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專題討論:化學物質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專題依照頁面評級標準無需評級。
本維基專題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化學專題 (獲評專題級不適用重要度
本維基專題屬於化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化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專題級專題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維基專題無需評級。
化學物質專題 (獲評專題級不適用重要度
此類頁面是化學專題化學物質專題的內容之一,該專題致力於提高維基百科對各類化學物質的覆蓋率及內容質量。如果您願意參與進來,可以幫助提高此類頁面或移步專題首頁獲取更多訊息。
 專題級專題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維基專題無需評級。

根據英文版的內容作了適當的修改--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06:34 2004年10月9日 (UTC) 好像沒有人說「標準溫度和壓力」吧,「標況」或「標態」我想會更好。 burea 07:49 2004年10月16日 (UTC)

介電常數與折射率

為什麼基本上所有的溶劑,例如DMSO,DMF等,右側的性質欄中,介電常數會放在折射率那一欄中?Barium1990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01:30 (UTC)[回覆]

密度單位

為何密度的單位是g/cm3而不是kg/m3?--Vostra Sanctita 16:43 2005年4月23日 (UTC)

g/cm3作單位的時候,水是1,其它物質也容易參照。如果用kg/m3,所有數據都會變大1000倍,所以通常的化學數據手冊都使用g/cm3也就是kg/dm3作為固體和液體的密度單位,而氣體使用g/m3標註密度。--藍色理想補充每日所需維生素 16:47 2005年4月23日 (UTC)

這樣的確比較方便,但是既然不是國際標準單位,應該要說明一下。而且,即使擴大了一千倍,也可以通過使用數字的科學表示法來解決。 --Vostra Sanctita 17:10 2005年4月23日 (UTC)

嗯,贊同您的觀點。所以您使用kg/m3也挺好。--藍色理想補充每日所需維生素 17:18 2005年4月23日 (UTC)

大家看一眼我做的Template: Chembox

Template: Chembox

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目前丙酮是按這套模板寫的。

如果這個模板能通得過大家的法眼的話,就可以大批量增加化學物質了。 --polyhedron(古韻) 22:38 2005年7月27日 (UTC)

化學式維基化程序

我編寫了一個化學式維基化程序,比如輸入

NaHSO3

就輸出

[[钠|Na]][[氢|H]][[硫|S]][[氧|O]]<sub>3</sub>

截圖如下: Image:FormulaWikify.gif

本程序及代碼可在QQ群2382326(wiki維基百科天下維客)群共享中下載!

大家覺得如何?

--究極人類 08:35 2006年1月25日 (UTC)

好,我什麽時候也該重新撿起C或者Java了。我以前用C編過算分子量的輭件,都不知道丟哪兒去了。趁你年紀小,注意,考大學的時候輕易別選生物,如果你喜歡生物就更別選。。。準備把植物的科名都列全了以後,編個程把那幫植物的目、科什麽的全都一起灌上去,嚇死俄國人。--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3:03 2006年1月25日 (UTC)
你的程序注意一下格式:一般來說一個維基條目的內部鏈接有一個就好,離得那麽近完全沒有必要全都設成鏈接。你可以把程序改一下,每個分子式只把每個元素頭一次出現的時候加上鏈接就好(技術上很容易),或者做另一個程序,只改上下標,不加鏈接。--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3:06 2006年1月25日 (UTC)
  • 謝謝你的建議~不過我覺得只加下標未免太弱了點~就按你說的第一次出現時加鏈~--究極人類 00:57 2006年1月26日 (UTC)
    • 根據你的建議我進行了修改,謝謝~--究極人類 02:56 2006年1月26日 (UTC)

畫分子式和反應式的SVG格式圖形工具

en:Chemtool是一個linux下的分子式和反應式繪製工具,可以生成SVG格式,推薦linux用戶使用[1]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10日 (二) 12:11 (UTC)[回覆]

移動

我想把此頁面移動至Wikipedia:專題/化合物,以與Wikipedia:專題/元素相對應,並且範圍也可更廣一些,不知大家意見如何?—puppy8800 (留言) 2008年7月1日 (二) 04:40 (UTC)[回覆]

