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义民信仰
客家 |
---|
义军寺庙 | |
---|---|
种类 | 义军忠烈祠 |
参与战役 | 械斗、台湾民乱、乙未战争等 |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 |
---|---|
汉字 | 台湾义民信仰 义民爷 |
台语罗马字 | Tâi-uân gī-bîn sìn-gióng Gī-bîn-iâ |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 |
---|---|
汉字 | 台湾义民信仰 义民爷 |
客罗 | 客語白話字:Thòi-vàn ngi-mìn sin-ngióng Ngi-mìn-yà 臺灣客語拼音:toiˇ vanˇ ngi minˇ xin ngiongˋ ngi minˇ iaˇ |
台湾义民信仰,是指台湾民间信仰中奉祀义民的信仰。在台湾,所谓之“义民”,是指在械斗、民变、战争中,因保卫家乡而牺牲的民间武力人士。该信仰的出现与其庙宇的兴建,大量出现在林爽文事件之后。其是官方鼓励民间运作的民间信仰,类似于民间的忠烈祠,当中以发源桃竹苗地区之客家褒忠亭义民庙信仰最为知名,并以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为“义民节”;非客家地区义民爷信仰则留存不多,有云林县北港镇义民庙、高雄市冈山区福德祠义民爷等。
时代背景
台湾的义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在早年拓垦时同盗匪或原住民的抵抗活动中的牺牲者;二是在协助清政府去镇压叛乱者的起事或战争中的阵亡者;三是在反抗日本人去统治台湾人的起事或战争中的牺牲者。[1]
台湾清领时期起,大量中国大陆移民移入台湾拓垦。由于移民身份多元如闽南泉州人、闽南漳州人、粤东潮汕人与客家人等等,遂容易因族群差异、利益纠纷等因素产生分类械斗;此外对统治政权、官员的不满亦常造成民变、战争,无论发起或抵抗方往往皆产生大量伤亡。为了追念亡者、安抚生者,群体成员经常尊这些牺牲者为“义民”并建庙供奉。[2][3][4][5]。
义民并没有特定指称那一祖籍的垦民。朱一贵事件时,六堆客家垦民组义民军阻挡朱一贵;林爽文事件和戴潮春事件时,泉州籍和客家籍垦民各组义民军以拒漳州籍的林爽文及戴潮春;陈周全事件时,又由漳州籍垦民组义军镇压泉州籍的陈周全[6],此外原住民在各次乱事中也有组义民军。乾隆一朝,漳、泉、客、原四籍垦民都有获皇帝颁赠匾额或赐名。客籍义民获颁“褒忠”匾额、泉州籍义民获颁“旌义”匾额、漳州籍义民获赐“思义”村名,而平埔原住民也有获颁“效顺”匾额[7]。
客家义民信仰
新埔褒忠亭义民庙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福建省台湾府发生林爽文事件,林爽文在攻陷彰化后,其部将王作亦攻陷竹堑城。由于王作的部众军纪不良,对地方多有所滋扰,桃园新竹苗栗居民遂多以乡勇的形式组织义民军,以求抵抗林爽文、保卫自己的家乡。其中新竹地区在陈资云倡议下,组织义军千余人维持地方平静,[8]初始虽战况艰辛,但在清代淡水厅师爷寿同春的协同下收复竹堑,[9][10]其后这支义军并协同各地泉籍、平埔原住民义军转战鹿港彰化等地。事件平定后,乡绅王廷昌出资四处捡拾忠骸,并和林先坤、黄宗旺、吴立贵商议建冢立庙。其后在戴礼成等三兄弟捐地、释教居士王尚武捐巨资下[11],庙宇在乾隆五十五年竣工于枋寮(即今新竹县新埔褒忠亭义民庙),收埋包括客家籍、泉籍闽南人、平埔原住民的忠骸二百多具[12],当时称为褒忠义民亭。同治元年戴潮春事件时,姜殿邦和刘维翰等各募集乡勇,协同大甲当地义军协防大甲,其阵亡尸骸百余具亦收埋于新埔义民庙。
新埔义民庙的祭典最初滥觞于王廷昌等四姓首事轮祭,其后在道光年间渐次演变成庙产由湖口乡大湖口、新埔镇新埔街、芎林乡九芎林、关西镇石冈子等四大客庄轮流管理,而祭祀则由桃园、新竹一带十三客庄联庄轮祭,最后演变成今日的十五联庄轮祭[13]。日治时期后,随着北台湾客家人往外县市二次移民,也将桃竹苗为主的义民信仰,逐渐分香到全台各地。
分灵庙宇
- 新北市土城区“玉旨哪吒行宫-褒忠义民爷”
- 桃园市芦竹区“ 南崁褒忠亭”
- 桃园市平镇区“平镇褒忠祠”(分香于1791年(乾隆56年))
- 新竹县关西镇“关西金锦义民亭”
- 新竹县横山乡“内湾村广济宫”
- 苗栗县头份市“头份义民庙”(分香于清朝光绪年间)
- 苗栗县三湾乡“三湾三元宫暨褒忠祠”
- 苗栗县狮潭乡“狮潭义民庙”
- 苗栗县大湖乡“大湖义民庙”
- 苗栗县大湖乡“南湖护安祠”
- 南投县埔里镇“真元宫参赞堂”
