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49號潛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艦名 UC-49號
下訂日 1916年1月12日[1]
建造者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2]
船廠編號 265
下水日 1916年11月7日
服役日 1916年12月2日
結局 1918年8月14日在法蘭德斯沿岸觸雷沉沒
技術數據[3]
艦級 UC級潛艇
艦型 UC-II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布雷潛艇
排水量
  • 水上:434噸
  • 水下:511噸
全長
全寬
  • 5.22米(舷寬)
  • 3.65米(耐壓殼體)
吃水 3.64米
動力輸出
  • 1200匹馬力(柴油機)
  • 1240匹馬力(電動機)
動力來源
速度
  • 水面:11.8節
  • 水下:7.2節
續航距離
  • 水面:9450海里以7節
  • 水下:52海里以4節
潛航深度 50米
乘員 3名軍官、23名水兵
武器裝備
註釋 潛沒時間30秒
服役記錄
所屬
指揮官
  • 海軍上尉卡爾·佩特里[4]
  • 1916年12月2日-1917年4月21日
  • 海軍中尉阿爾弗雷德·阿諾爾德[5]
  • 1917年4月22日-5月17日
  • 海軍上尉卡爾·佩特里[4]
  • 1917年5月18日-11月2日
  • 海軍中尉漢斯·屈肯塔爾[6]
  • 1917年11月3日-1918年8月14日
參與行動 13次巡邏
戰績
  • 擊沉21艘商船(37728總噸
  • 擊沉5艘輔助軍艦(28317總噸)
  • 擊傷1艘商船(2241總噸)

陛下之UC-49號艇(德語:SM UC 49[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C-II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布雷潛艇或稱U艇。它由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6年11月7日新船下水,至同年12月2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其全長52.69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434噸和511噸,艇載武器則包括三具魚雷發射管、六具水雷滑射槽以及一門88毫米口徑甲板炮英語Deck gun。UC-49號入役後曾被部署至北海的第一區艦隊和駐比利時的法蘭德斯區艦隊,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通過其十三次巡邏,共直接或間接擊沉26艘協約國中立國艦船,容積總噸累計為66045噸。1918年8月14日,UC-49號在英格蘭南部的斯塔特角英語Start Point, Devon附近遭英國驅逐艦負鼠號英語HMS Opossum (1895)擊傷後,於返航途中行至法蘭德斯沿岸不慎觸雷沉沒,艇內31名官兵全數陣亡。

設計

1915年秋天,由於中立國美國的干預,U艇戰英語U-boat campaign幾乎陷入停頓,導致德國廣泛開展《國際法》所允許的水雷戰,從而使布雷潛艇的需求量相應增加。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監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的開發部門留意到了這一點,遂以UB-II型為基礎,按照兼顧布雷效率和生產速度的要求,以41號工程的名義設計了UC-II型潛艇。為了彌補前型UC-I型的缺陷,UC-II型艇不僅更大,而且採用雙軸推進系統。然而,與前型最主要的區別在於,UC-II型艇重新運用了雙殼體德語Zweihüllenboot結構。但它並非純粹的雙體潛艇,而是一種中間過渡型;因為外層沒有封閉耐壓殼體英語pressure hull,而是作為鞍形水櫃英語Saddle tank (submarine)附在上方。[7]

UC-49號是64艘UC-II型方案的其中一艘。這個亞型的艇體結構與UB-II型類似,但體積更大,全長為52.69米,並有3.64米的吃水深度;由於不再考慮鐵路運輸裝載限界英語Loading gauge舷寬也得以增至5.22米。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434噸和511噸。艇只採用兩台科爾庭英語Körting Hannover六缸四衝程600匹公制馬力(44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620匹公制馬力(460千瓦特)的BBC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1.8節(21.9公里每小時),水下7.2節(13.3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7節(13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9,450海里(17,5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52海里(96公里)而無需充電。其潛沒需時約為30秒,能夠在50米的深度下運作。[8][3]

