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伸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山中伸彌
山中 伸弥(やまなか しんや)
山中伸彌,2013年。
出生 (1962-09-04) 1962年9月4日61歲)
 日本大阪府枚岡市日語枚岡市
(現東大阪市
國籍 日本
母校神戶大學
大阪市立大學
知名於誘導多能幹細胞
配偶山中知佳
父母山中章三郎(父)
山中美奈子(母)
獎項羅伯·柯霍獎(2008)
邵逸夫獎(2008)
蓋爾德納國際獎(2009)
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2009)
沃爾夫醫學獎(2011)
千禧年科技獎(2012)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2)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醫學
組織工程學
生物學
幹細胞研究[1][2][3]
發育生物學
發育工程學
機構格拉德斯通心血管病研究所英語Gladstone Institutes
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
京都大學
博士導師三浦克之日語三浦克之
博士生高橋和利
備註
親屬:
山中熊吉(祖父)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山中 伸弥
假名やまなか しんや
平文式羅馬字Yamanaka Shin'ya
一個跳動心肌的影片,採取開放獲取文章,合著者山中伸彌。[4]按細胞類型分離細胞是在幹細胞療法的一個重要步驟。

山中伸彌(日語:山中 伸弥やまなか しんや Yamanaka Shin'ya,1962年9月4日),日本幹細胞科學家[1][2][3],現任京都大學教授、UCSF附屬格拉德斯通心血管病研究所英語Gladstone Institutes高等研究員、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榮譽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5]宗座科學院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時代百大人物

山中教授曾獲日本最初的BBVA基金會前沿知識獎英語BBVA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他也與魯道夫·耶尼施同獲2011年沃爾夫醫學獎、與林納斯·托瓦茲同獲2012年千禧年科技獎,同年他因「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與約翰·格登爵士同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6][7]。2013年再獲300萬美元獎金的生命科學突破獎

早年生活與教育

山中伸彌在演講中,2010年1月14日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訪問京都大學CiRA,與山中教授合影
山中伸彌和野依良治參加第50屆全日本橄欖球錦標賽開幕儀式

1962年9月4日,山中伸彌出生於日本大阪府東大阪市。從大阪教育大學附屬天王寺高中日語大阪教育大学附属天王寺高校畢業後[8],他陸續於1987年取得神戶大學醫學院醫學士學位(M.D.)、1993年取得大阪市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完成學業後,他在國立大阪醫院日語国立病院機構大阪医療センター矯形外科擔任醫師,也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附屬格拉德斯通心血管病研究所英語Gladstone Institutes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職業生涯

1987年到1989年間,山中在國立大阪醫院擔任骨科醫生。第一個手術是為他的朋友平田(Shuichi Hirata)去除良性腫瘤,若由熟練的外科醫生執刀只須10分鐘,但山中花了1小時才完成手術。一些前輩取山中(Yamanaka)的諧音稱他為「邪魔中(Jamanaka)」,意即礙手礙腳[9]

1993年至1996年間,山中在格拉德斯通心血管病研究所英語Gladstone Institutes工作。1996年至1999年間,他回國擔任日本學術振興會日語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PD)並到大阪市立大學藥理學教室擔任助手。他發現自己大部份時間都在實驗室照顧小白鼠,無法進行實際研究工作。長期的挫折使山中出現重性憂鬱障礙的病徵,也萌生放棄基礎研究的想法[9][10][11]

山中的妻子建議他成為一名執業醫生,但他轉而向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奈良先端大;NAIST)申請職位。他極力主張「解析胚胎幹細胞特徵」研究的前景,積極的態度為他贏得了新工作。1999年至2003年間,山中在NAIST擔任副教授,並與他的博士班學生高橋和利開始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12]。2003年,他升為正教授,並在大阪大學教授岸本忠三的支持下獲得了5年3億日圓的政府經費,完成iPS細胞的奠基性研究[10][11]。在2004年至2010年期間,山中轉任京都大學再生醫科學研究所日語京都大学ウイルス・再生医科学研究所教授[13]。目前,山中是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日語京都大学iPS細胞研究所(CiRA)的所長和教授。

2006年,山中和他的團隊從成年小白鼠的成纖維細胞中產生iPS細胞[1]。 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非常相似,部份的胚胎(受精後幾天的胚胎)可在體外生長。他們顯示iPS細胞具有多能性,即能夠產生身體的所有細胞譜系。後來他和他的團隊從成年人的成纖維細胞中產生了第一組iPS細胞[2]。在該領域,山中與以往研究的主要區別,在於他的團隊使用多種轉錄因子,而不是每個實驗轉染一個轉錄因子。他們以早期胚胎中已知的24個轉錄因子開始嘗試,最終發現4個關鍵的轉錄因子:現稱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s)的Sox2Oct4KLF4c-Myc[1]

