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福建與台灣關係
福建 台灣
地圖 福建行政區劃 台灣行政區劃
政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土地面積
(平方公里)
12.4萬 0.2萬 3.6萬
人口 4154萬人 [1] 15萬人 2326萬人[2]
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
336人 852人 650人
最大城市(人口) 福州市
(824萬)
新北市
(403萬)
GDP(百萬美元) 767,437[3] 790,034 [4]
人均GDP(美元) 18,323 33,371
森林覆蓋率 62.96% 60.71%[5]

台灣海峽西北側為福建,東南側為台灣。
註:福建金門馬祖地區之經濟數據由中華民國發布與臺灣合併計算。

閩臺關係,亦稱臺閩關係,是指位居中國大陸福建與隔著臺灣海峽相望的臺灣之間的關係。台灣海峽平均寬度180公里,最窄處只有130公里[註 1]。閩台兩地位置相鄰、氣候相似、環境相近[6]。儘管台閩關係隨歷史發展而變換,但兩地在人員、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繫[7]。現今,台灣居民多是中國大陸移民,其中又以閩南族群為主,約占台灣人口總數的73.5%。而在文化方面,閩台兩地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也多有相似之處[8]

歷史

甲午戰爭之前

荷蘭人鄭成功投降的塑像

唐代以前漢人到台灣人數不多,他們到台地或從事農業活動或同台灣原住民族進行交易,主要是季節性的,春去秋回[9][來源可靠?][需要第三方來源]。傳說中,唐開元年間,福建東石人林鑾,經商到台灣定居,乃台灣林姓入台第一人[10]。宋元時期,北部的台灣原住民族因缺鐵而貴鐵,用食物向來訪的大陸商人換取鐵[11]臺灣荷西統治時期明末天啟至清初順治),又有大批閩南人應募入台耕作,隨後在台灣安家。在《安平顏氏族譜》、《東石汾陽郭氏族譜》中都有遷家入台的記載[12]。1661年,鄭成功熱蘭遮城之戰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後,在台灣設承天府[13]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康熙帝施琅帶兵攻打臺灣。澎湖海戰後,鄭克塽投降,清軍進入台灣。次年,在台灣設一府三縣,成為福建省的第9個府,即台灣府。建府初期,清廷即授權福建巡撫從閩省內地與台地的官員互調。因此,清代台灣的官吏多是福州人。[14]

清朝中期,大量移民遷台,先來後到的族群之間存在諸多利益衝突。如福建鶴佬人廣東客家人潮州人之間發生閩粵械鬥;來自福建的泉州人漳州人之間發生泉漳械鬥等。不過,這時期臺灣各族群間除分類械鬥外亦有合作,如1796年,吳沙在拓墾蛤仔難時,有漳籍、泉籍與客籍人士共同入墾。[15]

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法國軍艦侵犯台灣,騷擾沿海各省[9]。1885年(光緒十一年),清廷為應對邊疆危機、防禦外國入侵,設福建台灣省,管轄原福建省的臺灣府臺北府[16],原福建巡撫劉銘傳改任臺灣巡撫[17],臺灣建省經費主要由福建財政承擔[14]

臺灣日治時代

日本人繪製《馬關條約》簽字時的情景

1895年,大清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清廷向日本求和,被迫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本領有臺灣50年,直到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而停止統治臺灣。在此50年間,閩台兩地因政務、商務、演藝和私人事務等仍有往來,未曾隔絕[14]

日人統治臺灣後不久,便以此為基地展開對福建的侵略[18]。日本台灣總督府作為日本帝國實施南進戰略的前鋒,專門針對福建制訂了政策[19],着力經略(籌劃治理)福建,通過創辦學校、設置醫院、興建神壇和經營報社等方式進行文化滲透。對近代福建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日本人途經臺灣到清國並不需要護照(旅券)。然而隨著日本浪人出現在福建並從事不法之事,臺灣總督府在1897年1月頒佈《外國旅行券規則》。起初針對的是前往清國的日本人,同年5月起範圍擴展至前往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在臺日本人和臺灣人[21][22]

1896年前後,時任日本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派時任台灣宜蘭蘭陽寺住持故加蘇廣法師到廈門布教。其後,東本願寺僧人水谷魁曜等建立「廈門東本願寺布教所」。1900年8月24日,該布教所被燒毀。25日,日本台灣總督派遣陸軍渡海,準備占領廈門。西方列強反應強烈,英、德、美、俄都將戰艦開進了廈門港,英軍陸戰隊登陸英租界,日軍被迫撤軍。史稱「1900年廈門事件[23]

