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 (福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修后的镇海楼全貌

镇海楼閩東語鎮海樓平話字Déng-hāi-lèu),古名样楼閩東語樣樓平話字Iông-lèu),坐落于中国福州市鼓楼区屏山顶上,原是福州城内正北的标志。过去海舶昏夜进口,都以此作为标志。

历史

清末的镇海楼,莫理循拍摄
從遠處觀望镇海楼,山腳下便是七星缸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负责砌筑福州府城。建城时,先在屏山顶修建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双层城楼,高约20米,作为各城门楼建造的样本,称为样楼。样楼是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当年登样楼可以远瞰闽江口乃至东海,所以又名镇海楼。楼前广场有七口石缸,排列如北斗七星,称七星缸。乾隆六十年重修,镇海楼历史上屡经毁建,最近一次毀損發生於文化大革命時。21世纪初曾重修,并于2009年1月23日向公众开放。2019年曾重修,并于2019年6月1日开放[1]

建筑

镇海楼由基座和其上的双城城楼构成。基座矗立于海拔72.30米高的屏山峰顶,高为10.26米。最后一次重修后的楼高22.3米,面阔43.5米,进深24.5米。城楼外观为歇山顶加腰檐,城门式高台二层楼阁。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门窗及牛拱等均为实木,吊顶为平暗式,并与梁架之间施以弯枋、一斗三升,为典型的福州传统建筑式样。

七星缸

重新设立的七星缸

镇海楼的西侧,原摆着七口石缸,呈北斗七星状摆列,每口缸上圆下尖,呈陀螺状,缸口直径50厘米,缸深70多厘米,由花岗岩凿成,底部是一个莲花座,称为七星缸。斗勺盛水,意在伏火灾,喻示福州城平安吉祥。由于镇海楼在1969年底至1970年初被拆毁,仅有两口缸当时搬到华林寺而幸存,目前存于重修后的镇海楼的架空层。于2006年起的最近一次重修中于原址重新摆设了七口新凿好的大石缸,恢复原建制。

民间反响

由于镇海楼重建后福州地区一直没有被台风正面袭击过(注:最后一个正面袭击福州市的台风是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民间普遍认为镇海楼在一定程度上保佑了福州地区,因此镇海楼很快在民间收到追捧。

参考文献

  1. ^ 鼓楼文体. 马春林 , 编. 好消息!明起镇海楼重新开放!还能夜游啦!. 福州新闻网. 2019-05-31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外部链接

坐标26°6′25″N 119°17′31″E / 26.10694°N 119.29194°E / 26.10694; 119.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