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動員令/第十七次動員令/籌備討論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文維基百科第十七次動員令

The 17th 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主頁 討論頁 龍虎榜 整體貢獻 申報貢獻 說明書

關於第十七次動員令的籌備討論主要在此進行。此外,也可加入我們於Telegram建立的動員令群組[1],共同參與討論。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相關內容因已經不合時宜,主動撤回,已由BoyuZhang1998(留言)於2019年4月6日 (六) 05:3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以上。望各位維基人留意。有關籌備細節請直接留言至各個段落。——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05:09 (UTC)

導言

可供參考之歷史文獻[開玩笑的]前次動員令的細節:維基百科:動員令/第十六次動員令第十六次動員令進行中討論第十六次動員令籌備討論第十六次動員令相關投票

第十六次動員令完後的檢討

此處簡略列出各與會者提出建議,供作參考,討論請至下方其他段落

  • 取消「頭香」機制,消滅「搶頭香」現象。
  • 主持人審核條目有異議,應以公開討論頁面討論。
  • 主持人審核機制的改善與便利化。
  • 生物條目和行政區劃主題續留。
  • 有對主題的投票應當通知往屆參與的使用者。
  • 放寬新銳頭銜標準。
  • 對擴充條目的編者給予額外鼓勵,特別是拯救小作品及遭到提刪的條目。
  • 容許小條目合併提報。
  • 訂定半自動創建的條目可否納入動員令之規範。
  • 調整對「多人貢獻一條目」之認定範圍。
  • 確立在動員令之後提名優特典的條目是否符合加分資格之規範。

若有缺漏可自行添加。——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CUCC 2019年3月28日 (四) 06:12 (UTC)

時間

日期

按照過去幾年的慣例,今年動員令應在7月第一個星期六(7月6日)揭幕,9月第一個星期日(9月1日)結束。不過由於今年7月1日是星期一,如果按照往年的慣例,本屆動員令的舉行時間將縮短一周。如果要維持動員令舉行時間的長度,按照去年的慣例,今年動員令宜在7月第一個星期六(7月6日)揭幕,9月第二個星期日(9月8日)結束。如果大家同意而且不提出奇奇怪怪的各種方案,今年我們可能可以省掉舉行時間調查這個步驟。預計明年DC18的時候,將可以恢復正常。——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05:18 (UTC)


現有方案:

  • 2019年7月6日(第一個星期六)-9月1日(9月第一個星期日):依據慣例
  • 2019年7月6日(第一個星期六)-9月8日(9月第二個星期日):考慮慣例且保持動員令長度
  • 2019年6月29日(最後星期六)-9月1日(9月第一個星期日):更寬鬆的方案
  • 2019年7月1日-9月1日:不考慮星期的方案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KirkLU對話貢獻)加入。

討論已存檔,並付諸表決。--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4月9日 (二) 03:18 (UTC)

投票已結束。
結果:採用方案二

動員令將於2019年7月6日 (六) 00:00 (UTC)開始,至2019年9月8日 (日) 23:59 (UTC)結束。 --無聊龍·留言·貢獻香港圖片願望單徵集中 2019年4月16日 (二) 02:23 (UTC)

時區

之前若干次的動員令為避免地域中心,開始結束時間均使用UTC時間。但是,考慮到中文社群的實際情況(陸、港、澳、台、馬、新皆使用東八區),因此去年DC16結束的時候,燃燈曾經提議今年開始結束時間使用東八區時間(UTC+8)。——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05:18 (UTC)


建議開啟對時區問題的表決,待選方案為:UTC和UTC+8。--Kirk.Lu 0GA存檔重分類0圖書館 2019年4月3日 (三) 02:49 (UTC)

討論已存檔,並付諸表決。--Kirk.Lu 0GA存檔重分類0圖書館 2019年4月3日 (三) 13:08 (UTC)

投票已結束。
結果:維持原本時區(UTC+0)

--Zest 2019年4月10日 (三) 12:20 (UTC)

頒獎時間底線

由於上次動員令頒獎過於緩慢而遭到詬病,我認為這次必須訂定頒獎期限,並與主持人相關討論一併進行。——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CUCC 2019年3月28日 (四) 06:22 (UTC)


距離最近有效討論已超過三周,現做出總結:

  • 所有動員令相關之優良和典範條目及特色列表提名須於動員令結束之前提名完成,否則無效。對於特色列表,以動員令結束時所在評選期(三十日)為限,該評選期結束時仍未通過之特色列表候選,若未達最長評選時間(九十日),仍可以進行評選,但在本次動員令計分上視作非特色列表;對於優良和典範條目,以現有的評選全程為限。
  • 動員令主持人有義務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評選、計分及授獎情況,以利社群周知。

--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5月5日 (日) 11:54 (UTC)


由於互助客棧方針區正在就特色列表評選期進行修改,已進入公示階段,現就本次動員令頒獎時限相應的修改方案進行公示。

  • 若新的特色列表評選期方案在本次動員令前獲得通過,則本次動員令頒獎時限修改為:對於特色列表,在動員令結束時,若處在基礎評選期,則以初次延長評選期結束(二十八日)為限,否則以當前所在評選期(十四日或二十八日)為限,該評選期結束時仍未通過之特色列表候選,若未達最長評選時間(五十六日),仍可以進行評選,但在本次動員令計分上視作非特色列表。
  • 若當前正在公示的特色列表評選期方案未獲得通過,且維持現行的評選期,則以動員令結束時所在評選期(三十日)為限,該評選期結束時仍未通過之特色列表候選,若未達最長評選時間(九十日),仍可以進行評選,但在本次動員令計分上視作非特色列表。
  • 若新的特色列表評選期方案在本次動員令期間獲得通過,則按照每個條目所采實際用的時限規定為依據。對於現行評選時限規定下的特色列表候選,認定及頒獎時限見第二款;對於新的評選時限規定下的特色列表候選,認定及頒獎時限見第一款。
  • 若當前正在公示的特色列表評選期方案未獲得通過,且其他新的評選期方案獲得通過,動員令主持人團隊得隨時按照上述方案之精神經社群共識修改有關頒獎時限。

以上內容公示七日。--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5日 (二) 07:53 (UTC)

主題

主題建議

今年建議仍然舉行大動員令和中小動員令並舉的動員令。

關於大動員令,Wolfch君去年曾提議將改善條目和新建條目分別對待:新建條目仍然作為大動,而改善條目單獨作為小動。燃燈君建議明確通篇重寫和改善工程之間的界限:有的條目的改善前和改善後沒有一個句子是一樣的,可以作重寫、新條目來算。——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05:23 (UTC)


