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城隍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3°28′42″N 120°27′13″E / 23.4783°N 120.4535°E / 23.4783; 120.4535

嘉义城隍庙
嘉邑城隍庙
2022年的嘉义城隍庙庙前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嘉义市东区民族里吴凤北路168号
主神城隍尊神
例祭农历8月2日(城隍爷圣诞)
庙格地方境主、县城隍庙
建筑详情
本殿构造六楼十一殿
建立时间1715年(清圣祖康熙54年)肇建
地图
地图
嘉义城隍庙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嘉义市东区民族里吴凤北路168号
建成时间 清治台湾乾隆五十四年(1715年):
原始建筑
日治台湾昭和十五年(1940年):现存建筑
网站http://www.cycht.org.tw/
官方名称财团法人台湾省嘉义市城隍庙
类型登录等级:国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详细登录资料
开放早上08:00~晚上09:59

嘉义城隍庙,是奉祀嘉义县城隍绥靖侯的道教庙宇,位于台湾嘉义市东区,于清治时期台湾府诸罗县[注 1]官府最初创建的城隍庙[注 2],也是诸罗城的三大古庙之一,也是见证嘉义地方历史以及文化信仰中心,目前列属国定古迹[注 3]

当时诸罗县管辖区域南至新港溪台南市新市区)、北迄基隆包括宜兰一带等,都是诸罗县城隍爷信仰祭祀范围内。立庙至此香火鼎盛,所供奉在正殿的城隍爷乃为台湾本土雕刻,神貌呈现细致庄严。

建庙沿革

清治时期

嘉邑重建城隍庙碑,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诸罗知事张所受立石

清治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诸罗县周锺瑄知县,谓城隍即城池之意,既有城池,必有城隍,方可以迓神庥而妥神灵。由知县乃捐献六百馀两银,鸠材捐俸,与建城隍之庙时,并有参将阮蔡文帮捐四十两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冬建成。初创建立是属县级城隍,兴建于县署之左(昔城内中和街,即今忠孝路东市场东侧)三川门、有堂(正殿)、有寝(后殿)、有护廊、四垂亭、龙虎井为七包三进大庙,周锺瑄撰记立碑,详述始末。初创时的城隍庙,不免堂廊制陋,栋楹均取小木,垣墙悉缮泥土,日炙雨淋,历数十载。雍正十年(1732年),知县冯尽善商诸邑绅,士绅陈君陆等负责募捐及重新修缮。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历数三十多馀年,庙宇如木如垣,倾欹剥蚀,时恐将崩之患,新任邑宰张所受,因感念城隍泽惠万民,燮理阴阳,功济寰宇,佑护境民,系由张所受捐出廉俸,邑绅林振魁等董事负任重建大任,幸都人士输诚乐助,共得银两二千馀金。同年十月动土重建,并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落成,而成为宫室的庄严高耸,冠于诸罗全城,为当时诸罗城最壮观的庙宇。张所受并撰立碑“重建城隍碑”详述始末。

日治时期

日治昭和十一年(1936年)五月,城隍庙彻底新建的工程,由时任嘉义市尹伊藤英三发动劝募,诸位士绅及众多善德捐款达九万多日圆,准备将旧有庙貌彻底新建,翌年动工,于昭和十五年十月竣工。其中,城隍庙聘请到福建泉州大匠师王锦木[注 4]来规划设计,主体座向“座东朝西”,庙体建筑风格“泉州溪底派”。正殿、后殿夹拜亭之“工”字形平面建筑格局。整体建筑共分三川殿、拜亭、正殿、后殿四大部份,其最大特色是在正殿部份安设许多看架斗栱,屋顶形式皆为重檐,拜亭八卦藻井匠艺,正殿步口及次间看架斗栱,全由榫卯斗成,不用一钉一铆,巧夺天工,庄严肃穆,也是王锦木匠师首席代表第一个建筑作品。

