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讨论:Reflist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请管理员协助将 {{reflist2}} 合并至此

我从英文维基将他们的 {{reflist}} 翻译过来成为 {{reflist2}},加入了以 CSS3 为基础的多字段注释功能,并已经测试成功。希望管理员将该模板搬移至此,感谢。--GIANTtalk 2007年7月22日 (日) 17:37 (UTC)[回复]

“组合注释”里不能使用name属性添加多条注释的

我在编辑阿兰·李 (插画家)词条的时候发现,Reflist添加了group属性以后,是不能再使用name属性添加多条注释的,否则会有语法错误;但像Footnotes: groups一样添加多个不指定name属性的注释条目则是正常的。BnW.h留言2013年8月11日 (日) 15:23 (UTC)[回复]

参考资料的列数

参考资料使用{{Reflist}}已经是常规做法。最近看到不少条目使用了三列(例如[1]),甚至有四列的Reflist,我认为太挤,不易查阅。两列的最舒服,比一列更省空间,且不挤。我建议规定只用一或两列的Reflist,禁用更多列数。大家怎么看?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4月6日 (日) 06:43 (UTC)[回复]

我不认为有需要硬性规定。——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4月6日 (日) 07:31 (UTC)[回复]
如果ref比较多,我倾向{{Reflist|colwidth=30em}}的方式,屏幕有1920*1080的,也有1366*768的。--铁铁的火大了 2014年4月6日 (日) 10:59 (UTC)[回复]
@Wangxuan8331800:我在世界地理分区列表 (联合国)用了您的方法,貌似没什么变化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4月6日 (日) 12:42 (UTC)[回复]
测试后发现应该是因为30em太宽了!对于一般宽度设定低于1000px的视窗而言跟不分列根本没差。做了几次测试后我觉得对于自己的视窗设定习惯而言20~25em似乎是个比较中庸的宽度(参考文献的叙述不会被切断到太多段而影响阅读,但又具有利用换行缩短占用版面的效果),但不知道大家的习惯如何?我使用的是1920x1080的萤幕分辨率设定,但平常开启Chrome视窗时只会拉2/3萤幕的宽度,所以版面宽度应该是介于900~1200px之间。--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4月7日 (一) 07:13 (UTC)[回复]
貌似大象君的改动没怎么引起我电脑上显示的变化?——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4年4月7日 (一) 08:33 (UTC)[回复]
实际上是有效果的,要把视窗拉得非常宽才有作用(超过1000px左右),所以才说30em应该是太宽了。--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4月7日 (一) 15:58 (UTC)[回复]
在我而言无必要分栏,通通都用一栏便好,省去空白反而不舒服,很有压迫感;再者,分栏对于排版造成了更多顾虑,例如要避免右侧图片或右侧模板掉进注脚显示区。--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4年4月8日 (二) 10:49 (UTC)[回复]
不过适当的分栏可以缩减参考文献区的篇幅面积,这对于注记数量非常多的大型条目是有帮助的。右边的图片或模板掉进注释区段内会产生啥问题吗?就我看到的画面上来说分栏的功能与图片显示等都很正常呀。--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4月8日 (二) 18:30 (UTC)[回复]
就是不觉得缩减面积对外观有帮助,那怕是1000个注每栏分500个,反而右边没有空白不舒服。还有请看这个测试(分别于萤幕宽度1600、1360、1024检视,我平常用的是1024*768),祇要右侧有东西占到注脚区,那么整个注脚区的宽度便会收窄(也就是说右边还有空白还是会强行换行,节省空白的原意变得荡然无存),如果是像平板那种萤幕还要小的话我想情况应该会更糟。--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4年4月9日 (三) 06:14 (UTC)[回复]
有两个关键点得指出:
1. 好像很少见到文章只有一段但这么多注释/参考文献的条目吧?如果真的存在,表示那些参考条目里面一定有很多是鱼目混珠或是滥竽充数,可以进一步的筛选掉一些必要性低的注释以确保图文比正常。
2. 如果用上面提及、固定换行宽度的设法(例如宽度设成20em)就不会有这困扰了。版面宽度不足时就会变成单栏配置,可以确保不会换行换太频繁。--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4月9日 (三) 06:52 (UTC)[回复]
第一点正正就是我所说的“顾虑”,而且也请另外假设这是很长的条目,万一那图片正正就是要放在正文最后一段才有意义、放到其他地方或者不放又会可惜的时候(比如:解说图),这还得另外想办法。而且还有要放到附录最后一章的右侧姊妹模板(如{{commonscat}}),碰巧最底相关条目、外部链接等等通通都没有,独独祇有参考资料的时候,那祇得放到参考资料,到时也是出问题。
