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線鐵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多重複線
美国东北走廊宾州段
京阪電氣鐵道京阪本線
JR東日本東北本線的六線路段(京濱東北線蕨站
广深铁路新旧石龙南桥东莞站
贵广客运专线(内侧)与南广铁路(外侧)并行路段(三眼桥站附近)
韩国铁道京元线佳陵站附近运行的首都圈電鐵1號線列车

四線鐵路,又稱雙複線鐵路,是指鐵路在同一方向有兩條平行軌道。而所謂的「複線」,就是按道路車行道的概念定義,即路線單一方向各有1條軌道。故如此類推,路線單一方向各有3條路軌的路段可稱為「六線鐵路」或「三複線鐵路」;路線單一方向各有4條軌道的是「八線鐵路」或「四複線鐵路」等。

四線鐵路及更大規模的鐵路一般出現於市區,且鐵路交通非常繁忙的路段,以應付從市郊四方八面進入市區的高客量。世界上首條四線鐵路出現於美國,當時由紐約中央鐵路營運。身為亞洲鐵路最發達國家的日本,四線鐵路稱為「複複線」(複々線/ふくふくせん),常運用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的鐵路系統[1]

美國紐約地鐵的多條路線中,都大量採用四線、三線的軌道配置,因此可開行多種快、慢車服務,深夜時分更可進行局部的維修保養而無需停止服務,使得紐約地鐵成為全球少有的24小時全年無休的大眾運輸系統。

中國也有不少四線鐵路,如廣深鐵路

香港的機場鐵路九龍站青衣站一段亦為四綫鐵路,東涌綫使用外側二線,而機場快綫則使用內側二綫。

軌道配置分類

四線鐵路的軌道配置方法有以下兩種:

  • 按鐵路路線排列:同一路線的軌道排在一起,以方便同一路線上、下行軌道的列車經道岔切換軌道(如南廣鐵路貴廣客運專線三水南站至肇慶東站之間)。
    • 按行車速度排列:同一速度的路線排在一起,例如:較快的特快、快速列車使用一對軌道;較慢的普通列車使用另一對軌道(如廣深鐵路,I及II線供最高時速250km/h的城際動車組列車行駛,III及IV線供最高時速140km/h的境內普速列車及進出香港的城際直通車行駛)。
    • 按客貨分類排列:客運列車使用一對軌道,貨運列車使用另一對軌道,避免兩種列車速度不同而限制列車班次安排。
  • 按行車方向排列:同一運行方向的不同路線排在一起,方便乘客換乘路線(如南廣鐵路貴廣客運專線廣州南站至三水南站之間)。

優勢

  • 雙線鐵路比較,四線鐵路很容易容納雙線鐵路的2倍交通量(實際上限依運用情形而定,快慢可分離作各自運行下,最大可能交通量超過2倍)。
  • 由於四線鐵路比雙線鐵路在單一方向多一條軌道,車速較快的列車(如特快列車)可超越車速較慢的列車(如普通列車),減少速度衝突,故城際列車通勤列車能在同一路段共存而不互相干擾。
  • 由於四線鐵路比雙線鐵路在單一方向多一條軌道,進行維修工作時只需封閉其中一對軌道,對列車服務影響較少,且安排比較容易。
  • 倘若有一輛列車在某一路軌故障,該方向仍有一條路軌可以行駛,無須使用對頭方向(相反方向)路軌或採取單線雙程行車。

侷限

  • 四線鐵路需要佔地較廣、所需建築物料較多,因此建築成本較高。建築鐵路隧道和橋樑均會遇到同樣情況。
  • 如要將已建成的雙線鐵路擴張成四線鐵路,其收地成本可能非常高(尤其是市區土地)。
  • 用作分隔不同行駛速度的列車的四線鐵路因需設置內外線間的道岔,維修工作比雙線鐵路複雜且成本較高。
  • 為避免發生意外,在四線鐵路運行的列車一般均需進行分類並設定使用的路軌。

三線鐵路

三線鐵路是四線鐵路的一種亞型,即指同一路段上有三條平行的軌道。一般來說,三線鐵路是指在原有的雙線鐵路側增加一條平行的軌道。這種方式又被稱為「複單線」。但請留意三線鐵路不是「第三軌供電」或「雙軌距鐵路」(三軌鐵路)。

多复线铁路

在部分特别繁忙的区域,一般是途径大城市的长途铁路同时兼顾快慢速不同的通勤的区域,可能需要多组复线铁路才能满足需求。比如三组复线铁路,即路线单一方向各有三条路轨的路段,被称为六线铁路,或称三复线铁路。

例如广深铁路廣州東新塘段,除了既有的广深城际动车组专用的Ⅰ/Ⅱ线,以及行驶普速列车的Ⅲ/Ⅳ线之外,未来还会建设行驶广汕高铁列车的Ⅴ/Ⅵ线(主要行驶于地下),形成三组复线铁路。[註 1]

多复线铁路的极端例子是东海道本线东京到品川段,设置了四组复线铁路,再加上JR视新干线为既有铁路的复复线工程,因而实际上东京到品川之间的东海道线为五复线(10条路轨):地面靠内的两组复线分别供停站最多的山手线京滨东北线使用;居中的一组复线仅停靠新桥,供东海道本线使用;外侧的一组复线供东海道新干线使用;地下的一组复线供横须贺线使用。

相關條目

备注

  1. ^ 此外,广深铁路广州广州东段除了既有的Ⅰ/Ⅱ线,亦计划建设Ⅲ/Ⅳ线(主要行驶于地下)供广汕高铁等列车行驶,形成双复线路段。

参考文献

  1. ^ 鉄道用語事典 単線・複線・複々線. 日本民営鉄道協会.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