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中華民國監察委員選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73年中華民國監察委員選舉於1973年2月15日舉行,為中華民國第一屆監察院第一次增額監察委員選舉。是次選舉於自由地區舉行,共有15名名額(含5名總統遴選之海外僑選監委)。

選務

是次增額監察委員選舉作出調整,以增加增額選出的監察委員名額數目。原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每省五人、每直轄市兩人的監察委員名額,在《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辦法》第十條改為:[1]

  • 自由地區的省,選出七人
  • 自由地區的直轄市,選出三人
  • 僑居海外國民,選出五人

至於僑居海外國民選區方面,不設選舉制度,由遴選工作委員會在各區設立遴報小組提名候選人,或由團體及個人推薦,或自願參與遴選。[2]

  • 遴報小組提名者,計有40人
  • 國內外團體或個人推薦人選者,計有7人
  • 自願參與遴選,向遴選會函報資料者,計有1人

舉行

是次選舉於1973年1月3日至1月10日間接受候選人登記,經過選舉委員會審定後,臺灣省20人獲確定參選資格、2人撤回登記;臺北市7人獲確定參選資格、2人撤回登記。[3]

選舉於1973年2月15日早上9時至11時,在臺灣省議會臺北市議會議場舉行,由時任議長擔任選舉的主席。[4]選舉的選舉人為臺灣省議會臺北市議會議員。[4]

至於僑居海外國民選區方面,遴選工作委員會在收集所有提名後,按照各地遴報小組對候選人的審查意見,作進一步篩選。遴選工作委員會在經過1972年12月8日、11日及26日的三次全體委員會後,議決通過遴報人選名冊,送請選舉總事務所(中央選舉委員會前身)呈請總統遴定。[5]

得票統計

臺北市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周財源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9 43.18%
沈宗琳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3 29.55%
楊毓滋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 10 22.73%
張詩經 無黨籍 2 4.55%
吳榮森 無黨籍 0 0.00%
李華忠 無黨籍 0 0.00%
郭鑫生 無黨籍 0 0.00%
選舉人數  46
投票數  44
有效票  44
無效票  0
投票率  95.65%

臺灣省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李存敬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2 16.90%
黃尊秋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 15.49%
林亮雲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 15.49%
沈榮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1 15.49%
莊君地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0 14.08%
黃光平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0 14.08%
林蔡素女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5 7.04%
陳少廷 無黨籍 1 1.41%
吳宗德 無黨籍 0 0.00%
翁廷允 無黨籍 0 0.00%
廖陳名琴 無黨籍 0 0.00%
許文生 無黨籍 0 0.00%
蔡中茂 無黨籍 0 0.00%
段盛振 無黨籍 0 0.00%
吳文蔚 無黨籍 0 0.00%
郭雨新 無黨籍 0 0.00%
洪啟忠 無黨籍 0 0.00%
莊陳對 無黨籍 0 0.00%
選舉人數  73
投票數  73
有效票  71
無效票  2
投票率  100.00%

僑選監委遴選名單

後續

是次監察委員選舉有著名的黨外人士郭雨新參選,而政論界頗有名氣的陳少廷亦有參選。[6]國民黨被指恐嚇非國民黨籍的省議員和監委候選人,阻止出現黨外監委當選的情況。郭雨新為求避免讓黨外的省議員同仁受困擾,因此決定採取「零票落選」的策略以示抗議。[7]最終,郭雨新以零票落敗,而陳少廷亦只獲一票落選。

參考資料

  1. ^ 董翔飛:《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上冊)》(臺北:中央選舉委員會,1984年6月),第四章第三節,P.833
  2. ^ 董翔飛,P.841-843
  3. ^ 董翔飛,P.840
  4. ^ 4.0 4.1 董翔飛,P.841
  5. ^ 董翔飛,P.843
  6. ^ 監委選舉買票的金光大戲(上)/王伯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2013-05-09
  7. ^ 牛背上的民主騎士 郭雨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綠色年代——台灣民主運動25年,1975~2000年》,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