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民主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網絡民主Internet democracy)常見的定義是指用網際網路及其他資訊通訊技術,「藉由網際網路上的資訊流,在不斷增加資料的過程中逐漸擴充,不斷的改變民眾對公共事務的知識,也改變公民和的政治關係,以及不同社會內公民之間的政治關係」[1]。在許多事件中,像是FacebookTwitterWordPressBlogspot等社群媒體網站,都廣泛的用來宣揚民主[2]

觀點

一種未經考證的說法是,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與網友一次對話時提出了「網路民主」這一概念[3]。部分學者及觀察人士認為網際網路讓政治變成一個廣泛而全球性的現象,讓「消費者」(公民)變成更投入的政治訊息「購物者」[1]。不過也有許多人質疑網際網路是否可以實際促進民主[1]。許多學者及流行觀察家認為網際網路只是提供了另一個途徑,譬如媒體大亨、跨國公司的老闆等有影響力與公共話語權的人可以影響公民政治參與,原因是因為他們「擁有」網際網路,可以影響上面的內容[4]。網路民主不等同於現實民主,網路民主的出現是現實社會的言論空間逼仄的產物。北大法學院教授賀衛方認為,「中國當下的公眾參與存在一種網路依賴症,沒有哪個西方國家的網際網路承載了這麼大的顯示民意的功能」[5]

一些學者認為在美國引入眾議院提出的H.R. 3261禁止網路盜版法案後,一定程度上打壓了網路民主[6][7]。一位赫芬頓郵報的貢獻者指出包括維持言論自由在內,最好促進民主的方式就是對抗禁止網路盜版法案。許多人抗議禁止網路盜版法案的提出,其中也包括一些主要的媒體,而維基百科在2012年1月18日用一個黑畫面的網頁首頁抗議該法案,最後該法案被無限期的擱置[8]。印度在2011年底也有類似的情形,印度的通訊及資訊科技部長Kapil Sibal認為一些冒犯性的內容在放上網際網路之前,可以先預先篩選,沒有規劃補救的機制[2]。不過較晚的新聞引述Sibal的言論,認為使用網際網路不需受到這類的限制[9]

一些中國體制內學者認為,網路民主不能等同於現實民主,網路民主的出現不應當成為社會的常態,應當成為常態的是整個上層建築和社會管理機構民主機制的建立。他們認為網路民主需要規格化運作,一方面要納入法律軌道,另一方面也要順應普世價值汪洋認為網路民主要以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為宗旨,不能採用封閉的視野、僵化的思維和單純強制的管理方式[3]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Margolis, Michael, and Gerson Moreno-Riano. Prospect of the Internet Democracy. 2009.
  2. ^ 2.0 2.1 Madhavan, N. "Is Internet Democracy under Threat in India?" Hindustan Times 2011.
  3. ^ 3.0 3.1 “网络民主”是什么样的“民主”?. 人民網. 2008-05-05 [2017-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4. ^ H. Jafarkarimi; A.T.H. Sim; R. Saadatdoost and J.M. He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Engineering. [2014-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30) (英語). 
  5. ^ 网络那些事儿 最美有多远. 荊楚網. 2008-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6. ^ Fox, Brian. "Protecting Internet Democracy". 2012.The Huffington Post. Fo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8) (英語). 
  7. ^ Smith, Congressman Lamar. "H.R. 3261." Ed. Representatives, House of. Washington, DC: 112th Congress, 1st Session, 2011. Print.
  8. ^ Pepitone, Julianna. "Sopa and Pipa Postponed Indefinitely after Protests".. CNN. [2012-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7) (英語). 
  9. ^ Staff, IT News Online. "Kapil Sibal: Internet an Indispensible [sic] Tool for Governance in a Free Democracy". iTnews. [2012-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