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民大會第四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 1996年 2000年5月6日(選舉中止) 2005年 →
  多數黨 少數黨
 
领袖 連戰 林義雄
政党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上届结果 議席:183席
得票率:49.7%
議席:99席
得票率:29.9%
选前席次 黨籍:163席
黨團:163席
黨籍:88席
黨團:91席
赢得席次 選舉中止
(推薦:211人)
選舉中止
(推薦:159人)

  第三大黨 第四大黨
 
领袖 郝龍斌 宋楚瑜
政党  新黨 親民黨 親民黨
上届结果 議席:46席
得票率:13.7%
未成立
选前席次 黨籍:31席
黨團:31席
黨籍:22席
黨團:22席
赢得席次 選舉中止
(推薦:36人)
選舉中止
(推薦:156人)

  選舉中止。

:黨領袖依據第四屆國民大會代表登記截止日(2000年4月13日),各政黨時任黨主席定之。

选前國民大會議長

陳金讓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當選國民大會議長

選舉中止

  選舉中止。

國民大會第四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原本預計於2000年5月6日舉行[1]。本屆選舉總計有6個政黨、673位候選人登記參選,選出第四屆國大代表共339席,包含233名區域代表、6名原住民代表、80名全國不分區代表、20名僑居國外代表[2]

然而,隨著國民大會延任案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99號解釋、及國民大會虛級化等事件,由於選舉無辦理法源依據,最終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中止選舉,成為解嚴以來首場選務進行中途被停辦的選舉[1]。在國民大會虛級化後,國民大會轉為任務型[3]。直至2005年,因應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方舉行中華民國史上的末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國民大會並於同年凍結、走入歷史[4]

政治背景

政治局勢

2000年前中華民國近年選舉政黨得票率消長

1996年國代選舉[5],出現三分天下的局勢,中國國民黨席次穩定過半,民主進步黨 拿下三成的席次,新黨亦有一成四的席次。而在同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配」以五成四的得票率,高票當選首任民選正副總統。

然而,自上屆國代選舉,國內的政治局勢已出現重大的變化。民主進步黨在1997年縣市長選舉[6],一舉攻下過半席次,並首度在全國性的選舉中,超越中國國民黨的得票率,「綠色執政」下的人口亦跨越全國的七成,形成「地方包圍中央」的局面。

1998年立委選舉直轄市長選舉[7],中國國民黨得以止跌回升,民主進步黨未有重大突破,而新黨則在內鬨的陰影下,政治地位迅速下滑。

2000年總統大選[8],由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配」當選,完成中華民國史上首次政黨輪替,終結了中國國民黨在臺灣長達五十五年的執政。脫離中國國民黨自行參選,並拿下第二高票的宋楚瑜,則在選後組建親民黨,對票源重疊的中國國民黨、及新黨造成極大衝擊。

本屆選舉預計是政黨輪替以來的首場全國性選舉[9],對往後的國內政局發展具有重大的指標意義,但由於修憲爭議,選舉處於未定之天,因而導致登記作業冷清,及部份選區出現登記不足的情形。

選前議席

第三屆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時,國民大會黨團共有4黨1派,包括中國國民黨黨團、民主進步黨黨團、新黨黨團、第四黨團、以及在該會期中成立的親民黨黨團。[10]

政黨 上屆結果 選前議席
當選席次 黨籍 黨團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83 163 163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99 88 91
  新黨 46 31 31
  綠色本土清新黨 1
 親民黨 親民黨 22 22
  新國家連線 3
 建國黨 建國黨 1
 無黨籍(第四黨團) 5 6 7
總計 334 314 314
國民大會選前議席黨籍分布圖:
  中國國民黨:163席
  民主進步黨:88席
  新黨:31席
  親民黨:22席
  新國家連線:3席(民主進步黨黨團)
  建國黨:1席(第四黨團)
  無黨籍:6席(第四黨團)

選舉法源及辦法

憲法第四次增修

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任期至2000年5月19日結束,依據1997年7月21日修正公布之憲法第四次增修條文規定,中央選舉委員會原本預計於2000年5月6日舉行本屆選舉投票,並於2000年4月13日截止候選人登記。

第四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辦法
投票日期 2000年5月6日
應選名額 339席
選舉辦法

憲法第五次增修

國民大會延任案是歷次修憲中最引起社會爭議的一次,於1999年9月15日公布[11][12]。雖然本次議案以「選制改革」為名,然而由於涉及總統、立法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的延任,其中國民大會代表任期延長至2002年6月30日,長達二年之餘,而引發輿論批評。最後,司法院大法官作成釋字第499號解釋,明確指出修憲議事程序有重大瑕疵,修憲實質內容違反憲政精神的本質,修憲結果於2000年3月24日起失效。

