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投票/條目中出現待翻譯非中文的處理方法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投票題目

投票題目是否應該改一下?出現待翻譯外文改成出現待翻譯非中文。--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0:06 2005年5月27日 (UTC)

中文維基,外文應該沒有異議吧?---肚臍 | 。| 01:10 2005年5月27日 (UTC)
個人淺見以為非中文比較政治正確一點啦!--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2:43 2005年5月27日 (UTC)
同意。非中文比外文更準確,就像有些在美國的華人,濫用「外國人」一詞稱呼非自己族群(自我中心),還不如改稱「非華人」。--Jusjih 07:26 2005年5月27日 (UTC)
這裏真是敏感呀。呵呵。。。以後大學名稱都要改成「北京非中文大學」,「東京非日文大學」了。開開玩笑。--Hamham 07:33 2005年5月27日 (UTC)
恩,贊同將外文改為非中文,以一個海外華人的角度來說,華文是我的母語。但是英語對我來說不是外語。英語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由於在這裏長大和受教育,所以這也是我的第一語言,因此英語對我而言不是外語,另一方面,馬來語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國語,所以對我們來說,馬來語也不是外語。--阿仁 12:15 2005年5月27日 (UTC)
好,贊同。---肚臍 | 。| 14:21 2005年5月27日 (UTC)

太敏感了,簡直就是矯枉過正。對於中文來説,中文以外的文字就是外文……中文維基以外的維基就是外文WIKI。這有什麽問題呢?這裏的外文是相對語言文字來説的,中文以外的文字。中文維基WIKI要消除國界地使用中文,可爲什麽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中文使用者會如此政治敏感呢,--Eternal 06:41 2005年6月1日 (UTC)

描述內容

建議將「待翻譯外文」後面再加上「正文」兩字。

贊同,在內容修改,不必修改標題。---肚臍 | 。| 14:21 2005年5月27日 (UTC)

許多生物的分類學名,在中文地區的科學界都尚無正式翻譯,或是編輯者無足夠的資料顯示此物種的科學分類名稱已有中文翻譯,但若將之刪去,對於整個分類族群的物種有失完整性。--KJ (talk) 11:44 2005年5月27日 (UTC)

其實只要改寫為『暫時沒有中文翻譯可以替代的非中文專有名詞』,大致上應該可以減少這種問題。因為迄今為止很少看到名詞之外,有其他詞性的外文詞彙會有無法翻譯又重要到不能不列出的情況。如有個案,我相信以大部分維基人的判斷能力,應該有足夠智慧看得出這是因為想翻譯但翻譯不出來而以原型態存留,或是因為沒翻譯完或甚至懶得翻譯而以原型態存在的差別。--泅水大象 訐譙☎ 13:32 2005年5月27日 (UTC)
贊同。----肚臍 | 。| 14:21 2005年5月27日 (UTC)

其實不只是生物學,許多地名也一樣。編輯者沒有足夠資料找到此地名的已有中文翻譯,建議保留原文地名,讓其他有資料的人再作補充和完善。若貿貿然翻譯就會有過去如Middlesex翻譯成"中六郡"一類的爭義。--Wingchi 18:02 2005年5月27日 (UTC)

刪除條件

對於刪除的兩個條件:「不是為了解釋條目中的中文」,「暫時沒有中文可以替代」,該如何認定呢?由刪除者自行認定嗎?--Wikijoiner 09:33 2005年5月27日 (UTC)

任何的規則無論再嚴密,也仍然需要執行者本身一定程度的判斷能力來輔助,但沒翻譯完跟無法翻譯中間的差別,相信稍具智識的參與者都能輕鬆辨別。--泅水大象 訐譙☎ 13:37 2005年5月27日 (UTC)
可以舉例,如可以保留的情況。若有爭議,則選擇刪除投票。---肚臍 | 。| 14:24 2005年5月27日 (UTC)
比如說,有人認為某個詞暫時沒有中文可以替代,但另一個人給出一個中文詞說這個可以替換,但對方又認為不妥,爭執不下,該怎麼辦呢?我認為還是把刪除條件改成「整段非中文」,這樣比較好判斷,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Wikijoiner 15:12 2005年5月27日 (UTC)
只要給出的中文詞是被正式發表過的就可以(不是自己發明的,亂翻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18 2005年5月27日 (UTC)
如果特定單詞或特定單句有疑問,必須將原文列出,以便修改。如有爭議,在該條目的討論頁討論,此次討論並不涉及。不可將刪除條件改成「整段非中文」,若如此,段落中出現零星中文的將如何處理?應改為除去整段中文,全為非中文或部分為非中文的段落都應刪除,即在此段中僅存一句或零星中文的也要將此段刪除,要求翻譯以整段為單位。---肚臍 | 。| 16:38 2005年5月27日 (UTC)
對翻譯不要太死板了吧,為何就一定要照原文原封不動的翻,再加工為何不可?只要加上<!--代码-->把非中文部分暫時隱藏起來就是了,對於僅僅查閱的人來說就沒有問題了。--3dball 13:05 2005年5月28日 (UTC)
「部分為非中文的段落都應刪除」,如果全段僅有一個非中文單詞,其餘均為中文,也要刪除段落嗎?--Wikijoiner 04:51 2005年5月29日 (UTC)
請您看清楚前提:「如果不是為了解釋條目中的中文,或是暫時沒有專有中文可以替代」。---肚臍 | 。| 16:11 2005年5月29日 (UTC)
「部分為非中文的段落都應刪除」,如果全段僅有一個非中文單詞(滿足前提),其餘均為中文,也要刪除段落嗎?--Wikijoiner 04:10 2005年5月30日 (UTC)
第一,如果是破環頁面而在整段中文中加入的,做「回退」處理;第二,如果是翻譯者無意漏掉,任何人(當然包括管理員)都可以將這個「僅有」的非中文單詞翻譯成為中文,如同其他可坐快速刪除處理的條目,只要有人願意修改,並達到保留要求當然可以保留;最後,如果是翻譯者自己沒事找事,想叫別人將自己翻譯的段落刪除,管理員當然可以成全他,令其「求仁得仁」,善莫大焉。---肚臍 | 。| 20:57 2005年5月30日 (UTC)
第二種情況和第三種情況怎麼做區分呢?