1934年2月陳儀被任命為福建省政府主席[24]。其任內的福建省政府曾於1934年和1936年兩次組團赴台灣考察。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時,台灣的經濟規模尚不及福建。但台灣經過日本人近40年的經營,已遠遠超過福建。因此,《台灣考察報告》中建議福建學習台灣的經濟模式[25]

二戰結束之後

1945年10月25日於臺北公會堂安藤利吉將軍在陳儀將軍發布署部第一號命令的受領證上簽名蓋章後,經由諫山春樹將軍(左)轉交給陳儀將軍(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29日,蔣中正任命時任福建省主席的陳儀台灣省行政長官。10月25日,中華民國開始接管台灣、澎湖。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中樞於國共內戰失利遷往台北。福建與台灣因國共內戰長期對峙。1979年,大陸在改革開放伊始,發出《告台灣同胞書[26],以「和平統一」取代原來的「解放台灣」。對此蔣經國在台灣以「三不政策」作為回應[27]

1980年11月,閩台首筆小額貿易成交,1981年第一家台資企業在福州落戶。福建自1981年起開放4個口岸為台船停泊點和台胞接待站,是改革開放後兩岸貿易和人員往來之先河。1987年台灣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兩岸民間經貿活動迅速升溫。至1991年福建吸引台資合同項目累計1372項,合同金額10.7億美元,實際到資4.8億美元,福建台資占大陸台資的 32.1%。[26]

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重申應繼續改革開放。1993年4月,「汪辜會談」達成「九二共識」。1997年福建建立「海峽兩岸(福州)農業合作試驗區」和「海峽兩岸(漳州)農業合作試驗區」。至1999年底,福建全省累計批准台商投資企業 5894 家,合同台資金額109.89億美元;台商實際到資累計近80億美元。[26]

2000年民進黨首次擔任中華民國的執政黨,陳水扁主張四不一沒有。2001年,馬祖金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的馬尾廈門與之間實現了通商、通航和通郵。後來,陳水扁主張台灣獨立一邊一國,使福建和台灣的經貿合作受到一定影響。至2008年底,台商在閩投資項目數 9718項、合同台資 203.11 億美元、實際到資 141.38 億美元。2008年全年,「小三通」旅客運量為97.4 萬人次。[26]

2015年,福建省交通運輸廳表示,將推出台營運車輛進出平潭的相關管理方案,以加快兩岸便利互通。中華民國陸委會則回應表示,「台車入閩,平潭先行」是大陸片面作為,不予評論。台聯立法院黨團總召賴振昌稱大陸冀達「書同文,車同軌」,統戰目的明顯[28]

地理

台灣海峽

1863年繪製的中國東南沿海地圖,右下角為台灣海峽。

福建與臺灣之間隔着狹窄台灣海峽,南北長約30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平均水深50米,海域面積約為8萬平方公里[29]。臺灣海峽最窄處是福建平潭島與台灣新竹商港之間,直線距離130公里;最寬處是台灣貓鼻頭到福建東山島,直線距離410公里[30]。能見度高時,從福州鼓山可隱約看見基隆附近的雞籠山[31]

在約5400萬年以前,台灣海峽中部地區開始被水淹沒,中間成為淺海,開始成為海峽。在新生代更新世後期的冰河期,海水退去,台灣海峽水面下降了130~180米,變成陸地,台灣與大陸相連接。大量古人類、古動物從大陸經過乾涸的台灣海峽遷往台灣。自第四紀冰河期(1800萬年至6000年之間)以來,大海進入海進期,海水面上升約有100至130米,形成了今天的海平面。自此開始,兩岸間的來往由陸地轉為海上[31]

澎湖群島位於臺灣海峽上。在臺灣與澎湖之間有澎湖水道,臺灣早期移民用「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形容這裡海象的惡劣[32]

金馬地區

金馬地區由金門連江馬祖)兩組成,屬於福建,但實際由位於台北中華民國政府管轄[33]。金門位於九龍江口外,與廈門灣口遙望,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管轄的角嶼僅1.8公里,離臺灣島有210公里。包括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等十二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34],為台灣海峽兩岸軍事角力的戰場[35]馬祖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西距福州約16浬,東距臺灣基隆114浬(東引至基隆90浬),南距金門152浬。馬祖列島南北綿延54公里,總面積28.8平方公里,包括東引島西引島亮島高登島大坵小坵北竿南竿等36個大小島礁[36]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金馬兩地自古本屬福建,日常物資及風俗習慣皆和福建沿海閩南生活圈和閩東生活圈大抵相同。惟自1949年之後,國共對峙,使金馬地區成為台灣、福建兩地之折衝要角,其中還出現過古寧頭戰役(1949年)及八二三砲戰(1958年)的小型戰役。金馬地區一方面要面對大陸的統戰攻勢,另一方面又有戰地政務的限制,金馬地區也要設法避免被邊緣化。2001年,福建省的馬尾廈門馬祖金門之間實現了通商、通航和通郵,讓金馬離島快速與世界接軌,金門人可以運用對岸福建省的資源,促使相關產業升級,而發展出新的營運模式。[37]

