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首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投票前,请先阅读Wikipedia:投票/首页改版/作品提交的简介。


欢迎光临维基百科!

欢迎光临维基百科,现时时间是05:10 (UTC)。维基百科这是一部人人可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
现在中文维基百科已有1,427,231条目

今天资料

请按上方的按钮检视。

今天是本周的中期 - 星期四了。

1月15日历史上的今天: (如有节日则填这里)

特色内容

2018年8月上旬,热带风暴伊莱亚娜吹袭墨西哥西部,虽规模较小,但仍然引发洪灾并夺去多条人命。伊莱亚娜源自7月26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东风波,8月4日清晨进入东太平洋。接下来系统快速发展,当晚便成为热带低气压。气旋起初层次分明,但很快就因北向风切变大幅削弱并降级。8月5日成为热带风暴,并于次日达到风力时速100公里,气压998毫巴(29.47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此时已经开始发展出风眼墙结构。接下来,伊莱亚娜逐渐同附近的飓风约翰相互交织,结构渐遭扰乱,最终在8月7日被后者吸收。

社区活动

请按上方的按钮检视。

维基百科欢迎你!维基百科是一部自由的百科全书,人人都可以编辑。 各位维基人欢迎按自己的兴趣参与维基百科的专题及创建主题首页,同时欢迎读者阅读感兴趣的主题首页! 编辑页面时,请阁下不要侵犯任何版权,并希望您的内容符合我们的收录标准,我们同时欢迎你编辑现有页面。

维基百科欢迎任何人参与,你可以参加:

优良条目

台风妮妲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四个热带气旋和第二个获命名的风暴。妮妲是2004年台风季的第二个超级台风,达到风力时速260公里(一分钟平均)的最高强度。风暴在菲律宾东南方形成。台风掠过菲律宾东部,导致整个菲律宾群岛出现大雨。妮妲后来向东北加速,在转变成温带气旋的同时掠过日本以东海域。妮妲合共造成130万(2004年美元)的损失,亦导致31人死亡。

新闻动态

嫦娥六号
嫦娥六号

你知道吗?

每日图片

参与维基百科

看过以上的优异作品了吗?如果你都想参加维基百科,你可以先阅读我们的欢迎信息,之后到维基百科入门了解什么是维基百科,编辑手册可教你编辑,并到沙盒练习编辑以测试你是否真正明白如何编辑,当你明白,欢迎你创建条目或编辑页面。
如果你想看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请到这里
对维基百科有不明白之处,可参阅常见问题解答,如没有你想知的答案,请到互助客栈发问 (知识性问题请到询问处发问)。
想看更多文章,请到分类索引选取主题。

姊妹项目

维基百科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运作。基金会旗下尚有其他数个多语言、内容开放的维基计划:

若您在维基百科受益良多,请考虑资助基金会添购设备
欲与中文版取得联系,请至新闻组或寄送电子邮件
If you do not write Chinese but need to contact zh-wikipedia, you can leave your message here.

  • 以上所有日期时间均以UTC计算,但部分地方可能因用户设置的时区而有所变动。
  • 你不能阅读以上的首页吗?如果你的电脑不支援JavaScript,你可能不能正常阅读本首页。你可选择阅读没有图像的纯文字首页或是简单设计版首页。

公告:

更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