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台鐵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湯台鐵路
(湯台線)
概覽
營運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
起點站湯陰東站台前站
主要車站濮陽站
技術數據
等級國鐵Ⅲ級
正線數目1(單線鐵路
軌距762毫米→1435毫米

湯台鐵路,是一條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濮陽市境內的鐵路,線路全長160.9公里,為國鐵Ⅲ級標準鐵路,管內企業專用線25條,由河南省地方鐵路總公司濮陽分局運營。全線共設湯陰、五陵、井店、濮陽、柳屯、范縣、台前7座車站和寺台、馮村、李莊、濮陽西4個乘降所。湯台鐵路自京廣鐵路湯陰站引出,向東經過內黃縣濮陽,再向東經范縣台前

湯台鐵路與瓦日鐵路湯陰至台前段110km共線,利用現有資產入股瓦日鐵路,並升級為國家幹線鐵路。

歷史

線路原稱湯濮鐵路,為窄軌鐵路。湯濮鐵路西起湯陰,東到清豐,另有蘇村至滑縣、辛莊至屯子兩條支線。全長161.66公里。

湯濮地方鐵路窄軌線路始於建於1962年,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從湯陰到五陵修建一條軌距為762毫米的窄軌鐵路,正線長24.7公里,由河南省投資304.1萬元,河南省交通設計院設計,河南省第四建築公司施工,1962年10月動工,1963年10月建成。 五陵在當時是衛河的內河港口,水路直通天津。1964年, 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了修建五陵濮陽段的窄軌鐵路建設。安陽專區交通局工程隊承擔線路的設計與施工,1964年9月動工,1965年7月建成,正線長45.5公里,由河南省投資454.4萬元。同時,還修建了辛莊屯子的13公里支線,用於屯子鎮附近的善化山石料場外運。濮陽至清豐段於1969年經安陽專區批准,由湯濮鐵路管理局投資、設計與施工,同年10月動工,1971年7月竣工,正線長21.5公里,投資158.2萬元。 1972年,湯濮鐵路管理局依靠營運收入自主設計、修建了蘇村(屬於王莊鄉,位於五陵鎮衛河南岸,濬縣北1.6公里)經濬縣縣城至滑縣縣城的支線,正線長29公里,投資270萬元,1972年初動工,1974年1月竣工,每日往返1輛客貨混裝車,由於線路布局不夠合理,通車後基本無貨可運,乘客也很少,虧損較嚴重。 伏道辛莊區間,原為直線,翻越瓦崗鄉所在的火龍崗,縱坡達13‰。為提高窄軌機車牽引定數,1974年至1977年對該區間改線,向北繞道至龍虎村為半圓形,縱坡下降到5‰,窄軌機車牽引定數由270噸提高到500噸。

隨著濮陽與中原油田的發展,窄軌鐵路已經不適應運量需求。1984年,河南省計劃委員會批准了湯濮窄軌鐵路改建為準軌鐵路的計劃,由鄭州鐵路局勘察設計院進行設計。工程概算總投資為5589.84萬元,由濮陽市地方鐵路局負責貸款籌集資金,鐵道部第十五工程局及周口地方鐵路局等9個施工單位分段包幹施工。1987年3月正式開工,1987年9月底正線貫通典禮。西起湯陰與京廣鐵路接軌,東至濮陽市,正線長73.57公里。1989年,湯濮鐵路改建善後工程移交濮陽市建設。濮陽市地方鐵路局在開辦臨時運輸的同時,繼續籌集資金,陸續完成湯陰交接場、濮陽三角線、車站站線等遺留工程的線路維修、完善和配套設施建設。

1993年12月30日,河南省計經委批准了關於濮陽至台前段修建的可行性報告。1994年5月17日河南省政府成立「河南省濮台鐵路建設指揮部」。1995年3月10日濮陽至柳屯段開工,6月26日全線貫通,長19.6公里。柳屯至范縣段,正線長35.4公里,1996年9月開工,1997年6月貫通。范縣至台前段,正線長31公里,1997年3月開工,1997年12月31日貫通。濮陽至台前新建准軌鐵路貫通,全長87.7公里,並被重命名為湯台鐵路。這時,從國鐵發往湯台鐵路的貨物,需在國鐵湯陰站台前站辦理中轉過軌手續,進入湯台鐵路的國鐵車輛要原路返回,即東進東出,西進西出。2004年3月1日起,經鐵道部批准,湯台鐵路與國鐵各營運站正式開辦直通運輸,貨物運輸實行一票直通,進入地鐵的國鐵車輛可按最短徑路排出,從而簡化了運輸手續。

2011年湯台鐵路完成運量778.7萬噸,周轉量達到93212.88萬噸公里。每公里實現周轉量582萬噸公里。

由於瓦日鐵路山西中南部鐵路)即將通車運營,2014年12月21日,鄭州鐵路局正式接管了湯台鐵路調度指揮權。湯台鐵路全部職工由鄭州鐵路局各站段吸收。

根據鄭州鐵路局安排,湯台鐵路湯陰至濮陽段自2016年3月18日起開行鄭州至濮陽K7965/7968次客運列車。[1]標誌著濮陽從1983年建市開始,長達33年不通國鐵客運的歷史結束了。

參考文獻

  1. ^ 郑州至濮阳客运列车即将开行. 濮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6-03-14 [201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