石雕部分,则是由惠安石匠蒋氏家族[注 5]的石匠师等人来完成,其龙柱、石狮、壁堵为精雕细琢、活灵活现,另外有施天福[永久失效链接]鹿港石匠师在大门左右两侧各中间的镂空石雕作品也是灵活生动、精湛雕刻。交趾陶则有两位大师林添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陈专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杰出作品在庙内左右两侧互别描头,细腻传神。林添木制作靠虎门左侧之三则故事:后汉高祖民间传说的故事“白兔记”、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关羽保二嫂”、包公民间传说里的故事“狸猫换太子 ”。陈专友则制作靠龙门右侧道教神话故事:封神榜大战九曲黄河图。

两人也是交趾陶两大流派的传人为:宝石釉“叶王”及水彩釉“洪坤福”。在这机缘和巧合之下而林添木是叶王的徙孙而洪坤福是陈专友的师傅,造就出交趾陶界有名“拼场”拼的不止是双方手工艺。,尤其是在“至诚前知”匾下方有一排中间交趾陶的一半是林添木大师另一半是陈专友大师这个是也是少之有少的拼场技艺作品也绝无仅有传为佳话。另在绘画部分,三关六扇门其画风精致、神韵生动的门神,则为为彩绘大师陈玉峰的作品

民国时期

民国六十九年(1980年),城隍庙增购后殿大楼地基,以当时神尊实在太多而无法放置,同年岁末拆除后殿,重建大楼为六层,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完工后,同年10月并举行乃入火大座仪式,而拜/正殿保留者日治时期庙貌。大楼规划是由出自匠师谢自南之手。资料来源是中国科技大学建筑糸 温峻玮讲师在上课时所提到后殿大楼的由来。

相关历史

敕封尊号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间发生戴万生之役,戴军举众围攻诸罗城三次,眼看诸罗城就要攻破了,整个诸罗城人心惶惶,知县白鸾卿到城隍庙请示城隍爷由知县抽签诗,城隍爷蒙示全句签诗:“阁家人安泰,名利两兴昌,出外皆大吉,有祸不成殃”,由知县解读签诗,告诉全城人民“有祸不殃”,使得人心遂定保住全城。此事于同治十三年由钦差办理台湾海防大臣沈葆桢上奏朝廷因诸罗城隍神有助守城池有功,因此在光绪元年(1875年),德宗皇帝敕封诸罗城隍尊神加封号曰“绥靖”,(县城隍)显佑伯被加封为(州城隍)绥靖侯,是当时台湾府各县级城隍中唯一敕封尊号的神祇。

沈葆桢为神明请示上奏朝廷分别: 一折“请建明延平王(郑成功)祠折”。二折“安平海神请加封号折”。三折“请加封嘉义城隍神折”。唯当时的清朝官员首例请奏光绪帝敕封诸罗城隍加封尊号,另外光绪帝也有敕封澎湖厅妈宫城隍由通判程邦基请奏加封。

妈祖移驾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天妃宫(周锺瑄县令所建起)庙址在诸罗城,署之南方,城隍庙之北,原是诸罗城内三大古庙之一[注 6]。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嘉义知县单瑞龙扩大重建后并更名为大天后宫。[1]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三月时发生了丙午大地震,不幸震垮了当时嘉义市区以及大天后宫,大地震过后为了重整嘉义市区和开辟新道路(今忠孝路、光彩街)而将震垮的大天后宫拆除并未重建。当时信众将天上圣母的神尊和其它宫内神尊移驾到城隍庙后殿供奉(现今妈祖殿)。 (周锺瑄县令同为“城隍庙和大天后宫”清代官庙刽建者)