第三種情況就是,翻譯者說「刪了吧」。請你留言後簽名。謝謝。---肚臍 | 。| 17:05 2005年5月31日 (UTC)

整篇非中文

如何處理?快速刪除只規定了從其他維基條目複製的情況,那麼其他情況呢?是否也應當做快速刪除?還是投票刪除?抑或是在此次投票中解決?---肚臍 | 。| 16:56 2005年5月27日 (UTC)

快速刪除囉,這個沒有異議吧, 在快速刪除的約定裏加註一條應該就可以了--阿福( Talk) 06:33 2005年5月28日 (UTC)
這種情況絕大多數應該懷疑侵權吧?---肚臍 | 。| 17:00 2005年5月28日 (UTC)

鼓勵使用<!--代碼-->

  • 我曾經幫幾篇文章用代碼的方式把"非中文"藏起來,給大家參考--阿福( Talk) 06:33 2005年5月28日 (UTC)
    • 如果大量非中文存在,隱藏對於統計或者編輯也有影響吧?至少這樣隱藏的內容也應有保留的期限,但處理起來就比較麻煩,因為不易發現。是否使用一種模版,提示本條目中有大量隱藏非中文內容?---肚臍 | 。| 17:10 2005年5月28日 (UTC)
      • 同意用註釋標記,但是建議在有大量非中文的情況下,在可顯示頁面標出來,如
這裏有部分非中文內容,供參考翻譯<!--非中文内容-->
也許一個好的模板會很有用。而由於某種原因,未能翻譯的專有名詞,可以加注
這樣的表示未能翻譯的小標誌(最好是像wiki教科書裏的那種表示完成進度之類的小標誌圖片),另外建立待翻譯詞彙列表並將標有標記的詞彙放入列表--Super1留言 04:05 2005年5月29日 (UTC)

投票選項的整理和修改

由於大家不在討論期限內提出自己的意見,導致投票選項在投票開始後不能充分表達大家的意願,我已經將選項做整理和修改,儘量滿足大家的選擇。對於沒有選擇時效的投票者,暫時按「直到翻譯完畢」處理,如有異議,請大家自行修改自己的選項。謝謝。---肚臍 | 。| 20:50 2005年5月30日 (UTC)

感覺投票選項偏離了原來開設的意思

本來是討論到什麼時候刪除,現在變成了用什麼形式來隱藏或是表現其中的非中文部分了。--Panda 04:31 2005年6月4日 (UTC)

沒辦法啊,也許是討論時間太短,大家意猶未盡。---肚臍 | 。| 00:56 2005年6月5日 (UTC)
原來的設定是要刪除啊,有一部分人希望不要直接刪除,因此自然會有刪除以勿的別種選項出現囉!--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3:30 2005年6月6日 (UTC)

我對投票結果的解讀

我對投票結果的解讀是,絕大多數投票者都支持保留到翻譯完成(22名),其中採用註釋方法13.5票,灰色顯示方法7票,因此我建議簡化投票,就是採用灰色顯示,還是註釋方法處理未翻譯完成的內容。可以雙方就其優缺點進行討論一周後進行投票。--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01:47 2005年6月6日 (UTC)

我覺得因為未有選項超過2/3,因此宣佈本項投票沒有結論是不公平的。原來投票規則中就沒有說要達到2/3,更何況在這麼多的選項中已經可以看得出來多數意見為何了,如此卻說未有結論似乎與事實不符。--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3:33 2005年6月6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