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阿里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登
阿里芬
Ariffien
1954年5月15日,阿里芬接受《电影世界》杂志记者访问的情形
出生(1902-06-23)1902年6月23日
荷属东印度西爪哇省芝马墟
逝世1976年12月28日(1976岁—12—28)(74岁)
印尼西爪哇省万隆
国籍印尼
职业电影导演

拉登·阿里芬[a]印尼语Raden Ariffien,或拼作Rd. Ariffien,1902年6月23日—1976年12月28日),已故印度尼西亚电影导演。他本来是民族主义运动的参加者,之后曾在戏剧界和电台工作,至1940年加入电影业,从影25年间,总共参与36部电影的制作过程。晚年的他也是电影杂志《缤纷》的总编辑。

早期生涯

阿里芬在1902年6月23日生于荷属东印度西爪哇省芝马墟,拥有小学学历[1]。他在1923年投身新生的民族主义运动劳工运动,为多家报章撰文,结果在1920年代末期被荷兰殖民政府囚禁三年,之后又因为加入印度尼西亚民族党而在1930年被判入狱两年,至1931年获释[2]。把精力转移到戏剧界之后[3][4],他在1930年中期参加由安查尔·阿斯马拉英语Andjar Asmara领导的博莱罗剧团(Bolero[1],然后离开剧团,转到电台担任广播剧导演,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2]

加入电影业之后,阿里芬在1940年首执导演筒,和R·胡(R Hu)一起为友联影业拍摄电影《溢血财产》,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大地主为富不仁,最终自尝恶果的故事[4][5]。他在翌年完成了两部导演作品,其中一部作品《纯洁的爱情》由民族主义者阿德南·卡保·加尼主演,对象是受过教育的观众[2],结果获得好评[6],另一部是《女人与斗士》。在这一年里,他也为星辰影业拍摄的影片《八哥猴》撰写剧本[7]

1942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后,阿里芬开始为启民文化指导所工作,日本占领地政府也安排他为日本映画社日语日本映画社(日映)拍摄两部宣传片英语Propaganda in Japan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nd World War II[1]。阿里芬为日映拍摄的作品《南方的愿望英语Berdjoang》(1944年[8])是奉命到日映雅加达制作所印度尼西亚映画部工作的日本电影导演仓田文人日语倉田文人起用印尼导演和演员拍摄的一部电影[9],目的是号召土著英语Native Indonesians加入兵补日语兵補,为日本而战[10]。印尼电影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比兰英语Misbach Yusa Biran认为,仓田才是这部电影实际上的导演,阿里芬只是他的助手[11]。他在日占时期完成的另一部作品《到彼岸》(Keseberang)是一部短篇电影,在1943年或1944年上映[7][12]

晚年生涯

1945年日本投降后,阿里芬等人接收了日映的设备,然后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临时首都日惹成立印度尼西亚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英语Berita Film Indonesia,在独立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专注拍摄新闻片英语Newsreel[1]荷兰承认印尼独立英语Dutch–Indonesian Round Table Conference后,阿里芬在1950年再次拍摄长片,为电影《心灵在哭泣》(Meratap Hati)担任导演,刻画女主角被丈夫抛弃之后怅然若失的心情[13]。1950年代中后期是他最多产的时期,他在这6年间完成的作品占全部作品的一半以上[7]

1958年,阿里芬跟随安查尔的脚步,在《缤纷》杂志(Varia)的编辑部任职,起初是担任助理[14],然后在1961年接替逝世的安查尔,担任《缤纷》总编辑[15]。自此他的电影产量开始减少[7],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追山山不跑》(Takkan Lari Gunung Dikedjar)在1965年上映[7],讲述医生的妻子、女歌星和她男朋友的三角关系[16]。1976年12月28日,阿里芬在西爪哇省万隆逝世[17]

作品

阿里芬参加了大约36部电影的制作过程,包括33部执导作品(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也兼任编剧)和一部参演作品[7]

演出作品

  • 《陶凡》(Taufan,1952年)

制作作品

备注

  1. ^ 拉登(Raden)是对爪哇贵族英语Priyayi男子的尊称。

脚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