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出使各國考察政治大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大臣,全稱出使各國考察政治大臣,是清朝末期仿日本明治維新之初派出歐美使節團之例而派出的考察歐美日各國政治制度等的五名大臣。

背景

1904年至1905年,各地紛紛上書清廷要求舉行立憲、實行變法。先後上書或面陳的有雲貴總督丁振鐸雲南巡撫林紹年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煊湖南巡撫端方等。1904年5月,張謇致信湖廣總督張之洞,希望他奏請朝廷立憲,並代擬了一篇《擬請立憲奏稿》。1904年7月,張謇又致書絕交多年的學生、直隸總督袁世凱,稱「日俄之勝負,立憲專制之勝負也」,[1]希望袁主持立憲,並「以大久保相期,而自居小室信夫」。[2]1905年7月2日,直隸總督袁世凱與兩江總督周馥、湖廣總督張之洞聯名電奏,請定十二年後實行立憲政體,並奏請簡派親貴大臣分赴各國考察政治。該奏獲清廷首肯。

遠在1871年12月23日,日本即派出過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正使,內閣顧問參議木戶孝允、參議兼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參議兼工部大輔伊藤博文外務少輔山口尚芳為副使的「歐美使節團」遍訪歐洲美國考察。[3]34年後,清廷亦仿此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前例。

派出

1905年9月24日(光緒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清廷派遣的出洋考察政治大臣五人(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因在正陽門車站遭遇革命黨人吳樾以炸彈行刺,被迫延期。1905年10月26日,清廷改派山東布政使尚其亨順天府丞李盛鐸會同載澤、戴鴻慈、端方出洋。

1905年12月7日考察團第一組端方和戴鴻慈出發。他們先後考察了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瑞典挪威奧匈俄國荷蘭瑞士義大利等13國。

1906年1月14日,載澤率領考察團第二組即尚其亨、李盛鐸出發。考察團先後考察了日本、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等5國。

考察團沿途獲得了這14個國家的高規格款待,有機會參觀考察各國國會、行政機關、學校、教會、工廠、農場、銀行、監獄、郵局、劇院、博物館、動植物園等,並會見各國政治家和學者,搜集各類文獻資料。

成果

1906年夏秋季節,考察團成員先後回國,向清廷匯報了考察各國政治等方面的成果,明確提出了實行君主立憲的主張。端方、戴鴻慈一組進呈的奏摺是端方委派考察團隨員熊希齡梁啓超(此時仍被清廷通緝,流亡東京)撰寫的,梁所撰各奏稿包括《請定國是以安大計摺》、《請改定官制以為立憲預備摺》、《請定外交政策密摺》、《請設財政調查局摺》與《請設立中央女學院摺》。[4]第二組的首領、也是整個考察團的首領載澤單獨呈交了《奏請宣布立憲密摺》,指出「憲法之行,利於國,利於民,而最不利於官」,並將日本憲政推為列國之首,依伊藤博文、惠積八束等講說備述君主統治大權十七條,強調立憲有「皇位永固」、「外患漸輕」、「內亂可弭」三大利處,並嚴厲駁斥了「憲政既行,於滿人利益有損」的說法。[5]載澤和端方積極擁護憲政的態度對清廷決心實行預備立憲發揮了重要作用。載澤於1908年夏出版了《考察政治日記》。端方、戴鴻慈於1907年編纂出版了《列國政要》132卷,《歐美政治要義》18章。戴鴻慈1906年秋發表《出使九國日記》12卷。這些書籍的出版對中國國內官員、士紳等了解憲政和世界各國形勢起到了積極作用。

掌故

清政府派五大臣從海外出洋考察歸來時,帶回一部放映機和影片在宮中放映,中途放映機發生爆炸,當場炸死一位官員。由此清室把電影看作不祥之物,在宮中禁止放映。[6]

後續

1907年9月9日,清政府任命外務部右侍郎汪大燮、郵傳部右侍郎于式枚、學部右侍郎達壽分別出任英、德、日考察憲政大臣,考察各君主立憲制國家的政治體制。

參考文獻

  1. ^ 沈祖憲、吳闓生,容庵弟子記·卷三
  2. ^ 張一麐,心太平室集·卷八
  3. ^ 劉作奎. 1871年,日本使团考察欧美. 環球時報. 2002年12月16日 [201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5). 
  4. ^ 夏曉紅. 从新发现手稿看梁启超为出洋五大臣做枪手真相. 南方周末. 2008年11月12日 [201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5). 
  5. ^ 載澤. 奏请宣布立宪密摺,宪政初纲.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06年: 4–7. 
  6. ^ 謝保傑:《民國時期北京電影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北京觀察雜誌社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