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標的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甲標的級潛水艇19號,1941年12月在珍珠港事件後擱淺於歐胡島
概況
使用者  大日本帝國
完成數
  • 101
  • • 1 × 試作型1號
  • • 2 × 試作型2號
  • • 46 × 甲型
  • • 5 × 乙型
  • • 47 × 丙型
技術數據
艦型 こうひょうてき甲标的 微型潛艇
排水量 46 long ton(47 t) 潛航時[1]
全長 23.9公尺(78英尺5英寸)[1]
全寬 1.8公尺(5英尺11英寸)[1]
高度 3公尺(9英尺10英寸)
動力來源
  • 192個2伏蓄電池
  • •前方136個
  • •後方56個
    1 × 電動機,600 hp(447 kW)[1]1800 rpm
  • 2 × 同軸反轉螺旋槳
  • •主動力螺旋槳 直徑 1.35 m 右舷
  • •輔助動力螺旋槳 直徑1.25 m 左舷
速度
  • 23(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 surfaced
  • 19節(35公里每小時;22英里每小時) submerged[1]
續航距離
  • 2 kn(3.7 km/h;2.3 mph) 航行 100 nmi(190 km)[1]
  • 6 kn(11 km/h;6.9 mph) 航行 80 nmi(150 km)
  • 19 kn(35 km/h;22 mph) 航行18 nmi(33 km)
潛航深度 30公尺(98英尺)[1]
乘員 2[1]
武器裝備
  • • 2 × 450公釐九七式魚雷,使用前裝式魚雷發射管[1]
  • • 1 × 300磅(140公斤) 自爆裝置
注釋 壓艙物2,670公斤(5,890磅)

甲標的(日語:甲標的こうひょうてき Kō-hyōteki */?)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在二戰期間研發的一種微型潛艇,為了掩人耳目而起了「甲標的(甲型靶船)」的名字。通常是用母艦的名字來稱呼它們,如伊-16號帶的稱為"I-16tou"。 後續型號為「甲標的乙型」、「甲標的丙型」、「甲標的丁型(蛟龍)」。[2][3]

開發

1931年11月,大日本帝國海軍艦政本部第一部第二課就研發自主兵器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受華盛頓海軍條約倫敦海軍條約所限,艦船保有數量受到極其嚴格的限制。與假想敵之一的美國海軍實力差距過大,一旦開戰,敗北的機率很大,並且美國和其他大國的經濟實力和社會生產力強於日本。為了彌補數量上受到的限制,在開戰時能處於有利局面,艦政本部決定開發能在主力艦隊對決時能夠逐漸消滅敵方艦隊的新武器。

在討論過程中,由海軍預備役大佐橫尾敬義日語横尾敬義提出了自殺式攻擊魚雷,即由人乘坐並引導魚雷,確保擊中目標的提案。這一提案引起了課員強烈的興趣,但由於海軍有不使用必死兵器的傳統,因此將提案變為由微型的潛水艇發射魚雷。同年12月,岸本鹿子治日語岸本鹿子治大佐到任,敲定了開發計劃。基礎設計由朝熊利英日語朝熊利英中佐完成。朝熊利英雖對成功與否保有疑問,但仍著手開發,於1932年6月完成了全長12公尺的模型,並在海軍航空技術廠進行了入水實驗。實驗中發現艦橋周圍的水流速度變快後,會沿艦體形成強烈的渦流,影響發動機運轉。根據此次的實驗結果,對設計進行了變更。

1932年提出的潛艇設計方案是全長25公尺,排水量42噸,在水下以30節的速度續航50分鐘,裝備2枚53公分魚雷。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3個設計方案:

  1. 僅以電池驅動,水下以30節的速度續航60公里,水面以25節的速度續航50公里。
  2. 僅以柴油機驅動,水下以30節的速度續航500海里(926公里),水面以25節的速度續航300海里(556公里)。
  3. 三是同時搭載電池和柴油機,水下以20節的速度續航30公里,水面以15節的速度續航150海里(278公里)。