化學方程式

我正在編輯的條目,由於我手上的資料有很多的反應方程式,我不敢獨享。但是我很難找到一種簡單的方法使得方程式既方便書寫,也好看。目前我直接使用字符寫方程式,一般來說還好,但是對於可逆反應卻變得很難看,甚至無法添加催化劑、加熱等信息。。。我看見很多其他條目用那個不知道叫什麼的技術寫化學、物理乃至數學等科目的方程式,但我又不會,誰能幫個忙幫我完善一下的相關方程式?萬分感謝!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Talk to me 2008年6月27日 (五) 13:39 (UTC)[回覆]

參見Wikipedia:專題/分子。其實那些化合物完全可以另立條目的,沒有必要都寫到裡面。—puppy8800 (留言) 2008年6月27日 (五) 13:48 (UTC)[回覆]
謝謝。我現在把原條目清理一下,只保留部分關鍵的反應,如何?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Talk to me 2008年6月27日 (五) 14:09 (UTC)[回覆]
二氟化氙已存在。我剛新建了四氟化氙這個條目,等下寫六氟化氙。條目都存在之後就可以把化合物那部分全部合併到相關條目,一個都沒有必要留。它們都是氙化合物的反應,這個條目裡面留些氙發生的化學反應就可以了。—puppy8800 (留言) 2008年6月27日 (五) 14:16 (UTC)[回覆]

微軟雅黑的版權

微軟雅黑是微軟的專有字體,但條目中「請儘量用微軟雅黑作為中文字體,非Windows Vista用戶可從網上下載微軟雅黑字體。」

我擔心這可能是侵權行為,建議改用文泉驛正黑。Albuseer (留言) 2009年6月13日 (六) 05:00 (UTC)[回覆]

已經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存檔/2009年6月#圖片中微軟雅黑等「有版權字體」的使用提出。—Choij (留言) 2009年6月13日 (六) 05:56 (UTC)[回覆]

專題名稱

我將專題名稱改為了「Wikipedia:化學物質專題」,因為本專題也包含了單質,並且也契合相對應的英文維基的專題名稱。—Iokseng留言2011年10月2日 (日) 00:50 (UTC)[回覆]

元素化合物模板修改建議

現在正在使用的元素化合物模板僅完成了收錄含某種元素的一類化合物的目的,但基本沒有為其分類。所以我建議按一定方式將這類模板收錄的化合物統一進行歸類,以便查閱。我按照這一思路重製了{{鎂化合物}}這一模板,希望能徵求一下大家的建議。

原模板:

新模板(底色為{{元素周期表}}中鎂所在區域的顏色):

--I.R.A.·留言 2011年12月30日 (五) 16:08 (UTC)[回覆]

(!)意見:還有種類繁多的有機化合物(如葉綠素)是否都要放上去,還是只給一個「有機鎂化合物」連結?--管閒事Inspector留言2012年1月2日 (一) 04:20 (UTC)[回覆]
如果有機化合物足夠多的話,也建議將其單立模板,但應使用中文名。烏拉跨氪 2012年1月2日 (一) 16:39 (UTC)[回覆]

化學、生化條目命名探討

中文維基百科對於條目的創建和命名雖然已制定了一些規定,但是仍有缺憾。為了完善相關規則並減少在這兩方面可能發生的爭議、提高邊際效率,我將把條目的創建和命名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整理挪列在下方,希望討論得到共識可以彌補原規則的不足。

簡單化學物質的命名

一種化學物質常擁有多個名稱,此處我們暫且將IUPAC系統命名之外的名稱稱為「常用名稱」。一般來說,物質結構越複雜其系統名稱也將越複雜,所以複雜化合物一般都使用「常用名稱」命名(如「紅黴素」「紫杉醇」等)。雖然由系統名稱人們能完整地還原出物質結構,不過系統名稱往往並不適合作為介紹這種物質的條目的標題。比如,簡單有機物方酸金剛烷為例的系統名稱分別為「3,4-二羥基-3-環丁烯-1,2-二酮」和「三環[3.3.113,7]癸烷」,將它們的系統名稱作為顯然都是違背命名常規中「必須精準簡練」這一原則的。此時,「方酸」和「金剛烷」等「常用名稱」因為更簡潔且使用頻率更高被選作標題名稱。但是,以下兩個例子指出命名常規隱含條目命名不能僅參考使用頻率的原則:「乙醇」(google上有24,300,000個結果)和「酒精」(google上有104,000,000個結果),現標題為「乙醇」;「碳酸鈉」(google上有3,270,000個結果)和「純鹼」(google上有6,080,000個結果),現標題為「碳酸鈉」。那麼,什麼情況下才使用IUPAC命名作為名稱呢?對於這類結構簡單且較常見的物質的命名,我的建議是:

  1. 以教科書及相關文獻中使用的名稱為準;
  2. 若以上材料中常用名稱和系統名稱的出現頻率相當,則最大限度地使用系統名稱。可以擬定僅當常用名稱在某一搜尋引擎上的搜索結果是系統命名的5倍或以上時才以常用名稱命名。--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覆]
對於這問題,使用搜尋引擎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準確。建議參考國家教育研究院學數名詞資訊網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網頁。--老陳 (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23:56 (UTC)[回覆]
對於天然產物,或特殊化學品,一般不用系統命名,系統命名冗餘且複雜大分子的命名也很難讓人還原其結構。一般由其簡單的常用名代替。就好似一些雙膦配體,常用命就是其簡稱或者其商用註冊名,用系統命名,反而不知道所以然。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1:10 (UTC)[回覆]
同意Merphisto的看法。另外我覺得可以參照其它語言的命名。--CHEM.is.TRY 2012年2月2日 (四) 12:46 (UTC)[回覆]
「簡單」化學物質應該儘量採用較正式的名稱,如碳酸鈉、乙醇。如果要在1-丙醇和正丙醇之間選擇,我認為皆可,但應當儘量統一,比如C5以下用「正」等。--達師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23 (UTC)[回覆]

離子的命名

當下中文維基百科中對介紹常見離子的條目沒有統一的命名規定,存在鉀離子氯化物硫酸根碳酸鹽等多種表述形式。是否應將後三者都改為「某離子」或「正/負某價某離子」呢?還是同時創建「某離子」(或「正/負某價某離子」)和「某鹽」(或「某化物」「某酸鹽」)兩類條目(前者介紹相關離子,後者介紹相關鹽類)?--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覆]

建議拆為包括不同價離子在內的某離子條目和對某類鹽做概括的某鹽條目(由酸根組成的則為某酸鹽)兩個條目。某鹽條目中介紹此類鹽的共有性質,但是這樣恐怕和具體的化合物條目有所重複。-Mys 721tx(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20:02 (UTC)[回覆]
那個氯化物命名應為氯離子,整個篇幅都在講氯離子,實際上氯化物是指所有含氯的化合物,還包括了大量的有機物。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1:14 (UTC)[回覆]
統一為離子,如有可能,避免使用「正/負X價某離子」。合併「部分」鹽類條目,對於化學工業、食品工業、藥學、地質學等方面有特殊作用或地位的無機鹽單獨建立條目。--達師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28 (UTC)[回覆]
另外,如果統一,建議保留矽酸鹽,同時可以再建立矽酸根離子。對於這種大多數鹽不可溶的離子要酌情考慮。--達師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29 (UTC)[回覆]
建議各種類型命名的條目並行存在,並通過模板等形式建立關聯燃玉 (留言) 2012年2月26日 (日) 09:27 (UTC)[回覆]

鹽與酯的命名

如果社群的共識是保留「某酸鹽」類條目,那麼可能遇到以下問題:在英語中,某酸鹽、某酸酯以及某酸根離子的後綴一般都是相同的,皆為「-ate」。所以「citrate」既可以指「檸檬酸鹽」,也可以指「檸檬酸酯」或「檸檬酸根離子」,那麼是否應該創建三個條目來描述以上三種物質?應如何添加跨語言連結?--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覆]

