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藍家古厝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藍家古厝位於屏東縣里港鄉玉田村玉田路48號。建基於清雍正年間,藍家古厝為里港藍家開台祖藍雲錦所建,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佔地千餘坪,是傳統閩南燕尾式四合院與日治時期仿西洋歷史主義英語Historicism_(art)建築,雖幾經修膳,仍頗具規模。為屏東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1]。藍家後代子孫,族系綿延且散居海內外各地,每年利用農曆春節返鄉祭祖,逐一登載系譜,共同延續族親系譜。

里港藍家古厝

里港藍家發展史

開拓始祖

康熙六十年(1721年),廣東南澳總兵藍廷珍及族弟藍鼎元來臺征討朱一貴朱一貴之亂平定之後,藍家安排一部分族人定居於此地[2],藍家遷台定居一世祖藍雲錦(藍鼎元長子)移民開墾阿里港(現稱里港鄉),「定玉田,建福德正神祠」[3],成為漢人拓墾屏北平原之肇始。藍鼎元家族長子自藍雲錦移居阿里港以來,在阿里港周圍大力拓墾,終於成為阿里港首屈一指的大墾戶。清朝時代,藍家共有二位四品官、一位五品官,儼然是阿里港地區最顯赫的家族,對地方事務有很大的影響力。

富甲望族

直到藍鼎元之第五世嫡孫藍見元(小名「媽田」)時代,藍家仍然擁有七百多甲的土地,且阿里港及附近地區的糖場都是藍家所有。藍家成為里港望族,後經營糖部、米糧,糖、米郊事業有成。藍見元於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主持建築阿里港城的工程,距今約一百六十餘年的歷史,如今阿里港城已拆除,只留下一塊石碑在里港公園內。當年築城乃為防患盜匪,與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李受騷擾事件,阿里港慘遭客籍義民蹂躪有關。阿里港城的城壁是用刺竹圍成,城門則用珊瑚礁石建成,城牆內有二尺深的河溝,士兵巡邏時以河溝為走道。共有東西南北四個門,從東到西距離二公里,從南到北則為一點五公里[4]。藍見元亦出資設立義塚,為今日里港鄉過江村第一公墓。《鳳山縣採訪冊》曾錄:「(義塚)一在過港仔埔港西,縣東北四十二里,縱二里許,橫半里許,咸豐元年藍見元置。」

藍家的第八代嫡孫藍高川(1872年-1940年)更大量購買土地種植蔗園(土地範圍直至現今高雄縣)、創立台灣商工銀行(現為第一銀行前身)[5],成為全臺知名的世家大族。直至日本二戰投降國民政府敗退來臺,仍是阿里港雄霸一方的大亨,旗南古道為藍家向台南府城輸出糖、米要道,為祈求神明庇佑營商順利,而出資建修廟於嶺頂[6]。其堂弟藍高全,字左如,任里港街庄長三十年(1902-1931),亦為里港信用組合(今里港農會)組合長,重視教育,為阿里港公學校創建人之一[7]。下一輩如藍家芳、藍家鼎皆曾任里港鄉鄉長一職。其他像1877年捐地建造里港雪峰書院(今址為里港國小)之藍登輝,亦為里港藍家一系。

里港藍家顯赫一時,與許多政商名人或有私交或有姻親關係。如藍高川辜顯榮林熊徵私交甚篤。前者曾捐助設置里港城城門,後者替基隆顏家為藍家說媒;日本通商產業大臣山中貞則據傳為藍家鼎義子[8][9]藍敏徐永昌將軍之兒媳婦,並與首任台灣地區空軍司令林文奎一家交好;藍敏之兄藍家精與何應欽將軍為至交;前屏東縣縣長,地方望族張山鐘之妻為藍鼎元八代孫藍奎,三子張豐緒曾為中華民國內政部長,長女嫁予前司法院院長戴炎輝,相關紀錄族繁不及備載,關係至遠的甚至有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將軍孫立人娶藍家女侍美英為妻一事。

