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春卷柯南/存档/卷005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州就化学元素条目首段格式问题致中文维基社群的公开信

首先,本人就该问题造成互助客栈条目探讨版严重拥堵并有可能涉及扰乱和破坏礼仪而致歉,但本人声明这并非本人的初衷,如有打扰还请社群的各位海涵。本人认为有必要将此问题的来龙去脉向大家说明,并提出本人的个人看法,供社群就解决此问题作为参考。

该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缘起本人与User:Alfredo ougaowen君关于Doctrina条目的一场争议,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标题到底是使用拉丁文源词还是英文,或者使用其中一个中文意思作为标题。在该问题还未解决的情况下,本人突然发现本人使用的Chrome浏览器来源于化学元素的英(法)文名,点开,发现其首段外文名Chromium未标注语言名称,想起看到过家中的1999年版《辞海》附录《国际原子量表》中各元素除了列出化学符号外就只列出了拉丁文名称,其中铬的拉丁文名貌似就是Chromium,而且本人虽然不是化学本科出身,但对于化学一向很感兴趣,初中时化学是全班第一,中考全市第一(99分,无100分),高中时为班级化学课代表,本人很清楚地记得老师说过元素的化学符号就来源于拉丁文名,而当初元素周期表草创时期,拉丁文也是国际科技通用语文(类似地,在生物学界学名也是用拉丁文)。因此,本人很自然地在条目首段的Chromium前加了拉丁文。然后就受到了Alfredo ougaowen的跟踪,他质疑并回退了本人的编辑,他认为Chromium不是拉丁文,本人就又找出最新的《辞海》的pdf版给出来源,但他还是半信半疑。本人发现很多元素的条目都在首段加入英文,这不符合元素符号来源于拉丁文的常识,就想干脆在所有元素条目首段加入拉丁文和《辞海》来源并删除英文,又在等条目执行加入拉丁文的想法,但一直受到Alfredo ougaowen的跟踪和质疑。Alfredo ougaowen持续地将问题反应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本人每改一个元素他就加一个讨论,还不停地@本人,让人不胜其扰。之后User:Hanteng等人加入讨论,对我加拉丁文的行为口诛笔伐,本人也予以还击,并提出了投票解决的方案,该问题遂演变成现在这个局面。

这位始作俑者User:Alfredo ougaowen是个标准的加英文派,常常在编辑的一些条目中加入不必要的英文,如在意大利半岛亚得里亚海云豹奈梅亨东方狍等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条目加入英文,屡教不改。他还创建了标准藏语原始汉藏语文艺复兴拉丁语等语言类条目,也都是与英文无关的,他偏偏要加入英文。对于的首段,他坚持Chromium是英文,却对本人拿出的《辞海》来源证明Chromium是拉丁文一再怀疑。因为该问题一再扩大,才形成了今天这个局面。Alfredo ougaowen加入英文的理由很简单,说加入英文有助于读者阅读,对于本人删除他所加英文的举动,他认为是妨碍编辑的行为而一再回退。对于他的行为,本人还是一句话,要看英文的请去英文维基,这里是中文维基,不是英文维基中文版,没有必要在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无关的条目中加入英文。对于是否加英文的问题,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关于在非英语条目添加英语名已基本讨论完毕达成共识,基本上参与编辑的资深编辑和多数管理员都认可没有必要在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无关的条目中加入英文,但是Alfredo ougaowen的行为与此认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Alfredo ougaowen等加英文派的理由十分牵强,要说加英文便于阅读和编辑,那为何不加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他大语种呢?如果一定要加英文才能便于阅读和编辑的话,干脆在每个条目的中文正文下加上英文译文,这样就完全能“便于阅读和编辑”,岂不更好?那样的话,中文维基干脆改名英汉或者汉英维基得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讨论的余地,而应该坚决对加英文派说不。

至于该问题所涉及的另一位维基人User:Hanteng君,想必大家对于本人与他的恩恩怨怨并不陌生。在这个问题发酵初期,Hanteng与本人在独裁政体条目是否存在中立性问题这个问题上又发生了争执。众所周知,我们两人的政治立场大相径庭,争议是难免的,而Hanteng一向什么事都爱插一脚,对于本人的任何看法从来都是反对的。既然Hanteng重新开始活跃,那么他反对本人在化学元素条目首段格式问题的立场也是非常正常的。Hanteng的长处在于找资料,但他的短处是不会长话短说,而且喜欢长篇大论,到处口诛笔伐,重复话题(我戏称为“祥林嫂”式的抱怨,以及“贴大字报”),他一下子开了N个(本人没数)相关话题对本进行“讨伐”,以至于管理员User:Shizhao也看不下去,对他进行了警告(请集中在一个章节讨论,不要到处开新章节。再这样下去,应该算是扰乱维基百科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 2015年5月20日 (三) 01:57 (UTC))。都说太长不看,加上本人处于毕业答辩的最后关键时期,难以一一予以回应,但这样反而给大家一个印象——Hanteng比本人更有道理。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两人都有道理,完全不是Hanteng单方面宣称的那样本人的讨论都是“误导”和“谎言”,甚至是“无知”和“反智”。