第一個方案的製造成本低廉,建造一艘僅需15萬日元。但實際價格有所上升,1942年時達到了每艘30萬日元。建造方案由高崎武雄大佐直接提交給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並向日本海軍大臣岡田啟介進行了說明。軍令部總長確認了並不是自殺式攻擊武器,日本海軍大臣認為造價低廉,方案得以批准。設計任務由朝熊利英日語朝熊利英中佐負責,包括名和武日語名和武在內的多名兵器製造和艦船建造的技術軍官參與。推動開發的岸本鹿子治日語岸本鹿子治大佐是魚雷建造的權威,因此甲標的相對於潛水艇,更多的帶有魚雷的特點。另外,由於並沒有潛水艇設計者參與到計劃中,這也成為了甲標的在日後作戰中如何應用這一爭議的原因。

這種微型潛艇建造計劃以「潛艇攻擊靶艦」的名義開始實,在3個月時間內完成了設計,並於吳海軍工廠魚雷實驗部進行試建。1933年試做型1號艇在廣島縣尾道市海域進行了耐壓試驗,潛行至水下100公尺時,魚雷發射管室的浮力艙壓壞。同年6年,在地面上進行了蓄電池排氫裝置的實驗。測量了甲標的內部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並對通風,密封和排污泵進行了實驗。接下來測量了潛水艇的重心,檢查了穩定度,並對擺動周期進行了確認。無人海上航行實驗時速度達到了24.85節。10月3日開始載人航行實驗,並於瀨戶內海高知縣的遠洋海域進行了實驗。1934年12月實驗完成。實驗中,這種潛艇被稱為「A標的」,實驗後,試做艇作為秘密武器被嚴密保管。

1937年,受嚴峻的國際形勢所迫,甲標的的開發再次被提上日程。提出了由母艦搭載大量微型潛艇,艦隊決戰時埋伏在敵艦隊通行水域,在戰前以魚雷進行突襲,削減敵艦數量,使我方占於優勢的應用構想。由3艘專用母艦每艘搭載12艘甲標的,在距離敵艦數十公里時36艘甲標的一齊發動襲擊。襲擊結束後返回母艦。但是這個構想是以日俄戰爭的戰場為基礎,並沒有將航空兵力納入考量,甚至沒有考慮到在己方戰敗時甲標的的回收會面臨困難。

1938年8月,開始著手建造甲標的的改良型號。初期是以建造2艘能夠進行載人航行實驗的潛艇為目標。對設計進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和改造,並秘密的開始訓練搭乘人員。製造,維護以及人員訓練由在吳港附近倉橋島日語倉橋島大浦岬駐紮的大浦突擊隊「P基地」負責。但是這個基地直到1942年10月才開始正式運轉,在此之前是隨移動基地千代田號航空母艦,在瀨戶內海及其他各地開展訓練。

1939年7月7日,開始第二次試建造,一號艇於1940年4月完工,二號艇於同年6月完工。每艘的建造費是26萬日元。這一時期的建造也是由艦政本部的人員負責,並沒有潛水艇建造人員參與。試做艇於1940年5月5日至6月6日期間進行了各種陸上實驗和性能檢測,7月至8月間進行了自千代田號航空母艦的發射實驗。結果並不盡如人意。在波浪較大的外海航行,艦橋會暴露在海面上,喪失隱蔽性。另外模擬魚雷的發射中,有3分之1的魚雷卡在了艇首。即使在海面波浪較小時,甲標的的上下擺動幅度仍很大,缺乏穩定性,通過潛望鏡也難以發現敵方目標。襲擊本身可能是非常猛烈的,但是水上的基礎攻擊能力令人懷疑。另外在今後作為主要攻擊方式的港灣攻擊中性能也非常不足。即便如此,1940年11月15日,甲標的正式投入使用。繼續表示甲標的不足以進行實戰的一名實驗搭乘人員,在實驗結束後被遣離了項目。太平洋戰爭即將於1941年12月8日開始,讓甲標的成為成熟的兵器,查找缺點,布局戰術,使其形成有效的戰力已經刻不容緩。1940年10月開始量產。製造命令為10月開始建造3號艇到12號艇,12月開始建造13號艇到36號艇。