- 南投县埔里镇“义民祠”
- 南投县埔里镇“埔里广福宫”
- 南投县国姓乡“国姓褒雄宫”
- 南投县国姓乡“义民祠”
- 南投县国姓乡“护国宫”
- 南投县中寮乡“义民宫”
- 南投县水里乡“水里义民庙”
- 南投县草屯镇“草屯无极褒忠义民宫”
- 嘉义市东区“嘉义褒忠义民庙”
- 高雄市旗山区“旗美褒忠义民庙”
- 高雄市甲仙区“褒忠亭”
- 高雄市三民区“高雄褒忠义民庙”
- 花莲县吉安乡“永兴褒忠义民堂”
- 花莲县吉安乡“义圣宫”
- 花莲县吉安乡“吉安稻香褒忠忠义堂”
- 花莲县凤林镇“褒忠亭”
- 花莲县凤林镇“义民亭”
- 花莲县瑞穗乡“瑞穗褒忠坛”
- 花莲县富里乡“富里竹田义民庙”
- 花莲县玉里镇“义民亭”
- 台东县池上乡“褒忠义民庙”
苗栗义民庙
林爽文事件中,苗栗地区义军由锺瑞生领导,召集当时后垅堡 山线一带18庄客家籍义民,转战于苗栗、台中、彰化 等地。清高宗乾隆帝曾为此颁布“褒忠”匾额给全台湾客家庄。[14]事件平定后,在苗栗社寮岗地区(今苗栗市北苗地区)建立苗栗义民庙,以纪念阵亡之淡水厅同知程峻 、淡水厅幕僚寿同春、义军首领锺瑞生、苗栗义民等。约与新竹义民庙同时代兴建。
六堆忠义亭
台湾客家民间向有“北义民、南忠勇”的说法[15]。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事件从民变酿成分类械斗,威胁六堆客家地区的安全。朱一贵、杜君英起事之际,下淡水溪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客籍垦民不愿附众起事,遂共推李直三为大总理,聚众万余人,于今日新园、万丹、屏东、九如、里港等地,分七营(六堆)沿下淡水溪东岸布防自保。
朱一贵在击败杜君英部后,派兵南下欲一举清剿屏东平原尚未归附之势力。6月12日,朱一贵部众二万余人兵抵下淡水溪西岸,与七营沿河对峙;6月18日朱部发动攻击,陈福寿先败七营于小赤山,但进攻万丹时为七营合攻所败,撤退时亦遭截击而溃散。从渡河至兵败,前后历时仅二日。事件结束后七营改组为“六堆义民团”,并兴建“忠义亭”祭祀平乱的英灵。
闽南义民信仰
北港义民庙
云林北港一带当地泉州籍台湾闽南人自组义民军,协同官府抵抗林爽文事件与戴潮春事件后,以纪念当地泉州闽南人为抵御此类民变而殉难之事迹。因为属泉州义民庙系统,拜的是“旌义”牌,而不是客家系统的“褒忠”牌。
冈山义民爷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农历9月,在大冈山地区发生“张贡民变”,张贡与平日结交的匪类,在农历9月10日集合于今田寮区南安里,11日至大岗山的营盘抢夺武器,到阿莲区复安里地区勒索抢劫民家,杀害平民,计划在17日起事。地方政府得讯后,派兵与乡勇于13日出发前往捉拿,乌合之众马上四处逃散,在10月底全被捉获而结案。[16]农历9月被官兵追击而四散的部分匪徒流窜攻打阿公店街,阿公店街的义民起而对抗,在保护阿公店街过程中牺牲了不少义民,阿公店街的地方领袖于是在寿天宫的右侧厢房,祭拜民变事件中牺牲的义民,而由于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就以雕刻一位身着满洲官服的神像作为祭拜对象,称呼为“阿公店义民爷”。[17] 1838年后,阿公店街开始于每年农历9月15日举办“义民爷祭”,且以办“普渡”的性质,家家户户办流水席宴请乡里居民,并且酬神演戏,“街民……依惯例,备三牲酒礼及演梨园数栏,以为普施,是日家家户户宴客。”[18]。义民爷祭于1928年后废止[19]。战后初期,恢复义民爷祭典,起初也恢复宴客习俗,但后来由于政府反对大拜拜,宴客风俗最后消失。[20]。后来义民爷祭改为不定期举办,目前大致是在寿天宫新主委上任以及冈山新镇长就任的第一年举办,作为新主委及新镇长向冈山义民爷致敬之举。2010年底高雄县市合并,冈山首长由民选的镇长改为官派的区长,首任区长王嘉东于2011年10月11日(农历辛卯年9月15日),由区公所科室首长陪同,至寿天宫参加义民爷祭,由寿天宫主委陪祭。
原先是客家人所创立,后来变成闽南人祭拜的义民庙
有台中市神冈区的红圳头义民祠、同市丰原区 的群灵祠、或彰化县埔心乡的埔心忠义庙及南崁褒忠亭..等。因为同属客家义民庙系统,这些庙大多拜的是“褒忠”牌,而不是泉州闽南人系统的“旌义”牌。
参考文献
- 张正田,〈光绪初年“淡新分县”新县界与枋寮义民祭祀圈东北界之关系〉,《新竹文献》,45(新竹县),2011.06,页106-118。
注释
- ^ 郑志明主编. 《文化臺灣·卷三》. 台北县中和市: 大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6: 页307–308. ISBN 9579899002 (中文).
