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學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通學堂和徐錫麟故居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
編號6-944
登錄2006年5月

大通學堂全稱大通師範學堂,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勝利西路563號,東鄰古越藏書樓,為1905年9月由反清革命組織光復會領導成員徐錫麟陶成章為聯絡、訓練各地會黨,培養軍事幹部而創立,為光復會的活動中心和皖浙武裝暴動的重要據點,辛亥革命在浙江的重要史跡之一。

學堂舊址原為清代山陰會稽兩縣豫倉,占地502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645平方公尺,坐北朝南,建築分東、中、西三路,中路三進,依次為門廳五間、禮堂三間(前有抱廈一間)和「徐社」五間,東西兩路為教室和辦公室,東路四進,西路五進,各進均為五間,西路以西為操場。

1906年12月,徐錫麟赴安徽從事革命活動,學堂由秋瑾接辦。為籌備皖浙起義,秋瑾進一步加強軍事訓練,並在此創建光復軍。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案件涉及大通學堂,7月13日,秋瑾在此被清兵逮捕,學堂遭清政府查封。[註 1] 辛亥革命後在此創辦了大通女子工藝學校,1928年「徐社」社員為紀念徐錫麟又在此創辦錫麟小學。1981年始,紹興市政府對學堂建築逐步維修、陳列有關文物史料,對公眾開放。[2]

參見

圖集

平面,西路最後一進和操場未繪製
模型,現狀開放中路和東西兩路各前兩進
大門外臨勝利西路一側
中路禮堂,為舉行開學、畢業典禮的場所,兩側為貫通南北的迴廊
禮堂內景
禮堂梁架
徐社,原為教室,後為紀念徐錫麟而改設,匾額由田桓題寫
西路第一進內側,西路原為教室,現設有光復會史跡陳列和辛亥革命遺物展
學生寢室復原陳列
教室復原陳列
體育用品陳列
秋瑾辦公室復原陳列,後牆上懸有「讀書擊劍」草書橫披
王金髮手書「逸園主人」
秋瑾家藏清代畫冊《補齋圖》,為籌措革命經費曾數次典當
秋瑾隨身所佩倭刀(上)和所書詩簡(下)
徐錫麟致秋瑾信

參考資料

腳注
  1. ^ 清末,浙江杭州設有都督府,都督府辦有一所陸軍中學,紹興設有分都督府,分都督府也辦一所陸軍中學。民元以後,紹興分都督府撤銷,紹興的陸軍中學也就與杭州的陸軍中學合併爲一,改稱大通陸軍學堂。學堂的學員分爲兩種,一是學員隊,學員隊的構成份子是民元時參加起義攻打南京天保城的浙軍幹部。清末軍隊中的下級軍官素質很低,有的識字很少,因此,把他們調到大通陸軍中學來受訓,帶職支八成薪。普通支隊長哨官等原來支四十元的,調訓時便支三十二元,待遇算是很優厚的了。另外一隊爲學生隊,便是從學生軍考選的學員。[1]
引用
  1. ^ 《口述歷史》期刊第九期.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 211頁. 1999-06-01 [2016-01-06]. ISBN 566-671-07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本期收四篇訪問稿,蔣鼎文先生主要敘述民國三十六年以前軍政經歷。邵百昌先生暢述抗戰勝利後的政府在越南受降的外交折衝、越南政情及盧漢與中央的微妙關係。周合源先生敘述因日治時期參加文化協會,被歸類為左派,民國四十二年被捕,判刑十二年。王家儉先生談就讀師範學院期間,三十八年因「四六事件」被捕,遭拘押,同年八月再度被捕,坐了將近兩年黑牢的經過。另收張朋園先生對護理界談如何推動口述訪問講稿一篇。 李毓澍訪問,〈蔣鼎文先生訪問紀錄〉[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大通学堂和徐锡麟故居》. 浙江在線. 2006-05-18 [2014-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