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位周朝諸侯國
國都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
政府封地
• 始封此國者
夏朝啟后
• 爵位
侯爵周穆王時改成子爵
• 
嬴姓
• 始祖
若木
分封
• 創始
前21世紀
• 滅亡
前512年
• 滅亡原因
吳國所滅
史書記載
  1. 荀子.非相篇
  2. 史記(卷4周本紀)、(卷5秦本紀)
  3. 楚辭.七諫.沈江篇
  4. 春秋左氏傳(始見於莊公二十六年)

徐國,是西周春秋時代諸侯國之一,國君為嬴姓。又稱徐戎,亦稱徐夷徐方,為東夷集團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山東郯城一帶。在周穆王時期,才肯臣服於周朝。周初,以今安徽泗縣、江蘇泗洪一帶為中心,建立徐國,在東夷中最為強大,春秋時為楚國所敗,前512年為吳國所消滅。

起源

《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記載,徐氏為顓頊(Zhuānxū),大業的後代。時封伯益之子若木於徐國。

地理位置

徐國的區域最早在山東郯城附近,後遷移到泗縣泗洪

徐偃王時最為強盛,疆域擴張到整個淮南和淮北廣大地區。

歷史

夏商

夏朝時,伯益因為輔佐治水有功[1],他的兒子若木受封於「徐」(今山東郯城地區),建立了徐國。

後來,在夏朝商朝西周三代,徐國一直是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西周

周穆王時,曾派兵討伐徐國,想要令他臣服,沒有成功。到春秋時期,徐偃王時,向他朝者的國家有32國(《韓非子》作36國)。[2]

周公旦時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時期,西周和徐的戰爭非常頻繁。徐國參加以武庚為首的商朝殘餘貴族針對周朝叛亂,對抗周公的東征[3]徐駒王起兵直接攻打周朝一直到黃河邊,徐人自豪於「先君駒王西討濟於河」。

周公旦的兒子魯公伯禽魯國經常和徐國發生磨擦。[4]

周穆王統治時期,賢能的徐偃王在位,大行仁義,得到百姓擁護。在這一時期,有32個徐國的鄰國向徐朝貢。國力強盛了之後,徐偃王大舉進攻周朝首都,差點獲勝。周穆王打敗徐國以後,徐偃王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帶山林隱居。於是,周穆王封他的子孫為徐子,繼續統治徐國。

在此之後,徐國有了數百年的太平時期。

春秋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三年)夏天的時候,吳國派出使臣,責令徐國和鍾吾國交出吳國領兵在外的公子掩余燭庸。二國依仗有強大的楚國作後台,拒不從命,並私自放走二公子,讓他們去楚國楚昭王很高興,立即派出重要官員隆重迎接,並讓他們在「養地」(今河南沈丘縣)暫住。接著,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馬沈尹戍重修養城,把養城東北邊的城父、東南邊的胡田兩塊地方封給二公子,企圖利用二公子危害吳國

這給了吳王出兵的藉口。前512年冬天,吳王派孫武伍子胥討伐徐國鍾吾國

滅亡

徐國因為「二公子事件」,被吳國侵略,由於其軍隊不堪一擊,結果被吳滅。

其實,也可以說是楚國和吳國不斷蠶食他們的屬國,所以滅亡。

滅亡之後

徐國亡國之後,國人以原國名「徐」為氏,是徐姓的起源之一。江西靖安被認為是徐國最後的家園[5]