建造年代

藍家古厝的確切建造時間已不可考。一般相信藍雲錦於康熙末年朱一貴事件之後至雍正年間來臺(1721-1735年)來臺[10]。其中里港鄉永春村福德祠碑記記載為雍正七年(1729);而其父藍鼎元於1733年逝世,藍雲錦守孝三年後,長居臺灣的時代應於乾隆初年(1736)。相關說法有藍家後代藍敏先生曾述,大厝據傳建於乾隆初年[11] (1736年)。保守的推斷,藍家大厝建造的年代應建於乾隆初年,或最晚不晚於乾隆20年(1755)[9]

古厝之建築

閩南式建築

藍家古厝原為傳統閩南式建築,主要建材都來自於福建漳州;藍家古厝目前的主要建築特色有三。其一:平面為四合院式,二廂及正堂屬於傳統的閩南式建築。其二:廊柱使用紅磚及水泥相間的橫飾帶形式。其三:古厝前有一大前院,其中有一小徑,兩旁綠意盎然,行走其間,恍如置身於清代與日治時代,一頁頁翻閱著藍家的輝煌歷史[12]

藍家古厝建基為九包五、二進式閩南燕尾式四合院,共一百二十門,藍宅除了前廳的主要活動空間外,兩側及後面均遍設廂房,整體呈凹字型。過去人口多,住在兩端的親戚往來,可以由貫穿的走廊通行,雨天也不擔心會淋到雨。

建築之藝術

第一進正廳曾在1923年改建成仿西洋歷史主義英語Historicism_(art)建物(藍高川改建),日式和風建築興建於正廳前,連接正廳後二進形成祭祀內埕,也是藍家後世子孫年度祭祖的所在。藍家古厝前院牆內凹環抱設計,正面主入口設置圓形花壇,用以緩解正面視線的壓力,中央亭廊「凸」出於兩側迴廊,也形成第一道接待空間,主入口仿傳統三關六開門樣式,中間圓形窗式則有藝術裝飾的式樣。中央山牆以勳章卷草泥塑裝飾主題,廊柱採愛奧尼克柱頭,左右拱式迴廊,平添生活雅趣,所以有紅磚及洗石子兩種不同建材交互使用,做出了紅白相間橫帶紋飾,有不同裝飾和色彩、花紋,這是藍家古厝門樓的特色。整體而言,藍家古厝的建築風格氣勢雄偉,充分反映大正年間台灣經濟繁榮,和日本明治維新後接受西化的積極態度。藍家古厝院邸寬敞,院外椰林挺立,院內林蔭密佈,綠意盎然,自然紓解屏東燥熱的空氣。

參考來源

  1. ^ 《2001歷史建築百景專輯》 初版二刷. 臺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2-09-30: 157頁. ISBN 957-01-1200-X. 
  2. ^ 《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臺灣省文獻會[永久失效連結]
  3. ^ 里港鄉福德祠碑記
  4. ^ 清代里港地區的開發[永久失效連結]
  5. ^ 台灣商工銀行(1910年). [2012-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5). 
  6. ^ 《藍敏先生訪問紀錄(1995年)》
  7. ^ 陳秋坤編纂,《里港鄉志》, 2003, 頁357
  8. ^ 陳柔縉.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 麥田. 2022: 347–368. ISBN 9786263102385. 
  9. ^ 9.0 9.1 藍惠宜,《屏東里港藍鼎元在台家族的發展》, 2013 , 頁42
  10. ^ 莊景雅,《一個家族三個時代:里港藍家的政經發展》, 2013 , 頁40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69221/1/800101.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許雪姬口訪、曾金蘭記錄,《藍敏先生訪問紀錄》,頁 4。
  12. ^ 翰林版高中國文 第三冊附錄二〈紀水沙連〉參考資料目錄[永久失效連結]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