作為奇襲武器,計劃被要求嚴格保密,因而產生了「A標的」,「H金物」,「TB標的」等名稱。因為這些名稱的關係,一度發生了海軍航空兵隊要求提供其作為航空器攻擊用靶艦的一幕。最終正式被命名為甲標的是在1939年7月。但直到珍珠港事件為止一直使用秘密名稱。

此外,開發甲標的的經驗也被應用於開發更大型的高速實驗潛水艇第71號艦日語第71号艦(1937年開始建造)。

構造

甲標的甲型全長23.9公尺,全高3.4公尺,單殼式船體最大直徑1.85公尺、最大排水量46噸、吃水深度1.88公尺。耐壓深度100公尺。上浮時僅艦橋露出水面。形狀是於單殼形的船體中央設置艦橋。甲標的船體由前部,中央部和後部構成,分解後可見收納於內部的魚雷發射筒、蓄電池和發動機。從夏威夷的甲標的分解照片來看,甲標的的武器銘牌上刻有發射筒的字樣,連接處是法蘭結構,如前部和中央部結合處有70個螺絲孔。

前部全長6.406公尺、17個框架結構支撐船體。內部裝有2個45公分魚雷發射筒和2個發射用蓄氣器,2個操舵用蓄氣器,電子設備及蓄氣器配管,壓艙水室。前部與中央部之間設置了壓力隔板從而形成水密。壓艙水室在隔板的前面,蓄氣器在後面。發射筒穿過隔板向前延伸。在艇的中心線上,縱向排列兩個發射管,並艇前露出一部分。露出的部分有蓋子,用以保護發射筒。發射時蓋子由壓縮空氣的壓力打開。操舵用蓄氣器在發射筒的左右各配置一台。每個發射筒的下面還有配有一台發射用蓄氣器。

中部全長10.407公尺,由37個框架結構支撐。內部中央是艦橋和搭乘員的操作室,前部和後部是蓄電池室。中部操作室前座是艇員席,後座是艇長席。艇員負責操舵和調整角度,艇長負責索敵和航行指揮。直徑70公分的艦橋內部設置了可升降的九七式特型潛望鏡,艦橋前方有延伸到艇外的直徑55公分的通道和艙口。最前段有無線天線,可由操作室頂部手動控制升降。操作室中部設有為操作九七式特型潛望鏡而設計的踏台。右舷側設有九七式特型潛望鏡用的升降裝置和電動機,後部有無線電台、電燈等電器製品。左舷側後部有放電計、勵磁調節器、應急艙,前部裝配九七式轉輪羅盤,操舵舵輪和深度儀。操作室與蓄電池室用隔板隔開,隔板上開有檢查用的小判型的橢圓形孔。前部蓄電池室和後部蓄電池室共裝有224個特D型蓄電池,收納於地板的格子中。電池室的中央部分,開有為傳遞物品用的聯絡通道,非常狹小,約寬30公分,高90公分左右。此外,從甲標的丙型開始,操作室從艦橋後部開始延長了約1公尺,並搭載了4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從而使甲標的丙型可以由25千瓦功率的發電機驅動在海上航行兩天,和以6節的速度航行500海里。

後部包括全長4.471公尺的動力室,全長2.616公尺的十字舵部分及螺旋槳。內部由15個框架結構支撐。後部前端設有600馬力的發動機,動力由減速齒輪和同軸反轉齒輪減速後、傳遞到同軸反轉螺旋槳。後部中部,船體頂部設有為檢查齒輪用的檢查井。

操舵裝置最初是氣壓式操舵機。縱舵和飛機的垂直尾翼類似,控制左右旋轉。橫舵與水平尾翼類似,控制升降。當時為了追求潛水艇的橫向旋轉性,縱舵高50公分,寬37公分的台形,舵面積小,且由於在螺旋槳的前方設置,操作性很差。旋轉半徑450公尺,與大型艦相當。這是和珍珠港事件不相符的特性。珍珠港事件後的到了改善,舵高50公分,寬橫80公分,舵面積增加了一倍以上。旋轉範圍縮小到了原來的60%,此外操舵裝置也改為使用液壓式。

