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盟国的背叛
西方盟国的背叛(Western betrayal)是认为自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以来,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期间,西方国家的政策基于实际利益,实行绥靖主义,在政治上出卖中欧与东欧国家、及其他盟国的一种观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过去遭受西方列强统治的欧洲小国,纷纷依照当时的民族自决原则宣告独立,建立共和国政府,并且与西方列强大多签订了军事协防条约;但是在最后依旧被这些实施自由主义阵营的国家抛弃,导致领土遭到敌国的占领。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法两国对纳粹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采取了默许或至少不制止的态度。 当德国战败后,这些国家面临遭到苏联赤化,美国、英国及法国也没有采取或仅采取一些有限的手段来阻止苏联的扩张行动;最后导致这些国家通通被并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并且建立了共产主义政权。这件事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对苏联的影响力与意图判断错误,就如同10多年以前英国与法国错估了纳粹德国的影响力与意图一样。
二战爆发前的中东欧国家外交政策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国政府开始在东欧国家设置了所谓的“隔离线”(Cordon Sanitaire),用于防止被英法国家视为病毒的德国与苏联在此扩张其政治势力与意识型态。因此当共产党人库恩·贝拉在匈牙利成立苏维埃政府时,法国便出兵协助罗马尼亚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联军一同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宣战,并在最后成功的瓦解掉了这个赤色政权。
1921年,法国与波兰共和国签署了防御协定,表示两个国家在遭到任何一个外敌入侵时,会互相协助对方,然后又在1924年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类似条约,并于1925年提升了双方的军事协防义务,接着又在1926年与1927年将罗马尼亚还有南斯拉夫拉入自己的同盟体系内,意图将原先由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与南斯拉夫签订的反匈牙利联盟,转变成反德联盟。
而在英伦海峡另外一边的英国,早期在中东欧并没有发展任何势力,也没有与任何国家签订防御条约,当时的英国外相奥斯丁·张伯伦甚至表示“保卫波兰走廊对于英国而言连当鸡肋都不如”。然而从1920年到1930年的十年之间,列强与中东欧国家,或是中东欧国家之间,也签署了为数不少的协议,以防止未来的战争爆发,而他们的两个主要假想敌分别为苏联与德国。
波兰方面,于1932与1934年与苏联签订了长达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而苏联也同样与芬兰、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签订了相同性质的互不侵犯协议,接着在1934年,波兰也与德国签订了10年互不侵犯协议,而苏联则在1935年与法国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军事防御协定,内容指出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遭到邻国攻击,法国与苏联都会对其提供支援。
在1933年11月,也传出过英法波三国政府计划对德国发动先发制人攻击的传闻,以防止希特勒发动战争。英国历史学者纳米尔指出,波兰政府曾经向法国当局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但是却遭到法国政府的拒绝,因而使得这个先发制人的作战行动胎死腹中,不过在法国、比利时与波兰的相关文件中,却没有这样的档案资料存在。
捷克斯洛伐克
对于捷克斯洛伐克而言,最难忘的历史经验莫过于西方国家坐视希特勒派兵占领苏台德地区,当时捷克的政治人物开始借由报章杂志对西方国家采取批评的立场,并首次使用了绥靖主义一词来形容西方盟国对自己的背叛,除此之外,由于当时英法义三国是在慕尼黑协定上背弃捷克斯洛伐克,因此慕尼黑这个名词,在捷克语中也被赋予了相同的意思。
