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地区词处理/存檔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確立 Wikipedia:地区词处理爲指引

2008 年在 Wikipedia: 互助客栈/技术的討論(現存檔於 Wikipedia_talk: 地区词处理#开始后续的工作与讨论)產生了建立 Wikipedia: 地區詞處理、Wikipedia: 字詞轉換處理、Wikipedia: 繁簡處理爲指引的共識,但最終只有 Wikipedia: 繁簡處理掛上了指引模板。現希望就相關頁面及其地位重新展開討論。謝謝!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08:12 (UTC)

是好的。另外说一句,貌似可能或许大概…有不少管理员不会(是真的不会)处理相关请求,要是能一并出个教程就好了。--安忆Talk 2021年7月17日 (六) 11:52 (UTC)
據我所知,平常會看這頁的管理員大概就Chiefwei跟Shizhao兩位而已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LEP 2021年7月17日 (六) 12:27 (UTC)
条目内倾向于使用T:CGroupT:NoteTA,提报全局转换的很少。乌拉跨氪 2021年7月18日 (日) 15:16 (UTC)
@安忆Ericliu1912乌拉跨氪:您們在說什麼,我有點聽不懂⋯⋯Wikipedia: 地區詞處理是一個資訊頁,不是提報、請求、申請頁面 Wikipedia: 字詞轉換啊。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8日 (日) 16:43 (UTC)

此二頁面於2008年經討論通過成為正式指引,亦有掛上指引模板;惟@AT君於2011年先後刪除此二頁面之指引模板,至今未有恢復。雖法理上指引地位未曾改變,應即予實質恢復,但考慮到十餘年內頁面內容有所變化,且2018年討論提及有改為使用說明之可能,故請社群重新審視此二頁面之內容,決定是否實質恢復指引地位,抑或做其他處理。

2018年與2021年早前曾有相關討論,惟提案人皆「不知何故」,我今年參與討論時亦無所覺;今日簡單進行考察,遂有所結果。副知當年參與討論者:@GakmoShizhaoSanmosaTemp3600Wong128hk@XComhghallAnYiLin乌拉跨氪。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1月7日 (日) 15:14 (UTC)

一併通知2008年討論推動者@PhiLiP。另外我暫時對頁面的地位進行了折衷處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1月8日 (一) 12:22 (UTC)
年代有點久遠,記憶有點模糊。不過,我估計是由於Template:指引列表以及Template:Wikipedia_policies_and_guidelines均沒有記載,我才以為是冒認指引,那是我的失誤。然而,由於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兩頁面均以非指引的狀態發展至今,與當年指引的版本已經大有不同。因此,如果要重新承認為指引的話,我想有必要針對條文再作討論,不宜輕易承認在未經討論下的改動。--AT 2021年11月7日 (日) 15:29 (UTC)
感謝。支持再度討論、重新審視。 — 𝕏ℂ𝕠𝕞𝕙𝕘𝕙𝕒𝕝𝕝 talk 2021年11月7日 (日) 16:14 (UTC)
我覺得現行內容沒大問題的話,直接全頁恢復指引地位也可,而且既然當初是誤刪模板,補回模板應無須公示。Sanmosa Ázijská Práca 2021年11月8日 (一) 02:29 (UTC)
我沒發現現行內容有什麼問題,覺得可以恢復指引。但確實「十餘年內頁面內容有所變化」。哪怕不需要公示,公示了,多討論討論,總是沒問題的。 — 𝕏ℂ𝕠𝕞𝕙𝕘𝕙𝕒𝕝𝕝 talk 2021年11月8日 (一) 16:36 (UTC)
读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亟待修正的问题,应可直接恢复。WP:字詞轉換處理对比WP:地区词处理对比。--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21年11月8日 (一) 17:58 (UTC)
@AT君認為如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STE 2021年11月13日 (六) 12:09 (UTC)
沒有意見。--AT 2021年11月13日 (六) 12:58 (UTC)
支持恢复,但应该公示。 ——魔琴 [ 已经告假 留言 贡献 ] 2021年11月14日 (日) 06:55 (UTC)

