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大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福大帝
漢語
五靈公
正體字
簡化字

五福大帝,又稱五靈公,本為掌管瘟疫瘟神,後被奉為民間的逐疫之神,也被福州人奉為鄉土守護神。

這種「逐疫五神」信仰影響了閩南王爺信仰城隍信仰,八家將亦源於五福大帝幕府神將。[1]

源流

五方瘟神是很早就有的信仰,《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昔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內,有五力士現於凌空三五丈,身披五色袍,各執一物。一人執杓子並罐子;一人持皮袋並劍;一人執扇;一人執鎚;一人執火壺。帝問太史居仁曰:『此何神?主何災福也?』張居仁奏曰:『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上為五鬼,在地為五瘟。名五瘟,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一說趙光明)、冬瘟鐘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如現之者,主國民有瘟疫之疾,此為天行時病也。』」

清代施鴻保的《閩雜記》曰:「相傳五帝皆里中秀才,省試時,夜同至一處,見有群鬼在一井中下藥,相謂曰:此足死城中一半矣。五人叱之,不見。共議守井,勿令人汲。然汲者以為妄也,五人不能自明,有張姓者曰:『吾等當捨身救人。』乃汲水共飲,果中毒死。闔城感之,塑像以祀云。」

造像

  • 顯靈公張元伯,金面額頭有一道刮痕。
  • 應靈公鍾士秀,青面、花斑、嘴腫。
  • 宣靈公劉元達,赤面,濃眉大眼。
  • 揚靈公史文業,白面。
  • 振靈公趙光明,黑面怒目。

職能

五福大帝除了瘟神(王爺神)的性格,亦有類似於如福州話俗諺「五帝搦(福州話發音與「捏」相近,此處為「捉拿」之意)你去」[2],即詛咒人死亡。也因此五福大帝經常配祀冥判陰陽都總管范謝將軍甘柳將軍等神祇。其中神將部分常由真人扮演,於主神出巡時負責護衛,稱為「家將」,臺灣首創家將團體台南白龍庵如意增壽堂西來庵吉聖堂都稱什家將,此陣頭傳至嘉義地區後則多稱為八家將

各地信仰狀況

福建

福州居民每逢瘟疫流行,便迎請五福大帝繞境、建造王船流放,以求驅除瘟疫。《榕城紀聞》記載崇禎十五年(1642年)福州祭祀五帝之情況如下:「二月,福州疫起,鄉例祈禳土神,有名為五帝者。於是,各社居民鳩集金錢,設醮大儺。初以迎請排宴,漸而至於設立衙署,置胥役,收投詞狀,批駁文書,一如官府。而五帝所居,早晚兩堂,一日具三膳,更衣晏寢,皆仿人生禮。各社土神,忝謁有期,一出則儀仗車輿,印綬箋簡,彼此忝拜;有中軍遞帖,到門走轎之異。更有一種屠沽及游手之徒,或妝扮鬼臉,或充當皂隸,沿街迎賽,互相誇耀。繼作綢縐彩舟,極其精緻,器用雜物,無所不備。興工出水,皆擇吉辰,如造舟焉。出水名曰『出海』,以五帝逐疫出海而去也。是日,殺羊宰豬,向舟而祭。百十為群,鳴鑼伐鼓;鑼數十面,鼓亦如之。與執事者,或搖旗,或扶舟,喊吶喧鬧,震心動魄。當其先也,或又設一儺,紙糊五帝及部曲,乘以驛騎,旋繞都市四周。執香隨從者以數千計,皆屏息於烈日中,謂之『請相』。及舟行之際,則疾趨恐後,蒸汗如雨,顛躓不測,亦所甘心,一鄉甫畢,一鄉又起,甚而三四鄉,六七鄉同日行者。自二月至八月,市鎮鄉村日成鬼國,巡撫張公嚴禁始止。」《烏石山志》也載:「閩中鄉社,多奉五帝。五、六月間,晝夜喧呼,奉神出遊,所謂『請相出海』」。

