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Cantiun/存檔三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分類的問題

Template:Catbar的分類等於是反應目前維基百科最高的頁面分類,它會對應至頁面分類的頂端分類項目,為此我才改成現有的9種分類。至於閣下改成的10分類方式,個人覺得有許多問題存在:比如說數學、哲學和藝術幾乎可說是種學門,個人不認為將其擺在分類頂端是個適當的方式。另外文化的性質與社會雷同,甚至前者的範疇可能小於後者,兩者擇其中一放入Catbar即可。相對的,10分類中缺乏關於自然環境的分類,因而有頭重腳輕的現象。--阿儒 | 這裡泡茶 02:57 2006年4月15日 (UTC)

分類頁面固然是最高的分類,但進入管道有限,因此以Template:Catbar作為分類的輔助模板,讓大家即使找不到分類頁面,也能利用該模板找到自己的分類。也因此,之前本人將其改成同於分類頁面的方式。也由於是最高分類,個人認為應該以「方便使用」 和「簡潔」為主,故依傳統的學科分類輔以之前的分類架構切成現有的9個分類。而閣下之後劃分出來的「數學」、「哲學」、「藝術」等項目涵蓋領域固然不小,但這些學門都有祇研究的方向與領域,故很難涵蓋住較完整的分類架構:比如說,哲學之於人文學科,前者是思考宇宙真理的學科,後者除了包含哲學外,還包含研究人類文化的人類學、研究過去的歷史學、研究文字表達的文學以及研究抽象表達的藝術等,因此就「方便使用」和「簡潔」這兩點來看,人文學科比較適合放在最高分類。同樣的,文化之於社會,前者意味著個人類群體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架構,後者除包含前者外,還包含人類群體的組織、技術等較實體的面向,因此就「簡潔」的考量下,人類社會應優於文化分類,而尋找文化的分類可從人類社會這分類進入。基於這幾個概念,個人以為之前分出的9個分類,較能涵蓋現有的完整分類架構,並符合「方便使用」和「簡潔」這兩項要素。--阿儒 | 這裡泡茶 03:48 2006年4月15日 (UTC)

至於學門,個人指的是個別學術研究領域,如哲學、數學、化學等等。--阿儒 | 這裡泡茶 03:54 2006年4月15日 (UTC)

抱歉,本人表達能力有限,固有些東西沒法說的很清楚,但我只是認為Template:Catbar比較適合當方便大家找分類與條目的輔助模板,所以設計成之前的狀態。--阿儒 | 這裡泡茶 03:59 2006年4月15日 (UTC)

您上傳的文件Image:Downtown.png由於缺乏來源信息懷疑侵犯版權或其他原因,已列入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中。請盡快補充該內容,否則文件會被刪除。維基百科十分著重版權,請參考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資訊#圖像指導。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57 2006年4月25日 (UTC)

歡迎您對中國條目提出修改意見

中國條目已經提請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您前往發表修改意見。謝謝!--Pierre 16:47 2006年4月27日 (UTC)

Wikipedia:每周提示/2006年5月1日

替換引用不是跨越包含。替換引用是substitution,後者是transclusion,在m:Help:Template#General對此有描述說:

Various equivalent terms are:
  • calling the template
  • including the template
  • transcluding the template
  • using the template

參見Help:替換引用,以了解什麼是替換引用。Upssdr talk 13:12 2006年5月5日 (UTC)

我看了原文。但是原文好像就是要用戶在合適的時候使用subst,可能原文作者誤讀了「transclusion」,我個人有這個把握。=) Upssdr talk 12:37 2006年5月6日 (UTC)

re:翻炒一下冷飯

今天突然發現的:en:Wikipedia:Transclusion costs and benefits,很明顯,裡面說的是替換引用,但是大標題寫的是Transclusion costs and benefits!百家姓之四 03:24 2006年5月27日 (UTC)

誰說en:Wikipedia:Transclusion costs and benefits說的是替換引用?替換引用是其一個章節:How substitution works。Substitution才是替換引用。Upssdr talk 07:02 2006年5月27日 (UTC)

Transclusion包括substitution,但是在那個提示里後者更準確些。Upssdr talk 11:43 2006年6月3日 (UTC)

我不知道你的屏幕解析度是多少,我這裡是1024*768,這應當是大多數人的標準解析度。在這個解析度下,Template:Villagepumppages最底下的

互助客棧首頁 · 消息 (發表) · 政策 (發表) · 技術 (發表) · 建議 (發表) · 求助 (發表) · 其他 (發表)

正好是一行,但在128px下,由於圖片插進了這個區域,使得這一行變成了二行,第二行文字很少,孤零零地在中間,版面很不好看。我想,目前的80px並不小了,你認為呢?