第二点根本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即使以colwidth自动设定单栏,稍长的项目还是会未用完空白就换行,反而什么都不设定的单栏不会产生如斯问题。--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4年4月9日 (三) 07:19 (UTC)[回复]
所以只要在遇到你说的那些特例状况时再取消分栏设定就好,但一般情况来说分栏还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参考文献/注释区段占用的版面长度。为了偶尔才出现的特例而放弃平常大部分的状况下都有帮助的配置方式,感觉有点因噎废食,不是吗?--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4月9日 (三) 09:17 (UTC)[回复]
根本看不出“缩减版面长度”和这种所谓的“省位”有何帮助,本来就很没实质作用,何来因噎废食?--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4年4月9日 (三) 09:28 (UTC)[回复]
怎会没实质作用?下面的两种版面虽然只是个范例与实际的参考文献模版换行方式不同,但跟参考文献版面采单栏与双栏配置的状况有点像,很显然,Case.2的页面长度只有Case.1的一半。或许对于一般注释数量有限的条目来说差异不大,但这对注释数量极多的条目中会有关键性的帮助。--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4月9日 (三) 10:51 (UTC)[回复]
短一半也不觉得特别有帮助,一样也是由A看到Z,我不觉得这样的两栏比起一栏更容易看这个列表,而且一眼看去还会产生第一栏和第二栏是两种不同类的错觉。--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4年4月9日 (三) 11:17 (UTC)[回复]
很少人会直接去一条一条阅读注释栏的,大部分的读者主要都还是利用游标靠近主文中的标示数字时,浮动视窗内显示的文字。但是,注释区域的篇幅太长时更下方的外部链接、模板与分类标签就很不容易查阅,所以才会说适度的缩短篇幅是有帮助的。
其实我们在这儿也没必要争执这么多,街灯电箱君觉得分栏无用,我觉得有时有帮助,这是我们各自的审美与阅读习惯不同而已并无对错问题,主要还是要看到底大部分的用户习惯哪种排版方式才对。但可以确定的是,强制设定成三、四栏那种排法是绝对不恰当的。--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4月9日 (三) 13:12 (UTC)[回复]
没别的,也都祇是个人对分栏的感觉,心里总是觉得不但祇很压迫,分开两栏还常常在第一下以为两边的注项有不同性质。回到正题,参考资料里单一个项目本身就已经不少字,故单栏本身已经没许多空白留下来,所以就算有很多注项其实用了两栏也省不了许多空间,加上还会有技术问题的顾虑,所以我完全不建议两栏。讲到三栏,既然我连两栏都不建议,当然三、四栏也更不。--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4年4月9日 (三) 13:30 (UTC)[回复]
你忘记比较常见的状况其实是内容的文字正好超过一行的上限而换行,但字数又不够多到填满两行的情形啦!这种情况往往才是分两栏时可以大幅度减少空白的情况。很巧的是一般如果用cite web模板时,在约1000px视窗宽度(也就是1920px的Full HD萤幕上正好一个画面可以并排两个视窗的状态,是很常见的阅读版面)状态下,注释长度经常会正好落在单栏状态下的1.2至1.5行之间,所以分两栏之后注释版面大都会缩减不少但又不致于造成换行太频繁影响阅读的情况,所以才会说是比较推荐的折衷点。--泅水大象讦谯☎ 2014年4月9日 (三) 14:05 (UTC)[回复]
其实关键在于“减少空白”究竟对于翻查参考资料后面的东西是否真的很有帮助?在我而言“不是”,因为无论缩短和不缩短,翻查的时候我一样都是直接卷到底部,缩短也根本没方便过我浏览。--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4年4月9日 (三) 14:29 (UTC)[回复]
对于上面靠右图片侵入参考范围,许多条目的做法都是使用{{Clear}}模板重置排版。个人审美观感上的差异是很难一字一句得到妥协的。对于这种问题,可能投票是最可行的方案。参见en:H:REFCOLS,参考列表宽度是没有硬性规定的,一般要看参考格式:数量屈指可数的,应用1列;数量较多的,应用2列;使用短参考格式的(例如[2]),应用多列,直到空间基本填满而不换行。个人来说,如果我见到使用3、4列,而每一项需多次换行的情况,就会改为2列。在参考多的情况下,不使用1列是因为眼睛在看一行横跨萤幕的细行资讯的时候,很容易看偏。钢琴小子 打个招呼 查看贡献 2014年4月9日 (三) 19:43 (UTC)[回复]
为了两栏就要用{{clear}}来无端端留一片空白?这不太合情理。讲到看偏我反而觉得两栏更容易看偏(可能因为换行多了),而且从正文跳进来参考资料我第一时间是靠左看,目标参考正好在右栏时才发现蓝底目标在右边,造成了查阅过程中的不协调感。以上纯粹个人感觉。--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4年4月10日 (四) 09:45 (UTC)[回复]