Hanteng一再宣称的本人有关“贝采利乌斯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是“原创研究”,然而本人确实提供了来源,并且在此来源可能不足以证明“贝采利乌斯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的情况下修改了本人所提的方案的格式,即使贝采利乌斯并未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本人也没有“原创研究”。Hanteng也一再宣称IUPAC对于元素的规定命名不局限于英文,然而根据IUPAC自己的官方文件第46-47页关于元素命名的问题,IUPAC规定的就是元素的英文名而非其他语文的名称。而它在表I(第248页)中列出的是批准的在化合物组成的各原子的英文名称,但它只是建议其他语言中所用的原子的名称尽量与表中的英文名称相似,同样承认过去的非英文命名且与英文名称相差较大的其他语言中的原子名称,也就是说它并不规定元素一定要用英文,更没有规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元素也要以英文为标准或者使用英文名称,所以使用英文是说不过去的。该表I不过列出了元素的英文名而已,没有强制对元素进行自己的命名,因为这个组织主要是规范化合物命名的,要规范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自然要先列出化合物组成各元素的英文名,不过也就仅此而已,它的这个表也不具有约束力,在英文国家和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未必会用英文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德国等德语国家和地区,就不会用IUPAC的英文命名Tungsten,而会用德文Wolfram。同样的例子有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多在非英语国家有着与英文不同的词语形式,如此多的元素在非英语国家并未使用IUPAC的英文命名,这与Hanteng等IUPAC英文名支持者所称IUPAC英文名是世界通用的情况完全不同。还是老话,英语只在英语国家是正式的通用语言,而在全世界它只不过是通用语的一种(尽管可能是最为流行的),但其他通用语还有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加英文呢?

对于Hanteng宣称的本人使用大陆版《辞海》作为来源是“地域中心”,本人已经修改方案,允许加入其他可靠来源来证明这元素的拉丁文是正确的,而且《辞海》也曾在香港出版,所以根本没有所谓“地域中心”的问题。至于Hanteng所宣称的本人排挤IUPAC的英文名,也是无中生有的,本人的方案一开始就允许在正文部分加入元素在各种语言中的形式,当然包括了IUPAC的英文名。而且,现在元素的基本信息框内只列出元素的英文名(也就是IUPAC规定的英文名),已经涉嫌英文中心主义,再在首段首句列出,岂不重复而且过分?而Hanteng在搜集一系列资料试图“讨伐”我后,同样得出了结论,那就是贝采利乌斯采用的元素的化学符号都来源于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那么在首段化学符号之后加入拉丁文名以示读者这个化学符号是来源于哪个拉丁文,这应该是相当正常的,为什么要反对呢?

综上所述,本人支持任何全球视野的可靠来源,从来没有只用《辞海》来源而造成所谓的”地域中心“,也从来未排挤IUPAC规定的元素的英文名,但一则英文名并非强制在全世界通用,二则现在元素的信息框已经有英文名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在首段首句加入英文名,当然本人也不反对在正文加入英文名及其词源。既然元素的化学符号都来源于其拉丁文名,那么在首段首句加入拉丁文名是有必要的。本人一向为中文维基前途着想,不想因此问题而导致社群的混乱,故而在共识难以达成开投票以求最终解决问题,完全是为了中文维基好,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本人的政治立场而反对本人(本人知道本人的政治立场在这里不讨喜)。因为本问题涉及的讨论很长,本人的回应也相对较长,如有打扰,还望海涵,也请大家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化学专业术语投票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投票,谢谢!PS:因为User:和平奋斗救地球君已经四处拉票,为公平起见,本人也只好拉票,还请见谅。——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3日 (六) 17:20 (UTC)

hanteng:请就事论事

不能期待你喜欢我这个人,但请就事论事考虑以下两位的意见(一位站外专家,一位译编过40个元素条目的维基人):

  1. 北京大学王教授:若本人主编一本读者设定在非化学专业大学知识水平的化学专业术语的字典或百科全书,“采用IUPAC/IUPAP的建议名称就行,没必要用拉丁文。”元素历史介绍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绍一下拉丁文无妨。(详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教授回信内容摘要
  2. 维基人钢琴小子:“tl;dr:应在首段标注拥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这是公正、客观的标准,不存在英文中心的问题。”(详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化学专业术语投票

若您对我或苏的方案有疑问,关键在此:我的提案不禁止拉丁文出现在首句,但苏的方案禁止IUPAC的名称出现在首句。 若您想参与投票,建议您看一看在两方案的投票人所发表的意见和理据作参考。--❦维基vs百度来源专题 hanteng 2015年5月23日 (六) 19:32 (UTC)

有关Hanteng去信和专家的意见,以及Hanteng对本人所谓“禁止IUPAC名”的无端指责,请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对于Hanteng去信和专家意见的回应及其他一明真相。如有打扰,还望海涵。——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6日 (二) 09:02 (UTC)