众神归天

日军准备发动侵华战争[注 7],台湾总督府深怕台湾民众生变,于昭和十一年(1936年),嘉义市尹川添修平执行当时台湾总督府任务而进行众神归天政策,诸多寺庙拆废并设置了济美会统一收归嘉义市各个寺庙庙产,而当时地方仕绅极力反对下才保留下了三座寺庙,城隍庙、地藏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南门庙。道教的神尊合祀在城隍庙(神庙),佛教的佛像合祀在地藏庵(佛庙),儒教的神祇合祀于南门庙(圣庙)[注 8],其馀副神尊一律没入市府仓库慢慢消毁,放弃台湾神明信仰推皇民化运动改信日本神道教,乃当时宗教界一大浩劫[2]

建筑设计及祀神楼层

嘉义城隍庙共有三川殿、拜亭、正殿、后殿四部分,其中三川殿、拜亭、正殿现为日治时期所兴建建筑物,后殿则于1980年改成今日高楼建筑样貌,其庙内的雕刻、彩绘、泥塑等均深具文化价值,城隍庙主祀诸罗县城隍尊神绥靖侯。[3]

前殿

后殿(嘉义大天后宫 一楼

二楼

三楼

四楼

五楼

六楼

碑匾文物

  1. 重建城隍庙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诸罗知事张所受立石,高257公分,宽86公分,篆额“皇清”,花冈岩嵌于正殿左侧墙面。
  2. 阿拔泉社番租充为香灯示告碑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嘉义知县范学恒立碑石,嵌于山门外壁。
  3. “道宏化育”匾: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钦命太子太保王得禄立。
  4. “大算盘”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晋江善信龚道南捐献。
  5. 为兴筑“阴灵堂”而立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嘉义知县王廷干立碑石,嵌于后殿右前方侧壁上。
  6. “赫声濯灵”匾:咸丰九年(1859年)钦加六品衔前嘉义县学教谕苏凤藻敬立。
  7. “至诚前知”匾:同治三年(1864年)年嘉义知县白鸾卿献立,因戴万生事件蒙城隍爷示签诗“有祸不城殃”,使得人心遂定守城抗敌,在民变过后由知县感谢城隍爷献上匾额。[注 10]
  8. “幽明洞烛”匾:光绪三年(1877年),嘉义知县雷其达献立。
  9. “除暴安良”匾:光绪十二年(1886年),钦命台澎挂印总镇章高元率嘉义营参将周立得,嘉义县正堂罗建祥同立。
  10. “台洋显佑”匾:清德宗光绪十三年(1887年)因嘉义大旱,嘉义知县罗建祥屡祷不雨,适逢嘉义城内民众迎北港妈祖入城,罗建祥素知北港妈祖灵验而前往迎请与嘉义城隍庙、东门龙神庙一同祈雨。隔日天降甘霖,刘铭传上奏请光绪皇帝颁与嘉义城隍庙:台洋显佑、北港朝天宫:慈云洒润、东门龙神庙:海嵎昭灵(现已不存)三块御匾。是台湾各城隍庙中,唯一拥有皇帝赐匾之寺庙。
  11. “灵贶毕臻”匾:光绪十四年(1888年)赐进士工屯田司主事徐德钦献书。
  12. “嘉义城隍庙改筑碑”:昭和十三年(1938年)详列改筑委员会委员与干事等姓名,嘉义市尹伊藤英三担任改筑委员长,详述寺庙改建的情形。碑文由徐杰夫撰,林卧云书。

和歌作者:源实朝“金槐集”※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保存于二楼的城隍庙武轿。

1.“山はさけ海はあせなむ世なりとも君にふた心わがあらめやも”

和歌作者:本居宣长“《石上稿》自选和歌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しきしまのやまと心を人とはば、朝日ににほふ山ざくらばな”(敷岛の大和心を人问はば朝日ににほふ山樱花)

