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異經
神異經 | |
---|---|
作者 | 佚名 託名:東方朔 |
編者 | 註解者:張華(西晉) |
類型 | 史部地理類、 子部小說家類 |
語言 | 文言文 |
版本 | 《漢魏叢書》等 |
成書年代 | 漢代 |
發行資訊 | |
保存狀態 | 卷數:一卷 |
收錄於 | 《三國志》裴松之注 |
《神異經》一卷,中國古代地理書。舊題漢東方朔撰,實為後人偽託。今本為晉人張華注、明人朱謀㙔[1]校。
作者與成書年代
東方朔作《神異經》之說最早見於南朝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2],北魏酈道元作《水經注》[3]亦引之,均以東方朔為撰人。《隋書》經籍志歸其為史部地理類,謂「東方朔撰,張華注」[4]。但《漢書》東方朔傳在篇末列出其所作篇目,並謂:「凡劉向所錄朔書具是矣,世所傳他書皆非也。」且漢書藝文志中亦無《神異經》,可見《神異經》並非東方朔所作。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云:「二書(神異經、十洲記)詭誕不經,皆假託也。」[5]明人胡應麟認為「《神異經》、《十洲記》之屬,大抵六朝贗作者。」[6]《四庫全書》提要云:「此書既劉向《七略》所不載,則其為依託更無疑義。」又曰:「觀其詞華縟麗,格近齊梁,當由六朝文士影撰而成,與《洞冥》、《拾遺》諸記先後並出。」[7]魯迅亦認為,神異經既為仿《山海經》而作,「《山海經》稍顯於漢而盛於晉,則此書當為晉以後人作。」[8]
但東漢時經學家服虔已引用過《神異經》:「神異經云,檮杌,狀似虎,毫長二尺,人面虎足豬牙,為尾長七八尺,能鬥不退。」[9]清人段玉裁最早指出此問題[10]。因此《神異經》成書年代應不晚於東漢末年。今人李劍國則認為其「出於西漢成、哀前後,是不會有多大問題的。」[11]
內容提要
《神異經》一書明顯帶有模仿《山海經》風格的痕跡。書中分條記述了八荒及海中的奇異物產、神怪傳說,文筆古樸,內容新奇,想像誇張。其中詭異駭人之說甚多,如「西荒之中有人焉,長短如人,著敗衣,手虎爪,名獏㺔。伺人獨行,輒食人腦。或舌出盤地丈餘,人先聞聲,燒大石以投其舌,乃氣絕而死。不然食人腦矣。」又有「訛獸」一則,經魯迅等人引用,頗為著名:
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如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書中對奇人異獸的褒貶多體現儒家的價值觀念,「亦有風議之遺意」[12],因此可能為儒生所作。[13]書中也有反映神仙方術的內容。
《神異經》還記載了古代中國人對亞洲北部西伯利亞凍土中猛獁屍體(書中稱之為鼷鼠、磎鼠)的認識:「北方有層冰萬里,厚百丈。有鼷鼠在冰下,肉重萬斤,可以做脯,食之已熱」[14]。又云磎鼠「毛長八尺,可以為蓐,臥之卻寒也」[15]。
版本源流
《隋書》經籍志著錄《神異經》一卷。今本一卷。《舊唐書》經籍志地理類、《新唐書》藝文志道家類、《崇文總目》、《中興館閣書目》、《宋史》藝文志、《通志》均錄為二卷。
《神異經》明刻本有《漢魏叢書》本、《廣漢魏叢書》本、《格致叢書》本、《五朝小說》本等;清代有《增訂漢魏叢書》本、《龍威秘書》本、《百子全書》本等。其中廣漢魏叢書本等共五十八條,較為完備。《四庫全書》所收本共四十七條,當為五朝小說本。輯錄其佚文者有陶憲曾《神異經輯校》、王仁俊《經籍佚文》輯本、魯迅《小說備校》等。
注釋及徵引文獻
參考資料
- 《神異經》,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庫全書本
- 李劍國,1984年第一版,《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 《魯迅輯錄古籍全編》,1999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金軍華,《也談神異經之成書年代——兼與李劍國先生商榷》,載於《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