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第二次世界大戰/war
軍事衝突
波蘭戰役是納粹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德軍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但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
義大利攻防戰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深入義大利內陸及包圍德軍義大利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戰時間從1943年9月到1945年長達兩年;參戰盟軍司令部策劃所有在地中海盟軍登陸義大利作戰,自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到義大利本土直到1945年5月德軍在德國宣佈投降後戰爭才結束,攻防戰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共同結束。這場戰役雙方傷亡皆慘重,根據估計在1943年9月和1945年4月期間義大利戰場上盟軍士兵死亡90,000人、德軍死亡110,000人,相對地在西歐戰場傷亡失蹤人數反而不像義大利這場戰爭的慘重。另外原本作為獨立國家的聖馬利諾與梵蒂岡也因為位處義大利國土內,在作戰期間部分地區設施也遭到破壞。
巴巴羅薩行動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戰爭的代號,整場作戰在1941年6月22日展開。巴巴羅薩作戰從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12月以失敗告終,但東方戰線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佔領柏林才算正式結束。作戰原本的計畫是要快速攻克蘇聯和烏克蘭的東方領土,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戰線為止,這條預定的終極目標也被稱為AA戰線。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裡,德軍繼續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的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裝備老舊和戰術不佳的蘇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由於嚴酷的寒冬而攻勢受阻。
列寧格勒圍城戰,亦被稱為封鎖列寧格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為攻佔列寧格勒(現在稱為聖彼得堡)而實施的軍事行動,圍攻從1941年9月9日德國北方集團軍開始進行封鎖至1943年1月18日一條狹窄的通往城市的陸上通道被建立為止,而圍攻全面結束於1944年1月27日,總共長達872天之譜。列寧格勒圍城戰是近代歷史上主要城市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和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包圍戰。根據估計城內有將近1,200,000多為平民喪生,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圍城戰導致缺乏糧食以及當年寒冷的冬季而餓死。也由於德國軍隊故意封鎖所有城鎮對外聯絡要道,這使得列寧格勒圍城戰後來也被視為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戰爭罪刑之一。
突出部之役是納粹德國在1944年12月16日在西部戰線發起的作戰。此次作戰包含許多支援的次作戰,如地板作戰和獅鷲行動等,這些作戰的計畫目標是撕裂英美盟軍戰線、佔領安特衛普並包圍和消滅盟軍四個軍,迫使盟軍在有利軸心國的條件下和談。阿登戰役是在幾乎完全無線電靜默的極度秘密情況下計畫完成,即使是「Ultra」也未顯示任何跡象。更糟的是盟軍的過份自信、忙於自己的進攻計畫、差勁的空中偵察和相對缺乏戰鬥經驗的美國第1軍團提升了突擊的效果。盟軍的情報部門完全未能察覺即將來臨的攻擊,而這意料之外的攻擊是發生在盟軍的強大空軍不能起飛的陰天,由德軍向盟軍防線薄弱部份發起進攻。
