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瑟·巴克利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瑟·巴克利
Arthur Barclay
第15任賴比瑞亞總統
任期
1904年1月1日—1912年1月1日
副總統約瑟夫·薩默維爾英語Joseph D. Summerville
詹姆士·詹金斯·多森英語J. J. Dossen
前任加里森·吉勃遜英語Garretson W. Gibson
繼任丹尼爾·愛德華·霍華德英語Daniel Edward Howard
個人資料
出生1854年7月31日
英國 英屬向風群島巴貝多橋鎮
逝世1938年7月10日(1938歲—07—10)(83歲)
 賴比瑞亞蒙羅維亞
政黨真輝格黨
專業政治家

亞瑟·巴克利(英語:Arthur Barclay,1854年7月31日—1938年7月10日)是一名賴比瑞亞政治人物,出生於英國殖民地巴貝多,後隨家族移民至賴比瑞亞,1904年至1912年期間擔任賴比瑞亞第15任總統

早年生涯

亞瑟·巴克利於1854年7月31日出生於英屬向風群島巴貝多橋鎮,父親安東尼·巴克利是巴貝多殖民協會的會長[1],其全家於1865年從巴貝多移民到賴比瑞亞[2],1873年,巴克利進入賴比瑞亞學院就讀,畢業後,他成為學院的數學、語言學講師,隨即轉任總統約瑟夫·詹金斯·羅勃茲的私人秘書,以後又學習法學並在蒙特塞拉多縣先後出任法官、財務官,1892年,時任總統齊茲曼任命他為郵傳總長,旋即轉任國務卿英語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Liberia),其後又於1896年轉任財政部長[3]:33

總統任期

1903年,巴克利代表真輝格黨參加了當年的總統大選英語1903 Liberian general election,並擊敗試圖東山再起的前總統威廉·科爾曼英語William D. Coleman (politician),當選為第15屆賴比瑞亞總統[3]:81[4]。1904年,巴克利正式就任賴比瑞亞總統,在任期間,賴比瑞亞政府為國內的原住民授予了公民權,隨即於1906年開始向內陸地區派駐專員,以建立間接的軍事統治,對於不服從的部落則派遣邊防部隊軍事鎮壓[5],1910年,巴克利還在美國的武力支持下鎮壓了克魯族部落的起義[6]:87。在經濟上,賴比瑞亞因產業薄弱,時常向西歐國家借款維持財政,其中影響力較大的英國還可以否決該國的財政支出,後在美國的介入下,商定由美、英、法、德四國銀行向賴比瑞亞提供170萬美元的貸款,其中部分用來抵償英國貸款,四國亦對賴比瑞亞的多項財政收入實行監督[7]。與此同時,美國也加強了自身在賴比瑞亞的影響力,因其對美國倚賴日久,當時的賴比瑞亞也被美國視為自己在非洲殖民地[6]:88[8]:84

而在外交上,賴比瑞亞東西兩側分別與法屬西非英屬獅子山英語Sierra Leone Colony and Protectorate相接壤,故兩國也在賴比瑞亞擁有較大的經濟利益,巴克利本人亦於1907年出訪了英國及法國,試圖尋求兩國對賴比瑞亞領土主權的尊重[6]:88,最終,該國向英法割讓了部分領土,並確定現有邊界[9]:77[10]

卸任及逝世

1912年,巴克利卸任總統,其後繼續活躍於政壇,曾擔任賴比瑞亞國務卿、財政部長、戰爭及內政部長等職。1930年,賴比瑞亞發生販奴醜聞後,巴克利出任國際聯盟調查團賴比瑞亞方代表,1938年7月10日,他在蒙羅維亞逝世,享年83歲。巴克利的侄子艾德溫·巴克利則曾於1930年至1944年出任賴比瑞亞總統[3]:33-34[11]

參考文獻

  1. ^ Massachusetts Colonization Society. Proceedings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assachusetts Colonization Society, Held... Feb. 7, 1833: Together with the Speeches Delivered on that Occasion by Hon. Messrs. Everett, Ladd, and Cushing, and Rev. Messrs. Stow and Blagden. Also the Letters of Governor Lincoln, and the Hon. Samuel Lathrop, Communicated to the Meeting. Peirce and Parker. 1862: 20–21 [2024-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9) (英語). 
  2. ^ Caree A. Banton. More Auspicious Shores: Barbadian Migration to Liberia, Blackness, and the Making of an African Republic.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 292–293 [2024-05-30]. ISBN 97811084296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30) (英語). 
  3. ^ 3.0 3.1 3.2 Dunn, Elwood D.; Beyan, Amos J.; Burrowes, Carl Patrick.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Liberia. Scarecrow Press. 2000. ISBN 9781461659310 (英語). 
  4. ^ 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 Liberia, 第 19-27 期. USA: 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 1903: 80–81 [2024-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19) (英語). 
  5. ^ 於紅. 利比里亚的族际关系与内战. 《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 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 中國: 中國世界民族學會: 3. 2010-09-25. CNKI SJMZ201009001085需註冊帳號查閱. 
  6. ^ 6.0 6.1 6.2 管敬緒; 徐尚平. 1880-1914年利比里亚幸存原因探析. 《史學月刊》. 1996, (2): 87–88. CNKI SXYK602.016需註冊帳號查閱. 
  7. ^ 李安山. 利比里亚专用岁收国际监管团.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國北京市: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4-05-26]. ISBN 97875000795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8. ^ 張國強. 略论美国移殖黑人的“回到非洲去”运动. 《職大學刊》. 1995, (2). CNKI ZDXB199502018需註冊帳號查閱. 
  9. ^ 吳清和. 《几内亚》. 中國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5 [2024-06-16]. ISBN 9787509767962. 
  10. ^ 李安山. 《利比里亚-英国条约》.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國北京市: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2-01-20 [2024-05-26]. ISBN 97875000795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11. ^ Elections in Liberia. African Elections Database. [2024-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