- ^ 《台阳笔记》,“故往往有漳人作乱而泉人攻之者,泉人谋逆而漳人揭之者。若漳、泉合谋不轨,则粤民必倡义以诛之,未有不成功者。”
- ^ 《东瀛纪事》,“泉人倡乱,则漳属起而攻泉;漳人倡乱,则泉属起而拒漳,粤之于泉、漳也亦然。”
- ^ 《噶玛兰厅志》,“且闽人习于蛮横,动酿乱阶。粤人明于利害,不拒捕,不戕官。闽人为叛民,粤人即出为义民…台湾滋事,有起于分类而变为叛逆者;有始于叛逆而变为分类者。”
- ^ 《台湾采访册》,“其祸自朱逆叛乱以至于今,仇日以结,怨日以深,治时闽欺粤,乱时粤侮闽,率以为常,冤冤相报无已时。”
- ^ 《东槎纪略》,“漳、泉民人素分气类,林爽文之乱,泉人为义民击贼,陈周全以泉人谋逆,漳人亦为义民败之。民间颇以为口实,将谋械斗。”
- ^ 《台案汇录庚集》,“泉州、粤东各庄义民……业经降旨赏给“褒忠”、“旌义”里名匾额。其漳州民人有帮同杀贼者,亦经赏给“思义”村名……所有打仗出力之熟番等,著赏给“效顺”匾额……”。
- ^ 〈树杞林志〉:“陈资云先生...乾隆五十四年,土匪林爽文作乱,云遂慨然有平贼之志。但家贫无资,乃与同庄刘朝珍及六张犁庄林先坤同谋举义,团练乡民作为义勇。”
- ^ 〈树杞林志〉:“无如寡不敌众,炮火锋刃之下,义民战没数百人...幸而固守未久,天兵渡台,一战破贼,上下义民出而夹击,贼遂北,克复竹堑城池。”
- ^ 寿同春其后偕同义民作战,战死三十张犁。苗栗县通霄镇有一寿公祠即为祭祀寿同春。
- ^ 嘉庆七年义民庙四姓首事所立的〈全立合议规条簿约字〉。
- ^ 林光华,〈必也正史乎〉,2008年义民庙研究暨客家运动回顾与展望座谈会。
- ^ 范明焕,〈新埔义民爷祭典的文化内涵、演变与特色〉。
- ^ 義民廟. archive.is. 2012-07-09 [201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 ^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六堆忠義祠春祭大典 千人挑擔祈庇佑客家. 中央社讯息平台. 2011-02-20 [201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 ^ 姚莹,〈审办南北雨路谋逆结会匪徒奏〉《东溟奏稿》(南投市:台湾省文献会,1997),页5-12。
- ^ 刘天赋,〈冈山义民爷的由来与“张贡民变”〉《恋恋冈山—走读阿公店土地和人的小故事(II)》(高雄市:高雄市冈山大专青年协会,2022),页73。
- ^ 1931.10.28《汉文台湾日日新报》第八版,〈冈山义民祭及临时市〉
- ^ 1935.10.15,《汉文台湾日日新报》第八版,〈义民爷祭〉
- ^ 1953.10.24,〈乡人团结消灭强盗,后人膜拜义民爷〉;1954.10.12,〈冈昨义民爷节,镇民返里拜祭〉,《台湾民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