假若內容不多,可以合併在一起處理。等內容充足時,再考慮細分為幾個條目。--老陳 (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23:43 (UTC)[回覆]
我正在翻譯的條目"有機硼化合物"也有類似問題,英文中酸,酸鹽,酸酯都是一個詞綴,因此講硼酸鹽硼酸硼酸酯都是寫入該條目的,在翻譯中也是只能通過上下文推測其每個詞的語意。中文條目可以參考其編寫,直接將這些內容納入一個條目。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1:33 (UTC)[回覆]
建議酯與離子、鹽分離。--達師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32 (UTC)[回覆]

單質類條目的創建

當下介紹單質(如雙氮[或「分子氮」]、金屬鐵)不多,而涉及這些單質的內容都被編入了介紹元素的條目中(如氧氣的製備被編入氧#製備)。導致這一現象主要原因可能是編者對元素(抽象概念)和單質(具體物質)的區別不夠清晰。對於雙氧,英文維基中有單獨的條目:en:Singlet oxygen(單線態氧)和en:Triplet oxygen(三線態氧)。是否應該創建上述僅介紹單質的條目?--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覆]

英文語境中有元素或單質不分的情況(皆為element),但是漢語中應當考慮拆分開。--Mys 721tx(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06:09 (UTC)[回覆]
可以參照英語維基的en:oxygen,其主要講述氧元素,也包含了氧氣單質與氧化物。涵蓋面很廣。相應的中文條目就欠缺很多。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1:20 (UTC)[回覆]
如果內容較詳細,建議創建。如果僅限於「單質的製備和基本性質」,用途和其他反應較少,可以合併在元素條目中。建議不做限制。--達師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35 (UTC)[回覆]

蛋白質的命名

蛋白質的命名涉及兩方面的問題:

  1. 前面的討論中曾提及「-ate」的多重含義,在酶類的命名中也常遇到相同的問題。一般來說,如「malate dehydrogenase」一類的酶較常譯作「蘋果酸脫氫酶」(google上有190,000個結果),較少譯作「蘋果酸鹽脫氫酶」(google上有7,280個結果);但是也存在例外:將「sulfite dehydrogenase」譯作「亞硫酸鹽脫氫酶」(google上有2,500個結果)的遠遠多於「亞硫酸脫氫酶」(google上僅有9個結果)。是否應同一譯作「某酸某酶」而非「某酸鹽某酶」?
  2. 鐵氧還蛋白」(google上有131,000個結果)和「鐵氧化還原蛋白」(google上有45,900個結果),現標題為「鐵氧還蛋白」。但這類條目的命名違背了「使用全稱」這一原則。那麼,應該使用全稱還是簡稱?--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覆]
生物化學類命名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已經非常全面,是個權威性高的官方機構,建議命名向其靠攏;而您所說的-ate是名稱為「加鹽」或「不加鹽」的問題,在生物化學領域裡已經有統一了——那就是不加「-鹽」,這在各大生物化學書上都有說明,是屬於統一的共識。——Shakiestone (留言) 2012年1月28日 (六) 11:29 (UTC)[回覆]
那個網站老是連不上好像伺服器有問題。Merphisto (留言) 2012年2月11日 (六) 10:34 (UTC)[回覆]

基因類條目的創建

介紹蛋白質的條目較常使用的模板{{Protbox}}、{{Infobox protein}}、{{PBB}}都包含Chromosome(編碼這一蛋白質的基因所屬染色體)等參數,其中使用{{Infobox protein}}的條目會自動將該條目添加至擁有該基因的人類染色體這一分類下(如鐵蛋白條目中自動添加了Category:位於11號人類染色體的基因Category:位於19號人類染色體的基因兩個分類);而基因CXCL8等條目的內容卻是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這兩種現象都可能導致讀者將基因與其編碼的蛋白質相混淆。以CXCL8為例,是否應創建CXCL8 (基因)CXCL8 (蛋白質)兩個條目分別介紹這兩方面的內容?--I.R.A.·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7:23 (UTC)[回覆]


這個問題應該是在條目中說明清楚,而不是拆分條目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月29日 (日) 03:36 (UTC)[回覆]
同書生。對於已經查明對應蛋白質的基因,無需再建立基因條目。--達師218372 2012年2月6日 (一) 05:37 (UTC)[回覆]

