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师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楞伽师,又称南天竺一乘宗[1]、南宗[2],是研习《楞伽经》的僧侣,属于真常唯心的如来藏学派之一,曾经短暂存在于南北朝时期。
在中国传统佛教中没有楞伽师,也没有楞伽宗的说法。胡适在《中国禅宗史》中最早提出了楞伽宗这个名称,认为这是一个独立宗派,为禅宗的前身。吕澂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指出“初期禅宗从达磨到神秀都很重视《楞伽经》,甚至因此可以称他们为楞伽师。”。
历史
始于南朝宋中天竺僧求那跋陀罗(又称跋陀)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由于求那跋陀罗译出楞伽经,楞伽师资记推为初祖。后来,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楞伽》传授门徒,成为禅宗/达磨宗的开端[3]。
早期的楞伽师主要活动在中国北方,以修行头陀行为主,重视实践与禅定,人数并不多,也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北周武帝灭佛时,楞伽师南下,将楞伽宗南传,与南方重视义理的佛教风气相激荡,于是形成了后世的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