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颱風蘇迪羅 (2015年)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8年1月13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同行評審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太平洋颱風季專題 (獲評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太平洋颱風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太平洋颱風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熱帶氣旋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熱帶氣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熱帶氣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氣象專題 (獲評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氣象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氣象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台灣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inappropriate tone的說明

章節標題的穩定西移、急遽增強、盛極而衰、重整旗鼓是怎麼回事?--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8月8日 (六) 02:40 (UTC)[回覆]

(~)補充:要不要加寫兩首打油詩,接著去出版社投稿?請記得這是百科全書,如果已改善,請協助移除問題模板,謝謝。--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8月8日 (六) 02:44 (UTC)[回覆]
個人認為這些用詞其實沒甚麼問題,「穩定西移」已很常見,只要是持續向一個固定方向移動,就可用上「穩定」,而「急劇增強」方面,香港天文台曾在2012年韋森特正面吹襲時,用上「韋森特急劇增強為強颱風」,故此亦不會有「語調不當」的問題。「盛極而衰」、「重整旗鼓」就當然不是氣象部門業務運作的用詞,如有在內文出現,本人會刪除;但在副標題用上其實並無不妥,一來並非「下週或掛八號波」這般嘩眾取寵,二來副標題要簡潔,這些詞語能以最少字數表達那種意思(而維持使用書面語),因此個人認為語調正確。——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8月8日 (六) 03:00 (UTC)[回覆]
附筆:本人只是移動模板位置,這不等同移除模板({{Current}}也移至{{颱風基礎資訊}}以下),請勿冤枉本人。
已經把惟一在內文出現的「盛極而衰」刪去,沒有問題了吧?——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8月8日 (六) 03:09 (UTC)[回覆]
首先我先就誤會閣下移除模板一事道歉,但穩定西移、急遽增強、盛極而衰、重整旗鼓明顯非百科全書語調,既然內文都可以避免使用,為何要在標題中增加呢?如果要簡潔,改成「形成」->「增強」->「消退」等類似詞語,不更加簡潔?--秋意假髮濃留言2015年8月8日 (六) 03:15 (UTC)[回覆]
這似乎過於簡略,有時爆發增強可以是特徵,另外蘇迪羅的特別之處是兩度出現雙重眼壁,副標題寫明實屬應當。「重整旗鼓」真的值得商榷,本人已經刪去;但「盛極而衰」那一章節寫了蘇迪羅的巔峰時期,因此除非在蘇迪羅消散後,決定重新舖排章節,否則改用「減弱」為副標題便會有矛盾。相信事後也會再看看會否重新舖排,屆時再順道改副標題也不晚。——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8月8日 (六) 07:09 (UTC)[回覆]

臺灣風毀災害

別的颱風在香港發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篇幅如此之大;而蘇迪勒在臺灣的影響,內容完善度卻不如前者。看到課綱微調爭議稍微平息些,在下有空會將此條目多補充些東西。還有各位不要再拿莫拉克去比喻蘇迪勒的災害了,一個風災、一個水災為何能相提並論?要比喻也是拿柯羅莎碧利斯賀伯或是提姆這些風毀災害顯著的啊囧。--  天秤P  留言  2015年8月9日 (日) 08:40 (UTC)[回覆]

要不要乾脆將臺灣的影響獨立出來?

看起來臺灣的影響頗大,且刷新了不少氣象紀錄,似乎有獨立出來的必要性。各位的看法呢?--  天秤P  留言  2015年8月10日 (一) 11:43 (UTC)[回覆]

(+)支持:隨著新聞報導愈來愈多,發現到影響層面亦頗多,的確是有獨立出來的必要性,可創個名為「颱風蘇迪勒在臺灣的影響」的條目。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8月10日 (一) 11:51 (UTC)[回覆]
(~)補充:台灣地理被部分用戶使用「蛋糕三分法」是很不妥當的,台灣沒人把台東地區稱之為"南部",因此台灣災情與影響的部分應由台灣維基人編寫、補充更為恰當。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8月10日 (一) 11:53 (UTC)[回覆]
(:)回應:倒是無此必要,其他地方的維基用戶都不能編輯臺灣相關的條目蠻不合理。另外閣下的簽名檔要不要換一下,不然這樣有模仿在下之嫌。--  天秤P  留言  2015年8月13日 (四) 10:18 (UTC)[回覆]

同行評審(第一次)

颱風蘇迪羅 (2015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17年12月14日 (四) 05:56 (UTC) 至 2018年1月13日 (六) 05:56 (UTC)

應該可以上GA...不過還是想先同行評審,剛修正了Cite web和語句。—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2017年12月14日 (四) 05:56 (UTC)[回覆]

發展過程寫得不錯,但無來源。「影響」章節過多無用數據,圖片影響排板。--M.Chan 2017年12月14日 (四) 06:0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颱風蘇迪羅 (2015年)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22日 (五) 10:1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颱風蘇迪羅 (2015年)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6日 (四) 07:58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颱風蘇迪羅 (2015年)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5日 (日) 11:4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