英蘇入侵伊朗是1941年8月25日至9月17日英國和蘇聯為了確保對伊朗的油田和援蘇物資通道安全,聯合出兵干涉伊朗的軍事行動。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伊朗隨即宣布中立。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蘇兩國兩次聯合照會伊朗政府,要求驅逐在伊朗工作的德國人。伊朗政府均未明確表示同意。8月25日凌晨,蘇軍從伊朗北部入侵伊朗,英軍則在伊朗南部登陸。在北方戰線,蘇軍的三支部隊分別從亞塞拜然南部納希契萬地區、裏海南岸、沙赫港入侵伊朗。在南方戰線,英軍占領了沙普赫爾港、阿巴丹港,並從卡侖河、伊拉克的哈納根入侵伊朗。9月16日,英蘇軍隊壓向德黑蘭,伊朗國民議會被迫宣布伊朗國王禮薩汗遜位。次日,英國和蘇聯軍隊開入德黑蘭,伊朗全國的抵抗行動停止。入侵的結果是禮薩國王退位,納粹德國在伊朗境內的勢力被全部肅清或者被捕,其中一半人被蘇聯肅清並流放到西伯利亞;另外一半人則被英國人流放到澳大利亞。
希臘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希臘本土及阿爾巴尼亞南部的戰爭,戰爭是由同盟國(希臘及大英國協)與軸心國(德國及義大利)之間對壘,包括克里特島戰役及數次海上戰役,希臘戰役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爾幹戰場的大愛琴海部份。希臘戰役一向被認為是希意戰爭的延續,這場戰爭是義大利軍隊從1940年10月28日攻打希臘開始,在數個星期內義大利人被驅逐出希臘及希臘軍隊攻佔了阿爾巴尼亞南部大片領土,1941年3月,義大利的主要反攻失敗,德國向其盟友出手援助。希臘的戰事在伯羅奔尼撒的卡拉馬塔陷落後以德國完全勝利而結束;整個戰事持續24天。不過,無論德國及同盟國高層均對希臘士兵的勇敢表示欽佩。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是德國南方集團軍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間在圍繞卡爾可夫對蘇聯紅軍的一系列攻勢行動。德軍的行動代號為頓涅茨克行動,而蘇軍則稱為頓涅茨克及卡爾可夫行動。當德國第6軍團在史達林格勒被包圍後,蘇聯紅軍發動了更大規模攻勢以打擊德國南方集團軍的其它單位。然而連續數月之作戰令蘇軍損失慘重,2月19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總司令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利用新到增援的武裝親衛隊及2個裝甲軍發動反攻。雖然德國人戰力下降,德意志國防軍仍然側擊、包圍及打敗紅軍在卡爾可夫南面的裝甲部隊。德軍的反攻消滅了大約52個紅軍師及重新佔領卡爾可夫和別爾哥羅德,令蘇軍付出了大約70,000人傷亡的代價。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參戰主要軍隊為蘇聯和納粹德國。這場戰役以參戰雙方傷亡慘重及對平民犧牲的漠視而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一般認為,該次戰役包括下述幾部分:德軍對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的大規模轟炸行動;德軍攻入市區;市區的巷戰;蘇聯紅軍合圍;最終全殲德軍及軸心國盟軍。軸心國一方在這場戰役中損失了其在東線戰場的四分之一的兵力,並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終潰敗。對蘇聯一方而言,這場戰役的勝利標誌著收復淪陷領土的開始,並最終迎來了1945年5月對納粹德國的最後勝利。
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這次保衛戰的成功,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四行倉庫只與英美租界相隔一條蘇州河,因此就將整個戰鬥展現在了西方世界面前。這進一步吸引了國際社會的注意力,但並沒有如蔣中正所希望的那樣給中國抗日戰爭帶來實質性的國際支援。四行倉庫經過改建後現今仍然存在,部分空間被改為紀念館用來紀念四行倉庫保衛戰。
雷伊泰灣海戰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賓萊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有海軍歷史學者認為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雷伊泰灣海戰堪稱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日軍雖居劣勢,但在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戰役皆失利後,若再喪失菲律賓或台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萊特島的登陸部隊,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幾經考慮後,放棄攻打台灣而先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並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結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居於劣勢的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戰敗。