統計

韓非子·五蠹》載:「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

徐國青銅器

銘文中的相關記載

  • 西周青銅器金文中幾次提到周朝淮夷孚吉金。「孚」的意思是:獲取、掠奪。「吉金」代表優良的青銅器。而徐國為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家。
  • 「曾伯粟簋」銘文載:克逖淮夷,印燮繁湯(陽),金道錫行。意思是說:「在那個時期,(安徽)繁陽南邊的淮夷地區盛產這兩種金屬。」
  • 《兮甲盤》銘載西周「關市之徵」之後,對南方諸侯百姓的規定:淮夷舊我帛晦(賄)人,毋敢不出帛、其積、其進人。……敢不用令(命令),則即刑戴(撲)伐。意思是:「淮夷必須向周王朝交納吉金和財物,以及提供勞動力,否則就要討伐」。
  • 周穆王時期,有十五器上的銘文有和淮夷,特別是徐國有關的戰爭記錄。
  • 《詩經·魯頌·泮水》記載了魯僖公征淮夷,建造「泮宮」宴請群臣的情況。結尾是:憬彼淮夷,來獻其琛(珍寶)。元(大)龜象齒,大賂(進獻)南金(質優的青銅器製品)
  • 徐國經濟發達,對周朝提供了非常多的賦稅。因此,征東夷、征東國變成了西周成立後的主要戰爭。這些,在西周初期許多青銅器銘文上都能找到記錄。
徐肴尹湯鼎,1982年紹興306號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品。銘文44字,記載徐肴尹䖜祭祀祖先神靈,牢記亡國之恥,圖復國稱王。
  • 徐國的出土青銅器非常多。其中,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有二十四件。比如:
    1. 徐王鼎
    2. 吮兒鍾
    3. 徐髂尹鉦
    4. 義楚鍾
    5. 徐王義楚鋪
    6. 王孫遺者鍾
    7. 徐王庚兒鍾(以上都有銘文,以下都沒有)
    8. 商朝時期「徐伯鬲」
    9. 徐偃侯旨銘(這個和以下都是周朝時期的)
    10. 徐偃王壺
    11. 豆形獸尊儀
    12. 徐寶蘊
    13. 大徐王壽銘
    14. 徐冠卑
    15. 「環頭大刀」的刀頭。
  • 這些多是春秋時期的產物。但是,徐國的鼎盛期是西周。那時候的徐器多已散失,目前沒有出土。
  • 1979年江西省靖安縣出土了三件青銅器。這些都是徐國的產物,其一件銘文:雁君之孫徐令尹者旨型,擇其吉金,自作爐盤。爐盆為火盤,雁同偃(通假字)。
  • 1982年,紹興發掘出一座春秋時期的墳墓,出土了六件青銅器。其中,三件有銘文。這三件分別是:。缶肩部有周代銘文,但是因殘損,沒有辦法分辨。爐底部的三行銘文中帶有徐王之三個字。鼎的蓋與器肩都有相同的銘文,都是44字。其中標明了徐肴尹自作湯鼎。肴尹是朝、徐國、楚國的祭祀官員。銘文記載徐肴尹䖜(yín)祭祀祖先神靈,牢記亡國之恥,圖復國稱王。

徐國青銅器的意義

對於青銅器,歷來有蚩尤作兵之傳說。而東夷部落為若木後裔,徐國青銅器製作應該處於領先的地位,也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徐國青銅器有著明顯的商器特徵。舉個例子:商器沒有,但是有。他們的形狀相同。區別是:鐸比鍾小,口朝上。並且有柄,執柄而敲鳴。它的銘文通常刻在柄上。

西周時期才出現了口向下的鐘。徐器徐髂尹征就是鐸。在浙江紹興,曾經出土越國青銅器句鎦,可以看出來它在很多方面受徐器影響。

徐器同樣吸取了西周青銅器製作的技術。因為徐國在一定程度上學習西周的禮制和文明。安徽屯溪、江蘇丹徒曾經出土春秋戰國時期的徐國青銅器,與同時期的南方青銅器有非常不同的風格。它們都帶有棘刺類密集的變形動物紋,而且具有幾何印紋、陶紋特點的細密花紋,這些都是西周青銅器的顯著特徵。

所以說,徐器的過渡作用難以否定。

史書雜記

  • 徐在西周為東夷集團中最大的國家。
  • 韓非子》中記載:地域五百里
  • 《詩經·大雅·常武》篇: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 徐國在淮夷,地處江淮河網交錯,航運事業占著優勢。
  • 徐偃王曾經「穆王時徐子治國,仁義著聞,欲舟行上國,乃導溝陳蔡之間……」。
  • 徐國是淮夷中的大國,由海岱區南下,在蘇皖交界處立下根基,影響日熾。傳說西周早期徐駒王帥師伐周,穆王之世又有徐偃王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並率師伐周的傳說
  • 伯禽在魯時,曾不斷征討徐國。《史記·魯世家》記載:伯禽率師伐之,作《費誓》,遂平徐戎,定魯。《詩經·闋宮》篇有:魯侯之功,……遂荒徐宅。「荒」的意思是占有。

徐國君主

受封之前的世系

  1. 少典
  2. 黃帝
  3. 昌意
  4. 顓頊
  5. 女修
  6. 大業
  7. 伯益 嬴姓

受封之後

參考書籍

注釋

  1. ^ 參考大禹治水
  2. ^ 大約是舒國江國英國六國蓼國宗國鍾離國等國
  3. ^ 參見武庚叛亂武庚
  4. ^ 《尚書·費誓》載:魯與徐戎、淮夷有過激烈的戰爭,魯國受到威脅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開國都的東門
  5. ^ 靖安——古徐国的最后消失地?. 江西新聞網. 2009-03-22 [2022-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1). 
  6. ^ 6.0 6.1 6.2 6.3 吳鎮鋒:《金文人名匯編》,中華書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7頁。
  7. ^ 7.0 7.1 7.2 吳鎮鋒:《金文人名匯編》,中華書局2006年8月第1版,第2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