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文化大革命
雖然生者傳記方針無法適用在這個條目的主題,它仍可能包含跟在世人物有關的內容,例如已逝者的親屬及朋友、或牽連在世人物的主題。跟人物有關聯的爭議性內容都需要提供可靠的來源,確保內容可以查證。 缺少可靠來源或是無法查證的內容都需要「立刻移除」,如果有人不斷加入這種內容、或是任何跟方針有關的疑慮,請前往互助客棧。 |
文化大革命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文化大革命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 |||||||||||||
| |||||||||||||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落選 |
存檔 |
---|
|
關於我剛剛添加在「歷史背景」中的內容
由於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會的《文革史》在中國大陸是禁書,在國際上也沒有編碼,屬於地下文學,所以我只能為其打上「來源請求」的tag,然而這本《文革史》參考的文獻之多已經到了不得不重視的地步,因此作為補充我加了進去。
至於說「維護斯大林模式」是自由派觀點這一說,是因為(以左翼觀點來看),毛髮動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與中共內部右派和官僚主義鬥爭,那麼矛頭很明顯地指向了公務員、黨政官僚、軍隊幹部等既得利益者,而這恰恰是斯大林體制所維護的,即「平均不是列寧主義」。蘇聯的官僚模式很典型的特點就是等級工資制,作為蘇聯的學習者中國在剛建國時期也幾乎是照搬了這個政治體制,臃腫的官僚體系沒有在文革中被打倒反而增強了,因此趙紫陽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提出搞代議制來取代原有的政治體系框架——自然也觸動了以鄧小平為首的黨政官僚的利益。如果說趙紫陽的下台只是偶然事件,實際上是文革後官僚與工人階級衝突積累的總爆發,所謂量變引起質變,最後作為64事件的犧牲品,趙紫陽不得不為他自己的戈爾巴喬夫式政治理念買單。
另外關於斯大林模式我還要提一下,如果沒有大躍進,沒有文革,毛澤東很有可能繼續蘇聯的指令經濟,通過工農業剪刀差的方式繼續推進工業化進程;然而他顯然意識到了蘇聯極不平衡的經濟佔比,所以在謀求自己的道路,從毛澤東嘗試衝擊黨閥開始(即與劉少奇產生矛盾時)就已經走上了與蘇聯產生分歧的道路,直接導致了中蘇交惡——這一點在朝鮮清洗「延安派」與「莫斯科派」幹部時體現了出來,當時斯大林與毛澤東同時抵達平壤,要求為這些幹部平反並恢復工作,斯大林提出由蘇聯直接指導朝鮮的幹部體系建設,而毛澤東卻說他來朝鮮只是為了批評金日成走了錯誤的路線,以顧問式的形式督促其改正。從這時就暴露出毛澤東與斯大林的分歧,即關於家長制與包辦替代主義的分歧。因此,「維護斯大林模式」顯然是自由派的觀點。
各位有什麼意見不妨也提出來聽聽。
--CCJullie(留言) 2021年5月28日 (五) 14:23 (UTC)
- @CCJullie 個人不建議加入北大馬會文革史的觀點,要加的話建議加馬會文革史援引的書籍——譬如邁斯納甚至是老造反派寫的回憶錄等地下書籍,而且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對北大馬會關注比較多的話,他們之前還有本書名字叫«共和國的歷程»,我建議你去讀一下,這本書的口徑跟文革史的口徑完全不一樣--路一周可(留言) 2022年9月14日 (三) 07:47 (UTC)
- 當然這個涉及到關於對北大馬會相關問題的討論,這個爭議度很大,在wiki平台上面不好公開討論--路一周可(留言) 2022年9月14日 (三) 07:53 (UTC)
- 請發表客觀觀點,請不要使用「韭菜」等攻擊他人的詞彙--Haoming9245(留言) 2023年11月7日 (二) 10:14 (UTC)
我打算把文革相關作品章節單獨拆出來成一個條目
@Fire-and-Ice、乘龙观音:不過我不太確定怎麼拆最好,是否有必要留一句簡介,比如「文化大革命存在眾多相關作品」,亦或只在參見里放,再亦或主條目什麼都不留,只在單獨的模板里放?--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3月5日 (日) 01:44 (UTC)
- 從前我建過,但是被刪了,見文化大革命書目的afd。該條目原文可見U:Fire-and-Ice/文化大革命書目。--Fire Ice 2023年3月5日 (日) 02:22 (UTC)
