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音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代音系東漢以及三國時期所使用的晚期上古漢語的音韻體系。

聲母

漢朝前期的西漢在時間上距離秦朝不遠,而現有歷史資料無法充分考證漢朝時的漢語音系,王力據此假設漢朝音系的聲母系統與先秦音系基本一致。 上古漢語複輔音到東漢時已經全部消失。[1]:29[2]:245–246

東漢方言聲母系統(柯蔚南 (1983)擬音)[3]:75–76
雙唇/唇音 舌尖前/齒音 舌尖前/塞擦音 舌葉、舌面前/硬顎音 舌根/軟齶音 喉/聲門音
塞音
塞擦音
全清 p
幫非
t
端知
ts
精莊
(tɕ)
k
ʔ
次清
滂敷

透徹
tsʰ
清初
(tɕʰ)


全濁 b
並奉
d
定澄
dz
從床
(dʑ)
g


鼻音 (m̥) (n̥) (ŋ̊)
m
明微
n
泥娘
ŋ
邊音
擦音
(l̥) s
(ɕ)
x
l
z
邪俟
(ʑ)
(ɣ)

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間最大的區別就是齒音和(部分環境下)軟齶音的顎化,合流成一套新的聲母。幾個東漢方言展現哪個顎化的都有,還有已經合流的。[3]:54–59, 75–76, 132漢朝分化出的原始閩語就只有顎化的軟齶音而無顎化的齒音。[4]:33, 76, 79通假、同源詞等證據表明,東漢時的中古漢語捲舌塞音和擦音(知組、莊組)仍未從齒塞音和擦音中獨立出來。[3]:46–47, 53–54 中古群、匣、以(g-、ɣ-和j-)三母的來源仍不能確定,要麼是都來自一個上古漢語聲母*g-,要麼要再擬一個擦音*ɣ-*ɦ-[5]:209–210大多數東漢方言這類詞都有一個單獨的聲母*g-,也有些區分*g-*ɣ-[3]:72–74 一些東漢方言顯示上古漢語清響音聲母,不過在東漢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已不存。[3]:75–76上古漢語清邊音、清鼻音聲母在東部方言演化為*tʰ,西部方言是*x[3]:133–135[4]:112–114, 320上古漢語濁邊音已據非三等介音的有無轉化為*d*j[6]:30–31空位由上古漢語*r填補,演化為東漢的*l和中古漢語來母。[4]:110部分東漢方言裏可能實現為邊閃音[3]:47–48

韻母

對漢朝音系的韻母系統的構擬,主要來自於張衡豐富的詞賦作品,以及其他作家諸如馬融等人的韻文。

陰聲 入聲 陽聲
無韻尾 之部 ə 韻尾-k 職部 ək 韻尾-ŋ 蒸部 əŋ
支部 e 錫部 ek 耕部
歌部 ɑ 鐸部 ɑk 陽部 ɑŋ
魚部 ɔ 藥部 ɔk
宵部 o 屋部 ok 東部
幽部 u 覺部 uk 冬部
韻尾-i 微部 əi 韻尾-t 物部 ət 韻尾-n 文部 ən
脂部 ei 質部 et 真部 en
月部 ɑt 元部 ɑn
韻尾-p 緝部 əp 韻尾-m 侵部 əm
盍部 ɑp 談部 ɑm

介音

大多數現代上古漢語擬音都將唇(-喉)化軟齶音與喉音系列區分開。但在東漢聲訓中,已經不能有效區分這兩個系列了,這可以說明東漢漢語有像中古漢語一樣的*-w-。此外,這個介音還能出現在其他聲母後,包括上古漢語在銳音韻尾(*-n*-t*-j)前的*-u-*-o-,這說明它們分別裂化成*-wə-*-wa-[2]:228–232[3]:77[5]:566–567大多數上古漢語擬音都有*-r-介音,以產生中古漢語捲舌音、二等韻和部分重紐韻,在東漢時似乎仍是一個單獨的音位。[3]:77–78高本漢的先驅工作以來,將中古漢語三等介音推回上古漢語*-j-介音相當普遍。但上世紀後半葉已經對其有了廣泛的質疑,部分是因為東漢的梵漢對音用三等字音譯不含任何顎特徵的外語音節。[3]:78–79柯蔚南指出,三等介音可能晚至唐朝才普遍出現。[3]:79已經廣泛認可這個區分展現音韻分別,但其具體實現則各式各樣。[7]:95東漢註疏的描述相當多樣:[4]:73* 何休(2世紀中期)將3等音節描述為「外而淺」,非3等音節則是「內而深」。[1]:17

元音

目前大多數上古漢語擬音都是6元音體系,分別是*i*u*e*a*o[1]:25 東漢押韻例子展示出一些中古漢語音變:

  • 元音*i*-n*-t*-j前合流。[8]:462
  • *-ra*-raj合流(中古漢語假攝麻韻2等-æ)。[8]:463
  • 發生下列分化和合流:[8]:463
上古漢語 中古漢語
*-ja -jo(魚韻)
-jæ(麻韻3等)
*-jaj
-je(支韻)
*-je

中古漢語麻韻3等-jæ只出現在精組和硬顎音(章組+以、日母)後,分化條件不明。[5]:414, 479–481

韻尾

中古漢語韻尾-p、-t、-k、-m和-ng均能逆推回東漢漢語。[3]:80, 88中古漢語韻尾-n絕大多數時候也能對應*-n,但有時在一部分方言裏似乎是元音。[3]:89–92白一平沙加爾認為這些字的上古韻尾是*-r,在山東省及周邊地區演化成*-j,在其他地方演化成*-n[4]:254–268, 319 奧德里庫爾認為中古漢語去聲來上古漢語*-s>*-h[3]:92一些梵漢對音暗示次入聲在東漢仍保持*-s[1]:23, 30其他普通去聲在東漢時已經變成了*-h,因為去聲和梵語長元音有弱相關。[1]:30基於奧氏對越南聲調的分析,蒲立本認為中古漢語上聲來自上古漢語*-ʔ[3]:92上聲音節在東漢基本不用於轉寫長元音,這表明它們在時長上更短,可能反映其喉塞尾。[1]:30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chuessler (2009).
  2. ^ 2.0 2.1 Coblin (1977–1978).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Coblin (1983).
  4. ^ 4.0 4.1 4.2 4.3 4.4 Baxter & Sagart (2014).
  5. ^ 5.0 5.1 5.2 Baxter (1992).
  6. ^ Sagart (1999).
  7. ^ Schuessler (2007).
  8. ^ 8.0 8.1 8.2 Ting (1972).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