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逯中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逯中立
大明兵科右给事中
籍贯山东聊城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与权,号确斋
出生生年不详
逝世卒年不详
出身
  •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

逯中立(?—?),与权确斋[1]山东聊城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兵科右给事中

生平

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擢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行人高攀龙御史吴弘济南京各部官员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都由于为赵用贤罢官辩护而遭退斥,逯中立上疏直言,违背旨意,被停发俸禄一年[2]。不久升任兵科右给事中

明神宗下诏编修国史,辅臣王锡爵推荐其门生、前任詹事刘虞夔为总裁。刘虞魁此前在补录纠察过失时,被弹劾罢官,各御史借此反对,而逯中立批评刘虞魁最为卖力,并言及王锡爵,结果此事告寝。不久,吏部郎中顾宪成因推举内阁大臣之事被撤职,给事中卢明诹申救,也被贬官。逯中立因此神宗进言,神宗大怒,下旨严责,贬卢明诹为平民,又贬中立为陕西按察司知事,中立于是称病归乡,家居二十年卒。熹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3]

事迹

逯中立进言疏称说:“两年以来,吏部大臣相继被贬,尚书孙鑨已离职,陈有年闭门请求罢官,文选一职刚有人上任就被贬退,已经三次,顾宪成又接着遭贬斥。臣恐怕今后,不像王国光杨巍,则不能执掌朝政一天;不像徐一槚、谢廷肕刘希孟,则不能担任文选郎一日。好坏混淆,本末倒置,使考铨之权都寄于权贵,进用与贬退、斥责与处罚皆由一时喜怒决定,公正的言论被堵塞,繁琐的言论四起。这是人才消亡或成长的时机、道理废弃或兴盛的开始,陛下不能不深深地考虑。况且朝臣一起推荐阁臣,不是从万历十九年(1591年)开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朝廷推荐了六人,任用张治李本二人,即使现在的首辅王锡爵进入内阁,也是推荐的。特别选拔与朝廷推荐,祖宗二者都有实行。朝廷推选必定依据大家的意见,特别选拔有的由于私交。现在辅臣赵志皋等不考察旧典,妄自激起陛下发怒,即使有几句救援顾宪成等人的话,也是强为笑容,并无诚心,想打动别人很难。现在战场危急,公私耗散,群情思乱,有志之士很担忧。而朝议纷纭,难道能不为此长长叹息吗!”[3]

注释

  1.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经部,5卷 ,76
  2. ^ .张廷玉等,《明史》(卷230):逯中立,字与权,聊城人。万历十七年进士。由行人擢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行人高攀龙,御史吴弘济,南部郎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咸以争赵用贤之罢被斥,中立抗疏曰:“诸臣率好修士,使跧伏田野,诚可惜也。陛下怒言者,则曰‘出朕独断’,辅臣王锡爵亦曰‘至尊亲裁’。臣谓所斥者非正人也,则断自宸衷,固陛下去邪之明;即拟自辅臣,亦大臣为国之正。若所斥者果正人也,出于辅臣之调旨,而有心斥逐者为妒贤;即出于至尊之亲裁,而不能匡救者为窃位。大臣以人事君之道,当如是乎?陛下欲安辅臣,则罢言者;不知言者罢,辅臣益不自安。”疏入,忤旨,停俸一岁。
  3. ^ 3.0 3.1 .张廷玉等,《明史》(卷230):“寻进兵科右给事中。有诏修国史,锡爵举故詹事刘虞夔为总裁。虞夔,锡爵门生也,以拾遗劾罢。诸御史言不当召。而中立诋虞夔尤力,并侵锡爵,遂寝召命。未几,文选郎顾宪成等以会推阁臣事被斥,给事中卢明诹救之,亦贬秩。中立上言:“两年以来,铨臣相继屏斥。尚书孙钅龙去矣,陈有年杜门求罢矣,文选一署空曹逐者至再三,而宪成又继之。臣恐今而后,非如王国光、杨巍,则不能一日为冢宰;非如徐一槚、谢廷采、刘希孟,则不能一日为选郎。臧否混淆,举错倒置,使黜陟重典寄之权门,用舍斥罚视一时喜怒,公议壅阏,烦言滋起。此人才消长之机,理道废兴之渐,不可不深虑也。且会推阁臣,非自十九年始。皇祖二十八年廷推六员,而张治、李本二臣用;即今元辅锡爵之入阁,亦会推也。盖特简与廷推,祖宗并行已久。廷推必谐于佥议,特简或由于私援。今辅臣赵志皋等不稽故典,妄激圣怒,即揭救数语,譬之强笑,而神不偕来,欲以动听难矣。方今疆埸交耸,公私耗敝,群情思乱,识者怀忧。乃朝议纷纭若尔,岂得不长叹息哉!”帝怒,严旨责让,斥明诹为民,而贬中立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归,家居二十年卒。熹宗时,赠光禄少卿。”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三十》,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