对于当时出卖捷克的行为,丘吉尔曾经做过如下的表示:“英国与法国当时必须要在战争与不荣誉当中做出一个抉择,不过最后他们选择了不荣誉,而且也同时得到了战争。”
二战期间,由纳粹德国控制下的捷克政权,也就是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中,也经常拿当年英国与法国人出卖捷克人的历史,来将自己与纳粹德国的合作予以正当化。
在战后的议会选举中,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也表示,由于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拥有过出卖捷克的纪录,因此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应该要在政策上更靠拢苏联,而当共产党取得了该国的统治权之后,这个说法也自然的成为了整个国家唯一认可的历史观点,直到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天鹅绒革命中败阵下来之后,才被再度拿出来进行讨论。
波兰
独立初期
被瓜分了整整123年之后,波兰重新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于1919年出现在欧洲的版图中。尽管西方的战胜国当时宣称,为了抵制德国(与后来的苏联邦),会加强对波兰的援助,然而实际上,波兰从英国与法国手中所取得的援助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西里西亚事件,由于当时英法两国希望从德国手中取得大批赔款,因此决定将西里西亚工业区继续留在德国的版图中。
当1921年西里西亚发生起义事件时,依据凡尔赛条约,由于西里西亚北部的部分地区是以波兰裔居民为主,所以这些地区被划入波兰的版图,是完全符合凡尔赛条约中的民族自决协定的,然而德国政府却指出,凡尔赛条约并没有赋予西里西亚进行分裂的权力,由于西里西亚大多数的居民选择德国为其母国,因此西里西亚理所当然为德国领土。
对于西里西亚事件,起初法国政府基于削弱德国的实力,选择站在支持波兰的立场,尽管最后法国并没有派出部队协助波兰进行抗暴活动,但是正是因为由于得到法国当局的部分支持,西里西亚的起义事件才会演变成抗德冲突,而实际上,法国也曾经于1921年6月份对德国发出了类似最后通牒的警告,要求德军立即撤出西里西亚。
不过在英国的干涉之下,法国与比利时都没有出兵干涉这场行动,英国之所以如此考量,除了希望能够让威玛共和国更容易的进行战争赔款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让德国失去太多的领土,进而刺激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上台,最后导致欧洲大陆再度陷入一场战争。尽管英国政府用心良苦,但是波兰方面却不领情,尽管英国从来没对波兰做出任何承诺,但是波兰人仍然认为这是伦敦当局对他们的一次“背叛”。
波苏战争期间,在西方国家的政坛也曾经有过一场辩论,那就是他们到底是应该协助刚刚取得革命成功的布尔什维克,还是依旧在抵抗革命的白俄罗斯势力,乃至于自一战之后独立建国,开始寻求向苏联境内扩张,以收复领土的波兰政府。尽管初期英法选择支持波兰,法国也派出了少量士兵助战,不过当战局逆转后,这些西方国家转而开始劝说波兰投降。
在1920年7月,英国政府曾经向波兰当局表示,会运送一批一战期间的军火物资,协助他们继续与苏联作战。不过当时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的这项不情愿的政策,却遭到了英国职工大会的抵制,誓言要让这些物资离不开英国的港口,以免落入白色波兰人的手中。当时乔治本人是在受到丘吉尔与寇松等右派政治人物的影响下,才勉强做出支援波兰的决定,因而这项来自左翼团体的抵制,也成为了乔治拒绝支持波兰的借口。
尽管法国方面也曾经计划经由波兰北部的但泽输送物资进入波兰,不过法国的港口员工也对此举动进行了猛烈的抵制,而当这条路线被切断之后,法国也只能经由德国或捷克斯洛伐克运送物资进入波兰,然而这两个国家与波兰之间也有边界冲突,自然不会允许军火物资被送到自己的敌国去,整起援助计划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二战爆发前
波苏战争之后,波兰为了保护自己国家领土的独立与完整,分别于1921年2月19日与3月3日,与法国还有罗马尼亚等国签订一系列的协防条约,而由于当时法国是波兰最主要的盟友,因此波兰第二共和国的一切军事建设,都是依据当时与法国所签订的协防条约为标准的,该条约也被波兰人视为维持中欧地区和平的最主要依据,以同时抵抗德国与苏联的侵略。
