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怛达点画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议改名:“怛达点画”→“怛达点画”

怛达点画” → “怛达点画”:异体字。--91.206.92.35留言2020年7月4日 (六) 11:26 (UTC)[回复]

  • (-)反对理由(来自页面作者):
    1. 首先关于您说的“异体字”、“标准字”概念并不存在,只有互为异体字一说。具体到某个地区,存在该地区的标准异体字与非标准异体字一说。鉴于您在我的讨论页留下所谓“主流不通行的异体字”一说,暂时假定您是指我写了“非标准异体字”回应,如果您不是那个意思请明示。
    2. 维基百科是包容性的团体,全球各地使用的现代汉语均一视同仁,出现不符合自己习惯的用法(诸如“爲”等在部分地区非标准的异体字)理应添加地区词转换而不是手动转换,然而实行过程中这却并未得到保证,不少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人名甚至并未采取当地的地方词,英文维基甚至明确说中文维基具有大中华区的Sinocentric倾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1970年代中国大陆铅印的各种繁体技术书籍均使用“爲”、“卽”、“衹”、“敎”为标准异体字,这绝对是现代标准汉语;又如微软拼音在单字输入时常推荐“間”,整词输入则推荐“閒”,同时“閒”不仅是中国大陆“間”的常用异体字,还是台湾“閑”的常用异体字,北美的报纸也常见这些字,这些都是常用当代汉语。中国1940年出生的那一代还没死,美国的海外华人也都活著,现在就要宣布他们使用的文字非法、不能在维基中出现,是要革谁的命吗?
    3. 至于您所说的WP:异体字其实并未被深入讨论过,甚至内文与标题“勿手动转换异体字”自相矛盾。文中带有明显的中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中心主义,‘如“靑/青”、“敎/教”、“囯/国”’一句尤其是对域外现代汉语的歧视。不过后面的总结倒是非常妥当:“如果某些地区混用A/B,其他地区常用A而罕用B→源码文字先到先得,不得修改,其他地区可使用转换。”符合“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或者极少使用的异体字”标准的只有古文生僻字,诸如“爲”、“卽”、“衹”、“敎”等被您手工转换字都是现代汉语中非常常用,尤其在香港、北美报业中。
  • 如果阁下无法包容其他人使用的字体,在下也没有办法。不过阁下可以去南庄逛逛,那不仅是异体字,甚至连中文汉字都不是,是妥妥的日文汉字。--173.68.165.114留言2020年7月4日 (六) 15:41 (UTC)[回复]
页面已在讨论尚未达成共识前由Iokseng讨论 | 贡献)单方面完成。--173.68.165.114留言2020年7月13日 (一) 01:04 (UTC)[回复]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 @TongcyDaiSolvyn感谢二位的意见!不过二位在提名结束前几个小时提出在下也无法保证24小时在线。现在不著急了,容在下慢慢改吧。不过合并“用法”的意见恕暂时无法采纳,因为以条目的结构看其80%内容必将留在用法上,可以说除了用法其馀不是前言就是后记,如果合成一个章节,可以说整个条目就是一个章节了。其馀部分已由AristippusSer修缮。--173.68.165.114留言2020年7月13日 (一) 01:04 (UTC)[回复]
  • @AristippusSer感谢您的意见!关于梵文字体选择的问题:当条目存在特定的地区、文化背景时,我会选用相应地区、文化所常用的梵文文种(比如阁下可以看到书写印度敎相关的条目或印度相关的条目时我一直用的都是天城体,书写东南亚大陆梵文时我用的则是高棉体,包括这篇条目中也使用了高棉体梵文,书写内蒙古的梵文则使用兰札体以及阿里嘎里转写,书写北传佛敎的则常用悉昙体)。当条目没有明显的地区背景时,我会选用主要华人地区最熟悉常见的梵文字体,也就是悉昙体,因为维基百科的职能是传递知识而不是推广某种特定的字体。其实,我想过在zh-sg和zh-my模式下对无单一地区、文化背景的条目自动使用淡米尔体,甚至未来当检测到读者IP处于藏区时自动转换兰札体以方便不同读者的需求,不过目前sa模板的自动转换功能还没写全,此类情形只能先单用悉昙体了。我愿意照顾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以他们熟悉的内容为例,同时展现不同Indic script、不同语言的半音处理方式。--173.68.165.114留言2020年7月13日 (一) 01:0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