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菲律賓第二共和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菲律賓共和國
フィリピン共和国
Repúbliká ng Pilipinas
1943年—1945年
格言:「和平、自由、正義」
(Kapayapaan, Kalayaan, Katarungan)
國歌:親愛的土地》與《新菲律賓建立頌英語Awit sa Paglikha ng Bagong Pilipinas
菲律賓(深紅色)在大日本帝國(淺紅色)內的最遠範圍
菲律賓(深紅色)在大日本帝國(淺紅色)內的最遠範圍
地位大日本帝國扶持的傀儡政權
未被國際普遍承認的歷史政權
首都馬尼拉 (1942-1945)
碧瑤 (1945)
常用語言他加祿語
政府威權主義一黨制共和國
總統 
• 1943–1945
何塞·帕西亞諾·勞雷爾
歷史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
• 建立
1943年10月14日
• 終結
1945年8月17日
面積
1946年300,0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46年
18846800
ISO 3166碼PH
前身
繼承
菲律賓
行政委員會
菲律賓自由邦

菲律賓第二共和國,正式名稱為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úbliká ng Pilipinas),是日本太平洋戰爭期間擊退美軍、佔領菲律賓群島以後,所扶植的一個傀儡政權。政府設有外交、財政、司法、公共工程與交通、農業與自然資源、衛生與公共福利等部,均由日本顧問負責領導。

歷史

建立

何塞·帕西亞諾·勞雷爾是菲律賓第二共和國唯一的總統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入侵菲律賓並逼近馬尼拉,菲律賓自治領總統曼努埃爾·奎松宣布馬尼拉不設防城市並流亡。日本軍隊於1942年1月2日進入該市。1942年5月6日,日本占領菲律賓全境。1943年6月,日軍軍官本間雅晴解散菲律賓自治領,建立「菲律賓行政委員會英語Philippine Executive Commission」作為臨時政府。1942年12月8日,菲律賓執行委員會通過法令解散一切現存政黨,建立「新比島建設奉仕團英語KALIBAPI」(他加祿語:Kapisanan sa Paglilingkod sa Bagong Pilipinas,KALIBAPI)規劃執政方案。[1][2]1943年5月6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訪問菲律賓,同意給予菲律賓獨立,作為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一部分。[3]

1943年6月29日,新比島建設奉仕團組織建立菲律賓獨立準備委員會英語Preparatory Committee for Philippine Independence[2]起草憲法。[4]1943年9月,新憲法批准通過,[5][4]成立菲律賓國民議會,選舉何塞·帕西亞諾·勞雷爾為總統。同年10月14日,勞雷爾宣誓就職,菲律賓第二共和國成立。在第二共和國的成立典禮上,菲律賓第一共和國總統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軍官阿特米奧·理察升起了菲律賓第一共和國的旗幟,這面旗幟被沿用作為菲律賓第二共和國的國旗。同日,菲律賓與日本簽署《菲日同盟條約》。[3]

終結

1945年,菲律賓第二共和國的要員在大阪被抓獲

1944年9月22日,何塞·勞雷爾宣布菲律賓戒嚴。[6]同年9月23日向英、美宣戰。[7]旋因美軍在仁牙因灣登陸山下奉文遂將共和國政府要員撤至碧瑤市[8]1945年8月17日,勞雷爾在東京宣布第二共和國正式解散。[8]

政府

內閣

職務 姓名 任期
總統 何塞·P·勞雷爾 1943–1945
部門專員 豪爾赫·B·巴爾加斯英語Jorge B. Vargas 1943-1945
財政部長 安東尼奧·德拉斯阿拉斯 1943–1945
外交部長 克拉羅·雷克托 1943–1945
司法部長 昆汀·帕雷德斯 1943–1945
教育部長 卡米洛·奧西亞斯 1943–1945
農業與自然資源部長 拉斐爾·阿魯南 1943–1945
衛生與公共福利部長 埃米利亞諾·蒂羅納 1943–1945

外交

1943年10月,日本和法西斯盟友先後承認菲律賓第二共和國。

貨幣

日本最早於1942年發行了菲律賓披索貨幣,包括面值為1、5、10、50分和1、5、10披索的貨幣。第二年發行了1、5、10披索的「兌換券」。1944年,發行100和500披索貨幣。1945年發行了1000披索的貨幣。因為其紙幣嚴重的通貨膨脹而價值奇低,這些錢幣被菲律賓人稱作「米老鼠披索」。1944年1月,菲律賓「米老鼠」披索的通脹率高達60%。[10]反日報刊曾刊登了市場上的人們提的載貨籃子塞滿了「米老鼠錢」和各種票據的故事。[3]1944年,1盒火柴就價值100「米老鼠」披索。[11]1945年,1公斤番薯就要賣到1000「米老鼠」披索。[12]

教育

日軍允許將他加祿語作為菲律賓官方語言。[13]官方鼓勵勞動,學校被重新開放,最多時有30萬名菲律賓學生在校。日本文化也在菲律賓迅速傳播。

來源

  1. ^ William J. Pomeroy, The Philippines: Colonialism, Collaboration, and Resistance,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Co, 1992, pp. 113-114
  2. ^ 2.0 2.1 Aluit, Alphonso. By Sword and Fire: The Destruction of Manila in World War II, 3 February-3 March 1945. Bookmark, Inc. 1994. 
  3. ^ 3.0 3.1 3.2 Kasaysayan: History of the Filipino People, Volume 7. Reader's Digest. 1990. 
  4. ^ 4.0 4.1 Jose P. Angelfire. [2007-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1). 
  5. ^ The Philippine Presidency Project. Manuel L. Quezon III, et al. [2007-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3). 
  6. ^ PROCLAMATION NO. 29. [17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7). 
  7. ^ JOSE P. LAUREL. PROCLAMATION NO. 30. [25 Jan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8). 
  8. ^ 8.0 8.1 Ooi, Keat Gin.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Volume 1.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2004: 776 [27 January 2011]. ISBN 978-1-57607-7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滿洲國外交部編:國際時報, 第七卷第十一、十二號, 康德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發行
  10. ^ Hartendorp, A. (1958) History of Industry and Trade of the Philippines, Manila: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on the Philippines, Inc.
  11. ^ Agoncillo, Teodoro A. & Guerrero, Milagros C., History of the Filipino People, 1986, R.P. Garcia Publishing Company, Quezon City, Philippines
  12. ^ Ocampo, Ambeth. Looking Back 3: Death by Garrote. Anvil Publishing, Inc. 2010: 22–25. 
  13. ^ Constitution of the Second Philippine Republic. [17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8).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