随着希特勒1933年上台,德国的侵略野心日益暴露,同时也加强了英法两国对希特勒的警惕,开始加强了他们对中东欧国家的援助。为了防止希特勒占领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英国政府于1939年3月30日与罗马尼亚签订了防御条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战争爆发之后,希特勒可以借由这些资源,来抗拒英国皇家海军的海上封锁线,打一场对英国不利的持久战,而波兰也被涵盖到这个防御条约里面。
到了1939年4月,英法两国才准确得知第三帝国的下一个扩张目标是波兰,于是开始加紧了与波兰的合作。该年5月,法国的毛利斯·甘莫林将军与波兰的塔德乌什·卡斯普日茨基将军签订了《法波军事同盟》,协议中明确指出,法国会在德国对波兰发动军事行动之后,开始先提供空军与少数地面部队,协同波军作战,并且在15天之内,将主力部队开上前线作战。
与此同时,英法两国似乎对德国还有所期望,(这与德国虚弱有关系),因此采取著两手策略。在这些对波兰的承诺中,西方列强的目的仅止于维持波兰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的地位,而非维持其领土完整。当时张伯伦所采取的两手策略就是一方面阻止希特勒并吞波兰与罗马尼亚,防止他取得中东欧国家的资源来威胁西方民主国家,但是另外一边,他们也愿意借由牺牲这些国家的领土主权,来满足希特勒的需求,填饱他的侵略欲望,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在这个前提之下,英法两国的代表也于5月4日在巴黎进行秘密会谈,表示一旦战争爆发,击败德国将是比保卫波兰更为重要的任务,也因此一方面英国政府开始跟波兰当局进行接触,但是却不愿意将自己的真正意图透露给华沙,直到战争的脚步逼近之后,英波两国才签订了《英波共同防卫条约》,然而本来预定8月22日签订的协议,也因为伦敦方面的犹豫,而拖延到了25日才正式达成。
在《英波共同防卫条约》中,伦敦方面保证,一旦德国开始对波兰发动侵略战争,英国皇家空军会开始先空袭德国境内的工业设施,然后当英国远征军组建完成后,便会派到法国参战。然而这些看似雪中送炭的举动,不但无法停止希特勒的野心,另一起更大的背叛行动则在莫斯科上演,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正式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商议再度瓜分波兰。
二战时期(1939)
1939年9月1日,德军正式向波兰发动了攻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英国与法国于9月3日正式对德国宣战,然而英法两国却没有依据条约派出正规部队,协助波兰军队对抗德军。而另一方面,也由于条约当时设计的不周,所以盟国无法对另外一个侵略者,也就是苏联采取任何制裁行动,但是英法两国依旧开始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行动,另外也开始逮捕或没收在海上的德国船只。
依据《法波军事同盟》协定,法国政府必须迅速进入动员状态,对德法边境上的德军防卫据点进行视察,并且发动攻击,在15天之后(也就是9月16日),法国必须与德国全面进入战争状态,挥兵攻入德国境内。事实上早在8月26日,法国就已经开始动员,并且于9月1日正式宣称进入动员状态,并于9月7日在莱茵河流域发起了攻击。
法国陆军11个师立即深入德国境内多达32公里,一举拿下了索尔布吕肯,但是并没有遭遇到德军的猛烈抵抗,只是最后他们的攻势还是被法国政府给下令停下来了。而在英国方面,皇家空军开始对德国海军的一些目标进行了炸射,并遭到德军方面的反击,损失极为轻微,此外英国的飞机也在夜间向德国境内目标投下心战传单,这个举动直到9月11日才被下令停止。
事实上根据战争前波兰方面的情报,乃至于战后对德军将领所进行的审问,1939年德军在西线的边境地区仅布署了20个师的兵力,而法军则有约90个师,而与此同时,在波兰境内作战的德军C集团军,则有33个步兵师、11支新编师与6个边境巡逻师,而且大多数的德国空军及装甲部队也都被调派到了东线战场上去,所以德国西部的齐格飞防线并不足以抵挡法军的大规模攻势。
早先,英法盟军是希望借由对德国西部的进攻,迫使德国国防军打一场毫无胜算的两面作战,当时法军计划以40师的兵力,包含装甲师、78个炮兵团与40个战车营,对德国境内发动大规模攻势,然而当法军准备于齐格飞防线与德军爆发战争之前,甘末林将军却宣称由于法国已经吸引了6个德国师回防西部战线,因此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立刻撤退回马其诺防线,并将最后的攻势由9月17日延期至20日。
由于法军放弃了其对德国境内的攻击行动,最终导致了波兰被苏联与德国瓜分,也因为英国与法国并没有尽到自己在条约上所答应波兰的义务,因此被后世学者严厉批判。