贏得諾貝爾獎的iPS細胞研究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的突破,促使日本政府於2007年撥給5年70億日圓的支援經費[14]。山中教授也因此於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繼利根川進之後第2位獲得該獎的日本人、繼田中耕一之後第2位後出生的日本人諾貝爾獎得主、第4位日本人諾貝爾獎沃爾夫獎雙料得主[15]

背景:不同的細胞類型

以下表格陳列各類細胞,以協助理解iPS細胞的特殊性。

細胞類型 特徵
全能細胞(Totipotent cells) 可以產生所有的細胞類型(多能性),須透過細胞分裂。如:受精卵
多能細胞(Pluripotent cells) 可以發展成所有的細胞類型(羊膜囊和胎盤除外),早期胚胎主要由多能幹細胞組成。
萬能細胞(Multipotent cells) 可以發展成為一系列密切相關的細胞類型。如:血液多能細胞可以發育成各種血細胞。

背景:不同的幹細胞技術

類型 優點 缺點
體細胞複製胚胎幹細胞 無免疫排斥。
理論上可進行患者特異性移植。
從無成功案例。
需要許多人類卵細胞。
倫理問題:可以複製人類。
受精卵胚胎幹細胞 多能性。

累積了很多研究,可通過細胞庫減少免疫排斥。

須使用受精卵。
免疫排斥。
有致癌風險(不能用於臨床試驗)。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 沒有倫理問題。

多能性。

致癌風險、異常老化現象(已陸續克服)。
成體幹細胞 累積了很多研究。
無免疫排斥。
安全(臨床試驗)。
不像胚胎幹細胞一樣具有潛力。

研究的歷史背景

20世紀初的普遍觀點認為,成體細胞被永久鎖定在分化狀態,不能恢復到完全不成熟的多能幹細胞狀態。也就是說,學界認為細胞分化只能是一個單向過程。因此,非分化卵/早期胚胎細胞只能發育成特殊的細胞。然而,一些效力有限的幹細胞(成體幹細胞)仍保留在骨髓、腸子、皮膚之中,成為細胞替代的來源[16]

分化細胞類型具有特定蛋白質模式的事實表明,不可逆的表觀遺傳修飾或遺傳改變,是單向細胞分化的原因。因此,細胞的分化潛力會被逐漸受限,最終喪失多能性[17]

1962年,約翰·格登首先證實來自已分化的青蛙腸子皮細胞的細胞核可以移植至去核的蝌蚪卵。格登使用體細胞核轉移(SCNT)作為理解細胞重編程、細胞變化途徑的方法。最終他得出結論,即分化的體細胞核具有恢復多能性的潛力。此一突破性的典範轉移,表明分化的細胞核仍保留有成功恢復至未分化狀態的能力,有可能重新啟動發育(多能性)。

然而,完整的分化細胞是否可以完全重新編程、具有多能性?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山中的研究

山中伸彌證實,將一小組轉錄因子導入分化細胞足以將細胞恢復至多能狀態。山中相當關注胚胎幹細胞(ES細胞)中保持多能性的重要因素。當他知道轉錄因子參與維持多能狀態後,他選擇了一套24個ES細胞轉錄因子作為恢復體細胞多能性的候選因子。

首先,他將這些轉錄因子編碼的所有24個基因導入皮膚成纖維細胞,但幾乎沒能產生與ES細胞類似的效果。其次,他透過非常簡單而敏感的測定系統,篩選出更少量的轉錄因子,做進一步實驗以鑑定關鍵因素。最後,他確定了4個關鍵轉錄因子(Sox2Oct4Klf4c-Myc)足以將小白鼠胚胎成纖維細胞或成體成纖維細胞轉化為多能性幹細胞。

這些多能性細胞稱為iPS(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可透過將b-geo基因插入Fbx15基因座來選擇。Fbx15啟動子在多能幹細胞中是有活性的,其誘導b-geo表達,又能產生G418抗性。這種現象有助於識別iPS細胞。

2007年,山中團隊又發現了具有種系傳遞(germ line transmission)的iPS細胞(透過Oct4或Nanog基因選擇實現)。同年,他們又首先生產了人類iPS細胞。

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大發現。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完整分化的體細胞被重編成多能性細胞,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主要榮譽

社會活動

2014年12月31日,山中教授擔任日本國民節目「第65回NHK紅白歌合戰」的審查員。其與娛樂界素無瓜葛,可謂特例。

2015年3月1日,諾貝爾獎得主座談(Nobel Week Dialogue)首次移師海外,在日本東京舉行。在7名與會的諾貝爾獎得主當中包括2名日本人--山中教授與名古屋大學天野浩教授(2014年物理學獎)[21]。此外,島津製作所的田中耕一(2002年化學獎)出席了最後一輪座談[22]