鈰化合物

鈰化合物的名稱最近被頻繁移動,在此提出供社群討論。相關意見參見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1/04/21硝酸鈰 (消歧義)硫酸高鈰(IV)兩項討論部分。--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1年4月23日 (五) 02:01 (UTC)[回覆]

(!)意見無機化學命名法中,鑭系+4價的冠字為「高」,我的想法是將四價鈰化合物與其他化學物質的命名格式按照無機化學命名法統一,如硫酸鐵(II)硫酸亞鐵氯化錫(II)氯化亞錫等。

但因為Ce(IV)離子的特殊性(高價離子作為陽離子)導致其幾乎沒有確定的先例,而相似的如高錳酸鉀等高價離子作為陰離子的物質有地區詞問題:「高某化物」在台灣稱為「過某化物」,這就導致出現了爭議。

關於地區詞問題,其對於高價陰離子作出了規定,但是對於陽離子沒有太大的要求,我認為用「高」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關於常用性的問題,而在我接觸的社群中,使用「高鈰」的頻率比「鈰(IV)」更高。因為在口語的場合中,這樣的表述會被混淆成硫酸鈰(III),而「硫酸高鈰」不會產生這樣的問題。--HlDorəmon(7AlK · C0И7Я18z) 2021年4月23日 (五) 20:12 (UTC)[回覆]

單獨的「鈰」在化合物中一般指+3價,但是對於部分化合物,鈰一般指四價:硫酸鈰、硫酸鈰銨、氫氧化鈰、硝酸鈰銨、氧化鈰。而硫酸鈰等目前是放+3的條目下顯然不合適。鐵和錫一般沒有歧義。--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1年4月24日 (六) 02:19 (UTC)[回覆]

化學物質的溶解度問題

剛剛看了幾個描述一些化學物質的條目,發現對溶解度的描述非常的混亂,比如一些可溶的物質說成是微溶的,微溶的物質說成是難溶的,而難溶的物質又說成是微溶的。就比如氟化鋰是典型的微溶物質,條目描述為難溶的化合物,而氯化亞銅是典型的難溶物質(溶解性和氯化銀相似)被說成是微溶的物質。我個人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幫助頁面Help:化學物質溶解度指引,就是描述固體、液體和氣體物質的溶解性尺度,除此以外不要使用「不溶」這樣的詞彙,因為根據熱力學定律絕對不溶於水的物質是不存在的--BuenosDías 2022年2月6日 (日) 13:19 (UTC)[回覆]

好似普遍標準在溶解度低到一個點時就能叫作『不溶』,標准上把他們叫做『不溶』也不代表說這物質就真是『絕對不溶』,只是一種實際上的叫法
氟化鋰條目裡只是在說這東西相對上比其他鹼金屬氟化物更難溶,而不是說這物質本身就是依標準歸類為『難溶』--Iridium(IX) 2022年2月7日 (一) 10:43 (UTC)[回覆]
@SIridiuM28:這兩個條目都被我修改過,可以查看條目氟化鋰的歷史頁面,描述氟化鋰的溶解度就是難溶。關於固體溶解度的等級可以分為5個等級,分別為易溶、可溶、微溶、難溶和分(水)解,尺度均為在100ml純淨水、標準大氣壓和25攝氏度環境的情況下,其他的溶劑(乙醇、汽油單獨討論),溶解度大於等於10克的物質為易溶,例如高氯酸銀氯化鈉,溶解度大於等於1克但小於10克的物質為可溶,例如氫氧化鋇,溶解度大於等於0.01克但小於1克的物質為微溶,如氟化鋰氫氧化鈣,而溶解度小於0.01克的物質為難溶,例如氯化銀,而與水反應發生化學反應的為水解,例如絕大多數的鉍鹽 BuenosDías 2022年2月7日 (一) 22:38 (UTC)[回覆]
抱歉了我沒看到歷史頁,謝謝修改
可能我不太清楚中國或台灣的標準,只知道在其他國家的標準裡有'insoluble'這個等級,但似乎在中文語境無論是日常還是文獻上也挺常看見『不溶』這用詞?--Iridium(IX) 2022年2月8日 (二) 03:45 (UTC)[回覆]
的確,我看了一下兩岸的文獻,以丙烯、苯等有機物爲例,有表達成「不溶」的,也有「難溶」的。不過文獻裏的遣詞貌似不應該作爲條目編寫的標準吧,個人認爲「沒有絕對不溶的物質」這一定義可以適用於此類條目上。--Jacky Cheung留言2022年2月8日 (二) 19:24 (UTC)[回覆]
在網上不太找到有任何兩岸的正式標準,倒是中國藥典裡收錄的有機物質的標準的確是有『(幾乎)不溶』的等級,如果還是認為不太妥當,那可能可以使用時全部加上『幾乎』的字眼(對應西人的說法就是practically insoluble)
不溶和難溶通常是兩種分開的等級,如果維基有混用的情況那可能要統一下--Iridium(IX) 2022年2月9日 (三) 03:27 (UTC)[回覆]
這5個溶解度等級有沒有來源?若有,標準是否各地通用?如果有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則作為指引缺乏說服力。氯化亞銅在閣下修改前存在「微溶」和「不溶」兩處描述,看來是從英維翻過來的(sparingly soluble & insoluble)。閣下只修改了前一處描述,仍與後一處描述不一致。--Benevolen留言2022年2月11日 (五) 00:07 (UTC)[回覆]
在美國用的標準包括 insoluble,在中國或台灣難找到來源統一標準,不過在中國藥典裡也有(幾乎)不溶的等級。不認為缺乏不溶等級的標準適合作為指引--Iridium(IX) 2022年2月11日 (五) 03:51 (UTC)[回覆]