清代衙門認為五福大帝是五通瘟神信仰,故時常查禁之,如查慎行《福州太守毀淫祀歌》所述:「愚氓致貧蓋有術,祈福淫祠亦其一。八閩風俗尤信巫,社鼠城狐就私暱。巫言今年神降殃,癘疫將作勢莫當。家家殺牛磔羊豕,舉國奔走如風狂。迎神送神解神怒,會掠金錢十萬戶。旗旄夾道鹵簿馳,官長行來不避路。忽聞下令燔妖廬,居民聚族初睢盱。青天白日鬼怪遁,向來祗奉寧非愚。嗟嗟千年陋習牢相紐,劈正須煩巨靈手。江南狄公永州柳,此事今亡古亦偶,獨不見福州遲太守。」

馬祖列島古屬福州管轄,居民系屬福州民系,故也有五福大帝信仰,於各島各村建有分靈廟殿。居民多稱五福大帝為「五靈公」,其中不乏有與五顯大帝(華光大帝)混合奉祀的現象,如牛峰境五靈公廟主神為五福大帝(五尊造像),陪祀天仙府五顯公(五尊造像)。五顯公之主尊形象為白面三眼,然手持金磚之造型則同於華光大帝,可見二者信仰合流之情形。

臺灣

清治中葉,臺南流行瘟疫,以福州人為主的官兵自福州白龍庵分靈五靈公前來,設置臺南白龍庵祭拜。連橫臺灣通史‧宗教志》記載:「五福大帝,廟在鎮署之右,為福州人所建,武營中尤崇奉之,似為五通矣。然其姓為張、為劉、為鍾,為史、為趙,均公爵,稱部堂,僭制若帝王,歲以六月出巡,謂之逐疫。喬裝鬼卒,呵殿前驅,金鼓喧闐,男女雜遝,傾錢酬願,狀殊可憐。越二日以紙糊一舟,大二丈,奉各紙像置船中,凡百器用財賄兵械,均以紙綢為之,大小靡不具。愚民爭投告牒,齎柴米,舁舟至海隅火之,謂之送王。七月七日,又至海隅迎之。此瘟神爾,而與靈官皆竊五帝之號,是淫祀也。」

早期研究多認為臺南西來庵泉漳士紳為參拜方便自臺南白龍庵(或說福州白龍庵)分靈,不過近年臺南西來庵認福州閩侯縣南嶼鎮南旗村西來庵為祖廟。[3]

日治時期,因余清芳等人以五福王爺的名號扶乩聚眾、起事抗日西來庵事件),總督府查禁臺南西來庵神祇,信眾遂改稱主神為五顯大帝臺灣話俗諺曰:「余清芳,害死王爺公。王爺公無保庇,害死蘇阿志。蘇阿志無仁義,害死鄭阿利」就是講述此事。民間之所以言「王爺公無保庇」者,有說蘇有志藏身於王爺神案底下,卻遭揪出;另說則是蘇有志命鄭利,將起義的銀錢會計帳冊放在王爺神案的夾層,但是事跡不密,遭到官方查獲,成為法院判決死刑的証據。[4]

時至今日,五福大帝已成為臺灣民間信仰正神之一支,信眾遍佈海內外。

2009年書《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載「五毒大神又稱五福大帝、五方瘟神、五靈公或五靈官」。

