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
鬲可以與甑配套構成甗,形成類似蒸鍋的炊具。鬲在下盛水、甑在上盛食物,於鬲下部加熱使水沸騰產生水蒸氣,藉以蒸熟甑中的食物。
釋名
銘文自名
鬲與鼎的形制相似,用途相近,所以出土的很多西周早期的鬲銘文中都自名為「鼎」,如1981年出土於寶雞紙坊頭的夨伯鬲自稱「旅鼎」。另有「齍鬲」、「齊鬲」、「羞鬲」(仲姞鬲)、「薦鬲」、「䢅」等不同的自名。[1]
文獻辭書
文獻、辭書中對「鬲」的解釋如下:
-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卷三】【鬲部】鬲: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從鬲。䰛,鬲或從瓦。㽁,漢令鬲從瓦厤聲。郎激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鼎屬也。《釋器》曰:「鼎款足者謂之鬲」。實五觳。考工記。陶人爲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𣁬二𦫵曰觳。大鄭雲。觳受三豆。後鄭雲。觳受𣁬二𦫵。按瓬人職雲。豆實三而成觳。大鄭本之。今俗本譌爲觳受三𣁬。誤甚。許必言觳所受者。角部觳下無此義也。魏三體石經以鬲爲大詰嗣無疆大歷服之歷。同在十六部也。象腹交文三足。上象其口。㐅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考工記圖曰款足。按款足、郭雲曲腳。漢郊祀志則雲鼎空足曰鬲。釋款爲空。郞激切。十六部。凡鬲之屬皆從鬲。
- 《爾雅·釋器》有:鼎「款[註 1]足謂之鬲。」
- 《漢書·郊祀志》有:鼎「空足曰鬲。」
- 《夢溪筆談》有:「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
形制及應用
從上到下,鬲可由如下幾部分組成:
- 耳:有些鬲無耳;依據不同的對稱性,兩耳和三足可成四點配列式或五點配列式。
- 口:多數鬲口沿外傾,稱為侈口;口上可以有耳,稱為立耳;少數鬲口上還有蓋。
- 頸:頸內束。
- 肩:肩上可以有耳,稱為附耳。
- 腹:商代早期的鬲多為袋形腹,商代晚期以後袋形腹逐漸蛻化。
- 襠:
- 足:足有袋足、錐足、柱足等分別。
陶鬲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直到商周時期還十分盛行,其形狀多為侈口、圓腹、三個袋狀足,有的頸部有雙耳,使用時,在三個袋狀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的器形與鼎相近,區別在於鼎有實足,鬲是袋形足。從其相似的功能與形狀來看,鼎應該是由鬲發展而來。一般來說,腿長襠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於填柴引火。後來,隨着灶台的廣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漸淡化,遂成為釜。[2]
鬲有實用器與明器之分。實用多為夾砂陶,胎質堅硬器壁較厚;明器則多為泥質陶,火候較低,胎質疏鬆,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還用紅、白二種顏色繪出各種紋飾。[2]
陶鬲和商代早期的鬲都有袋形腹,用於燒煮加熱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商代晚期以後袋形腹逐漸蛻化,且表面常有華麗紋飾,此時鬲不宜於火煮,當為盛食物的器皿。
西周中後期,鬲盛行,常成組隨葬,且一組銅鬲的大小、形制、銘文大體相同。春秋戰國時期,銅鬲常以偶數組合(二、四器)與列鼎(五器)一同隨葬。戰國晚期以後,銅鬲逐漸消失。西周時期還有方鬲。
注釋
- ^ 「款」,也作「窾」,空
參考
- ^ 朱鳳瀚. 中国青铜器综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12月. ISBN 978-7-5325-5055-5.
- ^ 2.0 2.1 嵌贝彩绘陶鬲-夏家店下层文化. 赤峰市博物館. [2013-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5).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