  • 如果想延續生物類條目的話,建議增加涵蓋醫學類。--Kirk.Lu 0GA存檔重分類0圖書館 2019年3月28日 (四) 10:46 (UTC)
    • 誠如以下無聊龍君所言,再次推薦醫學列為小動員候選,確實算是相對少的一塊。更具體的話,如果能選臨床醫學更好。--Kirk.Lu 0GA存檔重分類0圖書館 2019年3月28日 (四) 15:09 (UTC)
    • 作為生物學條目的編者,我不支持生物學/醫學再列入本次動員令中小動員令主題。醫學(尤其是臨床方面)條目不算中文維基百科非常缺乏的領域,有數名優秀編者(Wolfch, Koala0090, Iv0202等)長年來致力於撰寫,而生物學條目固然缺乏,但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奇缺的領域又何止生物學,差不多大部分學術性領域都差強人意,因此我不認為生物學有連續兩次佔據動員令主題的正當性。又以去年動員令經驗,寫生物學條目的仍多為本來就在寫的人,似乎沒有吸引新編者加入的效果,生物學條目的寫作也有一定門檻(不只醫學與分子生物學,其實物種的條目亦然),如果作為動員令主題,造成短期大量低質量的條目湧現,可能也不是什麼好事,尤其英文維基許多生物學條目的質量也不佳或資訊過時,如果翻譯過來,即使翻譯無誤、參考資料充足,也可能有其他內容上的問題。對於動員令主題,我建議是以寫作門檻低、專業性低、讓大家都有辦法參與的領域為佳。--Wikimycota~🍄跬步千里 2019年3月28日 (四) 18:34 (UTC)
  • 支持延續中國文物保護遺產類小動員令。--Rowingbohe/·專題·方志群2019年3月28日 (四) 14:09 (UTC)
  • 建議增加橋樑類別作中動員令。FranTalk | Contributions2019年3月28日 (四) 14:41 (UTC)
  • 提醒一下各位,中小動員令設立的目標是減輕維基百科的條目量偏重某些範疇的情形,也就是content bias。中小動還是以目前明顯缺乏條目的範疇為主吧。--無聊龍·留言·貢獻香港圖片願望單徵集中 2019年3月28日 (四) 14:58 (UTC)
  • 我推薦16位元1988年至1994年電子遊戲相關條目(注意不是全部的ACG),很多缺失待補。——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CUCC 2019年3月28日 (四) 15:46 (UTC)
  • @無聊龍如果以社會事件作為小動員令如何?畢竟這些條目沒有太多人肯編寫。FranTalk | Contributions2019年3月28日 (四) 22:46 (UTC)
  • 考慮content bias,建議加入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中的女性、女性運動員,女性政治人物。--Wolfch (留言) 2019年3月29日 (五) 01:23 (UTC)
  • 我的意見:
    • 發起人引述WT:DC16說「生物條目和行政區劃主題續留」,生物主題我沒有意見,但是去年行政區劃主題的績效比較差勁,一般來說去屆績效欠佳的主題來年不會延續(除非很多人堅持要加入,比如2017年文保主題的表現很差,但是去年還是很多人支持,所以保留)。當時還有一個建議是設立改善工程主題,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回那邊的討論(我懶),當時已經有幾個人支持,我認為可以考慮。
    • 反對醫學主題,這個論點我已經說了幾年了,說到爛了(雖然我很感謝靖天子提供更專業的論據)
    • 橋樑類太小,不建議,要連隧道、甚至公路/鐵路一起寫才有看透。但是交通科技去年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具體應用算不算呢?去年SzM把自己某篇交通條目的小動員令得分取消了,最後我生氣得連大動員令的得分也放棄,因為我認為他在搬龍門,違反社群的意願。到現在那篇條目還沒有寫完,很大機會要寫到印尼總統選舉之後才申報——如果普拉博沃不提出選舉呈請的話),如果要引入的話,大家要想清楚。
    • 無聊龍的觀點基本上就是我說了好幾年的觀點。
    • 今年我流年不利(這和發起人無關),我只是負責保證動員令不走樣變形,沒別的,大家想要甚麼主題就提出吧,我只會阻截自己認為不能有的主題。--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3月29日 (五) 11:20 (UTC)
  • 那我不建議文物了,我覺得目前行政區劃(尤其是中國行政區劃)的小作品很多,行政區劃也許可以作為小動員令。以及信息技術也有很多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尚屬缺乏(或是小作品)。各位可以考慮一下--Rowingbohe/·專題·方志群2019年3月29日 (五) 13:39 (UTC)
  • 提幾個想法。
    1. 指定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不論是具體的事件、當時建成的歷史建築、在該時期有特殊活動的人物(避免僅當期出生這種極端情況),甚至是涵蓋當時時期的歷史片段(比如XXX歷史 (a年-b年)這類)。但如果是當時設立的城市這種可能就不太合適,對於如何界定這個主題的範圍可能需要費很多腦筋。舉個例子,19世紀;或者和特定的國家相關,比如今年平成結束,是不是可以以平成日本為主題;諸如此類。
    2. 建築物,但不包含構築物(當然也可以包含構築物)。效果肯定很好,很容易想像會被初創條目和交通設施佔領。
    3. 考慮一些最近十年左右有較大進展的學科,比如分子人類學,或者一直斷斷續續有進展的比如考古發現。但是有些要考慮人手的問題,大部分人理解不了的主題不應該排到動員令里。
    4. 學校。希望能多見到一些高質量條目。
  • 考慮主題儘量不要有重疊的部分,有些想法之間本身就是矛盾的,希望有所幫助。 --達師 - 370 - 608 2019年3月30日 (六) 10:56 (UTC)
  • 以上提議中,我覺得女性人物、特定歷史時期與學校(含研究機構)都是相當不錯的主題,另外我能想到的還有飲食料理、特定國家地區(最好是漢字文化圈與歐美之外的)、公園綠地與自然保護區(含國家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書籍等主題。--Wikimycota~🍄跬步千里 2019年3月30日 (六) 18:35 (UTC)
  • 推薦一下圖書博物館類條目吧,一方面門檻相對低,大家可以各自建立或改善自己所生活城市的圖書檔案、博物、美術館,另一方面此類條目的質素、關注度還有限。另,歡迎加入圖書博物館專題TG群[2]--Kirk.Lu 0GA存檔重分類0圖書館 2019年3月31日 (日) 04:48 (UTC)
  • 回應一下上面幾位的意見:
    • 社會事件怎樣定義呢?選舉是,天災人禍是。那麼新科學發現呢?剛剛通車的鐵路呢?即將提交議會的法案呢?這個要搞清楚。
    • 特定時期的特定國家,那麼完了,只有我們都熟悉的國家玩得起這個遊戲。「平成日本」大家很容易寫,但是比方說,「中非帝國」或者「自由民主時期的印尼」,就沒多少人有這個能力寫了(或者要靠翻譯條目。其實CUCC也是很依賴翻譯條目的。)特定時期還好,但是還是不要弄得那麼冷(例如去年伊諾提出「戰間期歷史」,雖然很值得探究,但是大家似乎都沒甚麼興趣,最後折戟沉沙。但是如果是說「二戰」,就很多人願意寫了)。特定國家的話,我跟Cohaf講過,如果限定一個國家,但是不熱門,是很有可能把新手嚇走的。我不贊成設立這麼一個狹窄的主題。
    • 學校的話我比較擔心有人為自己的母校寫完條目之後,發現有人提關注度,要把那些條目刪掉(利申:我的小學是沒有條目的),令新手意興闌珊。包裝成教育類比較沒那麼針對性,也就比較不怕有這種問題。
    • 私心還是想有(公共)建築主題。建築條目比較難濫建(要寫得好需要了解建築營造的術語表達,這是親身經驗),但是一來怕搬龍門(去年的經驗),二來要注意地鐵站要比建築物容易寫得多,容易喧賓奪主(我寫地鐵站最快不到一小時,寫建築物最快兩三天)。
    • 新進學科、GLAM、女性人物、公園、書籍,這幾個我比較支持。--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3月31日 (日) 14:42 (UTC)
      • @春卷柯南社會事件條目的類型分類:香港社會事件FranTalk | Contributions2019年4月4日 (四) 12:45 (UTC)
        • 這樣我就不贊成了。範圍過於狹窄。對一般香港人來說,「中國大陸/台灣社會新聞」也是一個很摸不透的主題,更何況是要其他地方的人寫香港社會新聞。--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4月4日 (四) 12:56 (UTC)
          • @春卷柯南分類:香港社會事件只是參考,中國大陸/台灣社會新聞也可成為社會事件。FranTalk | Contributions2019年4月4日 (四) 23:43 (UTC)
            • 就知道會出現上面那番話了,不過這樣:過去幾屆動員令的主題劃分,很多時候是按照:一、學科(這多多少少視乎學界的意見和圖書分類法),二、穩定的項目頁面(例如基礎條目),以及三,社群同意的定義(例如前幾年的Global South主題)來決定的。維基百科的條目分類很特別,它不是按照傳統的圖書分類法,而是自成一格,基本上只要做得合理,怎樣處理沒有人會管(或者管不了那麼遠)。然後又回到原來的問題:「社會事件」具體是甚麼?就算扯到英文版,「香港社會事件」分類對照英文版,是「香港示威」分類,上面「香港事件」分類以下的子分類還包括「各年香港建立/廢除」、「香港法庭審訊」等等,只是不包括「XXXX年香港」(劃入「各時期的香港歷史」)。可能英文版的分法要比現在連「社會事件」具體是甚麼也說不出的分法要科學得多。當然我還可以編造其他反對理由,例如時事條目管不好有可能會變成破壞/濫編的災區——之前C7傀儡才在DYK搗亂,借編輯時事事件/編年史條目攻擊民進黨。--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4月5日 (五) 13:11 (UTC)
  • 可以恢復化學。--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4月1日 (一) 15:49 (UTC)
  • LGBT、wp:當紅女人/Women in Red英語Women in Red條目、還有上次編輯松有人提出農業條目作為意見,令外有一部分人提議食物。-Zest 2019年4月2日 (二) 17:55 (UTC)
  • 建議女性人物、LGBT、Global South、體育(不包括賽事及運動員條目,以學理為主)小動,整體科學及應用科學中動(條目必須有學理內容)。--無聊龍·留言·貢獻香港圖片願望單徵集中 2019年4月2日 (二) 18:20 (UTC)
  • 支持飲食類條目。--NHC、才不是NPC呢哼!。:.゚ヽ(*´∀`)ノ゚.:。 2019年4月3日 (三) 13:30 (UTC)
  • 生物學、醫學有較大重疊,但在下不建議搞醫學。遺產文物無需限定地域。橋樑、公共建築、公園綠地與自然保護區、圖書館及博物館建議合併。飲食料理、南洋美食建議合併。--雲間守望 2019年4月4日 (四) 13:16 (UTC)
  • 本人建議交通工具類(巴土、小巴、鐡路)、建築類、飲食類,大家有甚麽看法?--KMB-ATENU139 討論2019年4月5日 (五) 07:43 (UTC)
  • 我認為可以的主題有:(3代表必須要,2還可以,1不接受)
    • 飲食料理 2(仁當雞等美食是時候有人來擴寫了,不然維基食堂形同虛設啊[開玩笑的]
    • 中國大陸遺產文物 2(常年主題)
    • 橋樑 2(東南亞就有一堆橋可以翻譯,如果全世界相信更多著名的橋樑需要被創建/翻譯)
    • 社會事件 1
    • 行政區劃 3(動員令很多條目都是行政區劃,也方便我騙分[開玩笑的]
    • 各領域中的女性 1(這個呢拿女議員就可以大量生產,不建議)
    • 1988年至1994年電子遊戲 1(這個更加適合FANDOM)
    • 工程技術 2(又要講清楚了,個人建議縮小至交通運輸)
    • 公園綠地與自然保護區 2(很多地方的確可以寫)
    • 書籍 1(書籍是冷門條目)
    • 公共建築 1(公共建築定義很廣,而且很地方性,比如你可能不知道麥唐納大廈
    • 農業 1(我想不到!)
    • 特定國家地區 3(東南亞、發展中國家、海洋國家都是蠻好的,如果有我個人就會寫馬來西亞的條目咯)
    • 化學 1(專業項目,文科班的編輯只能望門興嘆)
    • 學理類科學 1(不建議,同上)
    • 圖書館及博物館 1(不建議,很多地方的小型圖書館和博物館甚至不夠關注度)
    • LGBT 1(這個範圍狹窄,而且穆斯林會反對的,還是不要好了)
    • 南營國家 3(同特定國家地區)
    • 學理類體育 1(不太建議,但是如果是體育項目就可以)
    • 交通工具 3(這方面的確很需要,希望可以容許使用地鐵車站刷分)
    • 學理類應用科學 1(同化學)
    • 近年有重大研究進展的學科 1(同化學)

另外我本人建議推出歷史政治專題,這兩個可以吸引很多編輯創建(我也可以寫很多政黨/中外歷史),也是較熱門的閱讀條目。音樂也可以考慮一下。 angys 2019年4月7日 (日) 06:11 (UTC)