此外,当波兰空军的飞行员英勇地驾驶老旧飞机起飞与德国空军作战时,英国皇家空军与法国空军也没有做出太多的行动来制止希特勒的野心,最多最多也就是在德国的城市投下几份传单,并且对其海军港口发动有限的轰炸而已,而这种皮肉伤是远远的不可能阻挡希特勒建立第三帝国的梦想,而最后,英国与法国也将难以避免的与德国发生战争。
1939年9月17日,当斯大林确认波兰政府的垮台已经难以避免之际,苏联红军也由东部攻入了波兰境内,与德军一同瓜分了这个东欧国家。对于英法两国的批评,学者指出,当得知希特勒已经有发动战争的野心时,两国政府的态度也显然不够积极,伦敦方面仅从40人当中动员1人,而法国则是从10人中动员1人,自然无法对抗全副武装的德军部队。
尽管这些对英法的批评者们也确实高估了当年英法两军的实力,因为就算当时德军的主力部队都在东线作战,在士气与装备方面,德国国防军也远非英法两国可比的,而波兰军队也英勇奋战,抵抗了5个多星期,但是他们还是不免抱怨当年英法两国没有提早做出行动,最后波兰不但沦陷,而法国在最后也遭到了德军的入侵。
大西洋宪章(1941)
希特勒入侵苏联之后,波兰流亡政府正式与莫斯科签订了同盟条约,尽管当时波兰要求斯大林放弃掉一切他自《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中所得到的权益,但是却遭到了莫斯科方面的拒绝,原先自由波兰政府认为能够得到伦敦方面的支持,不过即便连曾经大力支援过波兰的丘吉尔,也在考量到了苏联的战略地位之后,要求波兰方面放弃自己的请求。
当苏联与波兰流亡政府于1941年7月30日签订协议之后,斯大林答应了波兰方面的请求,允许他们在东线组织军队,并且从劳动营中释放遭到拘禁的波兰人做为这支军队的主力,然而当这支军队于1942年3月份转往中东战场作战之后,斯大林一气之下居然逮捕了苏联境内的所有波兰外交官,因此两国要建立互信关系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即便此刻德国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敌人。
1941年9月24日,莫斯科与波兰流亡政府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在这个认知之下,波兰流亡政府认定自己的国家主权完整已经同时受到美国与英国的保护。然而在这场新的大国博弈中,波兰的领土将再度遭到出卖,因为在1941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中,英国的外相艾登,就答应了斯大林的要求,将波兰西部的领土延伸到奥德河-尼斯河线边界,以保存苏联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中所取得的领土。
卡廷森林大屠杀(1941)
自从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在1941年开始协商之后,波兰流亡政府开始向苏联询问20000多名在俄罗斯失踪的波兰军官下落,当时斯大林表示,这些军官不是跑到外蒙古,就是在俄罗斯境内失踪了,直到德军方面透露在卡延找到了大批波兰军官遭到屠杀的证据之后,除了要求斯大林立刻给予答复之外,也开始要求国际红十字会检验德军所提出来的报告。
波兰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于1943年4月24日要求英国外相艾登向莫斯科施压,要求斯大林释放所有被拘禁在劳改营内的波兰人,并开始调查卡廷大屠杀的情形,但是却遭到英国政府的拒绝,而斯大林也以波兰流亡政府与纳粹合作为名义,宣布与波兰流亡政府断绝外交关系。美国与英国之所以不支持波兰,主要原因在于此刻苏联已经取代波兰成为东线战场上的主要盟军力量,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更是如此。
德黑兰会议(1943)
1943年11月,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与斯大林大元帅在德黑兰会议中,擅自画分了波兰东部的国境,并且没有把这个消息转告给波兰流亡政府,导致波兰开战前领土中的48%被纳入了苏联版图。这个举动很显然的被波兰人视为西方列强的再一次出卖,尽管早先罗斯福与丘吉尔曾告知斯大林,关于波兰领土主权的事宜要先跟流亡政府协商,然而实际上,在伦敦的波兰政府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当莫斯科会议于1944年举行时,波兰流亡政府也派了代表前往参加,早就知道这些领土最终势必或落入自己手中的苏联人,仅以“那块土地尚在战争状态下”的借口,暂时塘塞了波兰代表。
华沙起义(1944)
自从波兰流亡政府设置以来,流亡政权内部的政治与军事领导人不断的计划在波兰境内组织抗暴事件,为了抢在苏联红军抵达之前,将重点城市内的德军驱逐出境,作为未来与莫斯科讨价还价的资本,波兰军方制定了暴风雪行动,并且于1944年8月1日在华沙发动了民众起义事件,目标是从纳粹德国的手中,解放自己的首都。