BTW:我用的是FF,並非IE,可能IE下的表現不一樣。— fdcn  talk  2006年05月13日12:59 (UTC+8 20:59)

我的肯定是正常大小,你看求助、政策這兩個客棧了麼,因為這兩個上方文字少。— fdcn  talk  2006年05月13日13:10 (UTC+8 21:10)

剛才你改進了吧,我就在現在,看到政策 · 技術· 建議 · 求助 四個版面都是斷行的。— fdcn  talk  2006年05月13日13:17 (UTC+8 21:17)

關於討論區新增分類

我先將Template:VillagepumppagesTemplate:Villagepump退回,請到互助客棧參與討論:)。--愛索 | 來泡茶 16:06 2006年5月13日 (UTC)

MediaWiki:Summary和Template:Welcome

我已把這兩個檔案改了啦。請看看是否改得正確。--Hello World! 01:23 2006年5月22日 (UTC)

目前我已將{{advtranslation}}合併至{{translation}},同一功能無必要用兩個模板。請你先看一看{{translation}}的說明,注意,我沒有在用法中展示{{translation|来源|翻譯進度百分數}}這樣的形式(雖然模板支持這樣的用法),這樣做我是有考慮的,因為來源有可能並非維基項目,這樣來源通常是url,不少url包含「=」符號,這在非命名參數用法中產生錯誤。

這樣回到你的問題,我認為給出{{translation|tfrom=来源|tpercent=翻譯進度百分數}}起一個倡導作用,如無來源和進度,完全可以很方便地del掉。你認為呢?— fdcn  talk  2006年05月23日01:10 (UTC+8 09:10)

解保護

該頁面已經解保護了,請修改時慎重一點,修改完畢,通知我一聲,謝謝。--用心閣(對話頁) 05:33 2006年6月21日 (UTC)

抱歉,操作不太熟悉,現在可以了編輯了。--用心閣(對話頁) 06:01 2006年6月21日 (UTC)

「數字列表」或「數表」

請見Talk:數表 --燃 05:57 2006年6月25日 (UTC)

我看到你將Wikipedia:特色條目撤消移動到Wikipedia:特色條目回顧,請問為甚麼這樣做呢?雖然這個名稱是婉轉一些,但亦因其沒有這樣直接,新來者可能一時間不明白該頁的作用。 -- Kevinhksouth (Talk) 08:40 2006年6月30日 (UTC)

Portal:

wikipedia:有首頁,Portal:也應該有一個呀--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25 2006年7月5日 (UTC)

CCTV

各頻道為什麼不用CCTV-1這樣的條目名稱?根據wikipedia:命名常規,這樣不是更簡單明了,也為人熟知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33 2006年7月5日 (UTC)
看那些中國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中國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我還真的一時搞不清楚是哪個頻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35 2006年7月5日 (UTC)

你創建的維護模板

你所創建的{{Inappropriate tone}}、{{Cleanup-rewrite}},恐怕有點兒諷刺的味道。模板說條目風格或語調有問題,但自己卻正因同樣問題而需要重寫(「這個條目或段落看起來不像是用期待中的百科全書條目的規範語調寫的」,我改了)。希望你創建這類指導模板可以慎重一些,或者考慮根本是否有必要創建——其實現在的{{cleanup}}有什麼問題?-- tonync (talk) 00:36 2006年7月10日 (UTC)

關於小作品模板空白太多

我是在Mac電腦上編輯的 所以用Mac的Safari瀏覽器看起來間距還蠻剛好的 很抱歉,我不知道PC上看起來會很彆扭 如果是這樣我再修改一下好了,我只是希望字體看起來比較小(比內文小) 感謝你的提醒!胖虎 08:45 2006年7月10日 (UTC)