憲法第五次增修規定國民大會代選舉辦法(失效)
投票日期 立法委員選舉同日舉行。
應選名額 300席(第四屆)、150席(第五屆起)
選舉辦法 國民大會代表以政黨比例代表制選出,並以立法委員選舉,各政黨所推薦及獨立參選之候選人得票數之比例分配當選名額。

各政黨參與狀況

候選人數

第四屆國大代表選舉候選人登記於2000年4月13日截止。總計有6個政黨、673位候選人登記參選,應選名額共339名。

政黨 區域及原住民 全國不分區 僑居國外國民 總計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36 57 18 211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07 44 8 159
 親民黨 親民黨 100 44 12 156
  新黨 18 15 3 36
  中國民主憲政黨 1 0 0 1
  中華少數民族正義黨 1 0 0 1
 無黨籍 109 0 0 109
應選名額 239 80 20 339

登記不足情形

全國共有8個選舉區,出現登記名額不足應選名額的情形。

選舉區 候選人數 應選名額
臺北縣第六選舉區 3 4
宜蘭縣第一選舉區 2 3
宜蘭縣第二選舉區 3 4
桃園縣第四選舉區 3 4
苗栗縣第二選舉區 2 3
彰化縣第三選舉區 3 4
澎湖縣選舉區 2 3
連江縣選舉區 2 3
全國各選舉區 263 233

候選人名單

各政黨全國不分區代表候選人名單:

政黨 全國不分區候選人名單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陳金讓、王志剛、邱正雄、詹火生、彭作奎、謝瑞智、朱新民、柯三吉、彭錦鵬、蘇永欽、高朗陳新民、許慶復、蔡長梅、包宗和、李英明、陳川、莊隆昌、陳鏡仁、吳東昇、李成家、陳治男、蔡正元、姚棋輝、黃哲三、李總集、趙麗雲、王麗容、丁永慶、陳子欽、等57人。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姚嘉文、利錦祥、王忠信、鄭貴蓮、黃昭凱、周民進、蔡啟芳邱議瑩洪平朗、林意楨、劉俊秀、鄭麗文、朱銅樹、余政靖、蘇嘉富、陳玉惠、黃清賢、郭炳宏、徐正樹、王明玉、等44人。
 親民黨 親民黨 吳容明鍾榮吉、蔡鐘雄、李本仁、李繼生、陳小紅、林淵源、高明見、陳正雄、邊裕淵、洪文湘、黃東熊、林欽濃、林騰鷂、秦金生、張人俊、周玉山、羅美枝、王廣生、吳東野、等44人。
  新黨 許歷農陳癸淼王建煊高惠宇、賴來焜、李彌吳成典、何振盛、楊鎮雄、江惠素、黃鴻鈞、 邱智淵、鍾日紅、蔡忠雄。

選舉中止

憲法第六次增修

依據2000年4月25日修正公布之憲法第六次增修條文規定,國民大會虛級化,轉為任務型,在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或提出總統、副總統彈劾案時,才舉行選舉。在本屆選舉無法源依據的狀況下,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中止選舉。中央選舉委員會正在辦理的相關選務,也於同日停止。

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辦法
投票日期 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經公告半年,或提出總統、副總統彈劾案時,應於3個月內舉行投票。
應選名額 300席
選舉辦法 國民大會代表以政黨比例代表制選出。

後續影響

本屆選舉是解嚴以來首場選務進行中途被停辦的選舉,而國民大會的虛級化,亦對臺灣政局影響深遠[3][13]

國大代表選舉的取消,影響到政黨發展,國民黨防止新成立的親民黨藉由選舉搶攻席次、鞏固根基,同時也造成立法院的重要性大增。

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出現重大變化[14]國民大會大多數職權移轉給立法院,使其實質成為「單一國會」。原本屬於國民大會職權包括罷免正副總統、補選副總統、聽取總統國情報告、議決領土變更、及行使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三院人事同意權全數移轉給立法院。國民大會僅保有複決立法院所提之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及議決立法院提出之總統、副總統彈劾案等三權。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 ^ 1.0 1.1 歷次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摘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
  2. ^ 國代改選總計673人登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
  3. ^ 3.0 3.1 台灣變相廢除國民大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
  4. ^ 國民大會走入歷史 還憲於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紀元
  5. ^ 我國首次總統直選 李連配大贏 得票率54%,聯合報
  6. ^ 1997年縣市長選舉觀察──變遷中的地方政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施正鋒
  7. ^ 台湾地区1998年第四届“立委”选举情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台湾网
  8. ^ 2000年總統大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
  9. ^ 國代選舉登記 冷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
  10. ^ 《第三屆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實錄》,國民大會秘書處編,2000年
  11. ^ 國代逐利 無視民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國時報
  12. ^ 修憲、毀憲不如公投入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慶雄
  13. ^ 國大虛級化,憲政體制待考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光華雜誌
  14. ^ 憲法第六次增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總統府

書籍

  • 《第四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紀要》,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2000年。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