軍事

1958年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時,在台海巡航的美國海軍軍艦。

1949年後,中國大陸在包括福建在內的東南沿海佈署可隨時候命攻擊台灣本土的飛彈[38],中華民國官方估計數量有1300枚[39],其中在福建部署有近百枚M11導彈[40]。有報道稱,從福建平潭島發射140公里火箭彈可以覆蓋新竹附近灘頭。此外,解放軍還有射程更遠的300毫米火箭彈[41]

在1995年到1996年在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前,中國大陸在臺灣外海試射飛彈(台灣海峽飛彈危機),對福建和台灣之間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台灣一直希望大陸可以撤除沿海的飛彈[42]。2016年7月1日台灣發生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誤射事件,導彈在朝福建方向飛行一段距離後,擊中一艘在澎湖東吉東南方海域的台灣漁船,造成台灣漁民一死三傷的慘劇。此事被陰謀論者認為是挑釁中共黨慶[43][44]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報道,中國大陸在福建部署巨型雷達,可能會影響台灣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的正常工作[45]。另外據媒體報道,在福建有一個叫做「福建村」的地方,可以模擬台灣各種重要的軍事設施及各軍事據點,供解放軍演練對台作戰,特別是機降突襲作戰[46]。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後,解放軍駐福建第31軍在東南沿海大規模登陸演習,並出動了遠程火箭炮自行榴彈炮部隊、兩棲戰車部隊和直升機機降部隊[47]。2016年8月29日媒體報道,解放軍對台作戰主力陸軍第一集團軍在福建沿海進行火箭炮跨海打擊演練[41]

經濟

福建移民到達台灣時,帶去了水稻、甘蔗、樟腦、茶等種植和製造技術。福建泉州港和台灣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從宋代開始就是閩台兩地貿易的主要港口[9]。明代《閩書》和《東番記》記載,閩南商人主要以瑪瑙瓷器衣服台灣人交換鹿皮、鹿角等土特產。荷蘭殖民統治台灣期間,也將台灣的米、砂糖、鹿肉、籐、鹿角以及從荷蘭帶來的金屬、藥材輸往福建等大陸地區[48]。祖籍福建泉州鄭成功是海上貿易的霸主,他趕逐荷蘭人之後,在台灣建立東寧王國,並與清政府合作,使台灣成為大陸、日本東南亞各地的貿易轉口站[49]。清廷領有台灣後,台灣與福建的貿易更加興盛。主要的貿易線路有三條:福州-艋舺泉州-鹿港漳州-府城。咸豐10年(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後,台灣陸續開放了淡水雞籠打狗安平等四大口岸[50]台灣建省後,開始建設郵政系統,通過滬尾-福州線將台灣與福建相連通[49]。清代還在台灣額徵供糧,海運福建,以供軍糧,稱為「台運」 [9]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下屬的平潭綜合實驗區

2006年,閩台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在福建廈門成立,台灣方面除了有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王令麟等商賈參加,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也出席為之揭幕道賀。台灣資深新聞工作者盧世祥認為,「海峽兩岸經濟區是中國為進一步對台灣「以經促統」的政策產物,兼有藉福建與台灣的地緣、移民歷史、語言風俗等密切相關,磁吸台灣經濟社會以壯大自己的作用」[51]。截至2009年,中國大陸各省與台灣的貿易交流中,福建僅次於廣東江蘇,位居第三[37]

2011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全文發布《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52]。2015年4月21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將成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區」;12月29日,海峽兩岸仲裁中心在平潭成立,將為兩岸企業提供更為便利的仲裁服務[53]。據海關統計,2016年第1季度福建省對台灣進出口總值145.5億元人民幣(以下簡稱「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1.2%。其中,福建省對台灣出口55.3億元,增長6.1%;自台灣進口90.2億元,下降19.3%;貿易逆差34.9億元,收窄41.4%[54]