8月4日,英国皇家空军以及自由波兰空军的飞行员开始向起义居民空投补给物资,但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却拒绝参与了这个行动,当时盟军曾经要求斯大林开放部分红军控制的机场供盟国空军使用,但是却遭到莫斯科方面的拒绝,尽管丘吉尔曾经至电罗斯福,表示可以试试看派出飞机强行降落到这些机场,对苏联进行试探,不过罗斯福却回电,认为不该进行这样冒险的举动来激怒苏联。
也因此,西方的学者对于英美盟国采取了批判的立场,认为他们自己不但没有协助波兰民众发动起义事件,也没有向斯大林施压,给予波兰人民够有力的支援。
雅尔塔会议(1945)
在雅尔塔会议中,苏联政府实现了他们在德黑兰会议中所提出的要求,波兰政府没有被允许派遣代表参加会议,这个事关波兰领土完整的决定于事后经由同盟国转告给了波兰流亡政府,尽管在波茨坦会议中,波兰代表曾经与各方代表进行辩论,但是在德国的部分领土被画入波兰的国界之后,这个争议也就不了了之了,斯大林顺利的保住了1939年他从波兰东部所取得的土地(比亚韦斯托克除外)。
随后,这些被划入苏联领土范围内的波兰居民被迫流亡,如今这一大块领土分别由白俄罗斯、乌克兰与立陶宛管辖,而波兰则取得了从东普鲁士南部、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一直到奥德河-尼斯河区域的领土,在这里活动的德国人也随即遭到驱逐,并由遭到苏联人驱逐出来的波兰人迁入,这在后来被视为当代史上最为庞大的一次集体移民行动。
由于遭到西方盟友的多次背叛,波兰人民也对英美失去了信心,而当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也自然乐不可支的继续用这些宣传攻击西方,而苏联理所当然的被视为永远不会出卖波兰人民的坚定盟友,尤其是当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时,由于其拒绝承认奥德河-尼斯河的国界,更被莫斯科与华沙视为第三帝国的再生,因此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状况下,当时波兰人民只好选择跟苏联站在一起了。
尽管饱受批评,也有不少的学者站出来为当时的西方决策者说话,指出在当时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已经无力再跟苏联打另外一场战争,以吓阻共产主义的扩张行动,不过依旧有人认为,罗斯福与丘吉尔对同样是侵略者的希特勒与斯大林采取了相同的标准,当苏联侵略波兰与波罗的海三小国时,美国与英国完全是采取了坐视不理的态度,因此要负起庞大的政治责任。
在历史上,波兰曾经被列强多次瓜分,1926年以来,也曾经陷入萨纳奇政权的威权统治之中,而没有民主,因此当以前反对人士为主的波兰流亡政府成立之后,曾经决定要在波兰复国之后,恢复1921年3月所颁发的第二共和国民主宪法,废除1935年4月份的威权宪法,然而苏联的占领以及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却彻底的断绝了波兰的民主之路。
战后和其他
1939年,当德军于10月6日击败了波兰的抵抗力量之后,为了拢络波兰民心,也进行宣传表示波兰人民已经遭到西方盟国的遗弃,所以唯一能够让波兰再度希望的方法,就是服从于第三帝国的统治之下。当法国向希特勒投降之后,这类文宣在波兰境内显得更站得住脚,因为当年波兰与法国的条约中都有规定,任何一方不得在战争期间单独与德国沟和,因此法国政府的举动等于是自打嘴巴。战后,苏联政府也以类似的宣传,在东欧国家进行洗脑,表示波兰遭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背叛与遗弃,因此波兰人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依赖苏联老大哥,不过这类的文宣攻势到了1989年以后就遭到废止了。
1943年7月,波兰流亡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在直布罗陀上空遇难身亡,而这位让斯大林头痛的波兰将领死亡之后,自然也让苏联少了一个绊脚石,也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认为西科尔斯基是遭到苏联、英国甚至是波兰流亡政府内的不同派系所杀害的,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这个论点在西方的史学界并不被大多数的学者所鼓励与支持的。2000年,英国政府开放了部分西科尔斯基在伦敦活动时的资料给波兰学者引用,然而却也表示完整的资料要等50年到100年之后才公布,也大大的让人起疑,不过由于这符合英国政府的档案管理程序,因此一切真相也只有等到那个时候,才会被公诸于世了。
