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 | |
---|---|
科学分类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门: |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
纲: | 酵母菌纲 Saccharomycetes |
目: | 酵母菌目 Saccharomycetales |
科: | 酵母菌科 Saccharomycetaceae |
属: | 念珠菌属 Candida |
种: | 耳念珠菌 C. auris
|
二名法 | |
Candida auris Satoh & Makimura, 2009
|
耳念珠菌(学名:Candida auris)是一种真菌,它首次发现于2009年,是在日本东京都老年医院一位70岁的日本女性的耳道中分离出来的。[1]耳念珠菌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如念珠菌菌血症、心包炎、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念珠菌是广泛存在自然环境的真菌,常见于口腔、消化道、皮肤及女性阴道。[2]通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容易感染耳念珠菌,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因此耳念珠菌对于普通公众的健康威胁较低[3]。它能够长期存活在患者、医护人员的皮肤表面以及医院设施表面。由于其多重耐药性、致死性高、感染诊断困难,它被称为“超级真菌”。[4][5]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已将耳念珠菌列入“紧急威胁”名单。[6]耳念珠菌的生物源头暂不清楚,自然环境中目前还分离不到该菌,国际同行推测该菌是近年来进化出来的、能快速地适应并定植于人体的新物种[5]。全基因组测序揭示出其具有不同大陆和次大陆上真菌的遗传分离,其中包括东亚、南亚、南美、南非。[7]
物种特征
表型特性
耳念珠菌通常为单倍体,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是白色或奶油色的光滑菌落[8],在显微镜中细胞呈现为椭圆形。该菌株在40摄氏度下生长良好,但在42摄氏度时表现出缓慢和微弱的生长。[9]耳念珠菌的英文名称auris,是拉丁语中耳朵的意思。[10]
基因组
耳念珠菌基因组大小为12.3–12.5Mb, G+C含量为44.53%–44.8%。耳念珠菌基因组中, 主要协助转运蛋白超家族和ABC转运蛋白家族与白色念珠菌同源,这可能是耳念珠菌耐药机制之一。
临床意义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中为数不多能够让人类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真菌,可以侵入血液,感染心脏、脑等人体重要器官。通常情况下,耳念珠菌主要感染免疫系统较弱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如体弱的老年人、新生儿、糖尿病患者、重症监护室患者及术后患者等,对正常免疫力的健康人群发生感染的风险较低。目前,耳念珠菌大多数菌株对氟康唑耐药,不同菌株对其他的抗真菌耐药性存在差异。在美国,约90%的菌株对氟康唑具有抗性,30%对两性霉素B具有抗性,5%对抗棘白菌素具有抗性。[11]对于多重耐药性的病例,可使用高剂量多种抗真菌药联合治疗。[12]
历史
耳念珠菌菌株最早是由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从一名70岁日本妇女的耳道中采集[13],并经米卡芬净此种抗真菌药筛选而得[13]。后续的支序分析显示该菌株为念珠菌属的一个未曾描述过的物种[13][14]。
2011年,韩国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耳念珠菌感染的病例报告[15]。该研究一共报导了三个病例,其中两例来自于2009年其他研究获取的样本,一例则是从1996年保存下来的样本[15]。所有病例都曾发生过持续性菌血症,而其中两例最后死于并发症[15]。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病例报告一开始使用标准检验流程,鉴定出来却是 Candida haemulonii 和 Rhodotorula glutinis,直到后来使用序列分析才证实为耳念珠菌[15]。
2009年至2011年间,印度德里的两家医院又报导了12例病例[16]。
截至2019年2月,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中国[4]、哥伦比亚、法国、德国、印度、伊朗、以色列、日本、肯亚、科威特、马来西亚、荷兰、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南非、韩国、西班牙、瑞士、台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委内瑞拉皆已有病例报导[17]。2019年6月,香港首次验出耳念珠菌,但不属感染,没有病征[2];但2022年10月在伊利沙伯医院爆发感染群组[18];2023年3月24日,香港九龙医院爆发耳念珠菌个案组群[19]。
参考资料
- ^ 耳念珠菌并不可怕,防控是关键. www.sific.com.cn.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2).
- ^ 2.0 2.1 港首現耳念珠菌個案 48歲男患者曾赴瑞士. news.mingpao.com. 明报新闻网. [2019-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6).
- ^ 北京疾控中心:“超级真菌”对公众健康不构成威胁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news.cctv.com.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 ^ 4.0 4.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现中国首例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病例_北京大学医学部. www.bjmu.edu.cn.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 ^ 5.0 5.1 Emerg Microbes Infect.:我国科学家报道中国首例“超级真菌”感染病例——并非所有耳念珠菌都是“超级真菌. www.sific.com.cn.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2).
- ^ 中国已有18例超级真菌确认感染 致死率高达60%被列入"紧急威胁" _深圳新闻网. news.sznews.com.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2).
- ^ 一起发生在重症监护中心的耳念珠菌的感染暴发和感染控制. www.sific.com.cn.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2).
- ^ 中国知网-登录. login.cnki.net.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8).
- ^ Satoh, Kazuo; Makimura, Koichi; Hasumi, Yayoi; Nishiyama, Yayoi; Uchida, Katsuhisa; Yamaguchi, Hideyo. Candida auris sp. nov., a novel ascomycetous yeast isolated from the external ear canal of an inpatient in a Japanese hospital.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9, 53 (1): 41–44 [2019-04-13]. ISSN 1348-0421. doi:10.1111/j.1348-0421.2008.00083.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英语).
- ^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Candida auris | Candida auris | Fungal Diseases | CDC. www.cdc.gov. 2019-01-24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美国英语).
- ^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nd Interpretation | Candida auris | Fungal Diseases | CDC. www.cdc.gov. 2019-03-26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美国英语).
- ^ 优质资讯推荐_腾讯网. new.qq.com.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 ^ 13.0 13.1 13.2 Satoh, K; et al. Candida auris sp. nov., a novel ascomycetous yeast isolated from the external ear canal of an inpatient in a Japanese hospital. Microbiol Immunol. 2009, 53 (1): 41–44. PMID 19161556. doi:10.1111/j.1348-0421.2008.00083.x.
- ^ Candida auris. www.mycobank.org. [2017-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 ^ 15.0 15.1 15.2 15.3 Lee, Wee Gyo; Shin, Jong Hee; Uh, Young; Kang; et al. First three reported cases of nosocomial fungemia caused by Candida auris.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11-09-01, 49 (9): 3139–42. PMC 3165631 . PMID 21715586. doi:10.1128/JCM.00319-11.
- ^ Chowdhary, Anuradha; Sharma, Cheshta; Duggal, Shalini; et al. New clonal strain of Candida auris, Delhi, India.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10-01, 19 (10): 1670–3. PMC 3810747 . PMID 24048006. doi:10.3201/eid1910.130393.
- ^ Tracking Candida auris. www.cdc.gov. 2019-03-27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0) (美国英语).
- ^ 伊院爆耳念珠菌群組 再多2名病翁中招. 东网 (Yahoo!新闻). 2022-10-08 [2022-10-09] (中文(繁体)).
- ^ 九龍醫院爆發耳念珠菌個案組群 7名留院病人情況穩定 - RTHK. news.rthk.hk.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