全台湾寺庙建筑保留唯一有日本和歌对联交趾陶,由当时“嘉义美记商店 苏育奇”所捐献。

由于当时为了保存城隍庙及宗教信仰,因此信徒及士绅希望和日冶政府打好关系,打破传统将城隍庙建筑里有日本和歌交趾陶的对联,也是见证历史的文物。

此外,由20位唐山师傅雕刻了将近花二年时间的才雕工完成嘉义城隍爷神轿,为“八狮座”的武轿[永久失效链接],在台湾为独一无二的,其轿前两支龙柱采原木立体三层雕刻,内枝外叶,全轿未用一根钉子,轿身雕刻的文武判官、牛马军将、七爷八爷、日夜游神等共32尊神像,刻工非常细腻与传神。当年雕刻此顶神轿的金额足可买下数家庙前店铺,而现今这顶神轿已不再“服勤”。(现在放置于二楼。)

庆典活动

嘉义城隍庙中元祭典
类型登录等级:民俗
登录种类:祭典
评定时间2021年2月2日
详细登录资料
  • 农历新年、礼祭天公、佳庆元宵:于农历一月一日到一月十五日
  1. 农历正月初一迎新年:迎拜各方各路神明。
  2. 农历正月初九天公生:由资深道长代表广大信众来起坛遵照古礼祭拜玉皇大帝等仪式,愿祈家家户户,阁家平安、迎新去旧、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3.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由庙方办理“佳庆元宵、迎拜妈祖”阉鸡比赛、吃平安圆、拜妈祖、攒轿脚等等活动。
  • 庆赞中元:“开鬼门”农历七月一日到七月三日。“拔荐法会”农历七月十三日到七月十五日。
  1. 七月开鬼门:请道长起坛祭拜天地、竖高起灯篙、流放水灯笼、宴请好兄弟。农历逢七月嘉义地方有句说:七月初城隍庙(放)开鬼门,七月底地藏庵(收)关鬼门。
  2. 拔荐法会:聘请佛教僧侣及道教法师,以佛教和道教仪式来进行祭拜祖先、普度亡灵等,并进行“祭拜祖先、普施无主孤魂及婴灵等”。
  • 城隍圣诞:农历八月二号
  1. 每年农历七月结束之后便是嘉义城隍爷圣诞千秋,准备祭典活动是以及办理祭典的事宜是地方上的大事,而前来担任祭拜者都是地方上的首长来进行祝寿大典(祭典程序:鸣钟声鼓、行迎神礼、行上香礼、行初献礼、读祝祷文、行亚献礼、行终献礼、饮福受胙等),祭典过后会办理大五福(歌仔戏)、小五福(布袋戏)连续七天等。
神尊诞辰 农历 神尊诞辰 农历
城隍爷公圣诞千秋 八月二日 城隍夫人圣诞千秋 六月四日
农历 吉胜堂什家将 农历 吉胜堂什家将
二月六日 刘武差寿诞 十二月十三日 陈文差寿诞
四月五日 柳将军寿诞 四月四日 甘将军寿诞
五月十七日 范将军寿诞 九月十二日 谢将军寿诞
七月廿四日 洪大神寿诞 十一月廿八日 刘大神寿诞
九月十一日 金大神寿诞 十月十八日 帆大神寿诞
六月六日 (武)魏判官寿诞 三月八日 (文)李判官寿诞
什家将寿诞:“吉胜堂”所提供。

姑爷迎庆

  • 开漳圣王 三年一科庆 水上龙德宫 奉请迎姑爷

典故:负责祭祀陈圣王公的陈氏宗亲会说法陈圣王娶了“十一指厝”(龙德村旧称)的女孩子当老婆,龙德村村民都称这尊陈圣王公叫“姑爷”,类似郭圣王公娶老婆的故事。 开漳圣王神尊因众神归天政策而原来庙宇“圣王庙”(又称丹霞宫),庙宇及土地遭日冶政府征收(现今吴凤幼稚园),所以才将陈圣王公神尊合祀入嘉义城隍庙,龙德村每三年谢冬日期,会前往嘉义城隍庙奉迎姑爷回龙德宫做客。

