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学甲天主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点评: 来源大多缺少对“学甲天主堂”主题本身的有效介绍,weebly不是可靠来源 及时雨 留言 2024年1月27日 (六) 00:59 (UTC)

学甲天主堂
学甲天主堂
位置台南市学甲区中学路95号
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所属宗派天主教会
历史
创建日期1960
创建者杨森神父
主保圣人慈悲之母
建筑
竣工日期1963
行政
总铎区第四总铎区
教区台南教区

学甲天主堂位于台湾台南市学甲区中学路95号,是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一间天主教会,是方济会士杨森神父以租屋方式开始,并且聘请男女传道员教会协助展开传教工作。此外,天主堂初始建筑物是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师哥特佛瑞德.波姆(Gottfried Böhm)所设计。[1]

简史  

为将天主教推广予聚落庄民,1960年方济会士(杨森神父)便来此传教,初始先是以租屋形式用来作为宣教场地,并且又聘请一些传道员前来宣教,一开始在杨森神父带领下教会渐渐地受到庄民们的认同,直到1967年杨神父离开时已有近100人领洗。[1]

之后历经梅义、张俊哲、郭百涛、董玉文等神父接管教务,惟其后教务推广并不顺利,听道进教堂者日渐减少。1971年9月教堂交由教区管理,此时主教任命李惟添神父接任学甲天主堂并兼管北门。1996年玛利诺会士甘惠忠神父,奉旨筹设财团法人天主教伯利恒文教基金会,1997年伯利恒文教基金会正式成立,并且基金会与圣堂在同场域运作。[2][3][4]

2007年5月教区为利于管理方便,圣堂部分委由基金会负责维护,而在2010年年甘惠忠神父有鉴于圣堂的建物已日益颓圮,于是便开始筹划整修,2012年2月教堂整修后复又重新启用。[5]

教会特色  

学甲天主堂圣堂的设计者,乃是德国建筑师哥特佛瑞德.波姆(Gottfried Böhm),他曾为台南菁寮与学甲地区设计了两座教堂。[6][3]波姆利用华盖结构、玻璃墙与回廊等强调出圣祭礼洗礼与会众共体的意义与重要性,传达宗教信仰的象征与内涵,圣堂设计清楚呈现出波姆父子作品中的承传与创新、德国现代教堂建筑的演变、宗教礼仪改革运动的精神,以及梵二公会对教堂建筑的影,而学甲天主堂几乎是波姆设计的最后一件作品。[6]

社会公益

谈及学甲天主堂的公益事业,不得不提及甘惠忠(Brendan O'Connell)神父与伯利恒社会福利基金会,基金会是1997年由甘神父所创立,基金会主要是为台南地区的发展迟缓婴幼儿,与其家人进行服务与关怀的公益事业。[7]

参考资料  

  1. ^ 1.0 1.1 學甲, 學甲天主堂. 天主教台南教区. [2024-01-23] (中文). 
  2. ^ 財團法人天主教臺南市私立德蘭啟智中心. www.theresa.org.tw. [2024-01-23]. 
  3. ^ 3.0 3.1 于, 礼本.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 1950-1970 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PDF). 《艺术学研究》. 2015-6, (16): 37-130. 
  4. ^ 甘惠忠神父(黃以勒). www.laijohn.com. [2024-01-23]. 
  5. ^ 學 甲 天主堂 :. 全国各校统一编号数据库. [2024-01-23] (中文(繁体)). 
  6. ^ 6.0 6.1 于礼本. 德國現代教堂建築在臺灣:哥特佛瑞德.波姆(Gottfried Böhm)的菁寮聖十字堂與學甲天主堂. 南艺学报. 2014-06-01, (8). 
  7. ^ 甘惠忠神父(黃以勒). www.laijohn.com.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