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二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二軍,簡稱為「暫二軍」,在歷史上先後3次組建。[1]

國民二軍李紀才部組成的第1個暫編第二軍

1920年陝西督軍陳樹藩下台,陝軍第二師獨立騎兵營營長李紀才率部投奔靖國軍,歷任暫編陝西陸軍第一師步兵第二旅補充團團長、第二旅旅長、陝西陸軍第一混成旅旅長,隨胡景翼參加兩次直奉戰爭。1924年甲子兵變後在胡景翼國民二軍任第一師第二旅旅長。1925年胡景翼病故,岳維峻接任國民二軍軍長兼河南督辦,李為第九師師長兼開封警備司令。1925年,岳維峻與浙督孫傳芳決定聯合進攻山東奉軍。李擔任徐州以北戰場的東路總指揮,率兩師、三旅、一個炮兵團,克曹州,進兗州,取泰安,直抵濟南。此時,前方將領意見不和,加上部隊普遍對岳維峻不滿,師旅長紛紛率部倒戈。李見勢不妙,急忙撤回開封。1927年北伐軍將該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二軍,李紀才任軍長。1927年李部在湖北老河口馮玉祥改編為第二集團軍第十九軍任軍長。後縮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五師師長兼鄂北清鄉司令、襄樊警備司令。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議。[2]

廣東部隊組成的第2個暫編第二軍

1939年11月,廣東挺進第3、第7、第8縱隊和廣東保安處直屬部隊和保安團等部在肇慶合編組建暫編第二軍,作為機動部隊,隸屬第四戰區,參加了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3]

1940年1月,暫二軍尚未編配妥善,就投入粵北戰役,擊潰從廣州北犯之日軍,收復英德清遠等地。1940年9月至1941年,隸屬第七戰區。1941年2月克服廣州郊區重鎮蘆苞。1941年10月,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奉命北上馳援,參與阻擊日軍對長沙的威脅。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南下至惠州準備入香港參戰,未果後撤退至韶關[4]1942年,隸屬第35集團軍。1942年4月,鄒洪調任第35集團軍副總司令,副軍長古鼎華繼任軍長,國民革命軍第一百軍副軍長詹中言改任暫編第二軍副軍長。

1943年,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轄,參加了常德會戰。1944年2月,軍長古鼎華調任粵桂邊區總指揮,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3分校主任沈發藻繼任軍長,副軍長詹中言張簡蓀兼任肇清師管區司令。從1944年4月至1945年8月,隸屬第七戰區,參加了長衡會戰湘粵贛邊區作戰等。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8月該軍被裁減。

保定綏署以偽軍改編的第3個暫編第二軍

1948年初,保定綏靖公署將所屬一部分部隊改編為暫編第31師、暫編第32師、暫編第33師,組建暫編第二軍,駐守保定。1948年9月暫編第二軍改番號為第一百零一軍

參考文獻

  1. ^ 劉鳳瀚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211頁
  2. ^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111頁
  3. ^ 劉鳳瀚著,《國民革命軍的發展及指揮系統之建立》——民國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載《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頁
  4. ^ 李株園:「抗戰時期暫編第二軍藝術宣傳隊始末」,《廣東文史資料》第48輯,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