- 查看了之前相關頁面被刪除的社群討論[1],不確定維基社群是否還能接受此類條目或列表。這個頁面「用戶:Fire-and-Ice/文化大革命書目」算是維基上的高質量列表了,看得出下過功夫。一般文革的相關書籍和資料很廣泛,世界各地和網絡上也有相關圖書館和數據庫,所以也可以考慮僅在「文革相關作品」一章節加入外部連結,而無需拆分新條目。--乘龍觀音(留言) 2023年3月5日 (日) 09:18 (UTC)
- @Fire-and-Ice、乘龙观音:我掛了DRV試試,妖怪文獻與著作列表都能留我不覺得這個不能留。--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3月5日 (日) 14:06 (UTC)
- 不過如果確實不能恢復我也仍打算刪掉相關段落,佔比太大了,感覺毫無必要。--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3月5日 (日) 14:14 (UTC)
- 你維日常的雙標而已。我反正已經接受Tiger(在telegram群里)關於你維為什麼不應該有書目類條目的說明了(--Fire Ice 2023年3月5日 (日) 14:18 (UTC)
- 我哪個群都不在,來個原話。--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3月5日 (日) 14:23 (UTC)
- 原話我忘了,不知@Tigerzeng是否有興趣再說一遍。--Fire Ice 2023年3月5日 (日) 14:34 (UTC)
- 我哪個群都不在,來個原話。--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3月5日 (日) 14:23 (UTC)
- 你維日常的雙標而已。我反正已經接受Tiger(在telegram群里)關於你維為什麼不應該有書目類條目的說明了(--Fire Ice 2023年3月5日 (日) 14:18 (UTC)
- 查看了之前相關頁面被刪除的社群討論[1],不確定維基社群是否還能接受此類條目或列表。這個頁面「用戶:Fire-and-Ice/文化大革命書目」算是維基上的高質量列表了,看得出下過功夫。一般文革的相關書籍和資料很廣泛,世界各地和網絡上也有相關圖書館和數據庫,所以也可以考慮僅在「文革相關作品」一章節加入外部連結,而無需拆分新條目。--乘龍觀音(留言) 2023年3月5日 (日) 09:18 (UTC)
一點小疑惑
1956年中共八大新的書記處的建立和總書記的設立使「一線二線」從體制上得以初步落實。中共八大後,中央最高領導層關於一線二線的分工開始明朗化。八大後,劉少奇、鄧小平實際上開始主持中央第一線工作。 中共八大形成了中央「一線」的基本領導格局:政治局會議主要由劉少奇主持,書記處會議主要由鄧小平主持,國務院則由周恩來主持。 三年自然災害是在1960年左右開始的,退居二線是1956年開始的並且三年自然災害死亡人數三千萬是一個有爭議的數字,不宜放於此處,或者可以將多種數字與出處同時防止--2604:9CC0:14:6E4:2F65:4FD8:B32F:B069(留言) 2024年3月9日 (六) 01:50 (UTC)
事件不夠詳細
很多事件看得雲裏霧裏的,來龍去脈不清楚,人物之間的立場變化希望能夠更加完善--波蘭球(留言) 2024年5月5日 (日) 13:48 (UTC)
文革引號之疑
不算《「文化大革命」簡史》等個別條目,其他條目對於「文化大革命」這一詞彙的處理,並未統一。例如:
南京事件,或稱南京反「文革」勢力運動,是1976年在南京發生的反對「文化大革命」、支持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進行經濟建設政策的活動……
此處的文革打了引號,但也有打和不打皆有的情況:
傷痕文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70年代末「撥亂反正」時期出現的文學創作思想,是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出現的文學潮流,一度成為1980年代文學思潮的主流。傷痕文學主要表現文化大革命為人們帶來的精神、物質上的巨大傷害……
——傷痕文學
雖維基百科不受中國法律管轄,但竊以為統一用法,對於權威性還是較為重要的。望提出看法,不任區區嚮往之至。--WPCD-DTV 2024年7月31日 (三) 14:15 (UTC)
- 南京事件 (1976年)中是原創命名、應是「文革勢力」?傷痕文學等條目中,感覺不必要,尤其是有內鏈時。--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31日 (三) 14:57 (UTC)
- 文革引號可能是受大陸出版物影響?因為大陸官方要求所有出版物該詞都必須打引號。(前幾天剛好提到過)用在維基百科我覺得應該是不中立的。--—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7月31日 (三) 15:01 (UTC)