字體

那是蒙納宋體,不是從網上下載的字體,恕我不能傳送給你了。-- tonync (talk) 11:17 2006年7月11日 (UTC)

動員令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到8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2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盡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設內部連結。

現在有8萬維基註冊用戶,只要有一部份人參與效果就很驚人。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2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謝謝!真實事求是 02:44 2006年7月17日 (UTC)

其實我是因為調整WP:FA的版面,使其類似英文版,才會導致這個模板的顏色更換。只是我一直想不到比較好的方式來調整其他使用FAPath文章的版面...--笨笨的小B | 20巷 09:22 2006年7月29日 (UTC)

你建立的頁面維基愛情被移動到Wikipedia:維基友愛,並翻譯完成,請前去校對,修改和點評。--用心閣(對話頁) 17:44 2006年8月2日 (UTC)

模板Boxboxtop

我看到我自己使用該模板的效果不同了,所以和你討論一下,預設的設定是用戶框內文字靠左排列,你將其改為對中排列,不知道有沒有解決的方法?例如再新增一個參數可以控制這個選項,而不是寫定了,如此會較有彈性,不知道你怎麼想呢?--vegafish - 蠢魚 12:55 2006年8月4日 (UTC)

您好,我注意到您最近把戲仿移動到諧仿,據google和百度的搜索結果,戲仿都遠比諧仿常用,我已經移動回「戲仿」,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到Talk:戲仿討論。謝謝。 --鳥甲 09:34 2006年8月5日 (UTC)

二次動員令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二次動員令」設內部連結。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真實事求是 12:42 2006年8月16日 (UTC)

您好,百家姓之四兄!

您好,百家姓之四!我也是個維基百科人,先給前輩敬個禮!剛看到您的用戶頁,簡直就是帥呆了;好酷哦!您可以教教我嗎?(雖然還是菜鳥...)還有,您有好多的用戶框模版,我也想加幾個呢!但是我還不會弄模版... 還得請教您呀!謝謝 XPP dbslikacheung 16:05 2006年8月21日 (UTC)

歡迎參與本期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30 2006年9月1日 (UTC)

Hilary Duff歌詞!

身為資深維基人,應該做好榜樣,請不要在用戶頁放有版權的歌詞啊!-- tonync (talk) 18:50 2006年9月17日 (UTC)

Wikipedia:投票/有關條目質量提升計劃是否延續正在進行。歡迎您積極投票並提出寶貴意見。--左圖右史 04:54 2006年10月23日 (UTC)

歡迎參與本期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15 2006年11月1日 (UTC)

歡迎參與本期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56 2006年11月16日 (UTC)

邀請您參加河北維基人冬聚活動

各地的維基人在維基解凍後又重新活躍起來了,而北方相比南方來說,則遜色很多了。無論在人氣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差許多,希望能通過此次聚會,促進互相交流,共同為維基作更多的貢獻,提升北方維基人影響力和素質!現誠摯邀請您參加河北維基人冬聚活動。請看到此留言後,通過本人用戶頁告知是否參與,並請留下聯繫方式,然後討論聚會地點和時間。如遇河北維基人,請一併轉告。 user:信陵使 聯繫我 18:46 2006年12月2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會開放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Flame 04:49 2006年12月3日 (UTC)

關於中國計劃生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請注意是絕大部分實行這一政策,而不是絕大部分不實行.一孩政策是絕大部分不實行,而計劃生育則是絕大多數實行.計劃生育包括城鎮的一胎化和農村的二胎化.希望你的修改能儘量客觀.--Ksyrie 02:21 2007年1月8日 (UTC)

歡迎參與本期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23 2007年2月16日 (UTC)

我比較習慣用平等式消歧義替代重定向,再看看其他人的意見。--Ellery 06:25 2007年3月5日 (UTC)

可以呀,把頁頂端的消歧義告示做好即可。--Ellery 07:21 2007年3月5日 (UTC)

Template:Editors

注意到你在2006年7月14日將Template:Editors打上{{tfd}}標記,也注意到該模板沒有被使用,同時也沒有在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找到相關討論。請問這個模板還需要再提交到刪除請求嗎?— fdcn  talk  2007年3月11日18:02 (UTC+8 3月12日02:02)