还是那中国代表权问题

不过这一次是中华民国的外交。可能是我的强迫症太严重吧,一些条目采用“台湾与XX关系”,另一些则采用“中华民国-XX关系”,并无统一,和不到一年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XX关系”和“中国-XX关系”一样。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 按照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来计算(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样),中华民国与22个邦交国继续维持中华民国-XX关系,其余170多国则全数改用台湾与XX关系(但将与台湾无关的内容搬到中国-XX关系去)。不过看到了Talk:中华民国-新加坡关系,我对此表示有点犹豫。
  • 顺道建议只有互相承认对方为国家的两国关系才采用“-”,其他采用“与”。
  • 正式、官方、政治描述采用“中华民国”,其他情况采用“台湾”

无论如何,所有关注度不太高的中华民国-XX关系我已经全数移动到台湾与XX关系去了。不知阁下看法如何。--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5年6月4日 (四) 02:43 (UTC)

Re: DYK计票

您好,如果投票者有解释条目如何符合更高标准的话,我觉得可以接受。但是如果祇是说“(+)支持,符合特色标准”但又不说为什么的话,那就无效。谢谢关注!(希望您不介意我吐糟:刚才我点票点到一半其实已经不太想点下去了,烦死人啊,有些票连我自己也不肯定点得对不对……)--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5年6月7日 (日) 09:07 (UTC)

我不清楚所有专题的乙级/丙级是否都与DYK挂钩,所以我暂不会视为有效,除非可以证实条目所属专题之级数是与DYK同等。--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5年6月7日 (日) 09:43 (UTC)

DYK支持理由为“符合标准”的有效性

您好,由于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在点票出现有关争议状况,故此本人在WP:VPP#DYK支持理由为“符合标准”的有效性设立讨论,希望 阁下能前往并发表意见,谢谢!—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5年6月7日 (日) 18:52 (UTC)
(此讯息透过{{subst:User:Cdip150/PKMSG}}群发)

Theodoreianmo2(路人甲)的问题

很久没来春卷君的茶室了,给我锡兰茶(?)。正题,Theodoreianmo2实现了本小姐的Nightmare,申请成为主持人了,本小姐挺怕他独断独行的性格会令DC13一团糟,我或许会在几天之内考虑成为主持人,以收拾他可能做出来的“烂摊子”,但想先问一下春卷君的意见,因为春卷君你是现在唯一留意此事的人嘛。--ビリビリξbesöket 2015年6月15日 (一) 9:01 (UTC)

以下的文字阴谋被以下的用户看到了……呃……究竟春卷君说了什么话让他信服拉www--ビリビリξbesöket 2015年6月15日 (四) 7:27 (UTC)

道歉

春卷柯南先生,我向您道歉。--(叮当呀,谁都喜欢,小猫也自豪!) 2015年6月17日 (三) 07:27 (UTC)

一只小猫送给您!

见义勇为!

凡夫2015留言2015年6月22日 (一) 04:37 (UTC)

关于本人的用户页

感谢阁下的关注。不如一人退一步,我先把有关连结隐藏起来,免得他按了下去,大兴问罪之师,再次引起冲突。不过这个页面还是保留较好,我的用意之一是唤起社群对恃才傲物行径的不满。如阁下仍有意见,欢迎向本人提出。--Carrotkit维基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 2015年6月22日 (一) 15:07 (UTC)

本人再考虑一下吧,感谢阁下的意见。--Carrotkit维基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 2015年6月22日 (一) 15:31 (UTC)

我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尚方宝剑很快会出动。阁下无须费心劝阻。--Carrotkit维基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 2015年6月23日 (二) 14:49 (UTC)

关于您在WT:DC13#举行时间调查里的投票

春卷君您好,在下刚刚初步数了一下票数,因为您表态“支持一号方案,二、四号方案次之”,若在计票时,只计您投给一号方案,则一、二号方案同票;但若计您投给一、二、四号方案,则二号方案胜出。虽然截止日期还没到,票数仍会变动,但希望您可以将您的投票修改得更清楚。在下刚好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发此讯息给您,感谢您的阅读!--Bowleerin留言2015年6月23日 (二) 14:21 (UTC)

好的,感谢您!--Bowleerin留言2015年6月23日 (二) 14:52 (UTC)

中国外交条目

最近又有人搞中国外交条目分拆的阴谋,请看中国-毛里塔尼亚关系中华民国-毛里塔尼亚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毛里塔尼亚关系。--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6月29日 (一) 06:24 (UTC)

请阁下帮忙说两句吧,我的客栈现在烽烟滚滚。--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6月29日 (一) 10:47 (UTC)
谢谢阁下的协助,祝编安。--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6月29日 (一) 11:11 (UTC)

春卷所言窘境我何尝不知?如果不是BIAS方针我连讨论都未必会加入,更何况是修改呢?我之前所谓“不是问题”就是相信只要拿出BIAS规定,多数用户还是会做出理性回应。难道就不能先想办法先修正为“不违反BIAS”再说吗?我想一个百科不按照自己制定的方针编写这应该比“这编辑有什么倾向”状况还要更严重。如果这样那不就以后都用多数决决定,方针“仅供参考”了不?es91213留言2015年6月30日 (二) 01:27 (UTC)

邀请您参加第十三次动员令

中文维基百科 第十三次动员令邀请函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春卷柯南/存档/卷005您好:

首先,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品质及数量,第十三次动员令会于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间进行,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来积极参与动员活动。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十三次动员令,让您从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并请参考主页的报名指引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报名处现已开放)。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动员令及小动员令,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而小动员令主题有:地球科学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欧洲历史地理以及多于15种外语版本的条目

请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或参考推广工具),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的服务、品质及数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给您的星章!

