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11號潛艇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UB-11號 |
下訂日 | 1914年10月15日[1] |
建造者 | 不來梅威悉船廠[2] |
船廠編號 | 220 |
動工日 | 1914年11月7日 |
下水日 | 1915年3月2日 |
服役日 | 1915年3月4日 |
除籍日 | 1919年2月19日[3] |
結局 | 1920年2月3日拆解報廢[1] |
技術數據[4] | |
艦級 | UB級潛艇 |
艦型 | UB-I型(近岸潛艇) |
排水量 |
|
全長 | 27.88米(全長) |
全寬 | 3.15米 |
吃水 | 3.03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14人 |
武器裝備 | |
注釋 | 潛沒需時33秒 |
服役記錄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無 |
戰績 | 無 |
陛下之UB-11號艇(德語:SM UB 11[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B-I型近岸作戰潛艇或稱U艇。它由不來梅的威悉船廠承建,自1914年11月7日開始鋪設龍骨。其全長略小於28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127噸和141噸,艇載武器除兩具450毫米的艇艏魚雷發射管外,還有一挺安裝在甲板上的機槍。它於1915年3月下水並以UB-11號之名交付使用。
UB-11號入役時的艇長指揮該艇僅一周多。沒有資料顯示軍方在戰爭結束前繼續委派指揮官,因此無法確定該艇是否仍在服役。據報道,UB-11號曾於1915年9月在基爾用作訓練艇。它在戰爭期間並未進行巡邏,也沒有擊沉任何船隻,表明該艇可能始終處於訓練職能。戰爭結束時,UB-11號被認為已不具備適航性,無法與德國潛艇部隊的其它成員一同前往哈維奇投降。它獲准留在德國,至1920年2月由斯廷內斯拆解報廢。
設計及建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隨着德意志帝國陸軍沿北海海岸快速推進,比利時佛蘭德沿岸的安特衛普、澤布呂赫和奧斯坦德等港口相繼落入德國人手中,這大大方便了德軍潛艇遣出英吉利海峽的作戰行動。然而,帝國海軍當時卻缺乏適合在佛蘭德周邊狹窄的淺海中行動的U艇。[7]為此,1914年8月中旬開始設計的「34號工程」催生出了UB-I型潛艇,[8]這是一種可以通過鐵路運輸發往作戰港口並能夠迅速組裝的小型近岸潛艇。[9]為滿足鐵路限界的要求,UB-I型的設計需要艇長在28米左右,排水量約125噸,並裝備兩具魚雷發射管。[7][註 2]UB-11號作為由國家海軍辦公室委託不來梅威悉船廠建造的首批7艘UB-I型潛艇(UB-9至UB-15號)中的一部分,於1914年10月15日訂購,此時距離該艇型的設計啟動尚不足兩個月。[11]
UB-11號自1914年11月7日開始鋪設龍骨。[1]竣工時,UB-11號的全長為27.88米,舷寬3.15米,有3.03米的吃水深度。它搭載有一台功率為44千瓦特(59匹軸馬力)的科爾庭四缸四衝程柴油發動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一台89千瓦特(119匹軸馬力)的西門子-舒克特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7]兩者都與一副單螺旋槳軸相連,可分別提供最高7.45節(13.80公里每小時)的水面航速和最高6.24節(11.56公里每小時)的水下航速。在更勻速的狀態下,它可以連續在水面航行1,500海里(2,800公里)而無需加油,或連續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公里)而無需充電。與同型的所有姊妹艇一樣,UB-11號的潛航深度為50米,可以在33秒內完全潛入水中。[2]
在武器裝備方面,UB-11號內置有兩具450毫米的艇艏魚雷發射管,可裝載2枚C/03型魚雷,艦橋前部的甲板上則設有一挺可拆卸的8毫米機槍。其標準船員編制為1名軍官加13名水兵。[12][9]在威悉船廠的建造完成後,UB-11號於1915年3月2日下水。[1]
服役歷史
1915年3月4日,UB-11號在首度擔任艇長、時年25歲的海軍中尉拉爾夫·溫寧格的指揮下正式入役。[6][註 3]但溫寧格指揮該艇僅一周後,便調任至UB-17號。[6]沒有資料表明何人接替他擔任UB-11號艇長,因此無法確定該艇是否仍在繼續服役。[1]
根據海軍歷史學家R·H·吉布森和莫里斯·普倫德加斯特的說法,UB-11號於1915年9月被分配至基爾潛艇學校。[14]它在戰爭期間並未進行巡邏,也沒有擊沉任何船隻,表明該艇可能始終被用作訓練艇。[1]
戰爭結束時,協約國要求所有德國U艇駛往英國哈維奇正式投降。但UB-11號被視為不具備適航能力的八艘潛艇之一,從而獲准留在德國。[15][註 4]該艇最終於1920年2月3日由斯廷內斯拆解報廢。[1]
注釋
腳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B 11.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09-02-19].
- ^ 2.0 2.1 Tarrant,第172頁.
- ^ UB-11 (6104961). 美麗華船舶索引. [2009-03-19].
- ^ Gröner 1991,第22-23頁.
- ^ Gardiner,第180頁.
- ^ 6.0 6.1 6.2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Ralph Wenninger.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3-02].
- ^ 7.0 7.1 7.2 Miller,第46–47頁.
- ^ Karau,第48頁.
- ^ 9.0 9.1 陳進,第45頁.
- ^ Miller,第458頁.
- ^ Williamson,第12頁.
- ^ Karau,第49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Officer Crews: Crew 4/07.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09-03-04].
- ^ Gibson & Prendergast,第63頁.
- ^ 15.0 15.1 Gibson & Prendergast,第331–332頁.
參考資料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Gibson, R. H.; Prendergast, Maurice. The German Submarine War, 1914–1918.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1931]. ISBN 9781591143147. OCLC 52924732.
- Karau, Mark D. Wielding the Dagger: the MarineKorps Flandern and the German War Effort, 1914–1918.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0-313-32475-8. OCLC 51204317.
- Miller, David. The Illustrated Directory of Submarines of the World. St. Paul, Minnesota: MBI Pub. Co. 2002. ISBN 978-0-7603-1345-9. OCLC 50208951.
- Tarrant, V. E. The U-Boat Offensive: 1914–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ISBN 978-0-87021-764-7. OCLC 20338385.
- Williamson, Gordon. U-boats of the Kaiser's Navy. Oxford: Osprey. 2002. ISBN 978-1-84176-362-0. OCLC 4862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