慈善机构

育婴堂

“嘉义育婴堂”创立于嘉庆元年(1796年),以城隍庙左堂为办事处,为当时城隍庙附设慈善机构,当时嘉义四方贫民者多,而养育时家贫,生女婴不舍抚养,而男婴自己抱理。当时众士绅商人等..看到之后同情又心伤,士绅商人们大举善行,劝捐置业,建设公堂一所,在当时城隍庙左堂,名日育婴堂,堂有设管事、堂丁、堂妇等职员,管理堂务和另雇乳妇等,专责哺乳育教。如有愿抚育者,该堂每月给津贴一元,但不得将女婴转卖为婢女或妓女之具结,女婴在育婴堂满16岁,该堂有权主持其婚嫁事项,并酌收聘金以该堂为经费。从嘉庆初设起,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因慢慢的损款经费不足经营上有困难,所以在同治六年~七年,由绅商陈熙年、赖时辉等人广大倡捐重与,收容更多当时无法自养以及遭遗弃婴儿...等等善行,随者时间人数会增减,平均下来在20名上下。在日人冶台之后仍为续辨,直到明冶39年(1906年),日当局府令第62号设置嘉义慈惠院(现为嘉义仁爱之家),并将育婴堂合并在一起。 [4][5][6]

阴灵堂

“嘉义阴灵堂”创立于道光22年(1842年)以城隍庙左畔创建阴灵堂,为当时城隍庙附设慈善机构。由嘉义城隍庙往持“福海和尚”所创建,其作用对客死在(他乡)嘉义的官人、幕友(师爷)、跟班(仆役)、商民...等等[注 11] 是过往者的牌位供奉祭示之场所。为何阴灵堂要建在城隍庙傍边。由于城隍爷是阴间的行政官,一来无主孤魂或异乡亡灵为城隍爷所管辖事务,二来嘉义阴灵堂祭祀位置就在城隍庙左侧便直接掌控地方上冥藉以及祭祀上的方便。时过变迁,有阴灵堂埤文(1847)存在,但现在已见不到嘉义阴灵堂。 [6]

“嘉义城隍庙附设慈善会”创立于民国七十年(1981年),由大德“赵煌、柯连春、董金虎”3人发起,成立至今有需要赈灾、救急、施棺木等等,或是以往在嘉义县市的符合低入户者便可以办理救济服务。嘉义育婴堂和嘉义阴灵堂为现今嘉义城隍庙附慈善会之先驱。[7]

交通

嘉义市公车
路线 业者 行先 停靠站
光林我嘉线 国光客运 光林我嘉线
(港坪运动公园—兰潭)
嘉邑城隍庙

诗词赞句

嘉邑城隍尊神绥靖侯 诸罗天上圣母诸罗妈
城隍公审阴阳护城邑 妈祖婆心慈悲佑万民
日夜巡探行善功德报 水患冶平灾难应万众
幽府案查做恶罪过罚 风云停止雷雨显万灵
城隍尊神秉正判明理 天上圣母广施菩萨道
城隍公驾前谢范将军 妈祖婆护驾金水将军
七爷面白赏罚有公正 眼千里观世间人万象
八爷黑面善恶有分明 耳顺风听众生苦难音
大爷手拿火签收亡鬼 高明左提方戟驱邪疫
二爷手持方牌捉游魂 高觉右提板斧伏妖物