编辑请求:加入“autocol”参数

请求已拒绝

修改最后对于 #tag:references 的调用,加入最新“响应式分栏”模式的开关,供编者试用:

{{#tag:references|{{{refs|}}}|group={{{group|}}}|responsive={{#ifeq:{{{autocol|}}}|1||0}}}}

上述例子使用的默认值为“禁用”。TemplateData的数据类型为“Boolean”(0/1/空,不是yes/no我也很无奈),标签为“自动调整分栏”。

--Artoria2e5 保持讨论完整直接{{ping}}我回复 2017年3月14日 (二) 05:16 (UTC)[回复]

我在现在沙盒弄了用参数1等于auto时的写法,不过现在加responsive的话,会提示“请使用带group的{{reflist}}”,估计属性识别有问题,添加多余属性会出警告。——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3月14日 (二) 05:58 (UTC)[回复]
@Cwek干脆等软件真部署下来了再看吧。没事干去看看Special:Version什么的?——Artoria2e5 保持讨论完整直接{{ping}}我回复 2017年3月14日 (二) 20:18 (UTC)[回复]

编辑请求:修改允许接受的liststyle列表

请求已拒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8月1日 (二) 06:52 (UTC)[回复]

目前reflist在liststyle做了一定“防呆”处理,只允许接纳少数几种list-style-type,完全杜绝了使用汉字编号(cjk-ideographic)、天干(cjk-heavenly-stem)地支(cjk-earthly-branch)(参见前一个链接)等有趣玩法的可能性。希望管理员根据我给出的MDN链接,给那个#switch多增加点选项。或者直接摘掉防呆选项,改成不认识的时候加个跟踪分类我也没意见。 --Artoria2e5 保持讨论完整直接{{ping}}我回复 2017年3月15日 (三) 03:26 (UTC)[回复]

ref都没有[一][二][三][甲][乙][丙][子][丑][寅]的注释效果,那{{reflist}}加这些选项有什么用?--113.52.80.16留言2017年3月15日 (三) 14:07 (UTC)[回复]

编辑请求,在自动分栏部署后的修订

请求已拒绝

使用参数1控制分栏行为,增加值“auto”来使用系统提供的自动分栏。

  • 如果启用设定为默认不自动分栏的话,使用oldid=43630361替换
  • 如果启用设定为默认自动分栏的话,使用oldid=43630359替换(由于现在功能未部署,会有提示错误,部署后会正常)

--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3月15日 (三) 12:08 (UTC)[回复]

两个ifeq语法都有误,且未考虑手动启用colwidth的情况。请基于mw:Special:PermanentLink/2420815修改。(提供的版本默认为不启用,需要启用的话把最后一个ifeq里面的{{{1|}}}改成{{{1|auto}}}。)——Artoria2e5 保持讨论完整直接{{ping}}我回复 2017年3月15日 (三) 17:23 (UTC)[回复]
已fixup,并且已考虑colwidth的情况。——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3月16日 (四) 01:40 (UTC)[回复]

编辑请求:为固定列数设计增加追踪模板

请求已拒绝

固定列数设计适应各种宽度视窗的能力较差,一般不应是优先选择。提议在模板末尾增加{{#iferror: {{#ifexpr: {{{1|}}} > 1 }}||[[Category:固定reflist列数的页面]]}}的跟踪分类设定,当{{{1}}}为手动定义的数字时增加分类。(不考虑默认一列的情况。) --Artoria2e5 保持讨论完整直接{{ping}}我回复 2017年3月15日 (三) 17:32 (UTC)[回复]

