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Nlu/archive4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P:PNSD在中文维基的使用

Nlu你好,投票不代替讨论的用户编写当中,有我盖过用户R.O.C的内容,当中就提及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做为维基百科的所有者)和吉米·威尔士(做为维基百科的善意独裁者)在对结论的解析的影响,不知道这部分和其他的内容与en百科相关方面是否有异同?而中维作为百科的语种之一,在理事会和威尔士对两个语种的不同对待会否显示两个语种百科的独立性?保障起见,我盖过用户R.O.C的内容,不知道你什么看?-- Ktsquare 留言 2013年5月24日 (五) 01:33 (UTC)[回复]

我对WP:PNSD没有特别强力的看法。我觉得您也许该建议他/她多多讨论,但这并不是我所非常熟悉或有特别意见的方面。谢谢您咨询我的意见。 --Nlu留言2013年5月24日 (五) 03:15 (UTC)[回复]
我对WP:PNSD也没有特别的的看法,只是觉得他/她应该先发起多多讨论才放进他/她作为用户的文章;我当时也有向当时是理事会主席wing的用户讨论页去表达他的行为,不过没有囘覆。既然理事会主席也没有囘覆,也只好盖过等用户R.O.C的后续用户贡献了?-- Ktsquare 留言 2013年5月25日 (六) 15:43 (UTC)[回复]

版权话题

Nlu你好,我们又再次见面了。我请问你在哪里开始看有关维基百科和维基百科基金会以下各计划上版权的事宜呢?-- Ktsquare 留言 2013年5月30日 (四) 16:21 (UTC)[回复]

我想从en:WP:C开始吧? --Nlu留言2013年5月30日 (四) 16:26 (UTC)[回复]

Wikidata的资讯

Nlu你好,就不久以前的一段讨论,请问你是如何知道Wikidata的资讯呢?-- Ktsquare 留言 2013年6月6日 (四) 19:57 (UTC)[回复]

我已不大记得了;可能是英文维基的banner。 --Nlu留言2013年6月8日 (六) 03:39 (UTC)[回复]

没有赵廷隐墓志铭

相关报道中提及的。具体的没有。--Berthe留言2014年1月11日 (六) 06:52 (UTC)[回复]

谢谢。 --Nlu留言2014年1月11日 (六) 06:56 (UTC)[回复]

许寂在《旧五代史》卷七十一有传,enWiki可补。

还有一些十国人物的信息《九国志》亦有记载,可补阙。——巴伐利亚的亨利十七世留言2014年10月29日 (三) 03:22 (UTC)[回复]

谢谢。我对九国志比较不熟悉,所以比较常用十国春秋。我有机会是会看看。 --Nlu留言2014年10月29日 (三) 03:28 (UTC)[回复]

Wade08留言

张善政的问题,我已表明绝不用脏字!

但是他的科技部长任期只到八号!

此可google浏览得知,你错了!

移除错误需要向我道歉!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Wade08对话贡献)加入。

请您再编辑之前先了解一下维基百科的编辑原则。您的编辑有破坏性,所以我需要将它复原。我没有精力分辨那些字眼有破坏性而那些没有。 --Nlu留言2014年12月6日 (六) 13:46 (UTC)[回复]

关于盐城机场的编辑

我认为更好的处理方式是移除国内航线中国内二字,台北之前首尔和香港同样在列,仅移除台北,是否有违背事实?有违中立性? 以上——洋洋留言2014年12月13日 (六) 14:02 (UTC)[回复]

知道了。谢谢。 --Nlu留言2014年12月13日 (六) 14:39 (UTC)[回复]

Hello, Nlu管理员, 感谢您的关注!这条目不是我建立的,想来是从太阳花学运分出来的。事实上,在昨天以前,我完全没碰过这条目,学运期间我也正休维基假。只是觉得滥加非相关资讯无益。我对您提删没意见,但会在其被删除前提取些真值得保留的(如占领公署之法律问题等)。多谢!--WildCursive留言2014年12月13日 (六) 15:03 (UTC)[回复]

有关台湾黑社会条目

您好:一般谈及角头时,台北的范围指的就是直辖市,甚至是1938年至1968年的台北市(含松山)或1938年以前的台北市(不含松山),而不会是台北都会区。其他城市亦同。--Kolyma留言2015年1月2日 (五) 10:44 (UTC)[回复]