條目內鏈相關問題

近日在提交DC22時,一篇化學物質的條目中包含了化學式的連結,但有主持人認為化學式的連結屬於消歧義連結(C3H7ClO2),放在條目內不合適。在此諮詢一下社群的看法。--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0日 (三) 03:22 (UTC)[回覆]

連結方便查閱者查找同分異構體,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法語wiki那樣,在chembox中自帶內鏈--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07:35 (UTC)[回覆]
我覺得這事可以分兩部分說。一,其實我不認為應當在正文裡加入化學式,因為資訊框裡已經有了,且知道了化學式對某一物質的認識幫助不大。除非加入化學式有助於理解,那就合適。二,如果要找異構體,讓chembox自帶內鏈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但好像不影響頁面歸入Special:連結到消歧義頁的頁面。說回動員令,我覺得還是別放任何消歧義吧,免得開例外壞了規矩。可以等動員令結束再放。--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08:59 (UTC)[回覆]
「除非加入化學式有助於理解」,這樣的話應該可以放那些能表示結構的化學式,例如乙醇「C2H5OH」或「CH3CH2OH」、氯化鉀(離子化合物)「KCl」等。--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0日 (三) 09:14 (UTC)[回覆]
我覺得這些可以,但如果要在比如說藥物條目里放化學式,我覺得沒有必要,讀者來找藥物條目想必不是來找化學式的。--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09:18 (UTC)[回覆]
消歧義頁不是條目,不提供百科資訊。他的作用是引導讀者進入正確的條目,例如2-氯-1,3-丙二醇3-氯-1,2-丙二醇之類,而不是告訴讀者C3H7ClO2這個主題包括哪幾種化學物質。所以對於條目中的消歧義連結,應該把連結修復到具體的項目(例如2-氯-1,3-丙二醇),給個模糊的連結讓讀者猜測文章到底在指哪種物質,這的確不合適。
傳達C3H7ClO2有哪些同分異構體,這就屬於告訴讀者百科知識,那就成了條目該幹的事情。這時就應該像英維那樣,把en:C3H7ClO2定位成列表式條目(即同類索引類條目)。
當然,如果只是單純列出某物質的化學式,那寫純文字C3H7ClO2就夠,不需要加連結。--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4年7月10日 (三) 09:36 (UTC)[回覆]
是的,化學式條目都應該是Wikipedia:同類索引條目,這需要修改{{Isomerdab}}模板--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12:44 (UTC)[回覆]
(參見Category:化學同類索引)--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0日 (三) 13:31 (UTC)[回覆]
所以是要調整成同類索引嗎?Category:化學消歧義要不要也併入Category:化學同類索引?--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0日 (三) 13:46 (UTC)[回覆]
看起來大部分是應該改組成同類索引,但微量元素應該是消歧義頁沒錯。--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4年7月10日 (三) 15:02 (UTC)[回覆]
@LeiemHtmlzycq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Next我已將{{Isomerdab}}和{{Chemistry index}}改成同類索引,但還沒移動Category:化學式消歧義。你們可以檢查兩個模板還有什麼要改的地方。既然成了同類索引,Isomerdab和{{MolFormDisambigNav}}也應該要換名了。--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17 (UTC)[回覆]
@微肿头龙看上去沒問題,最後就是分類(Category)還需要改一下。--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20 (UTC)[回覆]
@Nucleus hydro elemon順便知會閣下。如果現在還想改回消歧義還來得及。等Category:化學式消歧義移動了要改回去就麻煩了。--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21 (UTC)[回覆]