最近十五年來,福建與台灣的生產總值差距快速縮小:福建GDP從2000年台灣的15%,上升到2010年的48%,2014年達到了74%,2015年,福建GDP已超過台灣的80%。照此增速,福建於2020年GDP勢將超越台灣[55]。在人均GDP方面,福建也努力「追台」。2006年福建人均GDP約2700多美元,是台灣的16.4%,2015年福建人均GDP為10959美元,約為台灣的一半。短短十年,縮小了34個百分點。[56]目前,福建省有4個經國台辦授牌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53]

族群

福建西部的客家地區,1926年時統計臺灣約有4萬多人祖籍設此[57]

臺灣族群主要是原住民漢族。有學者認為,台灣曾經出現過小黑人矮人雞距人等先住民[9][58],但已經絕種[59]。如今的台灣少數民族通稱原住民,比漢人更早到台灣[9],屬於南島民族的分支之一。關於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起源有三個假說:出台灣假說、巽他大陸起源說和中國沿海(浙江、福建)起源說[8][60]

台灣的漢人分成福佬人(又稱為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三部分。其中福佬人是從福建南部廣東東側沿海遷入的,客家人是從廣東東側內陸福建西部遷入的,外省人則為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遷台的大陸各省族群。在荷治台灣後期,台灣漢人約有二萬五千人(不包括婦女和兒童),大多數都是福建籍的移民。1903年日治期間,台灣有漢人303萬,其中講閩南語的有239萬。1926年,《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記載,台灣376萬人口中,祖籍為福建省的有312萬人,佔超過八成[57]。2004年調查顯示,台灣原住民族不到2%,漢族占台灣人口的98%,其中泉漳河洛人(福建閩南移民後裔,祖籍泉州府漳州府等)約70%、客家人約15%、外省人約13%[61]馬偕紀念醫院林媽利醫生在2007年根據基因研究顯示,台灣族群的組成為:閩南族群73.5%,客家人17.5%,1945年之後遷台的外省族群7.5%,原住民佔1.5%[62]

台灣人數較多的姓氏有陳、林、黃、張、李、王、吳、蔡、劉、楊等,他們的祖先大多是從福建移民到台灣。例如:台灣黃姓八成為河洛人,客家人占一成多,但是不論河洛、客家,凡明清年代入台的黃姓族人,大多數是黃守恭黃峭的後裔[63]。而台灣第九大姓蔡姓人口有近百萬人,台灣知名企業家蔡萬霖祖籍地就是晉江青陽蔡厝(今福建泉州晉江[64]台灣的五大家族基隆顏家泉州安溪[65]板橋林家漳州龍溪)、霧峰林家漳州平和[66]鹿港辜家泉州惠安)和高雄陳家泉州同安)都是福建移民[67]

2013年6月8日,為紀念「開漳聖王」陳元光誕辰1357年,廈門丙洲陳氏聯誼會會長陳勇猛一行,與台灣丙洲陳姓聯誼會的宗親,共同在台北士林坤天亭舉行祭拜儀式[68]

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的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館舍為王麒故居

歷史上閩都文化閩南文化在宗族、文學、戲曲、工藝、建築等層面對臺灣文化有相當的影響[69]

語言

閩南語泉漳片通行地區,亮洋紅色為廈門話分布地區。

台灣話源自閩南,也稱為福佬話,「福」代表福建,「佬」代表族群[70]。在語言分類上,台灣閩南語屬於漢語族閩語支閩南語泉漳話,主流腔口發音與福建廈門話、漳州話比較接近。不過,台灣閩南語經過四百年演化,閩南語的漳州話和泉州話在台灣發生融合[71],加之部分詞彙吸收臺灣南島語言日語荷蘭語等外來語,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無論是腔調、語詞內容上存在不少差異[72]。例如廈門話中,柳聲母接近於濁齒齦塞音[d](鼻化韻母時作齒齦鼻音[n])和濁雙唇塞音[b](鼻化韻母時作雙唇鼻音[m])的對應[73]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偏泉漳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74]。因為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71]台灣日治時期,政府曾長期將廈門話發音奉為標準音而編纂辭書[75],但這種觀念由於兩岸分治,現在已經消失[76]

在台灣,以臺灣閩南語母語泉漳族群是台灣第一大族群[註 2]。而改用閩南話客家人被稱為福佬客。根據2009年《台灣年鑑》,大概有73%的臺灣人會使用臺灣閩南語。然而有部分人士認為,台灣閩南語不能稱為台灣話,因為在台灣有台灣客家語、原住民語的存在[70]