@Artoria2e5那这个分类有什么用处?--A2093064#Talk 2017年8月4日 (五) 06:27 (UTC)[回复]
@A2093064追踪模板的目的就是列出来一个个杀掉。——Artoria2e5 讨论要完整回复请用ping 2017年8月4日 (五) 21:30 (UTC)[回复]
@Artoria2e5这样可以吗?--A2093064#Talk 2017年8月5日 (六) 00:15 (UTC)[回复]
@A2093064不可以。误伤{{reflist|25em}}。——Artoria2e5 讨论要完整回复请用ping 2017年8月5日 (六) 04:30 (UTC)[回复]
@Artoria2e5那么这样。--A2093064#Talk 2017年8月5日 (六) 04:40 (UTC)[回复]
不建议,没必要去追踪。只是申请者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8月5日 (六) 04:49 (UTC)[回复]
不用 fixed-col 是上面传下来的原则。n=1 只是特例而已。——Artoria2e5 讨论要完整回复请用ping 2017年8月5日 (六) 05:10 (UTC)[回复]
上面?而且对于使用数栏分裂的话比按照宽度分列的判断更加直观清晰。——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8月5日 (六) 08:36 (UTC)[回复]
你现在还扯“直观清晰”,我就不知道是你在装什么傻了。你是没用过现代浏览器呢,还是没想过分栏的目的呢,还是读了当时默认分栏的东西就忘了呢?——Artoria2e5 讨论要完整回复请用ping 2017年8月5日 (六) 14:31 (UTC)[回复]
你才傻了吧。一个清晰知道需要分多少栏,另一个还需要自己掂量需要多大的栏宽。既然这么想完美自动分栏,自己弄个完美按固定栏宽的reflist,不用输入参数的,你认为多大栏宽最好的就固定栏宽值,然后你自己编辑的条目就用那个就是了,何必自找麻烦去逐个清理固定栏数的?——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8月6日 (日) 00:58 (UTC)[回复]

已创建快捷模板重定向

使用{{rl}}即可有相同效果。维基百科巡查员Richard923888执行编辑~\(≧▽≦)/~和我聊天 2017年4月28日 (五) 16:00 (UTC)[回复]

{{rl}}它原本是体育联赛专用的地区旗帜模板啊,有条目还在用啊,已经回退。--122.100.177.149留言2017年4月30日 (日) 03:12 (UTC)[回复]

已重新创建另一个模板重定向{{RL}},请注意rl和RL不是同一个模板。维基百科巡查员Richard923888执行编辑~\(≧▽≦)/~和我聊天 2017年4月30日 (日) 04:36 (UTC)[回复]

WP:重定向:不应创建引起混乱的重定向,已把Template:RL改为重定向至Template:rl,免得有人产生混乱。--122.100.177.149留言2017年4月30日 (日) 08:00 (UTC)[回复]

@Richard923888请考虑{{refs}}之类的名字。——Artoria2e5 讨论要完整回复请用ping 2017年5月16日 (二) 16:41 (UTC)[回复]

编辑请求

请求已拒绝

--Schellingok留言2017年12月2日 (六) 11:23 (UTC)[回复]

没有给予理由。--XiplusA2093064 2017年12月24日 (日) 02:59 (UTC)[回复]

语法问题

近期常看见有人将{{Reflist|2}}改为{{Reflist|30em}},同样是两栏,请问有何差别?此现象亦发生在语法前后有无“空一格”。谢谢。--Tp0910留言2018年1月28日 (日) 12:24 (UTC)[回复]

refTag显示错误

用法>>分栏中的refTag显示错误,请求更正-- WPTO 2022年4月19日 (二) 02:05 (UTC)[回复]

 已修复--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22年4月19日 (二) 05:05 (UTC)[回复]

reflist 与 authority control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模板{{reflist }}与模板{{authority control}}之间如果没有空一行,authority control就不会显示,不知道是否是被reflist覆盖了。见Special:diff/71276375--Kethyga留言2022年4月23日 (六) 05:37 (UTC)[回复]

我似乎能在上面的diff看到authority control?--Hamish with w. 2022年4月23日 (六) 09:37 (UTC)[回复]
同上,此版本未见显示问题。--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23日 (六) 09:45 (UTC)[回复]
目前显示正常了……Kethyga留言2022年4月23日 (六) 09:54 (UTC)[回复]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