然後有一個「如果您是通過某條目的內部連結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更正該處的內部連結,將它直接指向正確的條目」,這個表述是針對消歧義的。--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21 (UTC)[回覆]
我看到{{Set index article}}也有這一句?@Leiem--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23 (UTC)[回覆]
@微肿头龙這個可能是從enwp那邊直接翻譯過來的,不過enwp的同類索引寫的「incorrectly led you here」(錯誤連結至此)、消歧義寫的「led you here」(連結至此),還有那邊的WP:SIA提到了「red links to help editors create articles on notable entries」(紅鏈可以讓編者創建有價值的條目)。--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33 (UTC)[回覆]
比如寫成「除非您是有意連結至本頁,否則應將相應條目的內部連結指向正確的條目。」--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35 (UTC)[回覆]
已採納閣下意見。--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38 (UTC)[回覆]
把Isomerdab和MolFormDisambigNav改成MolFormIndex和MolFormIndexNav如何?還是前者要隨英文全稱Molecular formula index。原來的Isomerdab和MolFormDisambigNav需要留下重定向嗎?--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32 (UTC)[回覆]
看有沒有使用吧,移動完成後沒有使用可以直接刪了。另外也可以改成MolFormNav之類的(短一點)(僅供參考)。--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7:36 (UTC)[回覆]
突然想到Molecular formula是不是不包含像CuSO4這種的?還是要改成Chemical formula(也對應「化學式同類索引」)?--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7:41 (UTC)[回覆]
@Leiem--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8:22 (UTC)[回覆]
@微肿头龙應該是吧,但是類似CuSO4沒有同分異構體,可以直接重定向至條目。--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08:23 (UTC)[回覆]
有少數有包含金屬C55H70MgN4O6。但確實不多,還是用回MolForm吧。@Leiem--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8:34 (UTC)[回覆]
(題外話:包含金屬的可以單獨整理出「Category:化學式同類索引/含金屬」之類的,這些同分異構體主要是在有機部分,比如正丁基鋰和叔丁基鋰、α-羥基丁酸鈉和γ-羥基丁酸鈉等)--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13:31 (UTC)[回覆]
已添加分類,不過由於有機金屬化學包括類金屬,因此在下把矽等類金屬也算進金屬里。--氫氰酸留言區 2024年7月12日 (五) 15:46 (UTC)[回覆]
謝謝,不過矽、硼之類的在中文裡很少稱作金屬?(先這樣吧)--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4年7月12日 (五) 16:01 (UTC)[回覆]
已修改,現在不算作金屬的元素包括H、He、B~Ne、Si~Ar、As~Kr、Te~Xe、At、Rn。--氫氰酸留言區 2024年7月13日 (六) 04:45 (UTC)[回覆]
支持縮短模版名。不過,目前MolFormDisambigNav的引用量高達2000+,不用機器人的話需要很久才能改完。--氫氰酸留言區 2024年7月12日 (五) 09:01 (UTC)[回覆]
這個可以用AWB慢慢改(化學式條目還有一些其他東西我想一併改),但我有點擔心會對Special:最近更改造成大量覆蓋,干擾到其他巡查員工作。--微腫頭龍留言2024年7月12日 (五) 09:0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