1944年11月,波兰流亡政府领导人斯坦尼斯瓦夫·米科瓦伊奇克离开了伦敦,在苏联的枪口下就任波兰新政府的领袖,当时许多波兰人就认为,这个举动是苏联即将在波兰设置傀儡政权的前兆(随后他也于1947年在选举失败后,被迫离开波兰),而他们的看法也极为正确,因为美国与英国也在1945年7月16日撤销了他们对波兰流亡政府的承认。随后,波兰流亡政府军队也遭到裁撤,这些曾经跟随过盟军一同与德军作战的波兰军人,也自然就没有办法回到共产党统治下的祖国了,最后流亡政府只好象征性的将组织改为自由波兰政府,在保存了一些战前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文件与法统的情况下,继续与波兰人民共和国争夺正统的地位,最后承认自由波兰政府的两个国家,分别为西班牙与爱尔兰。尽管波兰最后复国成功,第三共和国取代了人民共和国,不过让这些波兰老军人伤心的是,在1946年伦敦举办的战胜国大游行中,曾经参与过不列颠空战与卡西诺血战的波兰流亡政府士兵,不被允许参加游行,反而是莫斯科的红场胜利游行欢迎波兰老兵的捧场,可以说是十分讽刺的终战仪式。
西班牙
对于经历佛朗哥法西斯独裁统治下的西班牙人而言,当时西方国在西班牙内战中所采取的中立立场,放任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支援佛朗哥国民军的行动感到非常不满,当时英国、法国与政府最多做到的,就是允许西班牙儿童流亡到这些国家而已,其次则是允许这些国家的左翼组织成立国际纵队,进入西班牙协助共和国政府,然而对于民主力量最大的支持者,居然是来自苏联。
当许多共和国的士兵逃往法国之后,他们大多先被集中到了集中营内,直到纳粹德国侵入时,才被释放出来,与法国军或著后来的自由法国一起并肩作战,期待自己在二战的表现,可以让盟国援助他们一同推翻与希特勒结盟的佛朗哥政府,但因为佛朗哥不攻击葡萄牙、直布罗陀等因素,然而这个期望落空,随着西班牙进入联合国以及艾森豪总统对马德里的访问,由西方国家几乎不可能推翻佛朗哥。 之后直到佛朗哥逝世,西班牙才得以转型为民主国家。
波罗的海三国
当苏联于1940年并吞拉脱维亚、立陶宛与爱沙尼亚等国时,盟国没有做出任何举动来阻止斯大林的野心。
默默尔地区
1920年,德国东普鲁士的默默尔地区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被法国政府管辖。事实上这块土地已经由普鲁士控制500年了,因此日耳曼人应该是当地的主要人口,不过也有四分之一人口自称为立陶宛人,另外四分之一则依照语言判断,分别属于Memelländer与Klaipedians等少数民族。
立陶宛于1923年派兵占领了这块区域,法国军队在进行了轻微抵抗后撤走,随后立陶宛对这块土地的主权获得了国际组织的承认,因而被当地的许多居民视为法国对他们的背叛,而由于威玛共和国承认了立陶宛的主张,因此德国人也普遍认为自己的政府出卖了自己的权益。
东南欧
1944年10月9日,第4次莫斯科会议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进行秘密会晤,丘吉尔建议英国和苏联在东南欧各国划定势力范围,他建议苏联在罗马尼亚占90%、在保加利亚占75%;英国在希腊占90%;英苏在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各占50%。史称百分比协定。
类似事件
- 事件爆发前,1946年6月10日的美国《时代杂志》内文标题“This Is the Shame!”里面就有一段话:“台湾民众(原文为“福尔摩沙人”)为迎接来访的美国人(记者)说:“你们对日本人真仁慈,丢给他们原子弹,却丢中国人给我们!””(Formosans greeted the few visiting Americans with: "You were kind to the Japanese, you dropped the atom on them. You dropped the Chinese on us!")。[1]
参考文献
引用
- ^ Foreign News: This Is the Sha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onday, June 10, 1946
- ^ Lee, Martin. The Betrayal of Hong Kong. The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1994, 2 (1) [2019-01-12]. ISSN 1080-07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9).
- ^ Britain's Betrayal of Hong Kong. WSJ. [2022-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美国英语).