宗教信仰

台北艋舺龍山寺

福建移民渡海來台時,大多從故里迎請地方神祇,分靈侍奉。閩台地區三大共同的民間信仰為:媽祖臨水夫人保生大帝。台灣地方宗教大多源起於大陸閩南地區,媽祖信徒眾多,每年均舉辦赴閩朝拜活動的風俗習慣[79]。部分台灣人認為,「中共將閩台宗教交流視為統戰之工具,表面上以熱忱友善方式歡迎到訪交流,實則以敵對的方式進行嚴密監控,而之所以積極推動對台宗教交流工作,完全出於「祖國統一」政策之需要」[79]

明清時代來自福建等地的移民,帶來許多高僧信仰。如福建泉州安溪縣清水祖師信仰、顯應祖師信仰,閩西定光古佛信仰等。而高僧信仰在台灣亦會道教化、如道教廟宇、鸞堂也時常奉祀原屬佛教禪宗達摩祖師濟公普庵禪師等。一般來說,台灣道教來自福建泉州與漳州一帶盛行的天師道。福建道教閭山派,一直都是台灣主要信仰之一。[80]

建築

鹿陶洋江家宗祠是臺南市文化資產

近代以前,台灣的建築多屬閩南式與福州式。台灣特色的閩南園林建築有新竹潛園台南吳園霧峰林家萊園板橋林家花園[81]。位於臺北市艋舺龍山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泉安惠安南安)的移民所建,艋舺清水巖是由福建泉州安溪移民所建,大龍峒保安宮是由福建同安縣人所建,合稱「台北三大廟門」[82],此外還有木柵指南宮台北孔廟火山碧雲寺等閩南風格的廟宇[83]。閩南風格的民宅在台灣中南部較多,代表建築有後壁黃家古厝[84]、鹿陶洋江家宗祠等[85]

戲曲

台灣漢族戲劇起始於清朝[86],其中南管戲高甲戲起源於福建泉州[87]。形成於臺灣的戲曲歌仔戲,由漳州移民的錦歌發展而成,並且回傳福建閩南地區。

飲食

工夫茶是閩、台等地的一種泡茶方式。

飲食、裝飾方面也受福建習俗影響,只是到近幾十年才開始有些變化[9]台灣菜素有「湯湯水水」之稱。因為早期能移民來台的漢人(又其以閩南人佔多數)只限男性 ,由於要忙於農耕開墾,而且當年的物質也不如今日充裕,為了方便,他們常常煮一鍋可為湯又可為菜的菜,既營養又方便。閩南式羹湯至今在台灣民間依然受各族群喜愛,其中西魯肉生炒花枝香菇肉羹湯等為代表。[88][89]

工夫茶Kang-hu-tê)是閩南泉漳廈、廣東潮汕以及台灣十分流行的茶文化;「工夫」一詞即代表為一種仔細講究且費時費工的茶藝精神[90]。這項茶藝「工夫」除了表現在製茶與泡茶等準備方面之外,也充分還表現在品飲和茶具等享受方面[91]

教育

1687年,福建科舉鄉試,對台灣考生另編字號、單列錄取名額,首次錄取台灣舉人。同福建內地各府一樣,台灣鄉試諸生多到福州參加考試。考前、考後一般在福建內地居留幾個月訪學、會友,形成了定期的文化交流[14]。創辦於1916年的福建協和大學在台灣日治時期,先後招收了林炳垣、林澄水和鍾天爵等幾名台灣學生[92];創辦於1921年的廈門大學在1921至1945年間共招收了13名台灣學生[93]

2015年,福建全省69所高校與台灣百餘所高校簽署了500多份合作交流協議,並引進了132名台灣優秀教師;2016年將繼續引進約200餘名台灣全職教師。與此同時,福建還設立高校台灣學生專項獎學金,吸引台灣學生來閩就讀。據統計,福建來台就讀人數為在台陸生的四成;來閩就讀的台生為在陸台生的六成。[94]

比較

名稱 福建 臺灣
地圖
歷史政權行政區 大明福建布政司
大清福建省
中華民國福建省
中華共和國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僅部分閩贛交界)
大肚王國大龜文酋邦瑯嶠下十八番社

