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欧阳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欧阳烈(16世纪—16世纪),懋之格斋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蜀江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欧阳烈是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举人[2],授松阳教谕,教育诸生以穷理力行为要,祭祀时总会虔诚斋戒,亲自查阅祭器和祭品,铸造若干铜器以补不足;父亲患病时亲自侍药,长时间不就寝,不久父亲去世,哀毁骨立,赤足步行回乡,人称为廉孝[3]。服阕后改任安丘教谕,升任工部主事,特命专理重修芦沟桥,进虞衡员外郎,两次奉命督理河道,筑堤通漕让人民称便,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为管河郎中上奏补塞木栾店河口决堤与增修德州以北石坝[4]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欧阳烈外任高州知府,到任后查询人民疾苦、厘清地方夙弊,为政慈惠、爱民如子,兴建拱极书院聚集士子,以同知王佐专理书院,定期亲自与诸生讲学,提倡实行、罢黜浮靡;硇洲位处海外不知文教,他建立翔龙社学教育其子弟,提拔优秀充侧陋生在府学养育,刊行《礼略》改变民风,颁布铺租给生徒,设立学田以供祭祀,又让瑶族壮族学会礼仪,因此士风向往,外族人怀德,五年后离任,士民立遗爱祠祭祀他,后来侄子欧阳馀庆担任高州知府,耆老都向他讲述其德政,有《格斋文集》流传[1][5]

引用

  1. ^ 1.0 1.1 同治《泰和县志·卷十七·列传》:欧阳烈,字懋之,蜀江人,嘉靖举人,授松阳、安邱二县学,擢工部主事,会芦沟桥圯特资专理,进虞衡员外郎,两奉玺书督理河道,筑堤通漕民皆称便;迁高州太守,平赋役、谨旱涝、释系囚、薄追赎,招复逋亡、白民冤狱、医药济困、辑礼齐民,士习翕然丕变,后侄馀庆复守是郡,耆民犹述其德政,著有《格斋文集》。 乾隆志
  2. ^ 同治《泰和县志·卷十一·选举》:嘉靖元年 壬午 乡试……欧阳烈 蜀江人,高州府知府
  3. ^ 光绪《松阳县志·卷七·官秩志》:欧阳烈,号格斋,泰和人,嘉靖间署教谕事,训诸生以穷理力行为要,每课艺先粘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八字,于堂教人先收放心而后染翰,遇祭祀必妙斋宿致虔,祭器祭品务躬阅之,铸铜爵者若干以补不足,鼎新文庙居功最多。父病侍药左右,经旬不就寝,既没哀毁骨立,徒跣而去,人以廉孝目之。
  4.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一》:(嘉靖二十三年十月辛卯)工部管河郎中欧阳烈奏木栾店河口及各堤岸冲决,乞加补塞;卫河自临清抵直沽止有三减水闸,乞于德州以北增修减水石坝一座,仍于沿河筑拦水月堤以护河岸,并将天津等卫军补浅天审编正副遂堤遍巡修补,工部议覆从之。
  5. ^ 光绪《高州府志·卷二十五·宦绩传》:欧阳烈,字懋之,泰和人,举人,嘉靖二十五年守高州,咨询民瘼、厘革夙弊、公廉慈惠、爱民如子;建拱极书院聚六庠之士之尤者,以贰府王佐专院,事取师儒而分督之,定期立会,亲与诸生讲学,敦实行、黜浮靡,一时士类争自濯磨。硇洲海外不知文教,立翔龙社学训其子弟,拔其尤者充侧陋生养于府庠,刊《礼略》以移民风,颁铺租以给生徒,立学田以供祭祀,约猺獞祝圣俾识礼仪,凡百修举务在与民休息,故士多向风,而群黎怀德,莅任五载以报政去,士民立遗爱祠岁祀之。 黄通志

参考文献

  • 同治《泰和县志》·卷十一·选举
  • 同治《泰和县志》·卷十七·列传
  • 光绪《松阳县志》·卷七·官秩志
  • 光绪《高州府志》·卷二十五·宦绩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一
官衔
前任:
张淮
明朝松阳县教谕
嘉靖年间
继任:
邱荣
前任:
张彤
明朝安丘县教谕
1533年-1534年
继任:
张侨
前任:
陈祯
明朝高州府知府
1546年-1553年
继任:
陈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