作為布雷潛艇,UC-49號改將六具布雷滑射槽安裝在艇體前部,每具儲存井內的水雷數量增至3枚,即合共18枚UC200型水雷。布雷時只需將存儲井底部的蓋板打開,水雷便可憑藉自身重量滑入水中。[9]隨着滑射槽長度增加,艇體艏樓上層建築被抬高,上層建築與司令塔之間的凹陷處佈置了一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作為甲板炮英語Deck gun。但由於位置相對較低,火炮甲板在惡劣海況下很容易被涌浪淹沒。此外,UC-49號還裝備有三具500毫米魚雷發射管,這極大提升了潛艇的攻擊能力。其中艇艏兩具外置在兩側、艇艉一具則為內置式,並可搭載合共7枚G6型魚雷。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名軍官及23名水兵。[3]

歷史

1916年1月12日,在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的倡議下,國家海軍辦公室分別向五家德國造船廠發包第三批次的UC-II型潛艇。UC-49號因此成為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的第一艘UC級潛艇,建造編號為265。它於1916年11月7日新船下水,至同年12月2日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上尉卡爾·佩特里的指揮下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隨即展開海試[4]在佩特里之後,阿爾弗雷德·阿諾爾德中尉和漢斯·屈肯塔爾中尉也曾擔任UC-49號的艇長。[1]完成海試後,該艇於1917年3月1日先是被編入駐布倫斯比特爾科格的第一潛艇區艦隊服役,[10][11]自1918年5月22日起又轉配至駐澤布呂赫法蘭德斯區艦隊,成為海軍法蘭德斯軍團德語Marinekorps Flandern的一份子。[1][12]

在近一年半的服役生涯中,UC-49號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足跡遍及英倫海峽夕利群島沿岸水域。[13]通過其十三次布雷及破交戰德語Handelskrieg巡邏,UC-49號合共擊沉協約國中立國的21艘商船和5艘輔助軍艦,容積總噸累計為66045噸。[14]其中,體積最大的受害者是註冊噸位為12077噸的英國武裝商船巡洋艦奧特韋號英語SS Otway;它於1917年7月23日在赫布里底群島路易士角英語Butt of Lewis西南附近遭佩特里發射魚雷擊沉,成為一戰期間遭U艇擊沉的最大型船舶之一。[15][16]此外,由澳洲皇家海軍徵用、正從勒阿弗爾搭載傷兵前往南安普敦醫療船沃里爾達號英語HMAT Warilda(7713總噸)也於1918年8月3日在英倫海峽被UC-49號擊沉,造成多達123人罹難。[17]儘管船上清楚地標有「紅十字」,但與戰爭期間遭魚雷襲擊的的其他醫療船一樣,德國方面聲稱這些船都載有武器。[18]

1918年8月8日,UC-49號在德文郡斯塔特角英語Start Point, Devon附近佈設雷區時,不慎觸發了自己的一枚水雷。正在附近進行例行反潛巡邏的英國驅逐艦負鼠號英語HMS Opossum (1895)察覺到由此產生的爆炸,它和幾艘軍用汽艇英語Motor Launch開始利用水聽器和清障器搜尋潛艇。時任UC-49號艇長的屈肯塔爾中尉下令潛到水底,關閉所有機器靜默等待,以防被發現。他於15:20和17:57兩度嘗試啟動主機,但立即得到了深水炸彈的回應。負鼠號遂伴以誇張的聲響撤退至2.5海里(4.6公里)之外,以迷惑潛艇;這項策略奏效了,當潛艇於17分鐘後浮出水面時,距離其中一艘汽艇僅200(180)、距離負鼠號也僅800碼(730米),並就此遭到猛烈的火炮攻擊。20秒後,潛艇再以艇艏呈50度角的姿態下潛,負鼠號隨即投下深水炸彈,將油污和氣泡帶出水面。第二天,英國人在沉沒地點再次投擲深水炸彈,以便使殘骸浮出水面,確認潛艇已被摧毀。當包括一個在維也納製造的燈泡在內的碎片浮出水面時,他們停止了搜索。[19][20]事實上,UC-49號在這次襲擊中倖存了下來,惟返航途中於8月14日在法蘭德斯沿岸觸雷沉沒,艇內31名官兵全數陣亡。[1]