荷屬福爾摩沙西屬艾爾摩沙
東寧王朝承天府
大清福建省 福建臺灣省
台灣民主國
日治臺灣

現今政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現今行政區 福建省 福建省 臺灣省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臺中市 臺南市 高雄市
行政區徽
實控面積(km² 平方公里) 124,000 180.46 25,110.00 271.80 2,052.57 1,220.95 2,214.90 2,191.65 2,951.85
人口 41,540,086[95] 153,876 7,043,545 2,602,418 4,030,954 2,268,807 2,820,787 1,874,917 2,765,932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335 852.71 280.51 9,574.76 1,963.86 1,858.22 1,273.55 855.48 937.02
行政中心 福州市 不適用 不適用 信義區 板橋區 桃園區 西屯區 安平區
新營區
苓雅區
鳳山區
最大城市(人口) 泉州市
(8,782,285)
金門縣
(140,597)
新竹市
(451,412)
大安區
(302,644)
板橋區
(557,114)
桃園區
(457,245)
北屯區
(287,344)
永康區
(235,415)
鳳山區
(359,576)
GDP (國際匯率)(百萬美元) 636,288 [96] 669,034 [97]
人均GDP (國際匯率)(美元) 15,323 [96] 36,051[97]
GDP增長率 3.3% [96] 3.12% [97]
進出口總額(百萬美元) 203,491 [96] 631,028 [97]
人類發展指數 0.769 () [98] 0.916 (極高) [99]
森林覆蓋率 62.96% 60.71%[5]
行政管轄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政府
(實質廢止)
臺灣省政府
(實質廢止)
臺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 桃園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
政治領袖 省委書記周祖翼
省長趙龍
省主席
(不再派任)
省主席
(不再派任)
市長
蔣萬安
市長
侯友宜
市長
張善政
市長
盧秀燕
市長
黃偉哲
市長
陳其邁
兩岸事務機構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地方事務機構 福建省人民政府
台港澳事務辦公室[100]
不適用 不適用 臺北市政府
大陸小組[101]
(無) 桃園市政府
兩岸事務小組[102]
(無) 臺南市政府
兩岸小組[103]
高雄市政府
兩岸小組[104]

參見

參考文獻

注釋

  1. ^ 台灣海峽最窄處位於福建平潭島與台灣新竹之間。
  2. ^ 截止1996年,全球以閩南語(包括潮汕話、海南話等)為母語的人數約為8000萬人[77]。2007年,閩南語的母語使用者人數約為4692萬人[78]