反破坏星章
刚去了洗澡,想不到会有这样猖狂的破坏者。 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2日 (四) 15:28 (UTC)

通报

阁下所关注的用户Theodoreianmo2今天创建了一个含大量侵权内容的条目,特此通报。--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4日 (六) 09:23 (UTC)

回复通告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春卷柯南。您在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5年7月4日 (六) 18:50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回复了,有空的话请回应。--Temp3600留言2015年7月4日 (六) 18:50 (UTC)

诚挚邀请您参予评选

您好,有鉴于阁下与本人同为城市轨道交通专题参予者,同为轨道交通内容维护者,本人诚挚邀请您参予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桃园捷运优良条目评选,为该条目、维基百科的改善贡献一份心力,谢谢。----Aotfs2013 (留言) 2015年7月11日 (六) 04:49 (UTC)

春卷兄你好!本人在Talk:中华民国-新加坡关系中得悉阁下有一些有关香港与新加坡关系的资料,由于现在我正编辑有关草稿而需要有关资料,敬请协助,谢!--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贡献 2015年7月17日 (五) 04:20 (UTC)

整合列表

如果将驻XX大使列表/XX驻外大使表/XX建交列表/XX驻外机构列表整合成一个列表,你怎么看?--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5年7月20日 (一) 14:17 (UTC)

提醒一下

阁下似乎移除了我的DYK提名。不知何故?--食人魔国王Talk 2015年7月21日 (二) 12:11 (UTC)

您好,阁下把〈1976年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条目申报为自己的动员令贡献,却在WP:DYKC提名此条目时申报“非一人主编或主编者非注册用户”,想必是其中一项出现笔误,故特来提醒阁下修正,感谢关注。--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21日 (二) 12:14 (UTC)

@Carrotkit感谢提醒。(这次不到阁下的客栈留言,原因是不很情愿把自己的讨论单独开一个子页面,占用多余的服务器空间。以后你给我留言我也会这样做。)--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7月21日 (二) 12:24 (UTC)

您好,阁下近来正忙于为条目挂上专题模板,其实阁下可以考虑申请WP:AWB权限,以减低工作量。我也在做同样的事。--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23日 (四) 12:34 (UTC)

@Carrotkit只是我现在通常使用的操作系统都是Mac(也有用Windows的电脑,可是那部电脑差不多要报废了),用的浏览器是Chrome,再者也搞不清如何安装和操作。从英文版的用户手册可见要安装模拟机器,感觉很碍手碍脚。所以我感到有点犹豫——虽然我的电脑启用至今不够一年,但由于之前我的电脑发生过一些事故,因此运行效率减慢了。--春卷柯南夫子编辑数破万在即( ) 2015年7月23日 (四) 13:25 (UTC)
那不要紧吧,毕竟电脑当掉是一件很麻烦的事。AWB非常容易上手,我昨天下午才第一次使用,此前没有认真看说明书,但最终也没弄出什么乱子。--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23日 (四) 13:32 (UTC)

有一些事务必要提醒阁下。首先,AWB一般不会很吃资源,但如果您制作条目列表时选择“Category (recursive)”,或是那个分类有大量条目,便有可能会当机。其次,建议阁下先用沙盒测试语法,因为我以前曾经用半自动的方法在zh-yue:刷条目,但不小心出现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令管理员要人手修正200个条目。第三,请再三确认那个条目与您加入的专题模板有关,因为书生的机器人就是几乎全自动化地挂模板,结果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情况,连〈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中心〉都成了哲学专题的条目。以上,祝编安。--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23日 (四) 15:41 (UTC)

@Carrotkit现在我已经拥有了相关权限,只是还搞不懂自动挂模板的语法怎样写。我不会立即尝试自动模式,但不很明白自动模式、半自动模式的分别和启动方式。我也会尝试记录每一次编辑,在进行大规模操作之前也会先找几篇试试,然后才继续余下的,不会一次过在大量条目进行操作。况且,刷条目也不是当前要务(可能这五年内也不会用得上)。--春卷柯南夫子编辑数破万在即( ) 2015年7月24日 (五) 13:36 (UTC)
好吧,加油。--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24日 (五) 13:38 (UTC)

RE:自然科学条目统计表的颜色设置

比率失衡情况前1~4名严重的四个专题用红色标示,此外比率失衡第5~8名严重的四个专题用橙色标示。 -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自然科学条目提升计划地质专题2015年7月23日 (四) 03:12 (UTC)

您有新邮件!