參加夏威夷作戰的甲標的,由於要進行港灣襲擊作戰,增添各種追加裝備。在艇首裝備了用於切斷防潛網的剪網器,艇尾追加了螺旋槳保護裝置。此外在剪網器到艦橋前端,潛望鏡保護部後短刀艇尾的螺旋槳保護器都設置了跳線。內部新設了與母艦聯絡用電話,撤掉了25個蓄電池,增加了操舵用的蓄氣器。此外,還加裝了自爆裝置。

其他型號

甲標的丁型(蛟龍)

甲標的乙型

1943年開始開發。在位於中部的操作室的後部將艇身延長了1公尺,搭載了4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25千瓦。這個柴油發動是有坦克用發動機改良而來。使甲標的可以航行2天,在水面以6節的速度航行500海里。為了給發動機提供空氣,裝備了升降式吸氣筒。乙型共有5艘,其中4艘是由甲型改造而來。甲標的乙型出現後,之前的甲標的統稱為甲型。

甲標的丙型

1944年1月完工。是甲標的的第五十四號艇。特D型蓄電池的搭載數削減到208個。乘員增加到3人。在46艘的建造和量產後於1944年9月起配備到菲律賓帝汶沖繩父島高雄等地。丙型的量產是從甲型開始到第100艘結束,以後的微型潛艇建造通稱為蛟龍。

甲標的甲型練習艇

將後部蓄電池室的電池全部撤掉,增設主艙室和待機室,並加設了另一個艦橋和操作室。甲標的丙型練習艇增設了艦橋和操作室,艇表面添加了波紋。取消了待機室,搭載了蓄電池。約有10艘是從丙型改造而來。

甲標的丁型

相關參見蛟龍日語蛟龍 (潜水艦)

Y標的

1944年3月開始開發。開發時黑木博司日語黒木博司大尉提出了自己的構想。內容是:「讓微型潛艇潛入到珍珠港水路內,在水底等待敵航母出入港。敵艦在水面經過時讓微型潛艇自爆,擊沉敵艦,並讓敵艦的殘骸封鎖水路」。構造上把前部去掉,換上新頭部,艇身中部兩舷增設水雷發射筒。另外艦橋加裝防水防風的玻璃,艇首上部新設浮力2.5噸的艙室。為了在水底而在艇首下側加裝滑行用橇,設置便於觀察外部的窗戶。在內部,為了緩解長時間待機的成員的疲勞度,將輔助機械室用隔音板密封,並使發電用發動機可以在操作室遠程控制。兩舷搭載的水雷可以用空氣式收縮管射出。Y標的製造令於5月下達,6月完成設計,7月從丙型改造完成了2艘。但在實驗中,搭載的水雷的震動問題無法解決,建造計劃因而被廢棄。

部署構想

艦隊決戰時,潛伏於敵艦隊海域,決戰前用魚雷進行突襲,消滅敵戰力後使我方居於有力地位。甲標的由3艘專用母艦運輸,每艦搭載12艘,在距敵主力數十公里處出動,36艘甲標的一齊展開攻擊,決戰結束後收回。但這一想法是以日俄戰爭的戰場為基礎的構想,並沒有將航空兵種納入考量,且艦隊決戰敗北時,甲標的的回收困難問題也沒有考慮。

隨著航空飛機的顯著發展,水上攻擊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又提出了進入港口攻擊的方案。因為甲標的的續航距離較短,直到作戰地點為止,由伊號潛水艇負責運輸至目標地點,到港外時發起攻擊,作戰結束後返回母艦,僅收容搭乘人員,而將甲標的爆破後沉入海底。