腳註

  1. ^ 福建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 福建省統計局. [202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2. ^ 2016年8月人口統計資料. 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 [202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3. ^ 人民幣53109.85億元,參見2022年各省GDP. 騰訊新聞. 2023-01-21 [2023-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2). 。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91元人民幣轉換為美元。
  4. ^ 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 (PDF). 行政院主計總處.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1-06-04 [2021-06-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08). 
  5. ^ 5.0 5.1 2015年森林資源現況與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6. ^ 譚舯. 闽台文化.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統一論壇》. 2011-12-23 [2016-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8). 
  7. ^ 新闻背景:闽台“五缘” 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 搜狐新聞. 中新社. 2009年5月15日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8. ^ 8.0 8.1 李偉賢 郭惠蘇. 閩臺緣博物館:凝聚兩岸炎黃兒女的共同記憶. 華夏經緯網. 2010-10-20 [2016-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8).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林其泉. 台湾的根在福建 (PDF). 閩台關係史. 廈門大學歷史系. [2016-1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0-12). 
  10. ^ 台湾林姓. 福建省情資料庫. 2009-06-18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2). 
  11. ^ 唐文基. 福建古代经济史.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 335. 
  12. ^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華夏經緯.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13. ^ 先王實錄》:「承天府安平鎮,本藩暫建都於此,文武各官及總鎮大小將領家眷暫住於此。」
  14. ^ 14.0 14.1 14.2 14.3 汪毅夫. 闽台缘与闽南凤: 闽台关系, 闽台社会与闽南文化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2). 
  15. ^ 戴寶村. 移民臺灣:臺灣移民歷史的考察. 台灣月刊. 台灣省政府. 2008年8月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9). 
  16. ^ 劉寧顏 (編). 《重修臺灣省通志》. 臺北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 
  17. ^ 列傳. 中央研究院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 [2016-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8. ^ 鄭政誠.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福建鐵路的規劃與佈局(1898-1912) (PDF). 《史匯》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2006年9月, (第十期): 1頁 [2016-10-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05). 日人領臺後不久隨即以臺灣為基地,展開對福建的侵略 
  19. ^ 梁華璜 2001
  20. ^ —. 略论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对厦门的新闻殖民活动.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10年, (第1期): 125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1).  |author1=|author=只需其一 (幫助)
  21. ^ 梁華璜 2001,日據時代台民赴華之旅券制度
  22. ^ 展品資訊 日本帝國海外護照. 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0). 
  23. ^ 1900年美國報紙頭版的“廈門事件”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人民網. 1900年美國報紙頭版的「廈門事件」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2016年3月21日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0). 
  24. ^ 褚靜濤. 陈仪与福建台湾研究. 近代中國研究. 《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2007年3月6日 [2016-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5). 
  25. ^ 李怡; 張堂錡.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 第二輯. 2016年6月1日: 250 [2016-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5). 
  26. ^ 26.0 26.1 26.2 26.3 單玉麗. 福建在海峡两岸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PDF). 東亞論文. 2010年2月1日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05). 
  27. ^ 許雪姬. 《臺灣歷史辭典》. 臺北: 遠流出版. 2004: 64-65. ISBN 9570174293. 
  28. ^ 「台車入閩」陸委會拒評方案. [2016-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29. ^ T. Ichiye. Ocean Hydrodynamics of the Japan and East China Seas. Elsevier. 2000-04-01: 301– [2013-01-22]. ISBN 978-0-08-08707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3). 
  30. ^ 石謙; 蔡愛智. 閩中-台中古通道的地貌環境:兼議“東山陸橋”的通行條件. 科技導報. 2008-08-18, 26 (22): 75–79. 
  31. ^ 31.0 31.1 王秀芝. 地理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青蘋果數據中心. 2013年11月27日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32. ^ 耿慧玲. 祠祀與廟祭 臺灣地區的祖先祭祀 (PDF). 朝陽科技大學機構典藏. 朝陽科技大學. [2014-01-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26). 
  33. ^ 中華民國福建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官方網站
  34. ^ 金门地理. 金門觀光旅遊.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3). 
  35. ^ 金門地質、區位、生態. 金門觀光旅遊. 金門縣政府. 2016-10-11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0). 
  36. ^ 氣候地景. 馬祖國家風景區. 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 2016-05-16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2). 
  37. ^ 37.0 37.1 李培齊. 金馬地區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影響 (PDF).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9年9月 [2016-1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13). 
  38. ^ 中國對台導彈 將達1800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0年08月09日
  39. ^ 簽ECFA後 中國對台導彈不減反增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5.
  40. ^ 中国在福建部署近百枚M11导弹. 自由亞洲電台. 1999-11-28 [201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6). 
  41. ^ 41.0 41.1 解放军对台作战主力进行火箭炮跨海打击演练. 國內軍情. 2016-08-29 [201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7). 
  42. ^ 台灣期待大陸逐步撤除對台灣導彈. [201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6). 
  43. ^ 南方朔. 新新聞/「誤射」你相信嗎?只是「有理由的挑釁」?. 三立新聞網. 2016-07-07 [201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7). 
  44. ^ 台湾误射“雄三”导弹 阴谋论甚嚣尘上.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1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6). 
  45. ^ 大陆在福建部署巨型雷达 台14亿美元“铺路爪”成睁眼瞎. 觀察者. 2014-06-07 [201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7). 
  46. ^ 吳冠瑾. 闽南语特种部队 模拟对台作战. 中時電子報. 2015年7月11日 [201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6). 
  47. ^ 解放军驻福建第31军在东南沿海大规模登陆演习(图). 新浪軍事. 央視. 2016年1月21日 [201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1). 
  48. ^ 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 2015-12-30 [2016-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4). 
  49. ^ 49.0 49.1 從漁獵到現代化. [2016-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50. ^ 施懿琳 2013,第309頁