- 「文革引號」的處理方式明顯違反Wikipedia:NPOV,原因可參見此連結。--—向史公哲曰(留言) 2024年8月1日 (四) 11:13 (UTC)
- 這是不是您從文革條目ref里找的(那些內容就是我寫入的)不過也可能不是,畢竟Google也非常容易搜到。--—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1日 (四) 11:22 (UTC)
- 其實更廣來說,本站編者對於專有名詞是否一律加引號尚無共識,所以通常是隨編者個人偏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8月1日 (四) 16:40 (UTC)
- 專有名詞為何要一律加引號??別說「一律加」,「加」的情況都很少,難道有任何中文文獻會為「台中市」「美國」「魯迅」「長江」這些詞打上引號嗎……——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1日 (四) 16:47 (UTC)
- 那我就不知判斷標準從何而來了。反正就是有人喜歡給名詞加引號,有人不喜歡。——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8月2日 (五) 04:02 (UTC)
- 一般情況下,能給文革加引號的編者,其對文革的編輯幾乎都是對prc參考文獻內容的微改。--向史公哲曰(留言) 2024年8月2日 (五) 05:53 (UTC)
- 人名、地名、組織名加引號的不多,相對來說事件中加引號的多。此處的引號可以理解為着重強調特定詞語。例
「蘆溝橋事變」發生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
,見台版的《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本--Kethyga(留言) 2024年8月2日 (五) 08:28 (UTC)- 「特別指稱」不能叫「着重強調」(如着重號)吧。是引號內內容不僅僅是詞彙的通常含義。--YFdyh000(留言) 2024年8月2日 (五) 08:43 (UTC)
- 「台獨」頑固分子怎麼說?--Kethyga(留言) 2024年8月11日 (日) 01:59 (UTC)
- 個人認為是定義權,如果沒有引號,任何人或機構都可按自己的標準判定。--YFdyh000(留言) 2024年8月11日 (日) 08:06 (UTC)
- 第71條--—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11日 (日) 08:08 (UTC)
- 加引號就是規定如此,就跟書籍需要加書名號一樣。就像颱風名需加引號就是規定一樣,有些人就是硬要解讀出「引號是颱風名一部分」「引號為了表示強調」之類的含義。--—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11日 (日) 08:10 (UTC)
- 「台獨」頑固分子怎麼說?--Kethyga(留言) 2024年8月11日 (日) 01:59 (UTC)
- 然而prc規定給文革加引號,其目決不是為了強調特定詞語。根據某新聞的解釋:像文革這類從前的概念,今天理解又都是負面的,所以必須加引號。可見給文革加引號絕對是違反npov方針的。--向史公哲曰(留言) 2024年8月2日 (五) 09:12 (UTC)
- 在中國大陸,引號(「 」)除了表示引用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表示反諷、嘲弄、否定等態度。--向史公哲曰(留言) 2024年8月2日 (五) 09:15 (UTC)
- 臺灣也有的,引號也有表示「所謂」的功能。我覺得此種情況,至多開頭用一兩次(也算是強調),正文一般不用引號,或疑慮較少。——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8月2日 (五) 13:29 (UTC)
- 「特別指稱」不能叫「着重強調」(如着重號)吧。是引號內內容不僅僅是詞彙的通常含義。--YFdyh000(留言) 2024年8月2日 (五) 08:43 (UTC)
- 那我就不知判斷標準從何而來了。反正就是有人喜歡給名詞加引號,有人不喜歡。——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8月2日 (五) 04:02 (UTC)
- 專有名詞為何要一律加引號??別說「一律加」,「加」的情況都很少,難道有任何中文文獻會為「台中市」「美國」「魯迅」「長江」這些詞打上引號嗎……——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1日 (四) 16:47 (UTC)