第四次動員令

第四次動員令將在4月1日開始,為期一個月,歡迎各位參加。

此次動員令與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領域條目為目的的小動員令。這次共舉辦6個主題的小動員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動員令,是些大家感興趣,或維基條目貧乏,需要人編輯的領域,前5個由各維基人選出,最後1個由主持人決定。

第四次動員令要求參與者貢獻5個條目,其中二個必須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詳細規則請看這裡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Dzb0715^_^ 14:12 2007年4月1日 (UTC)

認識認識

剛剛看到你的用戶頁的修改,認識一下。本人河北秦皇島市,不過不是那裡生的。男,90年出生,不過93年才會走路。高三,不過在家忙著TOEFLSAT。—將新密碼寄給我 2007年6月27日 (三) 08:50 (UTC)[回覆]

早入學終於帶來成就感了,我很少認識比我小的,真的。—將新密碼寄給我 2007年6月27日 (三) 09:10 (UTC)[回覆]

第五次動員令

第五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歡迎各方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歷史動員令世界遺產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

「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10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謝君之合作。--DoraConan 2007年7月22日 (日) 08:00 (UTC)[回覆]

維基研究協助

百家姓之四您好,我是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學生邱家緯,目前正進行一項對兩岸三地維基人的研究,需要許多維基用戶的協助。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維基年會發表過,也訪問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的維基用戶。現在更需要大量的問卷資料輔助,希望您能夠提供維基的編輯經驗。這份問卷只需要花您兩分鐘時間,但是對維基領域研究有很大貢獻,謝謝您的幫忙!

這份問卷的詢問範圍僅於編輯過程與經驗,不涉及私人資料,請您安心。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戶去留言的份上,幫幫我吧!—櫻花猴 2007年10月31日 (三) 10:15 (UTC)[回覆]

電腦、學校條目提升呼籲

鑭系元素與錒系元素

那段和你說的不是一樣的嗎?—puppy8800 (留言) 2008年5月11日 (日) 02:40 (UTC)[回覆]

是,不過我認為既然有人因為f電子的緣故對分類提出異議,就應該寫進去。—puppy8800 (留言) 2008年5月11日 (日) 02:51 (UTC)[回覆]
呵呵。—puppy8800 (留言) 2008年5月11日 (日) 02:55 (UTC)[回覆]

Template:元素周期表

您好,關於顏色部分只是覺得白色的過於突兀,我想把鹼土金屬的黃變得更淡應該就行了。另外關於之前的註1雖稍嫌過於詳細,但涉及表上的分類,本人認為應寫出以求完備,而鑭系和錒系元素的註解也應補上為佳。不知意下如何? --Ivann (留言) 2008年5月13日 (二) 10:16 (UTC)[回覆]

鑭系元素

不是,根據IUPAC的定義,鑭是屬於鑭系元素的,原因是性質相似。—puppy8800 (留言) 2008年6月23日 (一) 11:38 (UTC)[回覆]

按電子構型分的,有一些道理吧。—puppy8800 (留言) 2008年6月23日 (一) 21:29 (UTC)[回覆]

Commons

Please see commons:Image talk:ConfucianismSymbol.PNG Jeepday (留言) 2008年7月8日 (二) 10:46 (UTC)[回覆]

section

在編輯維基百科時,section相當於用「== ==」建立的段落,解釋為章節其實並無不妥。另在下已將相應編輯修改為「段落」—RalfX2008年10月3日 (五) 16:41 (UTC)[回覆]

回︰你好,可否幫吾三忙?

首先,本人已解決了您的第一個提請及第三個提請中的把{{{1|條目或章節}}}改成{{{1|條目}}}的提請。但我對Section的看法和RalfX一樣——翻譯成「章節」並無明顯問題,反而譯成了「片段」後,有點奇怪。另外,{{地域中心}}有的是「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但就沒了「個人觀點」,這是兩碼子事件。—J.Wong 2008年10月3日 (五) 19:56 (UTC)[回覆]

完成,除了沒有把{{Esoteric}}移除。這是因為它不是用於標示模板用法繁複與否,而在其語法結構。它也可算複雜吧。無需客氣了。^^—J.Wong 2008年10月5日 (日) 07:41 (UTC)[回覆]

