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無色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無色界無色界天梵語ārūpya-dhātu巴利語arūpa-dhātu),又作無色天無色行天,或四無色四無色天四無色處四空天四空無色界諸天等,又稱無色地ārūpya-bhūmi),佛教術語,為天界之頂層,與欲界色界共稱三界。此界超越(物質)而存在,為厭離物質之色想而修禪定者死後所生。

概論

佛教認為世界概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包含人類、欲界天人等眾生;色界謂脫離了慾念但仍存在色身(物質身體)的天人居地;無色界則是連色身亦超越了的天人的居地。

無色界分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空處,故又稱「四無色」、「四無色天」、「四無色處」、「四空天」、「四空」、「無色界諸天」;若三界分為九地,則此四界相當於後半之四地,而一一附加「地」字稱呼,例如「空無邊處地」等(佛教經典中所謂「地」是指「境界」、「狀態」的意思,例如《瑜伽師地論》、《十地經》等,皆屬此意)。復以其屬於天界,故有時亦一一附加「天」字,如稱為「空無邊處天」等。

「無色界」眾生 無有物質形色,唯存意識身並住於四種無量廣大空處境界,其壽命極長乃至八萬大刼,一念常住於四種意識境界中之一種,不於外法起心動念,猶如熟睡。長刼壽命終了時,因為極大的福報已享盡故,唯餘惡報未償,往往下墮三惡道中。「無色界」眾生,因住於沒有五根五塵五識而唯有心識之境界中,故無所作為,無法超越只有心識的境界,也無法得到解脫,故此其不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之苦。

四空天解釋

無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淺而分四種差別即無色界四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在此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天之盡頭處。

  1. 空無邊處 (梵語आकाशानन्त्यायतन,Ākāśānantyāyatana),為四無色處之最初階段。初修無色定,必厭棄物質世界,一心思惟無邊無際之空觀,使心識與無邊之虛空相應,這就是空無邊處。
  2. 識無邊處 (梵語विज्ञानानन्त्यायतन,Vijñānānantyāyatana),從厭棄外界物質世界所帶來的質礙,並且進一步修習意識和以阿陀那識作無邊無際之觀,由此產生颯迦耶見,其認為此無邊之意識身為自我,此即為識無邊處。
  3. 無所有處 (梵語आकिंचन्यायतना,Ākiṃcanyāyatana),既厭棄外界物質之質礙,又厭棄心識,唯思內外一切無所有,僅留下末那識,其認為思量背後的思考者為自我。修行者以修習此無所有觀此舉得生天之果報,即進入無所有處。
  4. 非想非非想處 (梵語नैवसंज्ञानासंज्ञायतन,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又稱非有想非無想處。指此天之修行已到極靜極妙之境界,已無各種粗想而稱非想,又因其想未絕,尚有一切種子識,所以為非非想,長時間之後其想可能會再次浮起而使此處的居住者出定。

大乘佛教教典《楞嚴經》宣稱雖然有一類生靈十分了解空界的特性,祂們已經在色界天中滅掉了識心,但是由於祂們並不了解佛理,因此祂們被稱為不迴心鈍阿羅漢,如果祂們日後從色界天中的無想天外道想要進入的天層進入無色界天並致力研究空理,便會在壓制六識的生起時通過第七識執取所謂的我法自我,是為法我,並且因此而迷失,經歷數萬大刼之後便會重入輪迴之中[1]。大乘佛教的一些信奉者認為不迴心鈍阿羅漢的境界是小乘佛教的信奉者所能達到的最終境界,這些不迴心鈍阿羅漢以空處為細心的依託,故此祂們仍然受到阿賴耶識的束縛[2]

往生至無色界天的方法

初禪到四禪是屬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屬於無色界。要離開欲界才能進入色界,離開色界才能進入無色界。能離開三界,又能入三界,這是已解脫者於三界出入自在。住居於禪定而只存心識,謂之無色界。但即使四禪八定(世間定)具足者,其修禪仍依緣而有迎、拒之心,未能如修出世間定者一般得湼槃從而解脫一切諸苦煩惱。

參見

參考文獻

  1. ^ 釋宣化.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卷九. 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2024-08-02] (中文). 
  2. ^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 第 4 頁. phpBB. 2023-07-19 [2024-08-02] (中文).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