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铁道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西铁道株式会社
関西鉄道株式会社
公司类型株式会社
后继机构帝国铁道厅
成立1888年(明治21年)3月[1]
总部 日本  三重县四日市市滨田町[1]
产业铁路运输业
实收资本额2418万1800日元

关西铁道(日语:関西鉄道かんさいてつどう Kansai Tetsudō */?)是曾经存在于日本明治时代的一家私人铁路企业,运营线路主要在大阪府中东部、三重县奈良县和歌山县

名古屋大阪的线路开通后,关西铁道曾和当时的官设铁道(东海道线)展开激烈而罕见的商业竞争,但在1906年日本政府公布《铁道国有法》后,关西铁道于翌年10月1日被收归国有。关西铁道的原有线路现时已被分拆成多条线路,包括:关西本线草津线片町线纪势本线樱井线和歌山线奈良线大阪环状线。这些线路现时由东海旅客铁道(JR东海)和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持有及管理。

名称

关西铁道的“関西”日文读法有“かんせい”(Kansei)和“かんさい”(Kansai)两种,虽然关西铁道发行的明信片使用“KANSAI”字样,但同公司的文件上也曾出现“カンセイ”,即Kansei的片假名表记,[2]关西铁道机车的车头也有“KANSEI RAILWAY COMPANY”的字样。[3]另外1910年的三省堂本百科大辞典将关西铁道的“関西”读法记为“くゎんさい”(Kwansei)。[4]

历史

被收购前的关西铁道路线图。

成立

关西铁道于1888年成立,最初经营官设铁道 (东海道本线)没有经过的,从名古屋经三重县四日市市到东海道本线草津站的铁路线,向东连接名古屋,向西连接草津。1895年名古屋 - 四日市 - 草津一线 (今日关西本线东段和草津线)完工后,关西铁道扩大经营目标,计划建设名古屋直达大阪,不绕行京都的铁路线,为此关西铁道开始并购大阪的铁路运营商。

1897年关西铁道收购运营片町 - 四条畷间铁路线的浪速铁道日语浪速鉄道,同年柘植 - 上野和上野 - 加茂间通车。1898年名古屋 - 大阪网岛日语網島駅全通,即今日关西本线和片町线,并开始运行急行列车。另外因为网岛用地有限,因此关西铁道收购大阪铁道日语大阪鉄道 (初代),计划将凑町站 (今日JR难波站)作为关西本线大阪端的起点。

与官设铁道竞争

名古屋 - 大阪的线路开通后,关西铁道和当时的官设铁道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两者名古屋 - 大阪的用时皆为5~7小时。1900年从凑町出发经过奈良的关西本线全线通车,急行列车改为完全行驶关西本线,1902年全程用时压缩至5小时以内,并提供餐车服务。关西铁道和官设铁道在名古屋 - 大阪的线路展开削价竞争。1902年12月双方一度和解,但是1903年10月关西铁道以官铁未遵守协定为由再次进行削价竞争。然而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官设铁道必须专注于战时物资运输,因此终止关西铁道和官设铁道的竞争。

随着关西铁道路网的扩张周边的私铁也开始加入关西铁道,包括运营今日和歌山线、纪势本线的纪和铁道日语紀和鉄道南和铁道日语南和鉄道 (1904年),以及运营今日樱井线、奈良线的奈良铁道日语奈良鉄道 (1905年)。

国有化

在日俄战争冲击下,铁道国有化的呼声提高,1906年《铁道国有法》颁布,关西铁道被列入,计划在1907年10月1日收归国有。国有化之前关西铁道提出主要区间电气化计划,被认为希望提高收购金额,然而国有化之后,电气化计划被全部搁置,导致日后大阪电气轨道集团 (近铁前身)得以依靠优良线型、复线电气化、大功率机车等优势夺下名古屋 - 大阪之间的铁路市场。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日本全国诸会社役员录. 明治40年’(国立国会図书馆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2. ^ 辻 良树‘関西 铁道考古学探见’28页、34页。
  3. ^ 奥田晴彦‘関西铁道史’铁道史资料保存会、2006年。
  4. ^ ‘日本百科大辞典’ 第三巻、三省堂、1910年、9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