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來源請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來源請求」模板在中文維基百科中的顯示效果
「來源請求」模板在英文維基百科中的顯示效果

來源請求(英語:citation needed)是維基百科編者常用術語,與維基百科模板的名稱,用以向其他人請求補充參考來源。來源請求是維基百科「可供查證」的編輯方針的象徵之一,亦形成了網路迷因,出現在維基百科以外之處[1]

概況

根據維基百科的方針規定,為了保證維基百科的中立與準確,編者應為內容標識參考來源,嚴禁進行原創研究[2]。2006年,維基百科的編者克里斯·夏洛克(Chris Sherlock,維基百科使用者名稱為「Ta bu shi da yu」)設立了這一模板,用來標識沒有來源,需要求證的內容[3][4]。維基百科有不少內容被這樣標記,以中文維基百科為例,截至2018年7月,有超過10000個條目中標有「來源請求」[5]

雖然設立該模板的出發點在於排除原創研究內容,但這也導致部分編者偏執地為所有未註明來源的內容標記「來源請求」[6];而一些維基百科的編者則認為「孫中山是男性」這類顯然的資訊不需要參照,偏執於請求來源實質上是擾亂行為[7][8]

維基百科之外的使用

xkcd創作的漫畫,圖中人物舉著寫有「[來源請求]」的標語

2007年,網路漫畫xkcd創作了一張名為《維基人抗議者》(Wikipedian protester)的漫畫:一群聽眾正在聆聽當政者的演講,而人群中的一個抗議者高舉寫有「[來源請求]」的標語牌[9]。這是維基百科的術語標籤在維基百科以外語境的首次運用[1]

2008年,馬特·梅奇特利(Matt Mechtley)在他的部落格上發起了一項活動,邀請眾人把寫有「[來源請求]」等維基百科術語的貼紙貼在紐約街頭的廣告[10]。這些維基百科催生的塗鴉被叫做「維基塗鴉」(wikiffiti[11][12]。維基塗鴉很快形成了網路迷因,「來源請求」不僅出現在了廣告牌上,還出現在了網路惡搞圖中,例如美國總統小布什的演講相片裡:圖中小布什總統豎起大拇指,遠處掛有「任務完成」(MISSION ACCOMPLISHED)的標語,而其下方則附上了「[來源請求]」的標籤[13]

集會人士所舉牌上寫道:
「維基百科是可靠來源」
「[來源請求]」

2010年,美國的電視主持人喬恩·斯圖爾特華盛頓特區舉辦的「恢復理智與/或恐懼大會英語Rally to Restore Sanity and/or Fear」集會上,有多名人士舉寫有「[來源請求]」的標語牌參會[14]

2011年,德國國防部長卡爾-特奧多爾·楚·古滕貝格陷入博士論文抄襲醜聞英語Guttenberg plagiarism scandal,有抗議民眾舉「[來源請求]」的抗議牌,諷刺他的論文有多處未標明資料來源[15]

參考來源

  1. ^ 1.0 1.1 knowyourmeme contributors. [citation needed]. Know Your Meme.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2. ^ 栗岡 幹英. インターネットは言論の公共圏たりうるか:ブログとウィキペディアの内容分析. 奈良女子大學社會學論集 (奈良女子大學社會學研究會). 2010-03-01, (17): 133–151. ISSN 1340-4032 (日語). 
  3. ^ Chris Sherlock. User Chris Sherlock. Stack Overflow.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0). 
  4.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Template:Citation needed. Wikipedia. 2005-06-15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2) (英語). 
  5. ^ 維基百科編者. 分类: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維基百科.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5) (中文). 
  6. ^ Noam Cohen. Delaying News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6-23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9) (英語). 
  7. ^ [中華民國總統府. 國父|中華民國總統府. [2022-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2) (中文). 
  8. ^ 維基百科編者. 维基百科:孙中山是男性无须引用. 維基百科.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中文). 
  9. ^ Explainxkcd contributors. 285: Wikipedian Protester - explain xkcd. www.explainxkcd.com.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英語). 
  10. ^ Joshua Glenn. [citation needed]. Boston.com. 2008-01-02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英語). 
  11. ^ Wikiffiti -- stickers that read [citation needed] / Boing Boing. boingboing.net.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4). 
  12. ^ Urban Dictionary contributors. Urban Dictionary: wikiffiti. Urban Dictionary.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13. ^ [Image - 40120] | [citation needed]. Know Your Meme.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14. ^ TED JOHNSON. Satirical rally calls for sanity and/or fear. Variety. 2010-11-01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4) (英語). 
  15. ^ Natalia Dannenberg. Academics attack German minister in plagiarism row | DW | 26.02.2011. DW.COM. [2018-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英語). 

延伸閱讀

  • Chen, C. C., & Roth, C. (2012, August). "https://dl.acm.org/doi/10.1145/2462932.246294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ikiSym '12: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annua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ikis and open collaboration. New York: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pp. 91–98. doi:10.1145/2462932.2462943. ISBN 978-1-4503-1605-7.
  • Redi, M., Fetahu, B., Morgan, J., & Taraborelli, D. (2019, May). "Citation needed: A taxonomy and algorithmic assessment of Wikipedia's verifiabil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pp. 1567-1578. doi:10.1145/3308558.3313618. ISBN 978-1-4503-6674-8. OCLC 1175631311
  • Jack, K., López-García, P., Hristakeva, M., & Kern, R. (2014). "Citation needed: Filling in wikipedia's citation shaped ho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