您好,春卷柯南。你有一封新的电子邮件!它的主题是:“有关自动维基浏览器的使用”。
此信息在2015年7月24日 (五) 15:00 (UTC)发出,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移除{{You've got mail}}或{{YGM}}来移除本通知

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7月24日 (五) 15:00 (UTC)

回复通告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春卷柯南。您在WP:DYKC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5年7月29日 (三) 12:43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抱歉,可能打扰到您。街灯君在该条目讨论区有回应您的留言,希望您能到DYKC查看。感谢您!--Bowleerin留言2015年7月29日 (三) 12:43 (UTC)

是的,在下了解了,感谢您的回复。抱歉打扰您,祈请见谅。--Bowleerin留言2015年7月29日 (三) 12:50 (UTC)

GA

感谢阁下于中的留言。初来此地(仅提名过3篇),可能不懂规矩,为此,请阁下见谅。另,何符合GA,FA 的标准,还待阁下指教。谢谢您--Cosine02 2015年7月30日 (四) 05:11 (UTC)

关于IATA机场列表

我已经大幅改写完成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机场代码 (A),请帮忙将那些地名汉化,然后就可以上DYK了,谢谢!(起初样貌是这样的)--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15年7月31日 (五) 17:20 (UTC)

邀请

您好。本人刚开办了“无代表国家计划”,此计划旨在维护有关无专题国家的条目,使这些条目也能得到维护;计划设有创作奖,希望能鼓励更多维基人参与,令无专题国家的条目能够有进步。此计划目前堪称万事俱备,但只欠东风,此东风便是人手。阅读阁下的用户页后,本人观察到阁下创作了不少有关这些国家的条目,故诚邀阁下参与此计划,共襄盛举,谢谢。--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8月1日 (六) 02:38 (UTC)

您好,感谢阁下的意见。我明白阁下的难处,您应该是担心无代表国家计划会削弱由多个工作组构成的专题,影响这些专题的活跃度,对吗?既然大家都是为维基百科着想,如果您的确是出于上述的考虑,便不妨把阁下认为重复的议题移除;但是,烦请阁下也一并更新Wikipedia:无代表国家计划上的引言。其实。要吸引别人加入新开设的专题,最重要的是在有关条目的DYK评选投支持票,同时趁机邀请主编加入该专题,这方法奏效得要命。
再次邀请阁下加入无代表国家计划,亦祝愿您开办的东南亚专题能够创造佳绩。--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8月6日 (四) 16:02 (UTC)

覆:非选区议员

  • 您好,首先感谢您的留言。对于您第一条问题,我建议译句如下:
    其一,非选区议员被限制不可就某类国会议案参与投票。因此,有意见认为非选区议员在国会的存在价值“始乎离不开陪衬作用,以及让那些未曾见识过国会辩论唇枪舌剑的年轻一辈人民行动党党员,拥有一个在辩论场上习剑的机会。”
  • 对于第二条问题,我建议使用“预设机制”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那里的意思是指这个制度让选民觉得就算不投票给反对党,反正反对党也始终看似稳握一席,所以有为反对党“预设”议席的意思。
  • 另外,我较有兴趣的是同一段第一句:“反对派便谴责这种议席是“次等”和“没有作用”的议席”。原文所用的词语是“sham”和“toothless”,我认为如果直截改作“反对派便谴责这种议席是“造假”和“无牙”的议席”来得更有力和传神。
  •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如果来自新加坡的黄居士可以加一点意见就更好。很期待您的非选区议员条目,预祝工作顺利、条目早日完成,谢谢!--Clithering200+ DYK 2015年8月6日 (四) 16:39 (UTC)

优良条目评选

首次参选优良条目,望阁下前往发表评论及投票,不吝赐教,我会全力以赴的!--Engle跃湛蓝天空带来无限宽容2015年8月7日 (五) 01:59 (UTC)

首先,泰国无论如何都不是该计划成员,但阁下在国家专题上删去泰国专题,但事实上泰国专题是存在的,详见{{WPTHAI}},故已帮你修正。--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贡献 2015年8月7日 (五) 03:03 (UTC)

其实情况与{{WikiProject Canada}}相似,加拿大专题与泰国专题一样尚未正式设立,但仍列在Wikipedia:无代表国家计划设有专题的国家之中。--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贡献 2015年8月7日 (五) 03:33 (UTC)
果然你担心的事出现了。--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贡献 2015年8月20日 (四) 16:08 (UTC)

诚邀阁下参与“抗议唐人百科联署”

您好!作为一名中文维基百科用户,本人注意到有一个名为唐人百科的网站,内容全部是复制自维基百科,而唐人百科的著作权声明订有“Copyright © 2015 TanRen.US”的条款;维基百科的内容并不是在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不可在违反CC-by-sa-3.0的条款下,任意复制或修改,然后宣称为自己著作权所有。同时,唐人百科新购买并使用了wikipediacn.info网域,显而易见这是“维基百科中国”的意思;但是,维基媒体基金会拥有Wikipedia的商标权,只有基金会有权使用。为了表示中文维基百科用户的不满、并要求唐人百科解决以上问题,本人诚邀阁下参与“抗议唐人百科联署”,谢谢。--Cbliu -☎talk☎ 2015年8月8日 (六) 13:55 (UTC)


