是大東門「賓暘門」、大西門「告成門」、大南門「解阜門」、大北門「承恩門」、小東門「卯耕門」、小西門「觀海門」、小南門「耀文門」與小北門「天樞門」[2]

進入日治時期,1901年北門大街金德美商號大火,將整個北門付之一炬。1902年,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開始拓寬道路並拆掉城牆與城樓[3],南門、西門也被拆除,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原來以防禦為用的護城河,河水成為灌溉圳道——振利圳

古蹟

迎曦門

迎曦門(東門)是竹塹城僅存的城樓,位於新竹火車站沿中正路直行約400公尺處[4],為國定古蹟。而新竹市護城河經過整治後,結合現代建築,現為具休憩功能的親水公園[5]。護城河中有各種魚悠游水中,一旁的草地上也不時有文化藝術表演。城門為一幢二層樓的建築。城牆雉堞為燕子磚砌成,城樓下段為城座,以唐山石及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牆上鐫刻著時任署理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彝所題的「迎曦」二字。上層城樓原為木構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簷歇山重簷式建築,屋脊燕尾起翹,簷下懸掛著精雕吊筒。城門門洞採半圓拱型的造型[3]

迎曦門除了本身為古蹟之外,城前的廣場也於1999年被時任新竹市長蔡仁堅打造成新竹之心[4],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露天市民廣場,贏得了2000年台灣建築獎首獎與第二屆遠東建築獎首獎兩項建築獎。廣場設計成地上地下各一層的展演場所[4],一般民眾皆可向政府申請,提供表演或發展文藝空間(例如樂團的發表、慈善的捐款活動、政府推展的文藝活動等),其中新竹之心為圓環中心,竹塹城歷史光廊將其與護城河連接,讓人們了解竹塹城的由來。除了在假日的夜晚都會有活動之外,平日的夜晚偶爾也會有提供一些休閒娛樂。近年來更用光雕的方式,將迎曦門與新竹之心打造為藝術作品,成為新竹的文化象徵地標[3]

淡水廳築城案卷

聯名具呈的有鄭用錫林長青郭成金鄭用鑑溫斌元林國寶劉獻廷鄭廷珪王奠邦林茂堂陳鳳鳴等其中除了竹塹在地主要的家族個人或舖戶代表外,板橋林家林平侯大龍峒陳家陳維藻也聯名參與,可見竹塹之建城不僅關係城內百姓的身家性命,也牽涉到整個北臺灣社會與經濟之發展。

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

參見

附註

  1. ^ 竹塹並非由平埔族原住民語音譯而來,1687年荷屬東印度公司以「Pocael社」或「Pocaal社」記載竹塹社戶口資料,無論如何轉音都無法成為竹塹。
  2. ^ 約為今新竹市集賢街與中山路交叉口的基督長老教會一帶。
  3. ^ 約為今新竹市西大路與南城街交叉口一帶。
  4. ^ 約為今新竹市北大路與北門街交叉口一帶。
  5. ^ 分別是同治五年(1866年)的江氏節烈坊(已不存)、同治十年(1871年)的張氏節孝坊、光緒八年(1882年)的李錫金孝子坊(已移至明湖路上)與光緒六年(1880年)的蘇氏節孝坊。

參考資料

  1. ^ 1.0 1.1 環輿資料庫採訪編輯. 《桃竹苗》. 環輿. 2010: 第102頁. ISBN 9789866825484. 
  2. ^ 2.0 2.1 2.2 2.3 張志遠. 台灣的古城. 台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7年9月: 112-115頁. ISBN 978-986-6731-00-6. 
  3. ^ 3.0 3.1 3.2 環輿資料庫採訪編輯. 《桃竹苗》. 環輿. 2010: 第115頁. ISBN 9789866825484. 
  4. ^ 4.0 4.1 4.2 戴震宇. 《臺灣的老火車站》. 遠足文化. 2001: 第27頁. ISBN 957304935X. 
  5. ^ 環輿資料庫採訪編輯. 《桃竹苗》. 環輿. 2010: 第110頁. ISBN 9789866825484. 
  • 新竹文化地圖,潘國正編,199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