考慮到上述討論共識,現決定將二指引之地位予以實質恢復, 公示7日,2021年11月28日 (日) 15:11 (UTC) 結束。——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STE 2021年11月21日 (日) 15:11 (UTC)


通過。——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STE 2021年11月28日 (日) 18:09 (UTC)

Wikipedia:地区词处理中,這句顯然已經不合時宜應該改了

Wikipedia:地区词处理中,可以看到一句:「判斷投票通過的一般依據是:在7天時間裡,總共獲得6名具備投票資格的維基人的支援,且反對票數不超過總票數的三分之一。」問題來了,現在都在積壓,候選頁面也沒什麼人關注的東西,而且哪來的至少6個維基人支援(支持)?根本連一個喊同意的都沒看到。所以這一句話應該改成:「判斷投票通過的一般依據是:社群在討論時多數決議同意採納」,且應該取消時間制度。要不然這候選頁面未來可以廢除了,7天內哪個提案可能會快速通過的?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直接砍了吧。就連一個基本的單位用詞「米」和「公尺」,雖然是指相同的東西都叫做「100cm」,但是都可以討論至少7個月了,請問這頁面是否還有必要用「時間制度」?表示這個社群基本上對於字詞轉換平時就是非常漠不關心,上了首頁的所有條目都有可能懶的字詞轉換。如果真的確定沒什麼人還想要維護的話喔,這種7天制度就砍了吧?當然,這應該也是因為長年來受到「Parkinson's Law」的影響,因為維基百科在早期就沒有養成字詞轉換,也沒有關心字詞轉換,就是一種可有可無、模稜兩可的態度。對於這種「Parkinson's Law」的社群就懶得再說什麼了,意見要不要採用當然是問這個獨裁社群,要不就繼續放著擺爛就好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2年9月23日 (五) 09:40 (UTC)

说实话,繁简转换这一块经过多年的演化,我已经不是完全了解目前的繁简转换机制的运作细节了。我记得没错的话,7天之类的要求是较早时候MediaWiki:Conversiontable还作为主要维护手段的时候,后来似乎MediaWiki:Conversiontable不是主要维护手段后,就是现在这样了。另外,我现在最搞不清楚的就是MediaWiki:Conversiontable目前在转换系统中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还有就是各种转换语法都有何优劣,谁能给讲讲?最后,据我观察,大多数管理员都和我一样搞不清楚目前的繁简转换运作机制的细节,因此即使想帮忙处理,也无从下手(比如我也就是参与下讨论,最多也就是把明显不合适的提案关闭,应该处理的合理提案我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弄才对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9月26日 (一) 03:03 (UTC)
现在什么应该放在本地转换表,什么应该放进内置转换表,没有共识,MediaWiki:Conversiontable好像被架空了一般,有东西都统一往内置表里塞,热修复步骤也消失了。屠麟傲血留言2022年10月2日 (日) 04:39 (UTC)
砍吧。--Gohan 2023年1月31日 (二) 06:21 (UTC)

香港影視的馬新變體特設次序

賭城風雲系列電影反貪風暴系列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怒火 (電影)阿媽有咗第二個飯戲攻心毒舌大狀等電影、踩過界欺詐劇團凶宅清潔師青春不要臉食腦喪B下流上車族等劇集可見,香港影視的馬新片名,相比中國大陸用名,更接近香港原名。而華語影視的馬新變體時常未填寫。故此建議香港影視名稱的馬來西亞/新加坡變體,特設不同尋常的優先次序:馬來西亞/新加坡、新加坡/馬來西亞、簡體、香港、澳門、中國大陸、繁體、台灣。--Gohan 2023年1月25日 (三) 02:20 (UTC)