那能不能请您做出适当的消歧义编辑?这回我会花上相当多时间做出这些地理上的编辑,原因是在修改有关桃园县升格时,似乎应该顺便将这些长期应该消歧义的地名尽量改到正确的条文。有时候这些作者的原意模糊不清,只能猜测。
但是我也对您的看法必须要(保持尊重的)提出怀疑。台湾黑社会可能您是对的,但是许多这些黑帮的条目,它们把这些黑帮的地盘从“台北”跳到“桃园”或者“宜兰”。似乎现实上黑帮不可能跳过台北县而不在当地活动。我是在屏东市长大的,而我认为,就屏东来说,黑帮是不会只局限在屏东市区的;高雄亦然。特别是,嘉义跟新竹是面积小的省辖市,又跟周围县同名;这些作者的模糊不清当然制造猜测问题,但是似乎必须包括周围县份。
不过,像我所讲的,这些链接不应该继续链到消歧义页面。至少桃园有太多的不应该的链接了。若您不同意我的看法,请您做出应有的编辑,让它们能够直接链接到该有的条目。 --Nlu留言2015年1月2日 (五) 16:10 (UTC)[回复]
已修改,请参考。口语上的“都会区”指的是人口密集之处,而都市规划上的“都会区”则范围复杂得多。例如“台北都会区”包含乌来山区,我想黑社会应该没兴趣吧!--Kolyma留言2015年1月3日 (六) 08:46 (UTC)[回复]
:-) 谢谢。 --Nlu留言2015年1月3日 (六) 08:47 (UTC)[回复]

您好

你好,你能帮助我提高,并链接到这篇文章,感谢: 佩德罗·冈萨雷斯.--83.51.147.109留言2015年1月4日 (日) 12:43 (UTC)[回复]

对不起,这不在我的专长之内。我若有机会时会看看,但我想我大概没有这能力。 --Nlu留言2015年1月4日 (日) 16:07 (UTC)[回复]

请勿没事异动“台”、“台”

如题。--Kolyma留言2015年1月14日 (三) 15:46 (UTC)[回复]

请看看我的解释(在WP:VPP);特别是,请关注一下这些已经改制四年以上却仍不正确的用原名的条文。 --Nlu留言2015年1月14日 (三) 15:52 (UTC)[回复]
习惯用字,没什么对不对的。--Kolyma留言2015年1月14日 (三) 15:54 (UTC)[回复]
请看我的解释,特别是,这种看法跟命名常规抵触。而且,“台北县八里乡”,若在叙述现况的话,就是不正确的,不管是“台”或“台”。 --Nlu留言2015年1月14日 (三) 15:56 (UTC)[回复]

请阁下立即停止异动“台”、“台”

此事已被提出检讨,请立即停止异动“台”、“台”。--Kolyma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6:08 (UTC)[回复]

不应因噎废食;这些四年前就该改动的行政区更新,就算您跟我的看法不一样,也不应该反对,而我已经讲过了:我不会去特意寻找这些台/台之词,但不应因为这一点而本末倒置的把该修改(或重定向,或解释)的编辑也一并阻止。 --Nlu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6:12 (UTC)[回复]
目前链接到台北县的条目剩下这些:[1];这是从超过1,000没有正确链接的条目开始的。我觉得这复查过程应该有个结尾,不应该停住,不管您的看法怎样。 --Nlu留言2015年1月16日 (五) 16:15 (UTC)[回复]

不当删除

Template:员林镇经查纪录未挂速删(即使速删也不得删除自己挂模板的页面)、理由错误,今已复原。—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欢迎参与节目表废存投票 2015年3月6日 (五) 17:07 (UTC)[回复]

纯外语条目速删的实施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纯外语条目速删讨论结束,已被jimmybot存档,且可以按2/3绝对多数通过。看到阁下正在线,不知能都请更新一下template:dbModule:Template:Delete/data,具体代码已经在User:浅蓝雪/子页面,如无问题请直接套用。--浅蓝雪 2015年3月14日 (六) 20:09 (UTC)[回复]

@淺藍雪我对维基码,特别是模板所用的码一向不专门。能够请您给我清楚一点的指令,要我把什么移到什么地方呢? --Nlu留言2015年3月14日 (六) 20:18 (UTC)[回复]
我查了一下,应该是新建一个template:db-a4(参考中文的template:db-a1),加入<includeonly>{{Delete|A4}}</includeonly><noinclude>{{tl|Delete|A4}}</noinclude>;然后在Module:Template:Delete/data里面第78-81行的a3后面加入


{ 'A4', '内容直接复制自其他维基百科语言版本,且完全没有翻译的文章。如果并不是复制于任意其他的维基百科语言版本,请换用{{notmandarin}}。', [=[

!(带有{{inuse}}模板的不适用。!