- 個人認為,兩例中,除了第一例的第一個「文革」可能涉及官方用詞需要加上之外,其他幾處的引號都應該移除。即使是第一例,也應該加上註釋和來源,說明引號的出處--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8月16日 (五) 16:33 (UTC)
當前共識顯示,對「文化大革命」一詞加引號有不中立之虞,除引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等中國大陸文獻及其他個別情況外,文革應避免使用引號包裹。另@Patrickov、向史公哲曰、自由雨日、Ericliu1912、Kethyga、YFdyh000。--WPCD-DTV 2024年8月23日 (五) 13:25 (UTC)
贊成。(見下)--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23日 (五) 13:28 (UTC)- 自由亞洲電台的
涉及「文革」、「勞改營」 張藝謀影片《一秒鐘》未獲准首映
,應該不是「否定義」、「不中立之虞」吧。還有[2]、[3]。傾向於Ericliu1912的,可以用來強調,本來就是中文標點符號的用法,但是無需多次強調。--Kethyga(留言) 2024年8月23日 (五) 14:37 (UTC)- 這不是「強調」(4.8.3.2)吧?而是「
4.8.3.3 標示語段中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如別稱、簡稱、反語等
」(標點符號用法)。上面的例子也均是將「文革」(簡稱)打的引號而非將「文化大革命」打的引號。所以應當說成是:「文化大革命」(全稱)不應加引號,「文革」則可以加引號(表示簡稱)。(見下)--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23日 (五) 14:49 (UTC)- 「文化大革命」上加引號,中國大陸之外也有用的,比如[4]、[5]、[6]。「不中立之虞」的措辭比較主觀。--Kethyga(留言) 2024年8月23日 (五) 15:43 (UTC)
- 這些大多是第一次出現時加引號,而非「一直加引號」,這應該就是「
4.8.3.2 標示需要着重論述或強調的內容
」了。那麼應當說成是:「文化大革命」「文革」應當根據一般的事件類專有名詞來對待,即用於「標示需要着重論述或強調的內容」或用於「表示簡稱」時可以加引號,但不應像中國大陸要求的那樣永遠加引號。--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23日 (五) 15:56 (UTC) - 「不中立之虞」不主觀,因為大陸要求「永遠加引號」的原因就是「對其徹底否定」(甚至連《中國大百科全書》條頭都帶引號:《「文化大革命」》),那這個引號顯然包含評價/態度在內了。--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8月23日 (五) 16:05 (UTC)
- 這些大多是第一次出現時加引號,而非「一直加引號」,這應該就是「
- 「文化大革命」上加引號,中國大陸之外也有用的,比如[4]、[5]、[6]。「不中立之虞」的措辭比較主觀。--Kethyga(留言) 2024年8月23日 (五) 15:43 (UTC)
- 這不是「強調」(4.8.3.2)吧?而是「
- @CreeperDigital1903:本人無異議--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8月23日 (五) 15:22 (UTC)
- 支持--Benho7599 | Talk 擁護以李家超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2024年8月23日 (五) 15:23 (UTC)
- 不同意一律禁用,因為是否給特定事件專有名詞加引號屬於編者個人選擇(至少我認識的就有@Aizag君等會用)。但是,如果「祇」單獨給「文化大革命」加引號,那就確實不該有。個人建議是在條目行文格式維持一致或第一次提到而強調時,仍得使用引號。——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8月24日 (六) 02:36 (UTC)
那就這樣:
對於「文化大革命」一詞,首次提及時可加上引號以示強調。惟鑑於該用法在中國大陸表示「對其徹底否定」,有違反中立原則之虞,故除強調及引用原文等情況下,不建議以引號包裹「文革」「文化大革命」等詞,但如為保持行文格式一致,則可例外。
--WPCD-DTV 2024年8月24日 (六) 12:57 (UTC)
- @CreeperDigital1903:同前,本人無異議--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8月24日 (六) 14:0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