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ormer good article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9年5月10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09年5月27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20年3月18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其後評選典範條目亦落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歐洲歷史專題 (獲評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俄羅斯專題 (獲評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俄羅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俄羅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Note icon
本條目因標記小作品模板,已由機器人自動評級。請確認評級正確無誤後移除|auto=參數。
軍事專題 (獲評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軍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軍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優良條目候選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版本
移動完畢Advisory 2009年5月27日 (三) 09:15 (UTC)[回覆]

優良條目重審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戰爭與軍事-戰役,提名人:A22234798留言2021年3月11日 (四) 01:15 (UTC)[回覆]

投票期:2021年3月11日 (四) 01:15 (UTC) 至 2021年3月18日 (四) 01:15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1年4月17日 (六) 01:16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本文疑似通篇機翻,光看簡單看過就有以下問題:
  1. 重複贅字:「第三次卡爾可夫戰役是德國南方集團軍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間在圍繞卡爾可夫對蘇聯的一系列攻勢行動。」,時間和地點重複使用「在」字。
  2. 語句不順:「曼施坦因能在3月7日開始發動對卡爾可夫的進攻」與前句的轉折詞連接不順。
  3. 過度口語化:導論就使用過多的「了」字。
  4. 來源有「請檢查|isbn=值 (幫助)」的報錯字樣。A22234798留言2021年3月11日 (四) 01:15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問題不小,全篇中文不通順,按英文語序組織中文,一讀便知,舉例如下:
  1. 「德國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向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的指揮下的蘇軍6個集團軍投降,他們被整編並增援第2坦克集團軍和第70集團軍。」這裡的語句有歧義、不通順,懷疑譯者並沒有理解原文含義。Dkzzl留言2021年3月11日 (四) 14:36 (UTC)[回覆]
0支持,2反對,撤銷。--7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01:4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