淶靈戰役是1940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對占據河北淶源—山西靈丘地區的日本華北方面軍駐蒙軍一部發起的進攻作戰,屬於中國抗日戰爭中百團大戰第二階段的一部分。日軍稱之為察南南境反擊作戰。淶靈地區是聯絡八路軍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和平西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環節,日軍對此地亦是非常重視,且黃土嶺戰鬥八路軍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後,獨立混成第二旅團對楊成武的部隊恨之入骨。新任的旅團長人見與一部署了一批已深入至晉察冀邊區內部的據點。八路軍展開此次戰役的目的便是掃除這些據點,相機擴大根據地,達到鞏固根據地的目的。
天王星行動為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戰略性軍事行動代號,目標為包圍德國第6軍團、羅馬尼亞王國第3和第4軍團及部份德國第4裝甲軍團。這個行動是史達林格勒戰役的一部分,作戰目的是消滅在史達林格勒城中及週邊地區的德軍。天王星行動的策劃早在1942年9月便開始,最終發展成包圍、消滅德國中央集團軍及在高加索地區的其他德軍。由於德軍沒有準備好在冬季作戰,加之位於蘇聯南方的部隊過分分散,其側翼又由較為貧弱的羅馬尼亞、匈牙利及義大利軍隊防守,因此蘇聯紅軍佔盡了優勢。蘇軍的攻勢自羅馬尼亞軍隊正面防線展開,這些軸心國軍隊戰鬥素質不如德軍,同時還缺乏對抗蘇聯裝甲部隊的重型武器。
香港保衛戰,又稱香港攻防戰、十八日戰事,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其亞洲鄰國時,於1941年12月8日起進攻英屬香港至同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期間的戰役,並開始了日軍在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的佔領。1941年12月8日香港時間早上8時,由酒井隆中將所指揮的日軍華南派遣軍之下陸軍司令佐野忠義大佐指派步兵司令伊東武夫屬下三大聯隊228、229、230步兵配合第66隊北島冀子雄炮兵團作先遣部隊從深圳分打鼓嶺、羅湖及新田3組進攻香港。1941年12月25日,在港督楊慕琦帶領之下,一眾英國殖民地官員渡海親身前往被日軍佔據的半島酒店的三樓三三六室的日軍總司令部投降。到1942年2月20日,日軍中將磯谷廉介成為了首任日治時期總督,香港正式淪為日本佔領區。
東所羅門海戰發生在1942年8月24日——1942年8月25日,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第3次航母戰役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美國海軍與日本帝國海軍之間的第2大戰鬥。自從在珊瑚海和中途島以來,雙方的艦艇從來沒有直接看見對方。相反,任何一方所有的攻擊均由航空母艦或陸基飛機實施。經過多次破壞性空襲,美國和日本帝國的海軍戰鬥水面艦艇退出戰區以確保沒有任何一方取得明確的勝利。然而,美國和它的盟友比日本顯然獲得了更大的戰術和戰略優勢,因為盟軍部隊遭受比日軍較少之損失,而日軍失去了大量的飛機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
冬季戰爭於1939年11月30日爆發,也就是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三個月。當時蘇聯軍隊對芬蘭的軍事行動被國際普遍認為是入侵芬蘭的行徑,蘇聯並於同年12月14日應芬蘭要求被國聯開除,史達林希望在1939年結束戰鬥,但由於芬蘭的抵抗,直到1940年3月才簽署停戰協定,芬蘭將10%的國土劃給蘇聯。這場戰爭中雙方皆有損失,芬蘭喪失了拉多加湖周圍10%的土地劃給蘇聯,蘇聯為列寧格勒周圍獲得了一塊緩衝地帶,但喪失了國際輿論支持,並暴露了紅軍作戰能力的缺陷,而為後來希特勒發動進攻蘇聯的戰爭增加了信心。3月15日的蘇芬和平協議阻止了英法聯盟通過挪威向芬蘭提供援助,也刺激了納粹德國於當年4月9日進攻丹麥和挪威。而蘇聯方面,史達林在戰爭過後重新起用有能力的紅軍軍事指揮官,並開始加強軍隊現代化。