  • 又要當話癆了:
    • 和去年相比,其實我對飲食主題的看法沒甚麼變化,不過今年支持這個主題的人比較多,也就比較難阻擋了。
    • 公園/綠地/自然保護區並不算是建築物,只能說是公共設施。因為公共建築及設施範圍過大,而且我們不熟悉就要否決,我就不同意了,以前我們出現過更大的主題(世界各地),而且應該沒有人熟悉所有地方的公共設施吧,比如我離開了熟悉的國家,就不知道人家的官署和圖書館是怎樣了。然後我和Kirk之前提出圖書博物館主題的時候,並不是側重於圖書博物館建築,而是要覆蓋圖書博物館管理(圖書分類法/不可出國文物的展覽規定等)等等,甚至包括藏書(叢書、文庫)、展品和展覽(雖然不久之前我們在這方面遇到不愉快的經歷),籠統的併入公共建築及設施並不合適。Angys說「很多地方的小型圖書館和博物館甚至不夠關注度」,至少大的有吧?只是大家都不願意找來源去寫而已。
    • 不贊成交通類,過於熱門了,之前東南亞某兩個城市的軌道交通條目,到快要通車的時候就多了很多人X改。更別說其他熱門地區的交通運輸了(雖然落後國家的交通運輸值得寫,但是要是就那樣,交通主題的話,就像Clithering說的那樣,大家肯定集中撰寫在地的交通體系。)
    • 我得說清楚了,行政區劃主題去年遇冷,除非很多人極力保留,否則按照過去幾年的常規慣例,應該涼了,就當我反對好了。
    • 動員令必須同時重視文科和理工科,不可以說「我是文科」,就把所有理工科主題否決掉,不然理工男女很沒有食慾。至於學理類主題,好像是WG/Jasonzhuocn的主張轉化成和平的主意,當年的理據大概是:一來學理類條目要寫得好,比實際應用類條目難得多(這也是去年工程技術類搬龍門的主因),二來對某些領域來講,非學理類條目特別容易濫建(例如體育,還記得某某人吧),所以應該獎勵那些寫學理條目的人。這樣做也可以鼓勵那些專業人士參加動員令,撰寫高質條目,令動員令更加專業。
    • 書籍不至於曲高和寡或者敏感吧(至少相比起哲學和宗教)。
    • 維基百科的性別比例一向失衡,一離開我們熟悉的國家,這個狀況就特別嚴重,連英文版本也做不好,何況我們,所以恢復女性人物主題我看還是有積極意義的(特別是之前我籌辦WikiGap失敗之後就沒有心機推動線上的WikiGap Challenge,就當是補償好了)。至於Angys以「女議員就可以大量生產」這個理由來反對,我覺得不那麼站得住腳,因為「以男性居多的全國人大代表也可以大量生產。」LGBT同理,雙性人很稀有,第三性也不常見,範圍狹窄很正常,而且如果因為不清真就要否決,我看可能連女性人物主題也得否決掉了。之前印尼的廣播委員會才認為我用戶框頂某位女明星所屬的組合淫褻呢,印尼可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 特定國家見上,文化遺產同WQL。恢復Global South也可以,但是可能需要收窄範圍,因為往年不設限的後果就是颶風、體育條目氾濫。
    • 心裏不想動員令設立任何形式的ACG主題(理由我去年說到舌頭爛掉了),不過只要改善工程單列,Eric想做到的目標一樣可以實現。(不過可能會有人說改善工程單列對擴充條目的獎勵不充分,還有人說要檢討改善工程的定義。)
    • 歷史和政治不建議,歷史條目寫起來挺考功夫的,就算我用既有來源撰寫印尼歷史條目,卻仍然需要了解那些語言的音標、詞彙學知識、有時候還需要翻查相關的原文來源,了解專有名詞應該怎樣翻譯(例如日佔時期的一些專用名詞最好參考日文資料),或者事情的來龍去脈。政治是極具爭議的複雜話題,撰寫之前需要理解的知識包括:政治制度的設計和相關法源(例如分組點票)、國內/地區內的政治勢力都在打甚麼算盤(例如我不清楚英國國會為了脫歐分成了多少個利益群體),外部因素對政治的影響(東歐劇變/阿拉伯之春)等等。拋棄這些基礎知識當然可以,不過結果就是濫編,例如不少歐洲歷史條目/DYK上面一大票不見得會過的政治條目。更別說政治爭議是非常有可能蔓延到維基百科的。--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4月7日 (日) 11:12 (UTC)
  • (&)建議增加「中國大陸的鐵路」這個主題。目前,不少大陸的車站和鐵路線都還是小作品,希望通過此次動員令,這些條目能得到改善。Johnson.Xia留言2019年4月12日 (五) 15:32 (UTC)
  • 關於體育,我也覺得這一屆DC僅限學理類就行,不過我是覺得這一屆其實完全不需要體育,因為體育並非熱門,而且這一屆不設好能夠為明年的DC設立體育讓路(就怕有人說非熱門連續幾年DC都有不好),畢竟明年DC期間剛好會有東京奧運(所以明年DC如果提議體育僅限學理類我會反對)。--№.N留言2019年4月17日 (三) 15:10 (UTC)
F1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相關內容因已經不合時宜,主動撤回,已由KirkLU(留言)於2019年5月1日 (三) 17:06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 這是全球三大體育項目,在中國變成小眾了。。。。。很多賽季,車手,大獎賽都沒條目,趕緊翻譯吧。範圍不小。知道為什麼我的立場頁是紅色的了吧窩法乙烷,為什麼討厭黃綠藍了吧,呵呵。再見,維基。Nano Kid C39H42O2 2019年5月1日 (三) 10:01 (UTC)
  • 主題不小,很多車手,賽季,分站賽,賽道等等都沒條目,而英語有,只需翻譯,而且有一定格式,完成的話條目數驟增1000+比如[[3]]Nano Kid C39H42O2 2019年5月11日 (六) 09:20 (UTC)
傳統百科類

清單

由於上方討論過於冗長,我在這裏列出目前所有由各位提出的主題清單,並包含遭到反對及可能重複者,惟暫時不計入改善工程:

  • 生物學
  • 醫學
  • 飲食料理
  • 中國大陸遺產文物
  • 橋樑
  • 社會事件
  • 行政區劃
  • 各領域中的女性
  • 1988年至1994年電子遊戲
  • 工程技術
  • 公園綠地與自然保護區
  • 書籍
  • 公共建築
  • 農業
  • 特定國家地區
  • 化學
  • 學理類科學
  • 圖書館及博物館
  • LGBT
  • 南營國家
  • 學理類體育
  • F1
  • 交通工具
  • 中國大陸鐵路
  • 學理類應用科學
  • 近年有重大研究進展的學科

好多 Orz 要提出新意見者請在分隔線上方提出,本處僅供彙總。——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CUCC 2019年4月3日 (三) 14:10 (UTC)

傳統百科類條目

本次動員令的主題建議環節已經於2019年5月15日 (三) 11:00 (UTC)結束。以下是截至此時所有的主題建議及其建議者。

主題 建議者 主題 建議者 主題 建議者
生物學 Cohaf (討論 工程技術 (不詳) LGBT -Zest (討論
醫學 KirkLU (討論 公園綠地與自然保護區 靖天子 (討論 南營國家 無聊龍 (討論
飲食料理 靖天子 (討論 書籍 靖天子 (討論 學理類體育 無聊龍 (討論
中國大陸遺產文物 Rowingbohe (討論 公共建築 Temp3600 (討論 F1 NanoKid (討論
橋樑 Fran1001hk (討論 農業 -Zest (討論 交通工具 SH6188 (討論
社會事件 Fran1001hk (討論 特定國家地區 靖天子 (討論 中國大陸鐵路 Johnson.Xia (討論
行政區劃 Cohaf (討論 化學 Leiem (討論 學理類應用科學 無聊龍 (討論
各領域中的女性 Wolfch (討論 學理類科學 無聊龍 (討論 近年有重大研究進展的學科 Hat600 (討論
16位元電子遊戲 Ericliu1912 (討論 圖書館及博物館 KirkLU (討論 傳統百科類條目 Leiem (討論
音樂 *angys* (討論 信息技術 Rowingbohe (討論 學校和科研機構 Hat600 (討論

提議階段有關的討論已經存檔,有相關需要者請移步存檔頁面。

@-ZestBowleerinCohafEricliu1912KirkLULeiemRichard923888RowingboheTemp3600無聊龍靖天子Fran1001hkWolfchNanoKidSH6188Johnson.XiaHat600春卷柯南由於以上主題中存在大量範圍重複之主題,因此本階段討論重點在於對範圍重複主題的合併問題。如經建議者之間或社群整體共識,可以合併某些重複主題;建議者亦可以撤回主題;惟不能新增主題。

本階段討論結束時間為2019年6月7日 (五) 12:00 (UTC),之後進行本次動員令主題的投票。--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2:03 (UTC)



本次動員令的主題整理環節已經於2019年6月7日 (五) 12:00 (UTC)結束。主題投票將於2019年6月10日 (一) 00:00 (UTC)開始。


本次動員令的主題投票已於2019年6月25日 (一) 12:00 (UTC)結束。當選主題為:

  • 學理類科學
  • 學理類應用科學
  • 公共建築
  • 圖書檔案館、美術館及博物館
  • 行政區劃
  • 各領域中的女性
  • 傳統百科全書條目

以上。

表決辦法

可能大家都知道,過去幾年決定主題的辦法是:收集公眾意見,然後提出一個主題方案,較多人支持的主題直接中選,其次者劃入「敗部復活區」,看看大家要哪幾個。主題方案的內容以全票制的形式表決(從去年開始「敗部復活區」改而採用可轉移單票制)。不過這個做法頗具爭議:首先被百戰天蟲反對,然後被燃燈吐槽「敗部復活區」這個安排很有喜感。今年負責小結的人不是我,而是Eric;我私下跟他談過(他同意我轉發到這裏),他是認為應該以平等的角度看待所有候選主題,而不是看看哪個比較受歡迎。然後在那個TG群組引發了一連串討論,內容是今年決定主題的辦法要不要修改。現在拋出幾個方案,看看大家怎樣。最好共識決(雖然如果要表決,還是有時間的)。

  1. 沿用去年的表決辦法(收集公眾意見,然後提出一個主題方案,一般候選主題採用全票制表決,敗部復活區候選主題採用可轉移單票制表決。)
  2. 取消主題方案,首先使用可轉移單票制,選出7個中小動員令主題(也就是在投票表格填寫任意主題),然後以全票制決定這些主題應該劃入中動員令還是小動員令。
  3. 同(2),但是第一輪表決採用全票制,而不是可轉移單票制。(這個辦法比較接近5年前的做法)
  4. -Zest提出的方案,我已經得到他的同意,轉發如下:第一輪表決的時候,給自己最屬意的主題填+3(限填三個),其次者+1(限填四個),最不想看到的主題填-1(限填一個)。然後計算所有主題的得分,選出7個中小動員令主題。他沒有說明第二輪表決應該怎樣做,可能同(2)(3)。
  5. (4)的變種:選定7個屬意的主題,依次填寫7到1,最想看到的主題的填7,其次者填6,如此類推。最不想看到的主題填-1。