]=] },

--浅蓝雪 2015年3月14日 (六) 20:28 (UTC)[回复]

又及:我对代码也很不在行。。如果阁下觉得麻烦太大请直接推辞就好,我再找找别人即可。--浅蓝雪 2015年3月14日 (六) 20:30 (UTC)[回复]
如果能请别人的话,也许比较好。对不起。谢谢。 --Nlu留言2015年3月14日 (六) 20:32 (UTC)[回复]
没关系,最后麻烦您个小事,可否帮忙把我那个子页面(User:浅蓝雪/子页面)上的{{d|A4}},改成{{tl|d|A4}}?一不小心忘了,自己也没权限改。然后把下面那个{{hangon|簡直了。。勿刪,幫忙加個tl}}删掉就好。--浅蓝雪 2015年3月14日 (六) 20:51 (UTC)[回复]
又手残了,不好意思。。--浅蓝雪 2015年3月14日 (六) 20:53 (UTC)[回复]
@淺藍雪[2]这是您的意思吗?(还是您要我把您的子页面整个删除?) --Nlu留言2015年3月14日 (六) 20:55 (UTC)[回复]
现在这样就好,多谢了。--浅蓝雪 2015年3月14日 (六) 21:02 (UTC)[回复]

关于六七暴动条目

我是按错了掣,我本来是要制止一个姓李的五毛乱加极左色彩极浓用字 Littleguy留言2015年3月21日 (六) 16:27 (UTC)[回复]

-) 谢谢。 --Nlu留言2015年3月21日 (六) 16:28 (UTC)[回复]

请不要胡乱重定向

樟湖有很多种意思,而且这地方是属于古坑乡辖下之一域,并不能因此重定向,这样会被认为是两者可以相通或等于,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并不合乎使用重定向之意义,照维基百科上惯例都是别称才会用重定向,既然古坑乡并不叫樟湖,相对樟湖本身又具这么多意思,而不是被叫为古坑乡别称,你这样子重定向是实在有滥用之嫌。--114.46.247.205留言2015年4月4日 (六) 11:31 (UTC)[回复]

您的看法不一样,不表示我的看法是“胡乱”。维基是自由百科,您大可扩展樟湖(而看起来您已经这样做了);让它维持“红色链接”的情况,对任何读者都没有益处。我暂时性的把它重定到古坑乡,至少让读者能够看出樟湖在哪里。 --Nlu留言2015年4月4日 (六) 15:59 (UTC)[回复]

重定向

Wikipedia:重定向#不要修正并非断链的重定向连结RalfXἀναγνώρισις2015年4月12日 (日) 16:48 (UTC)[回复]

在行政区改动时,虽然没断链,但是用旧的称呼是不正确的。 --Nlu留言2015年4月12日 (日) 16:52 (UTC)[回复]

请关注

请注意这个名叫Chûng-koet讨论 | 贡献)的自称来自“中国台湾省”用户,他特别喜欢破坏与台湾有关的条目,尤爱做违反台海现状的编辑。--122.90.105.10留言2015年4月22日 (三) 12:20 (UTC)[回复]

谢谢;我有机会时会注意。 --Nlu留言2015年4月24日 (五) 13:58 (UTC)[回复]

福建方言系列条目持续不断遭到台湾浮动IP破坏,疑为User:Chûng-koet所为

福建方言系列条目在这几个月来正在持续不断地遭受台湾浮动IP破坏。此IP非常执着,作出的修改一贯没有任何建设性,妄图把学术条目政治化,与用户User:Chûng-koet的编辑倾向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肯定是同一人。该IP的特征如下:

  1. 把台湾直接归在中国之下[3]
  2. 把“中国大陆”改为“中国内地”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台湾”改为“中华民国”[4][5][6][7][8][9][10][11][12][13][14][15]
  3. 把台湾岛所有县市全部归为“台湾省”之下(事实上台湾存在不属于台湾省的直辖市,如果是真的是台湾人的话不可能不知道)[16][17][18][19][20][21][22]

以上列出的是受他破坏最严重的条目“闽语”。后来他还把破坏的魔爪伸向闽南语泉漳片闽东语莆仙语等条目,做的都是类似的编辑[23][24][25]

除此之外,此浮动IP还有把台湾归为中国一个省的倾向[26][27][28][29]

此组IP与User:Chûng-koet的编辑倾向非常相似。Chûng-koet在“闽语”条目也有不少类似的编辑记录和倾向[30][31][32],也曾把“中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33][34]或“中国内地”[35],“台湾”改为“中华民国”[36],在“中国”内容下(例如中国山脉列表)持续不断加入“台湾”内容[37][38][39],乃至认为台湾的“台湾省”疆域包含整个台湾岛(把台北、高雄等也归入台湾省下)[40]。之前此用户还有把“台湾”改为“中国台湾省”的劣迹。[41][42][43][44][45][46][47]