回︰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

個人對此意見不大,但有一點我希望提出,就是刪除投票和請求是現在的頁面存廢討論及圖像存廢討論的前身,單單重定向至其中之一好像有點怪。—J.Wong 2009年1月13日 (二) 11:25 (UTC)[回覆]

其實本人對此沒有什麼意見。不過目前版本的刪除投票和請求,個人以為是最好的。或者閣下可到互助客棧詢問一下各位的意見。—J.Wong 2009年1月14日 (三) 10:58 (UTC)[回覆]

Dear Chinese Sir, I herewith want to really thank you so much for for changing the "De Broglie's Hypothesis" into abovementioned more usefull title. I happened to be starting this lemmata in several (interwiki)-Languages, e.g. (after Holland where I'm from too) in Spain: es:Ondas de materia and Finland: fi:De Broglien aallonpituus. Meanwhile only writing by an IP-№ (under more than 20 projects) with my real name: D.A. Borgdorff connected to electrical Tram- & Railway-Car design, and "linked" to equipment [1] in The Hague, I' ll remain sincerely yours D.A. Borgdorff - electr. ing. - via 86.83.155.44 (留言) 2009年1月16日 (五) 23:11 (UTC)[回覆]

Post Scriptum: By the way I am fortunately informed in some 40 years of reading the Master-works of Lao Tse, of which I owned two different copies in Dutch: ISBN 9020245163 (© 1973) & ISBN 9062716172 (© 1979) apart from the Belgium Sinological prof.dr. en:Ulrich Libbrecht translation from Dutch of 4 books: "Within the Four Seas: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hilosophy‎" = ISBN 9789042918122, well referenced. With compliments and regards, I am: dAb per 86.83.155.44 (留言) 2009年1月16日 (五) 23:34 (UTC) the same in Holland and elsewhere as on Commons as here D.A. Borgdorff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00:46 (UTC) so nl:Gebruiker:D.A. Borgdorff {^_^}[回覆]
  • Dear Li,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nice and erudated reaction on my Dutch talkpage, which I very much appreciated too. Because I was unfortunately somehow blocked *indef* on this en.wikipedia, I not able to react there anymore. But -- in the meantime -- making also an account on Commons, I'm able to edit on other interwiki projects as well as there too. Much obligated in advance, i'll thank you again and remain yours sincerely: D.A. Borgdorff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14:40 (UTC)[回覆]

關於移動請求

移醒您,在提出移動請求的同時,也需至條目之討論頁加上{{move|新名稱}}之模板,才算是完成移動請求之程序。—Alberth2-汪汪 2009年4月21日 (二) 14:06 (UTC)[回覆]

需要您的意見和建議

漢字文化圈語言專有名詞的中譯規則的草案剛剛完成,尚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討論以獲得社群的共識。如果可以的話,懇請您閱覽一下這個提案,我們非常需要您的意見和建議以讓它更完善。非常感謝!--서공・Tây Cống・セイコゥ (相談 / / ) 2009年6月5日 (五) 12:43 (UTC)[回覆]

歡迎參加建議建立 Wikipedia:版權偏執 以及 Wikipedia:避免版權偏執的投票

連結在這裡 建議建立 Wikipedia:版權偏執 以及 Wikipedia:避免版權偏執的投票WxAMD (留言) 2009年6月27日 (六) 12:08 (UTC)[回覆]

From the abovestated TxT i received the same on one talk page, so I put a request to the Guestroom calledf: {{Wikipedia talk:Guestbook for non-Chinese speakers/Header}} <+|+> Much obligation awaiting some reply, I'll remain truly Yours with kind regards: IP user talk:86.83.155.44 from D.A. Borgdorff (留言) 2009年7月6日 (一) 01:17 (UTC)[回覆]
  • I 'll herewith kindly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reaction on my Dutch talk page, where I but unfortunately can 't answer you further onwards, because I 'm also behindred there again for some time. I still appreciated your signalling too, though merely because I couldn 't get any reply receiving from your Chinese Embassy service for foreign speakers so to speak ;-) - So ... Thank you gratefully again with most regards and best wishes for graduating your studies succesfully, I 'll remain as well faithfully as sincerely Yours: D.A. Borgdorff (留言) 2009年7月16日 (四) 12:55 (UTC)[回覆]