--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4月6日 (六) 12:55 (UTC)


用戶 7 6 5 4 3 2 1 -1
例:Example討論 | 貢獻 女性人物 建築物 飲食 公園及保護區 Global South LGBT 交通 醫學

本次動員令主題表決辦法公示已滿一周並沒有反對意見。考慮到:(1) 中小動員令主題設立的目的就是為吸引參與者之注意力,因此此等主題愈多,參與者注意力就愈分散,反而不利於動員令開展;(2) 8個主題(包括一大三中四小)已經是多年慣例,且無社群要求修改之共識。

故確定今次動員令主題表決辦法略則如下:

  1. 今次動員令主題表決為二輪半表決。考慮到採用方案(5)出現平分的可能性比較高,因此有必要作引入敗部復活機制的準備,並將是否引入的問題付諸公決。
  2. 第一輪的投票方式,按照上述方案(5),即選定7個屬意的主題,依次填寫7到1,最想看到的主題的填7,其次者填6,如此類推。最不想看到的主題填-1。
  3. 是否進行敗部復活的投票,為一簡單多數投票,與第一輪同時進行。
  4. 如果社群支持進行敗部復活投票,或者出現必須進行敗部復活投票的情況,則進行敗部復活輪投票,形式為可轉移單票制。
  5. 最後選定的7個中小動員令主題中,選出3個主題作為中動員令,採用全票制。

以上內容公示一周,若無反對即行通過。--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5月20日 (一) 07:57 (UTC)


  • 在此對主題表決方法作一緊急動議:在本屆的主題投票當中廢除「決定已入選主題屬於中或小動員令」的一輪投票,而改為由全體主持人集體決定。根據Wikipedia:動員令所述,區分中動員令和小動員令的原意是「中動員令之主題範圍通常較為廣闊,而小動員令則較為狹隘,不過可得分數較中動員令高。」惟往屆以投票決定已入選主題屬於中抑或小動員令的做法,實際上就把區分中動員令和小動員令的標準從主題的廣闊與狹隘,變成了投票者對主題的喜惡,做法明顯有所不妥。--無聊龍·留言·貢獻香港圖片願望單徵集中 2019年6月5日 (三) 06:08 (UTC)
    • 老實說我贊成,投票的話,總是要靠某幾個有識之士的意見,令結果和「主題的寬度」相稱。就算廢除投票,只要主持人給出合理的劃分理據,我看社群也是可能接受的。不過我沒那麼隻手遮天,最後還是看大家的意見如何了。--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6月6日 (四) 08:50 (UTC)

總結:廢除以投票決定已入選主題屬於中或小動員令,而改由全體主持人集體決定。
現就此公示三天至6月16日 (日) 10:00 (UTC),如無合理反對即視作已獲社群共識通過。--無聊龍·留言·貢獻香港圖片願望單徵集中 2019年6月13日 (四) 09:54 (UTC)

敗部復活

  • 如果有敗部復活,建議強制規定填寫詳細理由,並由主持人集體決定,避免單靠投票。--Temp3600留言2019年6月10日 (一) 15:37 (UTC)
    • 不過實務上,只要寫了理由,還是可以按照個人喜惡/主觀意願來投票(例如「這個我有存貨」)。怎樣才叫客觀呢?經常有人說我跟那群遊樂場主義者相差不遠呢二哈二哈。目前的趨勢是:敗部復活區很可能要設立。設立之後,可能是主持人判斷投票理由是否成立,以及在臨界狀況出現的時候進行判斷。要是他們的決定被管理員推翻,是有可能引來反彈的。要麼就一開始就別設立。--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6月11日 (二) 14:00 (UTC)

對動員令主題範圍的疑問

Wikipedia_talk:動員令/第十七次動員令/投票#主題表決列出的部分主題的「主題範圍」,個人認為有模糊之處,恐怕會有執行上或表述上的問題。例如:

  • 行政區劃:實際存在(過),且用作地方行政用途的行政區劃
    • 意思是有不作地方行政用途的行政區劃?如果不作行政用途,大概也不會叫做「行政區劃」。再說,為什麼要加「地方」兩個字呢?另外,僅舉中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劃為例,漢武帝時代曾劃分過十三刺史部,例如「荊州刺史部」這樣的區劃到底能不能算入呢?如果認為荊州刺史部是一個監察意義上的區劃,而監察畢竟不是行政,所以不算;但是,如果認為中國歷史上並不存在獨立的監察和行政,那這樣的例子又可以算。還可以問別的問題,比方說選區算不算行政區劃?選區說起來也是為行政目的而劃的區,所以可以算(而且中文維基還把選區條目分在了行政區劃分類之下;但是,有的選區僅為選舉而設,並無行政長官和行政機構,那似乎又不該算,選區並不是administrative division,例如中國基層人大代表的選區如果說成行政區劃未免奇怪了些(而且不合憲法)。再比如,雄安新區算不算行政區劃呢?直覺應該算,但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條,雄安新區肯定不是憲法規定的行政區域(中央政府網站解釋說,行政區域也稱行政區劃),雄縣、容城、安新可以,雄安新區不行,當然各種經濟開發區、新區、村、街道、社區也不能算了,是這樣嗎?
  • 社會事件:各地發生之事件
    • 看標題似乎應該是一些治安、經濟等等社會糾紛,或者說是出現在各種新聞媒體社會新聞版面里的事情。但是「各地發生之事件」似乎又遠遠不止「社會事件」,大到世界大戰、全球變暖,小到一樁無關痛癢但是符合維基關注度的官司,都可以囊括在內;甚至都不需要是社會事件,一場地震、超新星爆炸也算是「各地發生之事件」,那算不算社會事件呢?換句話說,世界歷史上的所有事件都符合「各地發生之事件」之定義,那這個主題的意思是,只要是個事件就收錄?
  • 現代音樂:現代音樂相關的流派、歌手、製作人及音樂產業相關的唱片公司、演出公司、行業信息、演出場所等
    • 按照說明,似乎這個主題的範疇更接近於流行音樂。但是「現代音樂」也可以指一戰前興起的嚴肅音樂流派,例如斯特拉文斯基、勛伯格,是否應算在內?另一方面,「現代音樂」亦可理解作「現代」這一時代的音樂,限定的是時間而非作品的風格:例如,生於現代的古典音樂指揮家,他是一個現代人,那他是一個現代音樂人嗎?而現代一詞也很模糊,究竟哪個時代算是現代?一戰以後嗎?二戰以後?
  • 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其他百科全書擁有,而中文維基百科缺少的條目(重定向除外)(參見傳統百科全書專題)
    • 是否可以明確「其他百科全書」是哪些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專題並非一個恆久不變的頁面,確定要以這個頁面列出的所有百科全書為準嗎?而這個頁面所收錄的百科全書也並不夠全面系統。

動員令主題範圍的表述似乎會變成未來正式動員令頁面上的文稿,不準確的表述可能會損傷中文維基的形象,也會給動員令的計分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此外,對於參加主題表決的投票者來說,提名人也有義務講明白到底提名的是什麼主題,也算是對選民負責吧。謝謝。--如沐西風留言2019年6月13日 (四) 17:03 (UTC)


    • "行政區劃"可定義為下設實際行政機關的實體。監察機關如果有足夠數量的下屬人員,而且有明確的組織形式/所屬區域/權力,可按情況納入範圍。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有沒有一個地區政府。
    • "現代音樂"可按較寬鬆的方案定義。根據現代音樂,二十世紀及以後的音樂條目可稱為音樂條目。即使是古典音樂家,他的作品也必然會受到今日的社會文化氣候等影響。個人認為仍可算入。
    • "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將沿用DC16的規定。有意參與該小動員令的編輯請盡快在維基百科: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專題中,加入自己用作參考的百科全書,及列出內裏的條目名。一般而言,DC不會接納動員令開始後臨時加入的百科全書。
  • --Temp3600留言2019年6月22日 (六) 06:54 (UTC)

條目計分標準

DC16時引入的新制度(見下),當年收到壓倒性支持,全程亦沒有明顯反對聲音。因而建議保留。——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05:31 (UTC)

第十六次動員令計分表
達標條目 優良條目 特色列表 典範條目
基礎分註1 -0.0025x2 + 0.52x + 1註2 15 + 0.75x 18.75 + 0.75x 18.75 + 1.25x
不同動員令權重 得分 = 基礎分 * (大:中:小 = 1 :2 :3)
改善條目加成注3 5% 10% 15%
取整 向下取整到個位
備註
  1. x = 條目長度(位元組)÷ 1000
  2. 上限為28分(如上圖藍線所示),適用於長度超過100KB的條目
  3. 改善條目的長度是指改善後和改善前的長度差,並統計截止於提交審核的那一刻。

計分細節

大/中/小動員令是否維持1:2:3的分數

改善條目加成

現就以上三個問題作公示如下:

  • 大/中/小動員令維持1:2:3的分數比例;
  • 改善條目維持分數加成;
  • 改善條目的長度仍然以改善前後長度相減計算

以上內容公示一周,如無意見即行通過。--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5月26日 (日) 08:31 (UTC)

分數曲線

多媒體額外加分

  • 另外再考慮如何給圖片及多媒體(以及說明文字)、表格、列表項、公式和來源加分。 --碸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譜 2019年3月28日 (四) 14:33 (UTC)
    • 是不是有機會帶動一波WP:FP(笑)。--Kirk.Lu 0GA存檔重分類0圖書館 2019年3月28日 (四) 14:40 (UTC)
      • 這個思路很有意思,有聲條目、特色圖片(或者自己拍攝的圖片?對理工科條目作者不太有利)都可以作為額外加分的備選項拿出來討論。公式、圖片說明、表格和列表項目如果在正文裏,原本就是屬於條目內容的,需要考慮一個計分方法把它們算進去,否則為了拿分總會有人想盡方法把這些東西變成文字。總之這個方法可以排除上面說的來源、外鏈、跨語言連結、{{quote}}和註釋刷分的問題,只是可能需要 JavaScript 小工具來計分,如果到時候有需要我可以提供幫助。 --碸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譜 2019年3月28日 (四) 16:29 (UTC)
        • 分數和小數的計分下來也會影響的,不過才剛開始討論嘛...就先不要講什麼了,不然顯得都是白講一樣。如果要用小數點計分並算總分,建議各位計算至小數點後三位(第三位計算方法為小數點後第四位四捨五入)--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9年3月29日 (五) 03:59 (UTC)
        • 我在想,別全部拍的都是捷克製造青蛙垃圾桶就好(笑),百科性要的,質量還是要的。--云间守望 2019年4月22日 (一) 10:34 (UTC)