有什么是来我的客栈说吧,不要在DYKC那里发千字文,把我吓个半死,还以为条目出了什么问题。是的,我明白联署信的效果未必大,唐人百科完全可以爱理不理,但我很希望向外界(不只是唐人百科)展示中文维基人反对这种行为的舆情汹涌,也可以让维基人明确宣示自己的不满,即使无利,也无大害。好像抗战那样,有些人亲赴沙场作战、有些人大力呼吁团结抗日、有些人筹款支援前线、有些人去慰问前线士兵;你可以说他们的贡献、他们对抗战的作用有轻重之分,但这些人全都值得尊敬。我曾经想过发动维基人致函唐人百科抗议,但害怕对方反过来说我们滋扰,只好用联署来显示中文维基人的声音。我没有力量拿起刀枪,不懂得呼吁群众,只好去举办筹款;有些人可以去前线作战,于是他们去了当兵。当兵那人不应嘲笑那筹款的,筹款那人也不该责骂那慰问前线士兵的人。就此事而言,我们这些联署者非常支持其他维基人的其他处理办法。--Carrotkit和平约章维基布告板‎条目DIY 2015年8月8日 (六) 14:43 (UTC)

诚挚邀请您参予评选

桃园捷运上次的优良条目评选中,您亦参予了该次评选,为桃园捷运条目之改善提供良好意见(或您是为城市轨道交通专题的一员)。有鉴于此,本人诚挚邀请您参予正在进行中的第四次桃园捷运优良条目评选,为该条目、维基百科的改善贡献一份心力,谢谢。----Aotfs2013 (留言) 2015年8月15日 (六) 00:14 (UTC)

Re: 评级工具

完成。—Chiefwei - - 2015年8月21日 (五) 10:28 (UTC)

进行新条目巡查时发现此条目,原被提出速删,但因本人学业繁忙无暇扩充,只能进行维护,烦请阁下协助扩充,谢谢。--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贡献 2015年9月8日 (二) 18:14 (UTC)

恭喜您完成第十三次动员令!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维基娘,第十三次动员令的吉祥物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春卷柯南您好:

感谢您报名参与第十三次动员令!根据您的贡献,您已经成功达到了完成本次动员令的的“最低要求”,因此您已成功完成本次动员令!恭喜!

根据动员令报名时您所申报的完成动员令次数,请在您的用户页修改以下模板的数字部分: {{User 動員令|3}} (您可以直接复制此行到您的用户页适当位置,并保存页面)

您还可以获得下列头衔,请根据指示置于您的用户页:

再次感谢您报名参与本次动员令,希望下一次动员令您能继续参与。如有任何意见或问题,请至动员令的讨论页提出。

通知您的主持人是:Engle跃有话好好说2015年9月21日 (一) 10:01 (UTC)

回复通告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春卷柯南。您在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热门新闻提升计划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5年9月30日 (三) 14:41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百战天虫支持维基一万年一个疯子挑起的战争 2015年9月30日 (三) 14:41 (UTC)

Re: 关于DYK机器人的小问题

目前跳过某项已通过的项目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新条目会导致同时有两个相同类型的条目上首页(type参数相同),一个是新条目会导致首页上所有条目都没有附带图片。如果不是以上两个情况,请再来找我。Liangent留言 2015年10月9日 (五) 14:54 (UTC)

烦请校对条目“泰乌”

在下不知道那个“Minister of Cooperatives”和“Co-Chairman of the 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该怎么翻译比较准确,请阁下给予指正,谢谢-- M26パンーシン重戰車SCR-510Хорошо 中華民國 104年 2015年10月10日 (六) 16:03 (UTC)

外交部驻外使领馆沿革一览表

已查到。但只有三行字有关。-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自然条目提升地质灭绝专题2015年10月13日 (二) 02:04 (UTC)

相关资料已上传至Google云端硬盘。- 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自然条目提升地质灭绝专题2015年10月14日 (三) 05:43 (UTC)

Wikipedia Asian Month Updates

Hi 春卷柯南

Thanks you for joining the organizing team of Wikipedia Asian Month, here are a few updates.

  1. If you or your colleagues haven't set up a local page for Wikipedia Asian Month yet, here is a sample page for you to translate it to your local Wikipedia without worrying designing. Make sure you also localize this template and this subpage.
  2. If you already made the page, great job! Here are some changes on the sample page that you may also want to moderate your local page.
  3. Please make sure you make a clear statement that article about which county will not count on the local event. Usually are the countries primarily speak this language. For example, Hindu Wikipedia shall not count articles about India. Local organizers have the final say on this issue.
  4. Ask some Wikipedians to organize this event, and sign up to receive further updates at here.

Contact me on meta or facebook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Thank you! Sent by User:AddisWang.