公示7日,2023年2月10日 (五) 04:28 (UTC) 結束。--Gohan 2023年2月3日 (五) 04:28 (UTC)
這算不算是原創研究?(雖然原本的轉換順序也沒有特別經過分析)或許考慮一下廣泛蒐集範例,再做決定為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6日 (一) 13:30 (UTC)
原來的順序也是一包一包一,純粹出於簡易。中國大陸包新加坡,即新加坡首選簡體、次選中國大陸——並不合理,大馬應至少居次。遍覽維基百科相關條目以及聯合早報、星洲網等來源,真的尚未發現任何一部香港影視在香港原名與中國大陸用名不同時,馬新用名會更接近中國大陸用名。搜尋相關綜述不得結果,有關字詞轉換的社群規範本來就是遍地原創研究。--Gohan 2023年2月6日 (一) 14:20 (UTC)
技術上可以如何執行呢。如果只是手動調整NoteTA,我認為不需要公示,直接手動調整即可。--Ghren🐦🕑 2023年2月7日 (二) 06:17 (UTC)
NoteTA未見有類似設定。若是指逐個調整NoteTA在層出不窮的各條目的具體應用,則未必有興趣有精力應付,因而需要整體調整。技術上可從相關分類或訊息框下手,符合則適用此順序。具體不知是否需要meta-wiki的權限者操作。--Gohan 2023年2月8日 (三) 06:03 (UTC)
我觉得技术上似乎不太可行。最多也就是请人写个Bot每一个NoteTA都修改一次。--Ghren🐦🕕 2023年2月9日 (四) 22:42 (UTC)
若在更基礎的結構中不可達成,機器人作業也可接受。若由機器人作業,NoteTA、訊息框、作品名稱三種模板可以互填空白;例如其中一個模板有填zh-cn,其餘兩個模板未填zh-cn,機器人自動填補空白。這項作業若人手完成,更耗費精力。--— 表示就對聚集性疫情進行的打擊作出高度評價 2023年2月12日 (日) 07:05 (UTC)
@Ericliu1912:也許由於在近年此問題才突出,查不到相關論文,但在中維現有條目中差別十分懸殊。您覺得您的留言能構成“正當合理的意見”嗎?若您明確指出構成“正當合理的意見”,我就不宣佈此(内容)提案通過。--— 表示就對聚集性疫情進行的打擊作出高度評價 2023年2月12日 (日) 07:02 (UTC)
是不是有人提起了,所以其他人就開始意識到了,隔壁也有類似討論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請問為何中文維基百科的繁體中文頁面採用的是台灣中文頁面的用詞?
NoteTA默認的轉換涵蓋順序應該不能改的吧,有分歧就逐一手動填,讓不同版本顯示正確的地區詞,不明白為何要調順序。--Nostalgiacn留言2023年2月26日 (日) 17:17 (UTC)

關於「英王」與「英皇」的地區詞轉換

有香港用戶(例如用戶:Mosowai和他的傀儡帳號)加入大量地區詞轉換,將所有英國國王的頭銜硬性翻譯為「英皇」,英屬香港時期官方沿用清末時期的翻譯,的確將宗主國君主稱為「英皇」,不過香港主權移交之後已經開始減少這種有誤導性的翻譯,因為英語中有區分KingEmperor,中文將其分別翻譯為國王皇帝作為區分,最明顯是英屬印度時期的君主頭銜為“His Imperial Majesty The King, Emperor of India”(國王兼皇帝)。香港由於歷史原因,以往的官方文件、法律條文、機構名稱和地名都有保留英皇、英女皇的稱謂,不過完全不需要將所有英國君主,包括聯合王國成立前的英格蘭君主、蘇格蘭君主、愛爾蘭君主都轉譯為英皇和女皇。地區詞替換只適合用於英皇制誥 (香港)英皇書院英皇道皇后大道這些歷史遺留下的專有名稱。目前大多數香港媒體已經改用英王、女王、國王、王后這些翻譯。雖然香港特區政府一度跟從傳統稱伊利沙伯二世為英女皇,但查理斯三世繼位後一直稱呼其為英國國王/英王,包括屬於政府部門的香港電台。 --58.152.44.171留言2023年12月19日 (二) 01:1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