支持打「√」,不支持打「×」,中立留空或寫「=」,如有其它意見可以額外寫出

  • 什麼是列表加分?--Temp3600留言2019年5月18日 (六) 17:29 (UTC)
  • 什麼是列表加分???—— Eric Liu 坐等萬次編輯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5月22日 (三) 13:41 (UTC)
    • @Temp3600Ericliu1912上方白磷提議的「表格、列表項」。--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5月23日 (四) 16:24 (UTC)
      • @Temp3600Ericliu1912Leiem抱歉我沒怎麼看這個討論頁,剛發現我連在一起的幾句話似乎被拆開了。我上面那句話之前原本還有一句「用<p></p>標籤內的文字計分」,這是前提(現在這句話在底下如何避免刷分那個章節)。這個標籤內的文字包含我們在條目中看到的大部分正文,但不包括圖片的說明、參考文獻、數學公式、表格、列表項目(我原意是指 * 開頭或者 # 開頭的行,也就是這個討論頁上隨處可見的),而這些也是條目的有效組成部分,也應該適當計分。所以如果大家覺得「用<p></p>標籤內的文字計分」可以接受,才需要討論怎麼給「列表項目」額外加分。如果按現在的方式,簡單粗暴地按照條目長度計分,那就不需要考慮什麼列表不列表的。當然圖片、視頻、有聲條目之類的額外加分我覺得是可以的。現在的「列表項目」我不知道下面投票的各位是怎麼理解的,反正我這裏說了我的原意。 --碸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譜 2019年5月27日 (一) 11:21 (UTC)
        • 現在看對於列表是有不少人支持的,對於列表的定義可以討論一下。如表格的形式,以「|-」等表格的符號開頭的表格、以「;」、「:」等通過換行得到的表格、還有模板產生表格(如{{chembox}})等。--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5月27日 (一) 14:34 (UTC)
圖片加分 原創圖片加分 視頻加分 原創視頻加分 有聲條目加分 列表加分 備註或其它 簽名
× 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5月13日 (一) 08:19 (UTC)
= = × Fran·1001·hk 2019年5月15日 (三) 13:00 (UTC)
= 視頻費流量,加載慢,對網速不好的用戶極不友好。能用圖片說明的東西為什麼要視頻? --Rowingbohe♬歡迎加入地方志交流群全世界最好的台州/留名 2019年5月15日 (三) 13:11 (UTC)
= KMB-ATENU139 討論2019年5月16日 (四) 09:29 (UTC)
= = Eric Liu 坐等萬次編輯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5月22日 (三) 13:41 (UTC)
Bowleerin留言2019年5月24日 (五) 13:27 (UTC)
= = 個人認為圖片(尤其是原創的十分值得鼓勵),而視頻未必是可靠來源,因此本人不太同意視頻加分。另外有聲條目可以加快用戶的閱讀速度,而列表條目使內容清晰易明,因此同意這兩個加分制度。

維基地底泥來踩一下 2019年5月25日 (六) 02:43 (UTC)

× × × --Cohaf(talk) 2019年5月26日 (日) 07:49 (UTC)

現在作公示如下:

  • 本次動員令對原創圖片和有聲條目可以實施加分。
    • 原創圖片定義:由主要編者(即提名者)自行創作並以CC-BY-SA協議上傳於維基共享資源並使用於被提名條目之圖片。
    • 有聲條目定義:由主要編者(即提名者)自行以漢語族各語言(一種即可)按照被提名條目被提名時間點前後的內容錄製並以CC-BY-SA協議上傳於維基共享資源並使用於被提名條目之音頻文件作為有聲版本之條目,參見WP:WSW
  • 對於原創視頻和列表是否實施加分,須經由社群投票決定。擬定在一周後進行投票,形式為簡單多數制。
    • 原創視頻定義:由主要編者(即提名者)自行創作並以CC-BY-SA協議上傳於維基共享資源並使用於被提名條目之視頻。
    • 列表之定義須繼續討論,討論並形成共識後公示一周方可進行投票。
  • 關於「自行創作」,指創作者與提名者為同一人,但上傳者可以為其他人,只要明確該等內容之創作者為提名者本人即可。
  • 對於多媒體額外加分之幅度當進行討論並形成共識。
    • 若在本次動員令開始之前無法就加分之幅度形成共識,則本次動員令對多媒體項目一律不加分。

以上內容公示一周,如無異議即行通過。--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日 (日) 12:02 (UTC)

加分幅度

提議1

原創圖片加分:5y(y為原創圖片數量,不含翻譯已有的圖片;原創圖片加分的上限為≤條目原始得分)。有聲條目加分:0.1x(x = 條目長度(字節)÷ 1000)。--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6月9日 (日) 14:45 (UTC)

提議2

原創圖片加分:5y+0.15z(y為原創圖片數量,包含翻譯已有的圖片,翻譯圖片y=0,z為譯文字節數;原創圖片加分的上限為≤條目原始得分)。有聲條目加分:0.1x(x = 條目長度(字節)÷ 1000)。--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6月10日 (一) 15:02 (UTC)

提議3

本提議增加了原創圖片的加分上限,有以下幾個版本:

Per Temp3600:原創圖片加分:5y+0.15z(y為原創圖片數量,包含翻譯已有的圖片,翻譯圖片y=0,z為譯文字節數;原創圖片加分以3張為限)。有聲條目加分:0.1x(x = 條目長度(字節)÷ 1000)。--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6月12日 (三) 05:46 (UTC)

Per Rowingbohe:原創圖片加分:5y+0.15z(y為原創圖片數量,包含翻譯已有的圖片,y的最大值為條目字節數/1500,翻譯圖片y=0,z為譯文字節數)。有聲條目加分:0.1x(x = 條目長度(字節)÷ 1000)。--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6月16日 (日) 06:52 (UTC)

提議4

原創圖片加分:(10y)0.7+0.15z(y為原創圖片數量,包含翻譯已有的圖片,翻譯圖片y=0,z為譯文字節數;原創圖片加分的上限為≤條目原始得分)。有聲條目加分:0.1x(x = 條目長度(字節)÷ 1000)。--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6月12日 (三) 06:05 (UTC)

原創性門檻提議

簡單的化學結構式、流程圖及表格不能達到作為圖片的原創性門檻,因此不計算分數。複雜的作圖仍可加分。--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6月10日 (一) 15:35 (UTC)

另,TG群有討論,建議有效的加分圖片需要同時具有「原創性」和「不可替代性」。--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6月12日 (三) 06:05 (UTC)

就計分方法的總結性公示

現就計分方法的部分細節公示如下:

  • 改善條目認定:鑑於重寫的改善條目之認定雖然可以通過前後文比較的方法認定,但此等認定如用機器,造假可能較易(比如隨便改一些連詞、介詞之類就會被騙過去);而用人工,則耗費時日,故不建議進行重寫認定;改善條目的認定長度仍以條目改善前後長度差為準。
  • 分數曲線之決定:擬以投票形式進行。備選方案:GA/FL:0.75x、0.9x、1.0x、1.25x;FA:1.25x、1.5x、1.75x。最終以與所有投票結果對應倍數平均數最接近之方案作為當選方案。(x = 條目長度(字節)÷ 1000)
  • 對於原創圖片和原創視頻的定義:有效的此類多媒體項目,應當具有以下二個特徵:(甲)原創性,即不能是簡單的化學結構式、簡單的流程圖、表格或白圖填色圖;(乙)不可替代性,即(1)在根本不使用此等內容時,只使用文字無法充分傳達條目的主題,且(2)在維基共享資源中無類似的多媒體項目,或此等原有的多媒體項目並不具有上述的原創性。
  • 對於原創視頻是否應當加分的投票應儘快開始。
  • 對於加分幅度:
    • 有聲條目:0.1x(x = 條目長度(字節)÷ 1000)。
    • 原創圖片:對以下方案進行投票:
      • 計分方案:(y為原創圖片數量,包含翻譯已有的圖片,翻譯圖片y=0,z為譯文字節數)
        • 5y+0.15z
        • ((10y)^0.7)+0.15z
      • 加分限度:
        • 加分≤條目原始得分
        • y≤3
        • y≤(條目長度(字節)÷ 1500)
    • 原創視頻:對以下方案進行投票
      • 計分方案:(k為一張圖片得分,即5分,t為時間,單位為秒)
        • k*((t-1)/4+1)
        • k*(t^0.4)
        • 視作一張圖片(和原創圖片聯合計分)
      • 加分限度:
        • t≤60(或更小值)
        • 加分≤條目原始得分
  • 對於列表:由於如今時間問題所限已經無可能保證該問題的討論充分,故今次動員令不再進行有關討論。

以上內容,投票類公示三日,三日後如無意見即進行投票;其他內容公示七日,如無意見即行通過。--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1日 (五) 13:34 (UTC)


對於計分方法的補加公示如下:

  • 有聲條目的條目長度以條目正文長度計算。
  • 多媒體項目加分為單獨計分,不與大、中、小動員令及改善工程合併計分,即:若某條目為中動員令達標改善條目並有一張原創圖片及有聲條目,則先計算其基礎分,乘以中動員令係數2,乘以達標條目改善條目加成係數1.05,得分再加上一張原創圖片及有聲條目得分,作為最終條目積分。
  • 有聲條目如品質低劣,主持人有權不予計算。

以上內容公示七日。--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1:31 (UTC)

改善條目認定


改善條目的長度

再度提起公示:

根據互助客棧方針區對新條目推薦改善重寫條目之認定之已獲得通過之共識,本次動員令對改善條目之認定如下:

  • 基本要求:改善條目須需要改善;改善條目的改善工作量須超過3500位元組;計分時按照認定的改善工作量計分。
    • 需要改善:在提報人提報貢獻之前,有關條目確實存在需要維基化、更新、翻譯、校對、清理、新增來源作為腳註(缺少來源或需補充來源)、移除非中立內容等問題(由主持人判定);而該提報者將問題全數解決,使該條目不需要存在維護性模板。
    • 改善工作量:為重寫後的總長度與保留的原文長度之差,單位為字節。
      • 若改善後不長於原文:則被保留的原文長度占原文全文不超過1/3。
      • 若改善後長於原文:則須有2/3與原文不同,以(保留的原文長度)/(重寫後的總長度)計算。
      • 重寫文段的認定:必須為整段重寫,即不能是單個詞語(同義詞、各種虛詞)或句式的替換。這由主持人團隊自行裁量判定;主持人團隊有義務對認定的結果向提報者進行告知。

以上內容公示七日。 --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5日 (二) 07:32 (UTC)

請問改善條目是只針對「已有掛上維護性模板」的條目而已嗎?如果動員令期間有參與者發現尚未掛上維護性模板但確實需要加以改善的條目(可能是新創或是長久以來未被發現,所以未掛模板),就直接順手幫忙改善後申報,這種情況下算不算「改善條目」呢?--祥龍留言2019年6月29日 (六) 06:21 (UTC)
(~)補充:個人過去參與第11次動員令時,即因為「改善」的認定問題發生相當不愉快的經驗,所以希望在事前確認清楚。--祥龍留言2019年6月29日 (六) 06:25 (UTC)
@Pbdragonwang:改善條目的「需要改善」之認定當不以其原始版本有無模板為準,而僅以其內容是否確實存在相關問題為準;動員令開始之前一個月以內以及動員令期間新創之條目不適用改善條目。--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9日 (六) 07:16 (UTC)
@BoyuZhang1998:感謝你的說明闡釋。--祥龍留言2019年6月29日 (六) 07:23 (UTC)

是否允許組隊參與

DC16總結建議
  • DC17可以允許組隊提報。比如兩個編者、三個編者共同對條目做出了大量的貢獻,最後條目的分數可以平攤到每個人頭上,或者各位編者在討論頁里商量好分數的比例,最後分數按照比例四捨五入到各個編者的頭上。主持人只需要確認各方已經達成共識即可。(燃燈)

  • (+)支持:支持組隊,每個隊伍可以為其起個名稱,組隊人數至少兩人。組員得分在組隊時決定好,如平均分或加權平均分。--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3月28日 (四) 11:14 (UTC)
  • 本人對組隊持(=)中立態度。組隊固然可以提高成效,但像我這種沒朋友的維基人(就算有都是不太好的下場),還是一個人比較好了[開玩笑的]。所以建議可以組隊,也可以一人參加動員令。--維基病夫學生會💪·留言📣·簽到✒發表於 2019年3月31日 (日) 04:39 (UTC)
  • @Ericliu1912能否定義一下小條目是指「小作品」還是怎樣的嗎? 至於「多人貢獻一條目」要不然也提個案好了,多人合作出來的FA/FL/GA獲得的動員令分數用平分的方式(比如4個人一起合作GA的條目獲得動員令分數60分,那一個人分數就是15分;4個人一起合作FA的條目獲得動員令分數275分,那一個人分數就是68.75分),如果除不盡或者有要用小數/分數表示總分這個提案如何?--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11:46 (UTC)
    • @Z7504幫您從首段移到這個章節了,首段應該是僅供列舉往年總結議的大概。新建議和討論都放在這些具體章節中了。放這裏,您看合適不?--Kirk.Lu 0GA存檔重分類0圖書館 2019年3月28日 (四) 12:15 (UTC)
      • @KirkLU好,感謝。這個提案是對於FA/FL/GA有人會質疑分數計算有問題的一種新的提案吧? 至於要不要納入這種每一位用戶得分不一定是正整數的問題給大家自己做判斷,不要只是為了一個動員令分數吵不停。這個提案就類似樂透頭獎獎金一樣,同一期號碼如果開出至少2注以上的頭獎則獎金平分。同樣的,如果一個條目有多個主編所一起拿的動員令分數也可以考慮用平分的。--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12:21 (UTC)
        • 我覺得平均分配還是會導致爭議的,貢獻較多的人不滿意可能會想辦法把貢獻少的人排除在主編之外。個人還是支持共識制討論出分配比例,並且訂一個 deadline 以防止無盡的爭吵——第一個人提出分配比例若干天內,如果仍未討論出分數分配共識(主持人判定),則該輪編輯不得提報本次動員令,說白了就是誰也拿不到分數。 --碸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譜 2019年3月28日 (四) 16:40 (UTC)
        • 既然連平均分數也不是一個好方法,那還是各自說各話吧[開玩笑的],對不對? 如果要這樣,是阿誰都拿不到分數,那不就等同「有參加動員令等於沒參加」嗎?--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9年3月29日 (五) 03:57 (UTC)


結論:無共識關閉。--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0:58 (UTC)

刷分問題

DC16總結建議:
  • 外部連結、IABot、跨語言連結、堆砌參考資料、引錄原文、大量註釋刷分問題。(Temp3600、燃燈)


結論:無共識關閉。--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0:58 (UTC)

條目審核標準

去年結束時總結時提出的建議:

  1. 整體水準:是否提升至DYK標準
  2. 參考來源:數量是否作提升
  3. 內容篇幅與質量:鼓勵正文充實,是否可能排除非正文字數
  4. 提報與審核:是否可以容許小條目合併提報
  5. 提報與審核:頭香和偷跑問題

——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05:36 (UTC)

整體水準和參考來源

由於此兩項討論內容接近,現進行合併處理。--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5月12日 (日) 16:17 (UTC)

DC16總結的建議:
  1. 至少DYK水準?當前動員令的最低要求應該是比DYK略低一些的,有人提出要與DYK的水準齊平。
  2. 來源數量需要重新商量。對於一篇至少3500位元組、正文字數不能太短的條目來說,是否「2條」的要求過少?
整體水準討論:
參考來源討論:

現就之前討論內容做以下總結:

  • 本次動員令對達標條目參考來源的要求修改為:全部段落均應有其參考來源,且參考來源不得包含不可靠來源。
    • 關於可靠來源問題的附加聲明:搜狐公號、微信公眾號、百度百家號作為「可能可信的內容農場」,原則上只有在其他途徑皆無法獲得資訊並且發佈者為可靠信息來源(如新華社)時方可引用,且此等引用當處在最低限度,且編者有尋找更可靠來源以替換該等內容農場之責任。
    • 關於改善條目的附加聲明:改善條目提報時不僅新增的參考來源須符合可靠來源的要求,原文中既有的來源亦需要完成審核和修訂程序,包括但不限於剔除不可靠來源及無來源內容、參考來源格式標準化等。

以上內容公示七日,如無意見即行通過。--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5月26日 (日) 08:35 (UTC)

內容篇幅與質量

DC16總結的建議

  1. 動員令鼓勵正文充實。本屆動員令比較強調正文(排除引用、外部連結、信息框、表格、點列列表、圖片)的字數,是否在未來對此有所要求?比如至少有一個分段、至少200漢字之類的?(對於列表向的條目尤為如此)

討論:


公示:

  • 自本次動員令起,禁止提報人使用其他中文作品(無論其版權狀態為何)直接撰寫條目並提報。此等條目一律不視為達標條目。

以上內容公示七日。--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1:22 (UTC)

頭香問題

DC16總結的提議:
(頭香)這個獎項本是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但是現在很顯然有的人為了取得這兩個「榮譽」(連個用戶框都沒有的榮譽)而「偷跑」,導致其他人為此感到不公平。然而實際上第一個提報和最後一個提報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建議從活動頁面將這個獎項拿掉。
目前的討論:將「頭香」改為「趣味任務挑戰」

將原來的頭香改設置為「指定頭香」,即DC17開始時,由主持人宣佈規則,符合規則的第一個條目即為「指定頭香」,例如,主持人宣佈「小動員令的指定頭香為字母(或拼音)C開頭的條目」「工程類的指定頭香為至少含有兩張和主題有關的圖片的條目」等等。--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3月28日 (四) 11:44 (UTC)


討論結果:
從第十七次動員令起不再設立任何形式的「頭香」或類似之趣味挑戰。

以上結果公示七日,無異議即行通過。--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5月5日 (日) 12:12 (UTC)

偷跑問題

DC16總結的建議

  1. 關於偷跑問題。伊諾君和Choihei君就還建議引入英文版「維基杯」「即日新鮮製造」的規定(也就是動員令開始之前,不可以在維基百科留下動員令作品的底本,雖然這並不能杜絕偷跑的問題)。另外還有一點,今年(2018年)的情況和兩年前的情況非常相似,就是第一名參賽者拿長條目搶頭香(兩年前和平還拿了兩篇條目搶頭香),如果真的實行「即日新鮮製造」的規定,這樣也很過分。建議參考招聘廣告的打字速度要求(比如中文每分鐘可輸入約100字)訂立一個標準,阻止上述情況重現。
  • 既然頭香沒有了,那偷步問題可以不管。--Temp3600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14:21 (UTC)
  • 求解釋……Johnson.Xia留言
  • 沒參加過動員令的萌新想問個問題:如果在草稿頁預先寫了很多條目,一進入動員令期間再把它們轉成正式條目,這樣有沒有違規呢?--TongcyDai   ฅ • ω • ฅ 2019年6月5日 (三) 08:09 (UTC)
  • 首先勘誤,上面即日新鮮製造這個建議我也有份提出。回覆上面TongcyDai君,參賽者預先準備條目,到動員令開始之後不久移動到主條目空間,申報動員令積分的做法現在還沒有禁止,不過之前的確有提過,制定一個打字速率,嚴禁參賽者一開始就把一篇>100kb的條目洋洋灑灑的放上去然後拿分,因為這樣對新手,還有條目寫作能力不好的人非常不公平(然後還是沒有然後)。另外我不認為廢除頭香就可以阻止別人搶香,因為整體貢獻頁面仍然是按照提報/審批順序來排列的。--春卷柯南編輯數突破二萬 ( ·刻石留名 ) 2019年6月6日 (四) 08:43 (UTC)

結論:無共識關閉。--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0:58 (UTC)

技術和美術事項

動員令標誌徵集

User:KirkLU的設計方案

現就KirkLU設計方案公示七日。如無反對意見,即行通過。--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4月23日 (二) 15:33 (UTC)

版面設計

建議以電腦版模式觀看。移動版模式下,版面可能出現錯位。


截至截稿時間(2019年4月22日 (一) 00:00 (UTC)),有以下成型設計方案:

同時,考慮三個成型的設計方案主要涉及兩個問題

  • 綜合設計——無聊龍/Eric;
  • 細節設計——圓角/直角。Eric的兩個方案區別僅限於此,遠不如無聊龍與Eric方案區別大。

考慮有關時間節點,建議於2019年4月25日 (四) 00:00 (UTC)開始就這兩個問題同時進行表決投票。有關討論已經存檔。--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4月22日 (一) 07:26 (UTC)


結果:

決定採用無聊龍的設計方案,並且保留其方案之圓角。--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5月2日 (四) 00:02 (UTC)

頭銜問題

新銳頭銜

DC16總結的建議:

  1. 修改「新銳」的頭銜要求。現在要求的是「動員令結束時編輯次數小於1000」,結果導致有的人最後編輯數量999,為了頭銜又不敢提報。應該為「動員令開始時編輯次數少於1000」比較合理。

討論:

討論結果:

由DC17起,新銳頭銜的獲得資格改為:報名動員令時編輯次數小於1000,或報名時加入維基百科的時間不足半年(從第一筆編輯起計);第一次參加動員令;及完成動員令。

以上資格改動不作追溯。

現即公示七天至4月23日,如公示期內無合理反對意見,即視作已獲社群共識通過。--無聊龍·留言·貢獻香港圖片願望單徵集中 2019年4月16日 (二) 07:17 (UTC)

軍師頭銜

DC16總結的建議:

  1. 主持人是否一定要求撰寫2篇條目來獲得「軍師」頭銜。主持人是否需要「完成」動員令來成為「動員令軍師」?完成動員令n次已經分開另有用戶框了,「軍師」這個頭銜是否應該只用來褒獎主持人審核條目的功勞?

DC16的時候確實主持人的問題鬧得比較難堪。因此對於今次主持人的資格,建議有如下要求:

  • 候選資格:在提名期開始之前自動確認用戶(註冊達7天並編輯達50次),在提名期開始之前一年沒有受到封禁(不合理封禁除外)。
  • 可以自薦或他薦。
  • 主持人要求:必須參與動員令籌備討論;必須完成動員令;必須完成動員令後的有關事務。換言之,必須保證自六月至九月由充分的時間參與動員令全程。
  • 未能履行對主持人的要求者的處置:不予軍師頭銜(基本)。考慮附加管理權申請禁制(不得申請新的管理權限)。

——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3月28日 (四) 05:27 (UTC)


目前的建議:

  • 對主持人要求:儘量參與動員令籌備討論;必須完成一定量的動員令條目審核;必須完成動員令後的有關事務。不必參與動員令。
  • 未能履行對主持人的要求者的處置:不予軍師頭銜。

--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4月10日 (三) 06:54 (UTC)


公示:

自本次動員令起,對軍師頭銜之要求修改為:

  • 作為動員令主持人而無半途卸職或其他類似不稱職行為。

以上修改不上溯。

以上修改公示七日。--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1:22 (UTC)

其他意見和建議

Evernote

TG群正測試evernote作為內部文件協作平台的可行性。--Temp3600留言2019年4月1日 (一) 14:25 (UTC)

英文名稱

由於DC原意來源Danny's Contest已經不符合動員令現在的情勢,在此建議更名為Domestic (Article) Campaign,即「站內活動」。請各位提供意見。——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CUCC 2019年4月6日 (六) 03:27 (UTC)


結果
已通過。
動員令正式英文名稱定為: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簡稱:DC。

--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4月28日 (日) 12:06 (UTC)


抱歉我知道這案子已經決議完了,如果已經不能改的話,拜託下次一定要換個名稱。Domestic 是「國內」的意思,加上 Chinese 兼有「中國」的意思 ,合在一起 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很容易被解讀為「中國維基國內運動」,不但容易引發政治爭論,而且像是在說國外的人不能參加(不管你怎麼定義中國)。--Yel D'ohan留言2019年5月22日 (三) 12:44 (UTC)

新增維基榮譽

新增的建議:

  1. 對於多次參與並完成是否採取進一步的計數鼓勵機制,是否參照Category:維基創作獎對於次數累計也給予一定頭銜。(目前僅有參與3次可獲得良將頭銜)--Kirk.Lu 0GA存檔重分類0圖書館 2019年3月28日 (四) 08:24 (UTC)
  2. 建議:這部分可以和其它活動聯合累計,例如亞洲月,如完成多少次活動,給予相應次數的頭銜(或徽章等)。--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3月29日 (五) 13:10 (UTC)

  • 關於動員令頭銜,U:KirkLU建議:對於多次參與並完成是否採取進一步的計數鼓勵機制,是否參照Category:維基創作獎對於次數累計也給予一定頭銜。(目前僅有參與3次可獲得良將頭銜)
  • User:Leiem進一步補充:這部分可以和其它活動聯合累計,例如亞洲月,如完成多少次活動,給予相應次數的頭銜(或徽章等)。
  • 我覺得上述提議很好,請大家看看是否可行。--Kirk.Lu 0討論│簽名0圖書館 2019年4月14日 (日) 16:09 (UTC)

以下為具體細節:

1級編輯賽貢獻獎
  1. 頭銜名稱:維基編輯活動貢獻獎。模板中簡稱為,編輯賽貢獻獎,簡稱之使用是為便於名稱放置於模板,使用「編輯賽貢獻獎」而不是「編輯活動獎」,主要是強調條目貢獻大於活動參與本身。
  2. 頭銜形式:所有模板類似於右側,類似於{{produceEncouragement}}或{{ACGaward}},採用計數升等的方式。
  3. 頭銜計分模式:採用類似於Wikipedia:ACG專題/維基ACG專題創作獎積分的模式,每10分升一級,其目的為:
    • 對編輯參與編輯松的次數及貢獻進行評估,其中綜合考慮貢獻是為了避免出現參與刷分重於實際貢獻的情況。
    • 對CUCC等參與人數相對較少的編輯松進行傾斜鼓勵。(近年來亞洲月、CUCC活動參與的編輯較動員令相對較少)
  4. 涵蓋範圍:中文維基百科有關的編輯活動,目前包括:WP:亞洲月WP:CUCCWP:DC
  5. 申領制度:優先考慮主動頒發,必要時可以採用申請才頒發,以往貢獻予以追溯。
  6. 日常運營計劃:計劃掛載在WP:維基榮譽下,必要時也可單獨開闢專頁。
  7. 技術支持:可能需要類似於創作獎的bot支持(但不一定)。

懇請大家踴躍提議--Kirk.Lu 0討論│簽名0圖書館 2019年4月18日 (四) 13:24 (UTC)

  • 個人認為把它當維基特別貢獻獎,申請設立「編輯賽特別貢獻」更好,畢竟疊加上去較為麻煩,頭銜和前10%不是人人皆可得(亞洲月還好),也難以在編輯賽期間以外的時間取分,ACG和DYK可不同,只要你肯用心編條目就能拿分,但這卻不是同一回事。不如像西奧多君那樣先驅)更好?--Mısaka Mikoto2019年4月30日 (二) 15:42 (UTC)

計分表草案:


建立郵箱列表

WP:DC17的籌備過程中,我們注意到:

  • Talk的WT:DC17的討論記錄比較冗長,對未來得及參與或未來得及深度參與的編者之查閱不是很友好,難以在短時間內(如果希望查閱的編者當天時間比較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把握一階段的討論成果和要點;
  • 包括Telegram在內的即時聊天工具上的討論記錄也比較冗長,對未來得及參與或未來得及深度參與的編者之查閱不是很友好,難以在短時間內把握一階段的討論成果和要點;
  • 在即時聊天工具及Talk頁可以對討論要點和成果、達成的共識、計劃或進行中或已完成的事項進行歸納和展示,但是由於相關展示需要依動態實時作出更新,而之前展示的存檔比較難查閱;

此時我們又注意到:

  • 郵件列表能夠為公佈一階段的活動動態提供平台,通過送達訂閱者郵箱的方式簡潔明了,即使晚些時候訂閱,之前的存檔也可以查閱;
  • 部分編者使用郵箱搭配監視列表來關注維基的動態,郵件列表也為這些編輯集中處理維基事務提供了便利;
  • 此外結合郵箱的檢索功能,編輯能夠比較便利地實現對存檔某一內容的快速查閱;

綜上我們考慮建立一個郵件列表至少為動員令服務。針對我們的需要我們提出了新郵件列表的運作方式:

  1. 不發揮的功能:該列表不發揮討論功能,討論功能保有給Talk頁面或Telegram、QQ等相關的即時聊天平台;
  2. 主要功能:該列表的主要功能是公告動態,其中不僅包括本次活動計劃中、進行中和已完成的討論、投票等事項,還包括規則、共識、通知等內容;
  3. 輔助功能:收取一些提出疑問郵件,並選取一些典型問題進行QA,其實質上是針對公告中的未明內容進行進一步補充公告;
  4. 是否公開:公開接受存檔查閱、郵箱列表訂閱和加入;
  5. 是否審核:開啟審核,非郵箱列表管理人員向郵箱列表發送的郵件需經審核方能向全體發送;
  6. 郵箱列表管理人員:包括常駐管理團隊和當次編輯活動主持人團隊。
    • 常駐管理團隊:負責日常運營管理和活動籌備期的運營(如共識產生籌備團隊,則可向籌備團隊移交使用權),當次編輯活動主持人團隊產生後由由常駐管理團隊向當次編輯活動主持人團隊移交郵箱列表使用權,並在活動完全結束後收回。
    • 當次編輯活動主持人團隊:在當次編輯活動期間使用該郵箱列表。

基於以上運作方式,儘管現有郵箱列表wikizh-l長期閒置可以考慮利用,但考慮到我們對郵箱列表管理人員和開啟審核,尤其是開啟審核,有特殊的要求;而同時又考慮到對wikizh-l的利用應該保留和兼顧他原有的性質和功能,儘管就目前來看開放性交流的功能之存在與理論意義上,但並不能保證該列表以後不會用於活躍的社群交流,而開啟審核則是對他原有功能的破壞,因此利用現有郵箱列表wikizh-l實現以上功能雖不是不可能,但協調的難度比較大,遂考慮創建新的郵箱列表。而此時又有兩種方案:

  • 為動員令單獨建立dc-zh - at - lists.wikimedia.org;
  • 將亞洲月等其他競賽一同納入建立contest-zh - at - lists.wikimedia.org。