奉祀宮廟

  •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漳港鎮龍角峰寺,以下次項目為其分靈廟及再分靈廟
    • 連江縣(馬祖)莒光鄉東莒熾坪境福德宮(同祀)[5]
    • 連江縣(馬祖)北竿鄉芹壁境龍角峰伍位靈公廟[5]
  •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潭頭鎮文石村龍山寺,以下次項目為其分靈廟及再分靈廟
    • 連江縣(馬祖)莒光鄉東莒福正境天上聖母廟(陪祀)[5]
    • 連江縣(馬祖)莒光鄉東莒大浦境白馬尊王廟(陪祀)[5]
    • 連江縣(馬祖)南竿鄉山隴境白馬尊王廟(陪祀)[5]
    • 連江縣(馬祖)南竿鄉中隴北極玄天上帝神壇(陪祀)[5]
    • 連江縣(馬祖)南竿鄉牛峰境五靈公廟[5],廟內另奉祀連江縣筱埕鎮東羅回村樂平境天仙府分靈之五福大帝[7]
  •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潭頭鎮嶺南村西陳王井坑三家堂,以下次項目為其分靈廟[8]
    • 連江縣(馬祖)莒光鄉西莒田澳境五靈公廟
  • 福建省連江縣北竿鄉午沙境五福天仙府-香火來自長樂縣漁船,五位神明皆雙腳採金獅,姓名分別為張風(粉面三目,左手平放於膝上)、鍾忪(藍面赤眉威容,右手向左比劍指,左手扶衣帶)、劉幸(青面赤眉鳳嘴威容,右手向後舉起,左手置於腹前)、徐超(紅面赤眉威容,雙手置於衣袖內平放於腹部)、趙基(黃色虎面,右手捧腰帶,左手平放於膝上)[9]
  • 台南市中西區外關帝港玄明保安宮-主祀白龍庵劉部宣靈公[12]
  • 屏東縣東港鎮共和堂-陪祀劉府千歲(劉部宣靈公),以下次項目為其分靈廟
  • 屏東縣東港鎮金茄萣港莊南平共心堂-陪祀劉部大帝、白龍庵駕前什家將,會為五福大帝祝壽[14]
  • 屏東縣東港鎮檺林宮共心堂-陪祀白龍庵劉部大帝、白龍庵駕前什家將[15]
  • 桃園市中壢區宣臨壇-主祀五帝廟劉部大帝、什府大神、臨水夫人,陪祀福州天仙府五靈公
  • 高雄市梓官區赤崁清德堂-主祀五福大帝
  • 高雄市六龜區五帝殿-主祀五福大帝

參見

引用資料

  1. ^ 神之舞者 八家將. [2014-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2. ^ 搦 一字连着五位神. 鳳凰網(來源:海峽都市報). 2014-03-06 [2016-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中文(簡體)). 
  3. ^ 3.0 3.1 趙家麟. 曾正義語中評:台灣西來庵有福州祖廟可拜了.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17-12-12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1) (中文(臺灣)). 
  4. ^ 王萬邦,《家將神兵-神祕威武的天下第一將》,商訊文化,2007年9月。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劉家國、李仕德、林金炎 (編). 《連江縣志‧人民志‧第五篇宗教‧第三章廟宇簡介》. 連江縣南竿鄉: 連江縣政府. 2014 [2019-07-01]. ISBN 97898604354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6. ^ 財團法人高雄市明聖宮白龍庵.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2-04 [2019-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中文(臺灣)). 
  7. ^ 牛峰境天仙府五靈公 尋根之旅峰迴路轉. 馬祖資訊網. 2014-07-16 [2019-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4) (中文(臺灣)). 
  8. ^ 張薰云. 田澳境五靈公廟.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0-10-09 [2019-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中文(臺灣)). 
  9. ^ 張薰云. 午沙境五福天仙府.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0-09-22 [2019-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中文(臺灣)). 
  10. ^ 劉孜芹、洪麗雯. 北極殿.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1-06-29 [2019-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4) (中文(臺灣)). 
  11. ^ 洪麗雯. 隆山宮.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1-06-16 [2019-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1) (中文(臺灣)). 
  12. ^ 謝奇峰. 玄明保安宮.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1-07-02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中文(臺灣)). 
  13. ^ 中華民國內政部 (編). 全國寺院宮廟基本資料-台北市部分 (PDF): 2-157. 2010 [2019-04-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4-06) (中文(臺灣)). 
  14. ^ 陳進成. 南平共心堂.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1-07-01 [2019-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中文(臺灣)). 
  15. ^ 陳進成. 檺林宮共心堂. 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1-07-02 [2019-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5) (中文(臺灣)). 

參考文獻

  • 連橫,《臺灣通史
  • 王萬邦,《家將神兵-神祕威武的天下第一將》,商訊文化,2007年9月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