Please Subscribe or unsubscribe this message here.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15年10月15日 (四) 01:58 (UTC)

您已被随机选中参与维基媒体基金会社群技术小组的一次非常简短的调查!

https://wikimedia.qualtrics.com/jfe/form/SV_2bP6mYSKj3cSDul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社群对于由基金会向中文维基百科提供的技术支持的满意度,尤其聚焦在核心社群的需要上。要了解更多有关此次调查的内容,请访问Research:技术支持满意度调查页面。

要退订今后有关此次调查的相关通告,请在订阅列表中移除您的用户名即可。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15年10月15日 (四) 19:37 (UTC)

9 Days Count

Hi 春卷柯南

It is coming! Thanks you for joining the organizing team of Wikipedia Asian Month, there are only 10 days left before it starts, here are some actioned needed from you to make this event successful! It will only cost you from 5-15 minutes. (listed by priority)

  1. Set up a local page for Wikipedia Asian Month, check out this sample page, and translate it to your home Wikipedia. Make sure you localize these two pages as well. The template and the subpage. (10 Minutes) (Please set up the page by Oct.25, the CentralNotice will activate on that day)
  2. If you already set up the page, check out the sample page, there are some updates made, update those changes in your local event page. (2 Minutes)
  3. Help to translate three central notice (banner) message in your language. Leave message if the CentralNotice may raise controversial in your community. (2 Minutes)
  4. (Optional) Checkout our grant proposal about this event for cost of postcards, and endorse it. (1 minute)

Contact me on meta or facebook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Thank you! Sent by User:AddisWang.

Please Subscribe or unsubscribe this message here.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15年10月22日 (四) 20:06 (UTC)

Wikipedia Asian Month update

Hi 春卷柯南

After nearly three months of preparation, Wikipedia Asian Month will start in a few days. Here are some changes and action items that need to be done in the next few days before the event starts:

  • As we discussed on meta, if the article is a list, it will not count. However, on the English Wikipedia, the rules have been changed so that a list that is promoted to a Featured List will be counted. Other Wikipedias that also have Featured Lists (BN, BA, FA, KO, HI, ID, JA, RU, UK, UR and ZH) are invited to consider and add this rule.
  • There will be two CentralNotice banners used during the event. Please translate these into your language. It should take a maximum of 3 minutes. One is for Ongoing, another is for ending. It will generate huge impact!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regarding the banner in your language Wikipedia, free feel to leave a message on meta.
  • Any Asian topic will be counted. Topics do not have to be about geopgraphy. You can make a clear statement so that participants understand this.
  • For smaller communities, it is okay to reduce the standard from 3500 bytes and 300 words. I will suggest no lower than 2500 Bytes and 200 words. Please report this change on meta.
  • I will make a short video demo about how to use the judging tool. This should be done no later than November 10. I would recommend organizers not start judging articles before that if you plan to use the judging tool.
  • Ask some Wikipedians in your community to assist you if you are the only organizer. Tell them most work has already been done. There is only a little work for being an organizer from this point forward.
  • For any questions or thought about Wikipedia Asian Month, you can leave a message here. I'm monitoring this page 12 hours everyday.

Thank you! Sent by User:AddisWang.

Please Subscribe or unsubscribe this message here.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15年10月29日 (四) 22:01 (UTC)

诚挚邀请您参与桃园捷运第五次优良条目评选

桃园捷运前次、上次的优良条目评选中,您亦参与了该次评选,为桃园捷运条目之改善提供良好意见(或您为轨道交通专题的一员)。有鉴于此,本人诚挚邀请您参与正在进行中的第五次桃园捷运优良条目评选,为该条目、维基百科的改善贡献一份心力,谢谢。----Aotfs2013 (留言) 2015年10月31日 (六) 05:18 (UTC)

维基百科亚洲月

Hi 春卷柯南,

维基百科亚洲已经开始了,再一次感谢您的参与!让我们一起帮助中文世界更好的了解亚洲!下面是几点提示:

  1. 请查看亚洲月的规则,部分规则进行了一些调整。亚洲月现在容许扩充小条目,小作品扩充前少于4000字节,扩充后的字节数应是扩充前的五倍,并且至少扩充4000字节和300个正文汉字。
  2. 如有困惑,请参阅Q&A(英文),或在讨论页留言.
  3. 虽然只需五个条目就能完成活动要求,但是我们鼓励您编写更多的条目,除了争取获得“维基百科亚洲大使”的头衔外,还可以帮助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质量!
  4. 您可以在您的用户页中使用这个用户框。 {{Template:User Asian Month‎}}

祝您编辑愉快 :) --Addis Wang (讨论)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15年11月1日 (日) 16:41 (UTC)

有一个来源无法直接在NewspaperSG查阅,得悉阁下将赴新加坡,故请求帮忙:

1968年11月14日《海峡时报》第11页:TRUDEAU GREETS KUAN YEW

特此请求,不胜感激。-- Billy talking to HK People贡献 2015年11月1日 (日) 18:03 (UTC)

Demo video for judging tool

Hi, here is the demo video that you can see how the tool works and how to judge the articles during the Wikipedia Asian Month. The template we use is here en:Template:WAM user. -- m:User:AddisWang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15年11月1日 (日) 20:04 (UTC)

1st week of WAM

Hi

I'm very excited that Wikipedia Asian Month has many great articles already in the first ten days. To better help us understand how we are we doing on Wikipedia Asian Month, here are some small tasks:

  1. Please update the data of your Wikipedia at m:Wikipedia Asian Month/Data, it does not need to be accurate.
  2. A few Wikipedia has join the WAM, you can update it on the local page. Azerbaijani Wikipedia, Bulgarian Wikipedia, Cantonese Wikipedia, French Wikipedia, Latvian Wikipedia, Sindhi Wikipedia, Spanish Wikipedia and Vietnamese Wikipedia.
  3. Try to get some media coverage on your local medias. Report the media coverage and find resources at here.
  4. There is a user box that you can encourage participants to put on their user page. m:Template:User Asian Month‎

Addis Wang via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15年11月9日 (一) 17:11 (UTC)

在下是被英文维基百科那帮人搞昏了……这两个党到底啥关系?之前英文版写掸族争取民主同盟是掸族民主党前身,现在又变了一种说法,然后掸族争取民主同盟又被贴上过时标签。一篇报道上说这两个党是竞争对手关系,是这样吗……请教一下阁下。-- M26パンーシン重戰車SCR-510Хорошо 中華民國 104年 2015年11月15日 (日) 02:39 (UTC)

请问在作品中用黑框标示已逝世者的名字是不是中文独有的做法?其他语言(如英文)可有类似区分在世、逝世者的做法?能否提供这方面的参考资料或维基百科条目?谢谢!--黄居士留言2015年11月15日 (日) 09:03 (UTC)

既然是用在某作品尚未出版前就已往生的作者的名字,在维基百科任何地方都不应该适用吧?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导航模板也是把所有已经去世的任职者都标一下,总觉得多此一举,又或者是滥用方框。--黄居士留言2015年11月15日 (日) 09:13 (UTC)

阁下改良过的新加坡国会议员导航模板,我打算搬到英文版去,阁下是建议应该把方框照搬到英文版、以其他方式标示,还是不作任何标示?--黄居士留言2015年11月15日 (日) 09:28 (UTC)

原模板是我的杰作,所谓“简写安排”也是经我一手策划的,所以才会有华人以华文名字的英文音节首字母缩写标示,以及非华人名字只以名字或姓氏标示的做法。英文方面是华人只要有英文名,考虑传记条目名称时就应该以该名为优先。我之所以会标华人名字的音节,是因为很多华人是同姓的,再来你这样写“Tan, S N”、“Yong, Y C”,有谁会想到是Jessica Tan、Melvin Yong呢?新加坡国会议员不像美国总统列表那样,总统都不同姓,光是新加坡华人就有一大堆同姓,这样看实在很不方便,也不便于搜索。(题外话:顺带一提,我很难联想到持欧洲姓氏的议员一定就是欧亚裔人啊)--黄居士留言2015年11月15日 (日) 09:57 (UTC)

One Week Left!

Hi there!

Thank you for volunteering to organize Wikipedia Asian Month - we are doing something amazing! We are expecting to have 1,000 participants improving over 1,500 articles, possibly making Wikipedia Asian Month the largest long-term edit-a-thon ever. Here are a few tasks that need to be completed at the end of the event, as well as some tips you can take to achieve greater success.
Requirements:

  1. Check all submitted articles before 15th December, 2015, and send me a data set that includes: total number of submitted articles, number of qualified articles, total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nd articles selected for DYK. For the few Wikipedias that allow article expansions, please also send me the number of new articles vs. improved articles. Use this page to submit results.
  2. List all qualified organizers, up to five on each Wikipedia. Qualified organizers are ones who work actively; those who only have their name on the page or just made a few constructive edits for the event (less than, say, 5-10 edits) will not be counted. Due 20th December, 2015. Use this page to submit organizers.
  3. List all qualified editors who can receive a postcard on here at meta. Also, please determine the Wikipedia Asian Ambassador of this year. For some Wikipedias, we are also honoring the second greatest contributor as an ambassador, as long as they have created at least 30 articles. Please talk with me about these potential additional Ambassadors. Due 25th December, 2015. Use this page to submit Ambassadors.
  4. Create a local results page. A sample page will be provided soon. Due 30th December, 2015.

Tips and Extras:

  1. Place {{WAM talk 2015}} on talk pages of qualified articles to record that it was created as a part of Wikipedia Asian Month. If your Wikipedia does not have an equivalent template, make one! See this talk page example to see the template in action.
  2. Translate the message at this page. This message will be sent to all participants on your local Wikipedia to encourage their participation. Let me know when you finish the translation. For some Wikipedias that have fewer editors, you can send it by yourself.
  3. If you haven't started to check articles, try to give at least one result to each participant to let them know their contribution are qualified, or why they do not qualify.
  4. If you find out that some editors on your local Wikipedia are editing Asian Content but haven't sign up yet, send them a short invitation to ask them join. All edits made in November will be counted regardless of when the editor signed up.

Rules Clarification:

  • Since it is hard for organizers to keep the checking process very quickly, and may cause some editors who submit five articles being told one of their article does not qualified after the end November. We will still send postcards to those who submit five articles but one of those does not qualified with a minor problem. Minor problems include:
    1. Needs a few words to reach 300 words.
    2. Has a less-important issue tag.
    3. Needs to count one or two edits in the end of October or beginning of December to be qualified.

Best Wishes,
Addis Wang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15年11月25日 (三) 04:2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