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也被稱為瓜達爾卡納爾島戰事或簡稱瓜島戰役,代號為瞭望台行動,是同盟國部隊(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中,於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這是盟軍戰略計劃的一部分,以保護美國、澳洲和紐西蘭之間的運輸航線,也是盟軍在太平洋反攻的開始。這是在科科達小徑戰役實施數個月後,盟軍對大日本帝國實施的第2個主要攻勢。瓜達爾卡納爾是中途島之後日本的再次失敗,也是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的轉折點,從世界範圍來看,1942年底盟軍在瓜島的反攻和勝利,與同時期的史達林格勒會戰、阿拉曼戰役一起,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雷伊泰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菲律賓、美國及澳大利亞軍隊在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於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進攻位於菲律賓中部雷伊泰島之戰役,以消滅由日軍山下奉文大將指揮的日本軍,此戰役為解放整個菲律賓群島、建立菲律賓之民主及結束日本在菲律賓3年多之統治拉開敘幕。雷伊泰島戰役是美國人解放菲律賓的第一步及決定性的行動,美軍在此戰役付出了損失15,584人的代價,其中3,593人死亡。日軍在此戰役中估計付出了80,000人之代價,損失極其慘重。總之,日本在雷伊泰島戰役的損失是決定性的,日本被趕出菲律賓群島令盟軍能切斷日本的外來資源供應,盟軍結束太平洋戰爭的希望快將實現。
眼鏡蛇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諾曼第戰役期間,美國第1軍團在D日8週之後,發起進攻的行動代號。美國陸軍中將奧馬爾·布萊德雷的意圖是趁德軍集中注意力應付英軍和加拿大軍在卡昂的軍事活動時,利用對手的分心和戰線上的不平衡,突破面對他的部隊的德軍防線。一旦一條走廊被建立起來,第1軍團屆時將能夠推進到布列塔尼,迂迴德軍兩翼和清除諾曼第灌叢農村對自己部隊推進的障礙。經過進攻開始時緩慢的進展後,德軍的抵抗崩潰,被擊潰部隊的殘餘邊戰邊逃到塞納河。由於缺乏資源,以應付這種情況,德軍的反攻未能成功,而整個諾曼第防線也崩潰了。眼鏡蛇行動,連同同時由英國第2和加拿大第1軍團的進攻,確保了盟軍在諾曼第戰役的決定性勝利。
克里特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臘戰役的一部分,爆發於希臘克里特島的戰事。戰鬥開始於1941年5月20日早上,德國發動代號「水星行動」的軍事行動,空降入侵克里特島。防守該島的為希臘抵抗軍及盟軍。經過首天的戰鬥,德軍承受了極高的傷亡,卻沒有到達任何一個戰略目標。第二天,由於盟軍方面的通訊出現問題,導致盟軍指揮官無法及時掌握戰況,致使島上西面的馬萊邁機場落入德軍手中,令德軍得以大量空運增援部隊,在數量上壓倒盟軍並最終完全控制克里特島。克里特島戰役在三個方面都是空前的:它是歷史上首次的大規模空降作戰;它是盟軍首次利用被破譯的德軍恩尼格瑪密碼機獲取情報的作戰;它是德軍首次遭遇當地平民大規模抵抗的戰役。受到這次軍事行動中空降部隊的巨大傷亡影響,希特勒禁止德軍今後任何大規模的空降作戰行動,盟軍卻對空降兵的潛力印象深刻並開始積極組建自己的空降部隊。
希意戰爭是義大利王國及希臘王國之間在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4月23日間爆發的軍事衝突,它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巴爾幹戰役的開始,從1941年4月6日納粹德國干預起,這場衝突被稱為希臘戰役。最早其目的是由於本尼托·墨索里尼想要向阿道夫·希特勒證明義大利為地中海海域的大國,並且藉由戰爭勝利的方式來讓希特勒承認義大利對於南歐地區的影響力。然而這次戰爭最後反而像德國以及同盟國凸顯出義大利軍事實力薄弱的問題,並且迫使得德國必須對於戰事進行干預。在4月23日,包括義大利人在內的停戰協定被訂定,希臘-義大利戰爭正式結束。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該戰事迫使德國因為幫助義大利而延後入侵蘇聯的軍事行動,這使進攻被延後及令德軍面對俄羅斯嚴寒的冬天,進而導致莫斯科戰役的失敗。