我們考慮到將各種競賽一併納入能提高該郵箱列表的復用性和使用率,同時有利於編輯競賽的宣傳,故我們認為第二種方案更佳。以上是我們針對為動員令等編輯競賽開設郵件列表contest-zh - at - lists.wikimedia.org之動議的全部解釋,我們希望尋求社群共識來建立此郵箱列表,來為第十七次動員令和未來更多的編輯競賽服務。--Kirk.Lu 0討論│簽名0圖書館 2019年4月22日 (一) 14:48 (UTC)


願意參與常駐管理的維基人:

  1. KirkLU (討論 · 貢獻 · 統計):長期使用郵箱處理維基事務的(包括用監視列表郵件),能夠保持對相關郵件列表管理工作的長期關注和參與。

他們應當能夠長期保持對電子郵箱和郵箱列表的關注,在編輯活動期間監督和保證主持人合理使用郵箱列表,在編輯活動籌備和結束期主持交接工作,在日常運營中確保列表良好的運行狀態。


討論:

獎品

TG群曾討論過是否設置實體獎品,初步的計劃是如果有主持人願意自行負擔成本的話,將會仿效亞洲月印製明信片,送予在本次動員令成績突出的參加者。歡迎討論。--無聊龍·留言·貢獻香港圖片願望單徵集中 2019年4月7日 (日) 02:22 (UTC)

我倒是認為不必,亞洲月的明信片兩年了我壓根沒收過。 angys 2019年4月7日 (日) 05:59 (UTC)


電子證書

個人認為電子證書構想可行,故在下將@Leiem於上方提出的建議轉知到Telegram群組後,獲得廣大迴響,並且衍生出許多討論。現將在下以及群組成員對於電子證書的想法以及提供的樣例整理如下,希望各位能給予意見,謝謝!

電子證書簡介

電子證書由主持人核發,分為線上版檔案版。線上版指儲存在使用者子頁面下的網頁版本,主要做為站內紀念用途,並且方便在線上查閱;檔案版指一式單份或一式多份的一張或多張PDF或PNG文件檔案,由主持人直接傳送給參與者的證書版本。申請方式如下:

  • 參與者於報名時在個人貢獻頁面選擇「取得證書」或「不取得證書」。若取得證書,則可以選擇要取得線上版證書或是檔案版證書,或是都取得。
電子證書必要元素
線上版及檔案版證書的必要記載文字元素如下:
  1. 本屆動員令屆數、舉行日期。
  2. 參與者使用者名稱。
  3. 證書編號:標示於右上角,同時編號在核發後會分別記錄於個人貢獻頁、證書上以及該屆主持人留存的一份清單上,以昭誠信,詳見下方電子證書驗證方式一節。
  4. 動員令標誌及維基球,可再討論。
  5. 主文:說明動員令係由中文維基百科社群成員自行發起並籌備、執行的大型線上社群編輯活動。
  6. 一些常見的褒揚或中性說明文字,例如「貢獻良多」等。
  7. 參與者獲得的頭銜(若無則不列出)。
  8. 說明參與者頭銜意義的文字,可以在主文說明或是以括號附註或以小字附註於頁底(若沒有獲得頭銜則不列出)。
  9. 主持人署名:使用站內簽名或是依主持人自身意願署真名,可再討論。
  10. SHA-512雜湊值:做驗證用,以小字置於聲明文字之上。詳見下方電子證書驗證方式一節。
  11. 頁底以小字加入「維基百科標誌及藝術化『W』字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第十七屆動員令係由中文維基百科社群自行發起並籌備執行的大型線上條目編輯活動,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不為其背書」等聲明文字或是類似語句。
電子證書可選元素
使用者可選文字元素如下:
  1. 證書內詳細記載本次動員令貢獻。內容包含:條目名稱、提報時間、審核狀態(達標、GA、FA、FL);若為改善工程貢獻,則以括號附註於「審核狀態」後,並於頁底加入小字說明改善工程的性質。
  2. 記載參與者真名,或預留底線讓貢獻者自行填入。
此外,參與者可以選擇:
  1. 中文證書加註英文。
  2. 分別取得中文及英文證書。
  3. 如果選擇記載詳細貢獻,則放置於證書正面或背面。
  4. 如果有語言專業的編輯願意提供其他語言的證書樣例,非常歡迎。
電子證書驗證方式

為確保電子證書的真偽,以昭誠信,電子證書將採取下列兩種驗證措施:

  1. 使用SHA-512函式(或其他密碼雜湊函式,不過個人建議統一為SHA-512較佳)加密後之雜湊值,置於證書及個人貢獻頁,作為驗證線上與線下持有者為同一人,以及驗證證書真偽的第一種方式。
  2. 證書編號:方便排序及快速表示證書之性質,並作為驗證證書真偽的第二種方式。

其驗證的詳細方法為:

  • SHA-512:用來驗證持有者及證書真偽。目前想到用來驗證持有者的方式共三種可供選擇:
  1. 由主持人撰寫一段明文,自行以SHA-512函式加密後將雜湊值寫於證書及個人貢獻頁上,並以私密方式將明文告知參與者。
  2. 由參與者自行撰寫一段明文後請主持人代為加密,最後將雜湊值寫於證書及個人貢獻頁上。
  3. 由參與者自行撰寫一段明文並加密後,將加密後之雜湊值告知主持人,並寫於證書及個人貢獻頁上。(個人較偏好此項,但若遇到參與者在加密明文時有困難,則使用第2項。)
屆時驗證雜湊值及說明文字將以小字註於頁底聲明文字上方。
另外,驗證證書真偽的方式為:主持人自行撰寫一段明文,以SHA-512函式加密後將雜湊值寫於證書及個人貢獻頁上。往後若有人要驗證證書真偽,則可詢問主持人,由主持人驗證。
  • 證書編號:目前想到的格式是:「DC17線上字第0001號」、「DC17檔案字第0001號」,英文版及其他語言證書則是「№DC17/N/EN/0001」、「№DC17/F/EN/0001」(N表網頁、F表檔案、EN表英文),若一位使用者申請了一份以上不同形式的證書,則依排序標示為之一、之二。例如:「DC17檔案第0001-1號」、「№DC17/N/0001/1」。編號的順序由主持人決定。歡迎各位討論。

有關如何使用SHA-512函式加密的教學請見此處:Template:User committed identity

同時,有編者建議將雜湊值轉換為幾何圖形隱藏在證書及感謝狀的邊框裝飾,使證書較為美觀。在下則建議也可將雜湊值轉換為QR code放置於證書內。不過也有編者認為包含雜湊值原文也可,歡迎各位討論。

討論

想到的其它格式:DC17001_,DC17表示本次動員令,001表示編號,後面的_填入依據17和001計算而出的校驗碼(一位或者兩位)。不用字母區分網頁、檔案或英文版,多份檔案使用其它編號,如DC17002_等。當編號到999時(儘管不太可能),拓展用字母A、B、C、D、E、F表示。--Leiem簽名·留言 2019年7月2日 (二) 02:11 (UTC)

主持人感謝狀

另外,擔任主持人的使用者可獲得主持人感謝狀,要素與電子證書大致相同,其元素有:

  1. 本屆動員令屆數、舉行日期。
  2. 感謝狀編號(「DC17主持人字第01號」、「№DC17/H/EN/01」(H表主持人),順序可由主持人自訂,例如以字典順序排列)。
  3. 動員令標誌及維基球,可再討論。
  4. 主文,說明動員令係由中文維基百科社群成員自行發起並籌備、執行的大型線上社群編輯活動,以及「擔任主持人」等說明字樣。
  5. 一些常見的褒揚或中性說明文字,例如「貢獻良多」等。
  6. 主持人署名,使用站內簽名或是依主持人自身意願署真名,可再討論。
  7. SHA-512雜湊值,以利驗證。詳細討論如上方電子證書驗證方式一節。
  8. 頁底以小字加入「維基百科標誌及藝術化『W』字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第十七屆動員令係由中文維基百科社群自行發起並籌備執行的大型線上條目編輯活動,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不為其背書」等說明文字或是類似語句。

主持人也可以選擇要不要加註英文或其他語言,或是領取中文或英文等其他語言的感謝狀,編號規律同上。同時主持人感謝狀也將記載以SHA-512函式加密後之雜湊值置於感謝狀作為驗證。詳見上方電子證書驗證方式一節。

電子證書樣例

以下是幾位Telegram動員令討論群組成員製作的樣例,供各位參考。歡迎各位提出自己的版本,未來內容都還會修改,現在先給各位看看大概長什麼樣子。(以下依Telegram名稱字典排序,這些連結不需安裝Telegram也可預覽。)

動員令參與證書參考設計
https://t.me/zhwpdc/7 User:WQL/感謝狀 Wikipedia:動員令/第十七次動員令/感謝狀草稿
User:無聊龍設計的檔案版證書 User:WQL設計的線上版證書 User:WQL/感謝狀進行部分修正後新編版本(比較
動員令主持人感謝狀參考設計
https://t.me/zhwpdc/8 https://t.me/zhwpdc/9 https://t.me/zhwpdc/10
User:無聊龍設計 User:Ericliu1912設計的彩色版 User:Ericliu1912設計的英文版

另外,若要製作證書,建議各位一併討論表達動員令舉辦次數之量詞應使用「屆」或是「次」,以利統一格式。

以上,請各位不吝指教。謝謝!--Bowleerin留言2019年5月5日 (日) 16:51 (UTC)


討論區:

籌備工作結束

各位同仁:

第十七次動員令的籌備工作已經於2019年6月28日 (二) 11:00 (UTC)正式結束。在此感謝各位百忙之中參與本次動員令籌備的有關討論。

目前,本次動員令仍然有5項議題正在作最後公示,您可以在下面分項查閱;如果有異議,也可以指出,使得這項內容不會成為本次動員令的正式政策。目前,仍有一系列與動員令計分方法有關的內容正在投票。您可以在這裏參與投票。目前,仍有1個與本次動員令的開展無關,但與動員令的發展和組織有關的問題正在展開討論,您可以繼續發表您的意見。

第十七次動員令即將開始。我們將很快決定主題的分類和定義,並且開始發放邀請函。也希望您能夠參與本次動員令。

祝編安。--BoyuZhang1998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1:2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