性能

攻擊力

甲標的的武器是前端的兩枚魚雷。直到索羅門群島戰役為止均使用直徑45公分的九七式氧氣魚雷,射程5,000公尺,速度50節。在此之後使用直徑45公分的二式魚雷和九一式魚雷。射程3,900公尺,速度39節。但是比起氧氣魚雷,以電力驅動的魚雷性能更好。兩種魚雷的炸藥量都是350公斤,使甲標的的攻擊火力大約相當於2架攻擊機。魚雷收納在發射管內,通過注入空氣射出。因此魚雷發射時會產生幾乎1噸的浮力,造成潛艇頭部浮出海面。這種不穩定的情況會導致魚雷偏離方向,甚至射向其他方向。甲標的恢復到穩定狀態需要30秒,這期間即使再次發射魚雷,也無法保證魚雷行進方向準確。這種情況下就算連續發射,也無法計算魚雷行進路線上時候有敵艦,因此只能單發發射。對敵艦的最佳發射距離是800公尺。

甲標攻擊前的索敵能力很差,由於未配備電子武器和聲納,只能通過長約3公尺的潛望鏡索敵。甲標母艦千代田號航空母艦艦長原田覺大佐通過觀察確認了潛望鏡露出水面1公尺時最多可以觀測到15公里以外。帶有大型桅杆的戰艦可能可以在較遠的地方發現,但極限也就是30公里左右。在海浪中不斷搖擺著,以狹小的視野索敵是非常困難的。就算發現敵艦,根據敵艦的行進方向,速度等算出的魚雷的發射方向和時機全靠艇長的心算,命中率非常低。

防禦力

甲標的發射訊號強度小,隱蔽性較大型戰艦佳。但是,潛望鏡短,很難維持吃水差,艦橋容易露出水面。在波浪較大的外海,50噸左右的小型艇體很難保持潛航深度。並且為了攻擊而使用潛望鏡從而浮出水面的話,很容易被發現從而遭到攻擊。襲擊珍珠港時就發生了數艘甲標的被發現進而被擊沉的事件。雷達偵測時,很容易將艦橋的反射和海浪的發射波混在一起。1944年夏,被日軍海防艦錯誤識別的無人甲標的遭到了攻擊。這是為了進入沖繩而被拖行中的甲標的。遭到了近一個小時的機槍射擊和炸彈攻擊後,除艦橋被11發子彈擊中外,並無其他損傷。

特性

甲標的是像艦載機一般依存性很強的武器,需要有基地和母艦。這是由於電池的續航,魚雷的維護是搭乘人員自身難以解決的。除了搭乘人員之外還需要維護人員,拉包爾當地有技術人員,瓜達爾卡納爾島千代田號航空母艦的支援。日本軍事史家中村秀樹日語中村秀樹評價說,甲標的比起潛水艇更像是飛機。

實戰經驗

投入到實戰的有名的戰例包括珍珠港事件襲擊澳大利亞的雪梨港馬達加斯加戰役等。雖然每次都被敵軍發現,但最近對珍珠港事件的研究(對甲標的進行潛水調查的海洋歷史學家Parks Stephenson、美國海軍退役上校John Rodgaard和科學家Peter Hsu等)顯示甲標的魚雷攻擊可能命中目標,在馬達加斯加戰役中也導致戰艦拉米伊號戰艦英語HMS Ramillies (07)報廢和液貨船British Loyalty號(6,993噸)沉沒。

甲標的第一次出戰是偷襲珍珠港,艇員酒卷和男成為二戰中美軍的第一名日本戰俘,但他被日軍當成和其他艇員一樣戰死了而封為軍神。雖然有中文書宣稱它們整場戰爭的唯一確定戰果是一艘驅逐艦[4],事實上在珍珠港它們擊毀了兩艘到三艘運輸艦,另外有研究者認為也有魚雷命中了戰艦。1942年5月30日重創了英國復仇級戰艦拉米里斯號。

深知甲標的缺陷的搭乘人員們的不滿,促成了「人間魚雷」回天的開發。

參考資料

注釋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Stewart, A.J., LCDR USN. "Those Mysterious Midge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December 1974, p.55-63
  2. ^ Kemp, Paul; Hill, David. Midget submarin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Chatham. 1999: 58–59, 76. ISBN 1-86176-042-6. 
  3. ^ Jameson, John H.; Scott-Ireton, Della A. Out of the Blue: Public Interpretation of Maritime Cultural Resources. Springer. 2007: 184. ISBN 0-387-47861-2. 
  4. ^ 艦船知識2013年增刊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