相关条目

注释

  1. ^ 当时台湾行政区为:一府(台湾府)三县(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
  2. ^ 台湾最早官方建立的城隍庙:1.(台南)台湾府城隍庙(1669)。2.(台南)台湾县城隍庙(1711)。3.(嘉义)诸罗县城隍庙(1715)。
  3. ^ (公告日期:2015/05/05 公告文号:文授资局迹字第10430037611号)
  4. ^ 王锦木(1909-1996)十三岁那年随父兄来台,十六岁时由于参与台南南鲲鯓代天府的修建,因此在南鲲鯓地区学习寺庙建筑技艺。他也参加了新竹都城隍庙西螺福兴宫台北孔子庙大成殿的修建。二十八岁时即独挑大梁,负责嘉义市城隍庙前、后段修建工程,采典型街屋式庙宇配置。
  5. ^ 蒋氏家族:蒋氏大代表蒋馨(1873-1933),石匠师,福建惠安人,师承惠安蒋氏匠派。由蒋馨1927年率其子女及族人来台参与台湾寺庙或墓石等的雕刻工作。由于常年屈身敲打石块,体态微驼,又称为蒋龟馨。完成的大作品有台南大天后宫前殿石垛、西螺妈祖庙、冈山超峰寺南鲲鯓代天府鹿港天后宫、彰化南瑶宫以及辜显荣陈中和墓地及石碑。最完美的作品是鹿港天后宫的石雕作品。其中蒋氏家族成员有包括蒋文墙、蒋金辉、蒋细来、蒋连德及蒋玉珅等等杰出石匠师。
  6. ^ 诸罗城三大古庙:睢阳庙(今嘉义双忠庙)、城隍庙、大天后宫
  7. ^ 卢沟桥事变1937年
  8. ^ 嘉义孔庙(故址文化路128号),但经过明治37年11月(1904年)、明治39年3月(1906年)二次大地震无力重建而将孔子圣牌则寄祀于三山国王庙,在1936年嘉义市尹川添修平进行众神归天政策又将孔子圣牌移祀圣庙(南门庙,现今南门圆环镇南宫)。
  9. ^ 周锺瑄神像:诸罗县建学馆,建城隍,摒陋规,并教民耕作,发给耕牛、农具、种籽,辟阡陌,广田畴,开沟渠,筑塘堰,促进了农业发展,使老百姓得利,其中对台湾水利的贡献最大并对影响后来规昼嘉南一带水利建设。周锺瑄离开台湾后,由于地方官苛政于民,激发农民起义,清廷将起义镇压后,又命周钟瑄以员外郎身份管理台湾。在二百多年后当地百姓为了感念周知县对台湾赈济、水利、修学、修志以及建庙等等冶绩,便将周锺瑄雕塑神像恭奉在城隍庙青史长留
  10. ^ 原文四书《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取“至诚前知”这四字。至诚:非常诚心的人,前知:预先知道未来的事情。
  11. ^ “官人”:朝廷正式命官和朝廷有干部身份(知县、县丞、主簿、典史、书吏、衙役...等等)。“幕友”(师爷):即知县私人出资聘请的行政顾问、行政秘书、行政助理。一个县少说也要有两位师爷,分别为钱谷(钱粮)师爷与刑名师爷;大县的话,师爷的工作类别又更多了,则可多达七或八位师爷,以致于在清朝官府有句话:“无幕不成衙”的谚语。“跟班”(仆役):知县所雇用的长随、家丁,即官人之仆役,地位虽卑,但他们的工作也是为了知县老爷办差、跑腿、伺候,根据分工不同,长随有家丁、司仓、管厨、司签..等等。“商民”:来往商贾和外地民众。

参考文献

引用

  1. ^ 《诸罗县志/卷十二 杂记志/寺庙》
  2. ^ 黄伯芸. 《台灣的城隍廟》.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6年2月: 97页. ISBN 986-7630-71-8. 
  3. ^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卷之三:戊申。以保卫城池。敕封台湾嘉义县城隍神封号曰。绥靖。 
  4. ^ 嘉義縣志/社會志. [2010-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5). 
  5. ^ 台灣通史/卷21/鄉治志. [2010-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6. ^ 6.0 6.1 [古诸罗城隍庙2011文化研讨会 会议手册暨 论文集 题目:嘉义城隍庙庙史补遗 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 戴明志教授]
  7. ^ 嘉义城隍庙附设慈善会·22年特刊

书籍

  1. 《嘉义县志·社会志》106-136
  2. 《台湾通史·乡治志》
  3. 《嘉邑城隍庙附设慈善会·22年特刊》
  4. 《诸罗县志》周钟瑄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