襲擊歷史摘要

日期 船名 船籍 噸位 結局
[14]
1917年5月3日 赫爾格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17#3 May  丹麥 162 擊沉
1917年5月7日 托雷·亞爾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17#7 May  挪威 1256 擊沉
1917年5月9日 溫沃德霍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17#9 May  英國 226 擊沉
1917年5月14日 貝爾·莉莉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17#14 May  英國 168 擊沉
1917年6月17日 托斯托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ne 1917#17 June  挪威 1234 擊沉
1917年7月22日 科托維亞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7#22 July  英國 4020 擊沉
1917年7月23日 奧特韋號英語SS Otway  英國海軍 12077 擊沉
1917年7月24日 布萊克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7#24 July  英國 3740 擊沉
1917年7月25日 迪亞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ly 1917#25 July  挪威 1109 擊沉
1917年8月25日 新興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August 1917#25 August  英國 4969 擊沉
1917年9月2日 鄧迪號英語SS Dundee  英國海軍 2187 擊沉
1917年10月21日 班迪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October 1917#21 October  英國 73 擊沉
1917年12月8日 美迪橋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December 1918#8 December  英國 3653 擊沉
1918年1月3日 黑鯨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anuary 1918#3 January  英國海軍 237 擊沉
1918年1月24日 菲吉亞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anuary 1918#24 January  瑞典 1741 擊沉
1918年1月24日 延雪平2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anuary 1918#24 January  瑞典 1274 擊沉
1918年2月9日 馬吉·史密斯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February 1918#9 February  英國 24 擊沉
1918年2月21日 波爾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February 1918#21 February  挪威 1149 擊沉
1918年2月21日 收割者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February 1918#21 February  英國 91 擊沉
1918年2月24日 阿姆斯特丹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February 1918#24 February  英國 806 擊沉
1918年5月1日 薩姆索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May 1918#1 May  丹麥 324 擊沉
1918年6月10日 芒特比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ne 1918#10 June  英國 3263 擊沉
1918年6月13日 杯粉蝶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ne 1918#13 June  英國海軍 6103 擊沉
1918年6月22日 瑞亞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June 1918#22 June  英國 1308 擊沉
1918年8月3日 沃里爾達號英語HMAT Warilda  澳洲皇家海軍 7713 擊沉
1918年8月8日 波特伍德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August 1918#8 August  英國 2241 擊傷
1918年8月13日 布里斯本城號英語List of shipwrecks in August 1918#13 August  英國 7138 擊沉

註釋

  1. ^ SM表示「Seiner Majestät」,即「陛下之(潛艇)」。

腳註

  1. ^ 1.0 1.1 1.2 1.3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C 49.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09-02-23]. 
  2. ^ Tarrant,第173頁.
  3. ^ 3.0 3.1 3.2 Gröner 1991,第31-32頁.
  4. ^ 4.0 4.1 4.2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Karl Petri.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25]. 
  5.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Alfred Arnold.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25]. 
  6.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Hans Kükenthal.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25]. 
  7. ^ 陳進,第48頁.
  8. ^ UC16 (UC II) coastal submarine minelayers (1916 - 1917). Navypedia. [2022-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0). 
  9. ^ 陳進,第46頁.
  10. ^ Michelsen,第48頁.
  11. ^ 陳進,第165頁.
  12. ^ Herzog,第139頁.
  13. ^ NARS,第66頁.
  14. ^ 14.0 14.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C 49.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25]. 
  15.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Otway.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9-30]. 
  16.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Largest Ships sunk or damaged.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09-04-14]. 
  17.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Warilda.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9-30]. 
  18. ^ Adventuredivers.co.uk, Lanfranc. [2006-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9). 
  19. ^ Grant,第120–121頁.
  20. ^ Kemp,第54頁.

參考資料

  • Tarrant, V. E. The U-Boat Offensive: 1914–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ISBN 978-0-87021-764-7. OCLC 20338385.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Michelsen, Andreas. Der U-Bootkrieg 1914–1918. Leipzig: v. Hase & Koehler Verlag. 1925. 
  • Herzog, Bodo. Deutsche U-Boote 1906–1966. Erlangen: Karl Müller Verlag. 1993. ISBN 3-86070-036-7.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Service. U-boats and T-boats, 1914-1918. Washington: U.S.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ration. 1984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 Grant, Robert M. U-Boats Destroyed: The Effect of Anti-Submarine Warfare 1914–1918. London: Putnam. 1964. 
  • Kemp, Paul. U-Boats Destroyed: German Submarine Losses in the World Wars. London: Arms & Armour Press. 1997. ISBN 1-85409-321-5.