- ^ George Walden. The Betrayal of Hong Kong. Standpoint. 2014-10 [201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 ^ Archive, View Author; feed, Get author RSS. Hong Kong betrayed: Testing future of China’s freedom. New York Post. 2014-10-02 [2022-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美国英语).
- ^ Chan, Anson. Hong Kong – betrayed by China. And abandoned by the British | Anson Chan. the Guardian. 2014-10-04 [2022-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英语).
来源
- Nicholas Bethell, The War Hitler Won: The Fall of Poland, September 1939, New York, 1972.
- Mieczyslaw B. Biskupski The history of Poland Westport, CT;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0.
- Russell D. Buhite Decisions at Yalta: an appraisal of summit diplomacy, Wilmington, DE: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1986.
- Anna M. Cienciala "Poland in British and French policy in 1939: determination to fight — or avoid war?" pages 413–433 from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edited by Patrick Finney, Arnold, London, 1997.
- Anna M. Cienciala and Titus Komarnicki From Versailles to Locarno: keys to Polish foreign policy, 1919–25,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4.
- Richard Crampton Eastern Europ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and aft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 Norman Davies, Rising '44: The Battle for Warsaw. Viking Books, 2004. ISBN 0-670-03284-0.
- Norman Davies, God's Playground ISBN 0-231-05353-3 and ISBN 0-231-05351-7 (two volumes).
- David Dutton Neville Chamberlain, London: Arno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 Sean Greenwood "The Phantom Crisis: Danzig, 1939" pages 247–272 from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Reconsidered: A.J.P. Taylor and the Historians edited by Gordon Martel Routledge Inc, London, United Kingdom, 1999.
- Robert Kee, Munich: the eleventh hour, London: Hamilton, 1988.
- Arthur Bliss Lane, I Saw Poland Betrayed: An American Ambassador Reports to the American People.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Indianapolis, 1948. ISBN 1-125-47550-1.
- Igor Lukes & Erik Goldstein (editors) The Munich crisis, 1938: prelude to World War II, London; Portland, OR: Frank Cass Inc, 1999.
- Margaret Olwen Macmillan 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3, 2002, 2001.
- David Martin, Ally Betrayed. Prentice-Hall, New York, 1946.
- David Martin, Patriot or Traitor: The Case of General Mihailovich.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1978. ISBN 0-8179-6911-X.
- David Martin, The Web of Disinformation: Churchill's Yugoslav Blunder.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an Diego & New York, 1990. ISBN 0-15-180704-3
- Lynne Olson, Stanley Cloud, A Question of Honor: The Kosciuszko Squadron: Forgotten Heroes of World War II. Knopf, 2003. ISBN 0-375-41197-6.
- Anita Prażmowska, Poland: the Betrayed Al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5. ISBN 0-521-48385-9.
- Edward Rozek, Allied Wartime Diplomacy: A Pattern in Poland, New York, 1958, reprint Boulder, CO, 1989.
- Henry L. Roberts "The Diplomacy of Colonel Beck" pages 579–614 from The Diplomats 1919–1939 edited by Gordon A. Craig & Felix Gilber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USA, 1953.
- Wacław Stachiewicz. Wierności dochować żołnierskiej. Rytm, Warsaw. 1998. ISBN 83-86678-71-2.
- Robert Young Franc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6.
- Piotr Stefan Wandycz The twilight of French eastern alliances, 1926–1936: French-Czechoslovak-Polish relations from Locarno to the remilitarization of the Rhinelan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 Piotr Wandycz France and her eastern allies, 1919–1925: French-Czechoslovak-Polish relations from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to Locarno,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62.
- Gerhard Weinberg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 John Wheeler-Bennett Munich: Prologue to Tragedy, New York: Duell, Sloan and Pearce, 1948.
- Paul E. Zinner "Czechoslovakia: The Diplomacy of Eduard Benes" pages 100–122 from The Diplomats 1919–1939 edited by Gordon A. Craig & Felix Gilber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USA, 1953.
- Republic of Poland, The Polish White Book: Official Documents concerning Polish-German and Polish-Soviet Relations 1933–1939; Ministry for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Poland, New York, 1940.
- Daniel Johnson, Betrayed by the Big Thre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November 8, 2003
- Diana Kuprel, How the Allies Betrayed Warsaw. Globe and Mail, Toronto, February 7, 2004
- Ari Shaltiel, The Great Betrayal. Haaretz, Tel Aviv, February 23,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