山中教授是2019年日本新元號懇談會的參與成員之一。[23]

軼事

山中在大學時代投入柔道(二段黑帶)與橄欖球運動,並維持跑馬拉松的習慣超過20年。他在2011年的首屆大阪馬拉松大賽中以4:29:53的成績跑完全程,他還參加了2012年京都馬拉松大賽,為iPS細胞研究籌集資金,以4:03:19跑完全程。此外,他也參加了2012年11月25日的第二屆大阪馬拉松大賽[24]

接到諾貝爾獎通知電話時,山中正在家中修繕洗衣機。野田佳彥內閣聞訊,決定提供16萬日元的洗衣機購買費做為賀禮[25]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Kazutoshi Takahashi, Shinya Yamanaka.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 Cell. 2006-08-25, 126 (4): 663–676. doi:10.1016/j.cell.2006.07.024. 
  2. ^ 2.0 2.1 2.2 Kazutoshi Takahashi, Koji Tanabe, Mari Ohnuki, Megumi Narita, Tomoko Ichisaka, Kiichiro Tomoda and Shinya Yamanaka.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dult Human Fibroblasts by Defined Factors. Cell: 861–872. [2012-10-08]. doi:10.1016/j.cell.2007.1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9). 
  3. ^ 3.0 3.1 Keisuke Okita, Tomoko Ichisaka, Shinya Yamanaka. Generation of germline-competen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ature. 2007-07-19, 448: 313–317 [2012-10-08]. doi:10.1038/nature059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3). 
  4. ^ Hideki Uosaki, Hiroyuki Fukushima, Ayako Takeuchi, Satoshi Matsuoka, Norio Nakatsuji, Shinya Yamanaka, Jun K. Yamashita. Efficient and Scalable Purification of Cardiomyocytes from Human Embryonic an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VCAM1 Surface Expression. PLOS ONE. 2011-08-18, 6 (8): e23657 [2018-04-02]. ISSN 1932-6203. doi:10.1371/journal.pone.00236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1) (英語). 
  5. ^ 5.0 5.1 Nair, P. Profile of Shinya Yamanak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2, 109 (24): 9223–9225. PMC 3386100可免費查閱. PMID 22619323. doi:10.1073/pnas.1121498109. 
  6. ^ AFPBB News. ノーベル医学生理学賞、iPS細胞の京大・山中氏らに. フランス通信社. 2012-10-08 [201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3). 
  7.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2. NobelPrize.org. 2012-10-08 [2012-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5) (英語). 
  8. ^ 存档副本.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0). 
  9. ^ 9.0 9.1 Asahi Shimbun After failure as a surgeon, Yamanaka rises to stem cell glory October 9, 20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10.0 10.1 「大発見」の思考法(文春新書)
  11. ^ 11.0 11.1 山中氏ノーベル賞:「難病治したい」繰り返した挫折、再起. 毎日新聞. 2012-10-08 [2012-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12. ^ 「奈良先端大での研究が原點、母校の小學校も誇り」2012年10月9日12時04分 読売新聞
  13. ^ Shinya Yamanaka MD., PhD. Kyoto University. [2008-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0). 
  14. ^ 「万能細胞」国が支援、再生医療実用化へ5年で70億円. 読売新聞. [2007年11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2月9日). 
  15. ^ 存档副本 (PDF).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9-22). 
  16. ^ "The 2012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Advanced Information".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3. Web. 29 Nov 2013.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2/advanced.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7. ^ "The 2012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Popular Information".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13. Web. 28 Nov 2013.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2/popular.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8. ^ Shinya Yamanaka Winner of Wolf Prize in Medicine - 2011. Wolf Foundation. [2012-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0). 
  19. ^ RINUNCE E NOMINE, 09.11.2013 (新聞稿). Sala Stampa della Santa Sede. 2013-11-09 [201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5) (義大利語). 
  20. ^ UCSF Online Alumni Community - UCSF 150th Anniversary Alumni Excellence Awards main.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21. ^ “诺贝尔奖获奖者座谈 东京2015” - 客观日本. [2015-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2. ^ ノーベル受賞者7人、 「生命科学が拓く未来」を予想|医療維新 - m3.comの医療コラム. [2015-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3. ^ 「元号に関する懇談会」メンバーを発表. [2019-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1). 
  24. ^ Daily Yomiuri Yamanaka avid lifelong athlete / Nobel laureate gave same dedication to sports as he has to science October 10, 20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5. ^ 日本経済新聞 「山中教授に洗濯機購入費を贈呈 閣僚有志」2012/10/19 19:55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