来自Talk:中国的留言,更加确定这组浮动IP就是User:Chûng-koet本人[48][49][50]

我已经对这种破坏受不了了,每次回退他还锲而不舍地继续同样的破坏。建议管理员赶快处置这个人,监视类似来自台湾的浮动IP的破坏行为,将这类搞政治宣传的渣滓清除,维护百科的公正性。--122.90.102.106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5:13 (UTC)[回复]

对我来说,最近是相当忙碌的时候,实在难以监视所有有关条目。若您能列出您要我特别注意条目的话,我可以将它们半保护。 --Nlu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5:31 (UTC)[回复]
新的一组证据证实这组IP就是User:Chûng-koet无疑,他今天晚些时候作出了同样的编辑:闽语[51][52][53])、闽南语[54][55][56])、泉漳片[57][58][59])、莆仙语[60][61][62])、闽东语[63][64][65])。查User:Chûng-koet那么多条编辑记录,估计他已经是自动确认用户。即使半保护也没用,他用账号登陆以后照样可以编辑。--122.90.102.106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5:55 (UTC)[回复]
我已就今天Chûng-koet的编辑在Wikipedia:当前的破坏对他进行举报。--122.90.102.106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6:11 (UTC)[回复]
谢谢。 --Nlu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6:34 (UTC)[回复]

黑色五月暴动

The current article 黑色五月暴动 as of now is full of misleading misinformation. It is falsely propagated, in western media (which subsequently spread to Chinese media), that Indonesia has engaged in large scale massacres of ethnic Chinese and that the 1965 mass killings were aimed entirely at slaughtering ethnic Chinese. Most Indonesian Communists (who made up most of the people who were massacred) were not even ethnic Chinese. In the 1965 purges, out of a total 500,000-600,000 killed (mostly Javanese Muslims and Balinese Hindus), around 2,000 Chinese were killed. Same thing with 1998. Most of the chaos was Indonesians looting and stealing from Chinese shops but few Chinese were actually killed by the rioters, most of the dead were looters who were burned to death in a fire.

There are false pictures going around the Chinese internet of graphic beheadings which are actually not of Chinese but from other riots in Indonesia like the Sampit riots where Madurese were massacred and beheaded by Dayaks. If you go look up "Sampit conflict" and May 1998 riots on the internet, you are going to find alot of the exact same pictures of the same people getting beheaded because some- to put it charitably- idiotic netizens copied photos about riots in Indonesia without bothering to read the captions on the photos.

I have used reliable sources to write material on English wikipedia on the topic at w:en:Genocides_in_history#Popular_misconceptions_about_alleged_genocide_of_Chinese_in_Indonesia, w:en:Sinophobia#Criticism and w:en:May_1998_riots_of_Indonesia#Death_toll. w:en:Charles A. Coppel wrote extensively on the subject on how western media misleadingly tried to claim that Chinese were mass slaughtered by Indonesians.

This is a sensitive subject and I need help translating and putting it on the Chinese Wikipedia article. There is alot of sensitivity and many Chinese believe that there was a genocide aimed at Chinese in Indonesia and they are going to think that this is like Japanese right wingers denying the Nanking massacre so I need someone to help.Rajmaan留言2015年6月25日 (四) 00:48 (UTC)[回复]

(Using Chinese here for my response since this is Chinese Wikipedia so that whatever other interested party reading my response is likely to be better at Chinese than English - even though (as you know) my English is better than Chinese. Rajmaan, of course, I have never asked you how your Chinese is, so if it's not readable for you, let me know and I'll write it in English as well.)
如果您要我翻译的话,请指定所需要翻译的部分。我会试着翻译(虽然对我来说,中文-》英文翻译要比英文-》中文翻译容易多了)。但是最近我的工作/私人时间都相当有限,这是我最近在维基百科(不管是中文或英文)都没真正在编辑的原因,所以相当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 --Nlu留言2015年6月25日 (四) 13:47 (UTC)[回复]
I want the text over here translated w:en:Genocides_in_history#Popular_misconceptions_about_alleged_genocide_of_Chinese_in_Indonesia.Rajmaan留言2015年6月25日 (四) 21:44 (UTC)[回复]

我看了这笔编辑,如果有这问题,麻烦能顺便通知一下作者我。--Kai留言2015年8月9日 (日) 18:06 (UTC)[回复]

知道了。谢谢。 --Nlu留言2015年8月9日 (日) 20:55 (UTC)[回复]