沖繩島戰役,代號為「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沖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這場戰役在英文被稱為「Typhoon of Steel」。這些代號代表戰鬥之激烈程度、火力之密度及盟軍參戰之戰艦及車輛的龐大數量。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0,000名士兵被打死或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超過50,000人。同時,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而在沖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導致日本投降。
中國抗日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中國導致的中日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與期間,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這是政府私下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
冬季風暴作戰發生在1942年12月12日至12月23日,是德國第4裝甲軍團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為嘗試救出被包圍的軸心國軍隊而實施的軍事行動,在11月底,蘇聯紅軍完成了天王星行動,包圍了在史達林格勒城內及附近之軸心國軍隊,在史達林格勒包圍圈中及圈外的德軍被重新配屬在由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指揮的頓河集團軍,當紅軍繼續增加其力量,分配盡可能多的兵力及裝備實施計劃中的小土星行動,從而將德國A集團軍從其它德意志國防軍孤立起來時,德國空軍已經開始嘗試利用空中橋梁向史達林格勒城內的德軍進行補給,但是當德國空軍証明沒有能力執行其使命及情況變得明顯地只有一次成功的突圍出現戰況才有可能改變,曼施坦因決定籌劃及實施一次專門的救援行動。
法國戰役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2個階段:將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其切斷補給與通訊並圍殲的「黃色行動」,該行動中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德軍第二階段的作戰是6月5日開始的「紅色行動」,從法軍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進攻。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
卡西諾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為突破冬季防線及攻佔羅馬而發動的一系列共4場高昂代價的戰役。在1944年初,冬季防線的西半部是德軍堅守的萊皮多、利里和加里利亞諾河谷和周圍的一些山峰,被統稱為古斯塔夫防線。2月15日俯瞰山下卡西諾鎮的寺院,被美軍轟炸機投下了的1.400噸炸彈炸毀。轟炸後2天,德軍傘兵湧進廢墟;很矛盾的是,轟炸造成的破壞和由此產生的鋸齒狀荒地的瓦礫為這些地面部隊為避開空軍及炮兵攻擊提供更好的掩護。從1月17日至5月18日,盟軍部隊向古斯塔夫防線發起4次大規模進攻。在最後一次攻勢中,盟軍沿20英里長的戰線集中20個師發起進攻,擊退了德國守軍,但同時負出了高昂的代價。
西班牙內戰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總統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長槍黨等右翼集團;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得到蘇聯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集團與共產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西班牙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種種的社會矛盾,左右翼份子互相攻擊、政府改革的失敗、舊勢力軍人和宗教人士的不滿,長期下來使得對立走向武裝鬥爭,最後在右翼軍人的策劃下引發了內戰。另外,這場戰爭首次出現飛機對坦克的轟炸和第一次對不設防城市的大規模轟炸。