關於身份證

您好,大陸在1984年前已經出現了地區性的身份證,那就是1936年寧夏省政府所制定的「居民證制度」。 1940年夏,在清查戶口和居民證的基礎上,製發「寧夏省國民身份證」,還制定了《寧夏省國民身份證發給及檢驗法》。民國36年(1946年)1月3日,國民政府公布《戶籍法》,規定製發國民身分證。因此說「身份證,大陸1984年前作身分證」這句話是沒有錯的.--Guangzhou 2010 (留言) 2009年7月2日 (四) 02:59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MSOffice.pn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MSOffice.pn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9年8月29日 (六) 19:30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OIS.pn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OIS.pn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9年8月29日 (六) 19:33 (UTC)[回覆]


您好,你創建的頁面被認為符合快速刪除的標準,已被提出快速刪除。

若您認為這個通知被錯誤地放到了這裡,您可以將{{hangon}}放置到被提刪頁面的頂部(但放置到快速刪除模板的下面),並在討論頁闡明您的觀點。但是,一旦條目被加入快速刪除模板,只要條目滿足快速刪除的標準,它便可能立即被刪除。請您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但也請您大膽改善條目,以使其儘量滿足維基百科的方針與指引。在該條目被刪除後,您可以聯繫管理員,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將被刪除前的條目通過郵件發送給您,便於您未來重新編寫條目。 --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22日 (二) 12:48 (UTC)[回覆]

Template:Row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Row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Row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UAL55 (留言) 2010年5月29日 (六) 09:54 (UTC)[回覆]

Template:Subtext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Subtext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Template:Subtext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UAL55 (留言) 2010年5月29日 (六) 09:54 (UTC)[回覆]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檔案File:AdobeSystems.sv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資訊#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12日 (四) 12:36 (UTC)[回覆]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個)的候選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對票佔總票數三分之一以上,如en: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Shootingen:Google (verb)en:Consumer capitalismen:Product certificationen:Darwin–Wedgwood familyen:Royal Gold Cupen:Glebe, New South Walesen:Kurganmashzavoden:Mamoru Miyanoen:Unfinished worken:Software art,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en:Genna crime family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Sino-Albanian spliten:Physics and Star Warsen:CD-Texten:LGBT tourism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Nomenclature codesen:Basketball (ball)en:Kick-Ass (comics)en:WoWWikien:Asian Centuryen:Lucifer Chu等),我並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1月4日 (四) 15:07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條目質量提升活動

中文維基百科 條目質量提升計畫邀請函
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條目質量提升計畫已經重新啟動,相信您的支持與參與,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成長的重要助益,若您對於一些條目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或者對於某些條目需要關注提升,攜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類知識的品質!。您若支持該計畫可先至 「報到處」簽到,以便於其他人與您連絡,再前往您有興趣的各子計畫簽到並提出協作事宜,您可自由彈性規劃。

總之,這是自由參與與發起條目協作的平台,歡迎任何人在該計畫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亦歡迎您成為各子計畫主持人,這比起在一兩個同好之間對話或條目討論頁互動性更佳。

  • 也可幫忙散發此邀請函。根據過去經驗,計畫的成敗關鍵在於消息是否散佈開來,若要發邀請函,可以複製以下代碼:{{subst:QA/邀請}}再轉貼到其他維基人對話頁上,感謝您

更多候選主題


邀請人: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2月14日 (一) 11:35 (UTC)[回覆]

今個禮拜大搞作

無差別的「今個禮拜大搞作」第二期已經開始募集參與者,為了補強百科上品質低落的條目而努力,本計畫收錄漏網條目故不限主題範圍,比起草創第一期不知從何著手,第二期開始有了較明確的規劃,以Wikipedia:社區主頁/活躍任務需要維基化需要清理 缺少來源的條目為主要對象,也擴大收錄了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猛烈炮火之下仍殘存下來的低品質條目,多個人多份力量,誠摯邀請您報名參與並互相交流。另外Wikipedia:互助客棧/消息有該計畫之發佈,閣下對計畫若有任何想法歡迎前往討論。--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2月14日 (一) 11:3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