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勢能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勢能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物理學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物理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物理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

位能

在臺灣的各版「高中教科書」與「大學教科書譯本」中,「位能」佔了極大多數而極少用「勢能」,對「彈力位能」也有在使用。光輝十月 (留言) 2010年2月27日 (六) 13:18 (UTC)[回覆]

Suiseiseki的無理回退與莫名其妙的條目保護

2016年7月臺灣地區「勢能」與「位能」使用狀況

名詞使用人口比例隨時間而變動,6年前的討論結果暫不予採用。
根據2016年7月於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術名詞資訊網. [2016-07-24]. 精確檢索結果:
(若網頁沒有顯示任何內容,則代表您用戶所在地區可能位於非臺灣地區,則您不需要參與臺灣地區的用詞討論)
  • 檢索策略:「勢能」 結果共 92 筆
  • 檢索策略:「位能」 結果共 221 筆
  • 檢索策略:「勢能 +位能」 結果共 36 筆
  • 檢索策略:「勢能 -位能」 結果共 56 筆
  • 檢索策略:「位能 -勢能」 結果共 184 筆
根據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以最常見的名稱優先使用,扣除通用部分36筆不算,現今「位能(184筆)」使用狀況為「勢能(56筆)」的3倍以上--Samishikute 2016年7月24日 (日) 06:49 (UTC)[回覆]

重複先前Tsungyenlee引述自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劉源俊在物理雙月刊發表的文章《物理教育從名詞談起》[7]

有一些名詞,台灣譯得好,大陸譯得差,我們應該介紹到大陸去;例如transistor譯為電晶體(大陸譯為「晶體管」),radio譯為「無線電」(大陸譯為「射電」)。另有一些名詞,大陸譯得好,台灣譯得差,我們應該採納;例如pressure譯為「壓強」,stress譯為「脅強」,laser譯為「激光」,potential energy譯為「勢能」,vector譯為「矢量」等等。

最好三思熟慮,採用較為優良的譯名,這樣才可避免蹈入以訛傳訛的錯誤道路。--老陳留言2016年7月26日 (二) 06:32 (UTC)[回覆]

搜尋結果當然是自行輸入關鍵字阿,您當初給我那個網址時也是給首頁而不是搜尋結果,至於譯名問題,維基有維基的命名法則,世界上某一角落某一人的擔憂顯然不是維基該擔憂的--Samishikute 2016年7月26日 (二) 06:38 (UTC)[回覆]
當「譯名的探討」有足夠關注度且有可靠來源的話,可以參考其它條目,在條目章節導言中列述或是開一個3級標題,而不是直接更改維基命名法則中應當採用的全域譯名--Samishikute 2016年7月26日 (二) 06:47 (UTC)[回覆]
我住在台灣,二十年前念過高中及大學,以我的印象,台灣用位能的比用勢能的多--Wolfch (留言) DC14進行中 2016年7月26日 (二) 08:1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勢能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13日 (三) 08:5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