盧提西行動是德國在諾曼第戰役中一次反攻行動的代號,,它在1944年8月7日至8月13日於摩爾坦附近的美軍陣地展開。在美國和英國的諾曼第戰役歷史中,該進攻亦僅僅被稱當作「摩爾坦反攻」。這次攻擊由阿道夫·希特勒下令實施,以消除美國第1軍團在眼鏡蛇行動和隨後幾個星期所取得的成果,及從阿夫藍士到達科唐坦半島海岸地區,以切斷已推進到布列塔尼的美國第3軍團單位。當時德軍在前線的指揮官曾經警告希特勒攻勢是徒勞的,幾乎沒有攻擊成功的機會,及集中在其裝甲預備隊在西線的諾曼第前線不久將導致災難,因為他們的南面側翼被包和向東的戰線已崩潰,導致許多在諾曼第的德軍被圍困在法萊茲口袋內。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war/15 莫斯科戰役是蘇聯歷史學家給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爭中長達600公里地區進行的重要戰略性戰事的名稱,戰役從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起因是阿道夫·希特勒認為蘇聯的首都及最大城市莫斯科是軸心國入侵蘇聯的最重要的戰略性目標及政治目標。最初,蘇聯紅軍在莫斯科州通過構築了三層防禦地帶,以及部署了新近編成的戰略預備隊和從西伯利亞與遠東軍區抽調而來的部隊。之後由於德軍的攻勢被阻,蘇聯實施戰略性反攻及小規模攻勢把德軍逐回奧廖爾、維亞濟馬及維捷布斯克,同時在過程中包圍了三個德國軍團。在蘇聯的軍事歷史中,莫斯科戰役被認為是紅軍首次成功的戰略性攻勢,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但卻達到了真正及標誌性的目標,即解除了德軍對己方首都莫斯科的威脅。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個重要的時刻,最終導致了希特勒及納粹德國的戰敗。
突尼西亞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中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於1942年11月17日到1943年5月13日發生在突尼西亞的一系列戰鬥。盟軍主要包括英軍以及美軍和法軍,以及原本國家遭到佔領的波蘭和希臘部隊。戰鬥開始時德軍和義大利軍取得最初的勝利,但龐大的補給供應和武器資源數量上佔優勢的盟軍令軸心國軍最終徹底失敗。超過23萬名駐守於北非戰場的德國和義大利士兵成為戰俘,其中大部分屬於德意志非洲軍。
聖克魯斯群島戰役發生於1942年10月2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第4場航母戰役和美國海軍和日本帝國海軍之間在漫長的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第4場海上戰鬥。類似於前三次在珊瑚海、中途島和東索羅門的航母間戰鬥,雙方艦艇很少在直接視覺範圍內看見對方。相反,雙方幾乎所有的攻擊均由航空母艦上的或陸基飛機發動。日本在船舶沉沒和損壞的損失巨大,而日本失去了之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是不可替代的,這曾提供了相對於盟國一個重要的長期戰略優勢,而盟國飛行員在戰鬥中損失相對較低。
總計行動是盟軍部隊中的加拿大第1軍團從1944年8月8日至8月13日於霸王行動後期階段的攻勢行動。其目的是要突破盟軍在諾曼第陣地東側卡昂以南德軍的防線和進一步向南前進以攻佔法萊茲市以北的高地。總的目標是要做成整個德軍戰線的崩潰,並切斷了與更西面美軍與英軍交戰德軍的退路。這場戰役被認為是加拿大第1軍團的首次行動,該軍團在7月23日已正式參戰。1944年8月8日凌晨,加拿大第2軍使用機械化步兵發起攻擊。他們突破了德軍的戰線及攻佔了德軍防線上重要的陣地。他們希望有2個新的裝甲師可繼續攻擊,但有些猶豫,這2個師相對缺乏經驗和德軍的裝甲反攻阻延了進攻。在前進9英里(14公里)後,盟軍在法萊茲以北7英里(11公里)停止前進,並被迫準備一個全新的進攻。
第二次卡爾可夫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942年5月12日至5月28日。由於蘇聯紅軍在冬季的成功反攻,德意志國防軍自莫斯科周圍被逐退。同時,紅軍也耗盡了其後備力量。因此,他們嘗試奪回卡爾可夫來擴大戰果,鞏固其戰略主動權。1942年5月12日,由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所指揮的蘇軍自冬季反攻時形成的突出部向德國第6軍團發動攻勢。蘇軍在攻勢進行之初有成功的跡象,但隨後即被德軍強力的反擊而潰敗。由於蘇軍參謀人員以及最高統帥約瑟夫·史達林對德國第6軍團實力錯誤認知,同時也高估了己方新整訓部隊的實力,讓戰鬥經驗較豐富的德軍能自戰線上的兵力空隙處繞過,完成其鉗形攻勢,將蘇軍包圍殲滅。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war/23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war/24
Portal:第二次世界大戰/war/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