  51. ^ 盧世祥. 面對中國經濟新統戰 政府不能再鄉愿了.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6-09-24 [2016-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9). 
  52. ^ 国家发改委发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 東南網. [201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2). 
  53. ^ 53.0 53.1 許雪毅. 2015年闽台关系十大新闻揭晓. 新華網福建頻道. 2015-12-30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54. ^ 2016年第1季度福建省对台湾进出口降幅明显.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州海關. 2016-04-29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2). 
  55. ^ 增速达8.1% 闽GDP 2020势超台. 大公網. 2018-01-27 [2019-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4). 
  56. ^ 米南. 福建省長:2015年閩GDP已達台灣80%. 文匯網. 2016-03-06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57. ^ 57.0 57.1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 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1928. 
  58. ^ 楊傑銘. 論清代遊宦文人作品中原住民形象的再現. 台灣文學評論. [2016-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5). 
  59. ^ 曹永和.包樂史,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一重拾失落台灣歷史之一頁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6-11.,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
  60. ^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 中央社. 2014年3月31日 [2015年10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4日). 
  61. ^ 徐富珍、陳信木,《蕃薯+芋頭=臺灣土豆?——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
  62. ^ 閩客族群85%有原住民血統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14.,自由時報, 2007年11月18日
  63. ^ 賀晨曦. 台湾黄姓. 中國台灣網. 2008-06-02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3). 
  64. ^ 江林宣. 蔡姓. 閩台姓氏源流網. 2010-06-28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65. ^ 《臺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 陳慈玉編著,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 ISBN 957-02-4068-7
  66. ^ 霧峰林家後代細數家族百年風華兩岸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央日報,2015年6月2日
  67. ^ 司馬嘯青,《台灣五大家族(下)》(台北市:自立晚報,1987)
  68. ^ 林連金. 两岸陈氏宗亲拜“开漳圣王” 共话血缘情. 東南網. 2013年6月8日 [2016-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0). 
  69. ^ 施懿琳 2013
  70. ^ 70.0 70.1 吳坤明. 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 (PDF). 臺灣學研究第五期. 臺灣學研究中心: 54–73. 2008年6月 [2016-1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6-06). 
  71. ^ 71.0 71.1 洪惟仁. 漳泉方言在臺灣的融合 (PDF). 國語文教育通訊. 1995, (11,): 84–100 [2017-01-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5-07). 
  72. ^ 董峰政. 尋找源頭─台灣的語言. 台灣時報. 台時副刊. 1999年4月23日 [2016年10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8日). 
  73. ^ 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廈門大學). 1982年10月. 
  74. ^ 我从哪里来?历史多样性. 多樣性台灣.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7-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7). 
  75. ^ 《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匯編》,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國史館,2008-03-01
  76. ^ 厦门话与台湾闽南语的比较. 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6-12-14 [2017-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77. ^ Top 100 Languages by Population - First Language Speakers 13. 1996 [2017-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9). 
  78. ^ Nationalencyklopedin "Världens 100 största språk 2007"(2007年世界100大語言)[2017-01-31]
  79. ^ 79.0 79.1 范宏緯. 兩岸民間信仰交流之研究-以閩台媽祖交流活動為例. 淡江大學. 2008-01-11 [2016-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9). 
  80. ^ 《臺灣宗教》,高賢治,眾文圖書公司,1995年
  81. ^ 施懿琳 2013,第293-309頁
  82. ^ 台北著名廟宇. 台北市文化局. [2016-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5). 
  83. ^ 施懿琳 2013,第312頁
  84. ^ 後壁黃家古厝.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臺灣)). 
  85. ^ 施懿琳 2013,第313頁
  86. ^ 林鶴宜. 台灣戲劇史. 空大出版社. 2003. ISBN 9789576615511. 
  87. ^ 鄭長鈴,王珊. 南音.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3029578. 
  88. ^ 蕭婉寧. 三道絕不容錯過的台菜料理!蔥爆牛肉再次上榜. 2015-01-19 [2016-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9). 
  89. ^ 古遠清. 台湾当下文化与政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016-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8). 
  90. ^ 按照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之解析,閩南語的「工夫」一詞形容「做工精密細膩」之意。
  91. ^ 《潮嘉風月記》:「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致,類非近代物,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朴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
  92. ^ 《閩台關係檔案資料》,第741頁。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年6月版。
  93. ^ 《廈大校史資料 學生畢業生名錄》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0年11月版
  94. ^ 福建将引进200余名台湾全职教师. 國台辦. 中國新聞網. 2016-01-05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2). 
  95. ^ 福建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福建省統計局. [2021-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3). 
  96. ^ 96.0 96.1 96.2 96.3 人民幣資料為:2020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福建省統計信息網. 2021-08-20 [202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國家統計局. 2021-02-28 [202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8974元人民幣轉換為美元。
  97. ^ 97.0 97.1 97.2 97.3 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 (PDF). 行政院主計總處. 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1-06-04 [2021-06-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3-08). 
  98. ^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人類發展指數列表
  99. ^ 我國國際性別平權綜合指數 —— 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8-10-30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31). 
  100. ^ 中共福建省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 [2016-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9). 
  101. ^ 臺北市政府大陸小組設置要點.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31). 
  102. ^ 桃園市政府兩岸事務小組設置要點.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31). 
  103. ^ 訂定「臺南市政府兩岸小組設置要點」.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31). 
  104. ^ 高雄市政府兩岸小組設置要點 (PDF). [2018-12-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2-31). 

書籍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