通知不活跃的管理员

Nlu,您好。您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维基百科了。最近很忙吗?还是对这个计划失去了兴趣?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根据Wikipedia:管理员的离任方针,由于您已经超过6个月以上没有编辑百科全书的条目,您被纳入了“处于不活动状态的管理员名册”。在收到此信的一个月内,如您想保留管理员资格,请开始编辑条目,如这个月内依然没有任何除用户页或用户对话页外的编辑纪录,您将被取消管理员的权限。

感谢您以前对维基百科作出的贡献,也希望看到您重返自由的百科全书家园!-Jimmy Xu 2016年2月1日 (一) 04:42 (UTC)[回复]

因方针更新,阁下日前在用户对话页进行的编辑也可算入活跃要求,故此6个月当从2月9日开始。过早通知尚祈见谅,祝好。--Jimmy Xu 2016年2月1日 (一) 04:44 (UTC)[回复]
应该说是忙碌(工作),还有人生生涯的转变 - 我过去一年的时间在谈恋爱,而将在七月结婚。 :-) 我并不知道我在那之后是否还能有空,但我仍希望能对维基百科有贡献。谢谢您的关心。有管理员的权限是好事,但不需为我做出例外。所以,不管有没有保留着权限,我都不会不满意。 --Nlu留言2016年2月1日 (一) 05:18 (UTC)[回复]

通知不活跃的管理员

Nlu,您好。您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维基百科了。最近很忙吗?还是对这个计划失去了兴趣?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根据Wikipedia:管理员的离任方针,由于您已经超过6个月以上没有编辑百科全书的条目,您被纳入了“处于不活动状态的管理员名册”。在收到此信的一个月内,如您想保留管理员资格,请开始编辑条目,如这个月内依然没有任何除用户页或用户对话页外的编辑纪录,您将被取消管理员的权限。

感谢您以前对维基百科作出的贡献,也希望看到您重返自由的百科全书家园!-FRG2留言2016年8月7日 (日) 06:30 (UTC)[回复]

谢谢您的关心。我最近有不少生涯改变,包括刚结婚,并准备搬家。取消资格不会让我沮丧,但我当然希望能够继续对着计划贡献。我必须看看接下时间怎样。。。 --Nlu留言2016年8月7日 (日) 14:16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

特别星章
新婚快乐。希望能见到您重新活跃于维基 Kegns留言2016年9月1日 (四) 16:14 (UTC)[回复]

@Kegns 谢谢! --Nlu留言2016年9月1日 (四) 23:05 (UTC)[回复]

致 《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读者:

我们想要让您知道,以2017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为期,共有针对方针与指引的新提案25项,已通过4项。谨就通过者加以介绍:

  • 特色图片标准已经修订,图像最少大小放宽至1000像素并订下例外条款。
  • 翻译指引已经修订,增加翻译注意事项。
  • 勇于提问指引已经确立,提醒用户要勇于发问,以达致减少争议。
  • 签名指引已经修订,提醒用户毋须于结构讨论页签署。


编撰小组

R96340
Aotfs2013
J.Wong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54 (UTC)

借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所发送

《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是第一份关注于维基百科政策建设的刊物,由R96340Aotfs2013J.Wong等编撰小组共同编撰,帮助社群成员掌握方针与指引的脉动。《维基百科政策公报》将以月为周期,于每月15日定期发刊,欢迎任何感兴趣于维基百科政策的维基人订阅《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若您没有主动订阅《维基百科政策公报》而收到《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是因为您被编撰小组认为是应掌握维基百科政策脉动的使用者,您可以将您的使用者名称从公报发送名单订阅清单中移除,并在您的使用者页面添加特殊分类以停止透过《维基百科政策公报》掌握维基百科政策脉动。

在过去一个月(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1月14日),互助客栈方针区有新提案29项,已通过有8项。请注意,因应政策变化,原《维基百科政策公报》现已更名为《维基百科政策简报》。
人事变动

  • 9old9已离任管理员。

方针指引变动

方针指引小更改——没有经互助客栈讨论而已修改者有︰


本期公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1月14日 (日) 15:50 (UTC)[回复]


过去一个月(2018年1月15日至2月14日),互助客栈方针区有新提案35项,已通过有12项。
人事变动

  • Stang已当选行政员。

方针指引变动

方针指引小更改——没有经互助客栈讨论而已修改者有︰


本期公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2月15日 (四) 17:58 (UTC)[回复]


过去一个月(2018年2月15日至3月14日),互助客栈方针区有新提案30项,已通过有9项。
人事变动

方针指引变动

方针指引小更改——没有经互助客栈讨论而已修改者有︰


本期简报由《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编撰小组借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发送于 2018年3月14日 (三) 14:5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